December 20, 2004


All About Lily Chou-Chou Posted by Hello

All About Lily Chou-Chou 青春電幻物語

電影看完后已經一個禮拜多了,始終難以動筆寫下對這部電影的感覺,實在是因爲一言難盡。

我已經渴望和麗麗周見面好久好久,從我知道有她存在的那一天開始,那是2001年某一天在聯合早報副刊某一位影評人的文章上,我認識了麗麗周,知道她的父親岩井俊二剛剛又生下了另一個孩子,喜不自勝,除了為這名導演感到驕傲,心中更是期待和麗麗周的會面。但是,麗麗周始終沒有來到我的身邊,就這樣2001年過去了。到了2002年的新加坡電影節我引頸期盼,放映電影名單上卻始終還是沒有麗麗周的名字,說沒有失望是騙人的,但是我安慰自己,麗麗周的姐姐也是出生好久后隔了好幾年才來到新加坡,或許這一次也是這樣?漫漫的等待讓我在2003年漸漸的忘卻了麗麗周的存在,但是2004年麗麗周的雙胞胎妹妹“花與愛麗絲”卻趕在姐姐前頭先和我見面了!看了這一對雙胞胎姐妹花,讓我又想起這一個素未謀面的麗麗周,所倖某位朋友從香港將她帶到我身邊,現在我才能在這裡告訴你“關於莉麗周的一切”。

麗麗周有個香港名,叫做“青春電幻物語”。老實說,這個名字或許比較貼近她的内在,但是我還是喜歡叫她麗麗周。雖説麗麗周的出生地是在日本,但是她可是在香港孕育,而且還差一點在臺灣流產喔!爸爸岩井是在1999年新年期間在香港看了王菲演唱會后萌生了製造麗麗周的念頭。而1997年曾到臺灣和名導演楊德昌見面,加上香港方面的関錦鵬,打算合作一個2000年的跨國製作,三個不同國度不同文化的導演呈獻三部作品(記得原本片名好像是類似石頭剪刀布之類的)。原本預定在臺灣攝製的電影在籌劃開拍期間遇上臺灣大地震,計劃被打亂的岩井爸爸帶著尚未出世的麗麗周回到日本,和音樂人小林武史將原先的預想作出修正,將原本是臺灣魅力歌姬和臺灣男孩的故事改囘日本,再加入王菲演唱會之後的一些感想,麗麗周的國籍就變囘日本了,但是她還保留了一個挺華人的名字。

當初在寫劇本的時候,岩井爸爸作出一個相當大膽的嘗試,他在網絡上設立了一個麗麗周的網站,讓所有的人自由地在網站的留言板上留言,許多電影裏的點子和概念其實從這裡衍生出來的。像是電影中經常出現的一個麗麗周形容詞 “Ether”,將麗麗周的聲音形容為“穹蒼”,竟然就是這些網友自然閒流露出來的稱呼與概念。此外,岩井爸爸還是日本第一個引進DV(Digital Camera)拍攝技術的導演,當時George Lucas 也打算用DV技術拍攝星際大戰前傳,而麗麗周竟然有幸成爲日本第一個引用DV技術拍攝而成的孩子。所以麗麗周真的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孩子。

她誕生了,1980年12月8日的22時50分。恰如其分的名字:麗麗周

剛好比我出生早幾天的麗麗周,被形容為穹蒼般歌聲的麗麗周,是許多樂迷心中的救贖與力量的來源。整部電影沒有露面的麗麗周,只出現在演唱會現場外電子熒光幕中的MTV裏,還有貫穿全劇的歌聲以及網絡中樂迷們熱烈的討論中。這是一部圍繞著麗麗周展開的電影,沒有麗麗周或許就無法敍述這一個故事,但是這部電影說的卻不是麗麗周的故事,雖然藉著電影我們知道些許關於麗麗周的事情,例如她曾經出過好幾張專輯,最新的一張叫“Breath呼吸”。喜歡麗麗周的樂迷們把她當成古代大自然信仰中的蒼天般崇拜著,麗麗周是他們不可褻瀆的女神,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

這部電影藉著麗麗周帶出一批14、5嵗少年們的青春故事,一群熱愛麗麗周的孩子們的殘酷物語。電影開場不久后出現的那一片耀眼奪目的綠,要不是之後一個個孩子們陷入現實中的不幸,我還以爲那就是永恒的真實。

這部電影藉由虛擬歌手麗麗周的存在,在某個程度上卻反映了一些現實中的現象:青少年沉溺于網絡世界、陶醉在靡靡音樂世界裏,進而去逃避一些現實世界中的殘酷與不幸,例如家庭破裂或是校園暴力欺負事件等。在現實中的少年們是那麽的軟弱無助,在沒有救援與理解體諒之外他們除了製造暴力事件扭曲地發洩心中的彆扭與不安,也只能逃避到虛擬世界中,網絡與音樂就是他們選擇逃避的桃花源:沒有人能看到任何人的世界中,我是真實存在的完人,勇敢堅強不懦弱沒有人欺負,在看不到的欺瞞中進行某一程度内心的剖白,共同討論著了解自己的麗麗周的音樂。

麗麗周的網站上Philia認識了青貓,共同分享著所有他們認爲麗麗周的美好,在共同安慰互相鼓勵下成爲知交的兩人決定相約于麗麗周演唱會的會場外,信號是一顆跳躍在手上的青蘋果。Philia到了會場沒有看到青貓,只看到那個每次在學校裏帶頭欺負自己的星野手中拿著一顆寫有青貓網址的青蘋果,於是悲劇就那端等待著他們……

校園暴力似乎越來越普遍,在許多漫畫、連續劇、電影、小説、動畫中多有所見,而新聞報道中也有它的影子,君不見2004年6月1日日本小女生用美工刀殺害同學的案件就是校園暴力的最佳實例嗎?校園暴力可以是個人或群體,欺負個人或群體(比較常見是多對一),而且不限於性別,除了男生外,女生也會欺負同學,甚至對象是男同學。而欺負的方法可説是五花八門,像是群體無視某個同學的存在(女生把戲)、恐嚇、勒索、辱駡、肉體傷害、打鬥、中傷、嘲笑、……,被害人在精神與肉體上都會受到種種程度不一的傷害,而通常又無法告知家人或師長,幫助他的同學甚至可能被牽連而一塊淪爲被欺負的對象,所以可以説是孤立無援,被害的孩子受到精神與肉體上的傷害往往使他們的成長過程扭曲,成人后個性上多會有些陰暗面或是彆扭,這還是順利成長為前提的一般而論。有些孩子在受到傷害后不知如何是好,在痛苦無處渲發之下做出傷害自己、自殺或是報復反擊的行爲例子也是隨處可見。

電影中受到暴力傷害的孩子不計其數,曾經是被害人的孩子有一天也會變成加害者,社會的不健康與扭曲使到這些孩子無所適從,無法正常的面對自己的成長,只有在不斷欺負弱者的情況下發洩自己的彆扭,洗刷自己的軟弱,要不然就逃到虛擬的網絡世界或是電幻音樂中尋找救贖和解脫。但是内心脆弱的孩子們啊,他們以爲在麗麗周的音樂裏看到了穹蒼,可是並沒有在麗麗周的音樂裏找到真正的救贖和寄托,在盡頭等待著他們的只有毀滅。

耀眼美麗的那一片綠野再度出現,傳達的其實是一群少年的青春殘酷物語的終結。

December 10, 2004


Ben Folds' Live Posted by Hello

Ben Folds

最近瘋狂地沉迷在Ben Folds 的世界。

喜歡他們的音樂很簡單,可以很單純直接地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輕易地被他的音樂擄獲。現在終于了解到某些戀愛小説裏常說的:真正的喜歡是不需要任何理由。若是喜歡真能說出個理由,那或許是你自己正在無意識地勉強自己接受這個人或物吧?

Ben Folds的音樂很直接,所有的情緒和音樂的旋律都坦盪盪地在歌曲中表露無疑。你可以說他們的音樂是一種發洩,是年輕人介於理想與現實中的無可奈何的一種宣洩,也是一種天馬行空的幻想式的流瀉。

如果真硬要我為喜歡他們按上任何理由的話,或許就是:第一次見識到用鋼琴也能熱烈地玩搖滾樂這一個理由了吧?

當然不是說從來沒有聼過其它樂團利用鋼琴作爲伴奏的音樂,只不過那大多是抒情的慢奏式音樂,又或是鋼琴伴奏僅是小菜配搭般地流遄在衆多重量級重音響地樂器伴奏之中,這裡一點那裏一點流星般出現,偶爾還有一段鋼琴Solo出現在Interlude或是過場片斷。但是Ben Folds Five 就是不一樣,整個樂團只有三個人三种樂器:鋼琴 – Ben Folds, 貝斯 - Robert Sledge,鼓手- Darren Jessee。但是聼起來鋼琴卻是樂團音樂的靈魂,打破了吉他獨霸樂團音樂風頭的一統局面。細細聼他們的音樂,你會發現鼓聲在穩健地配合琴鍵的節奏,而貝斯時有時無地隱沒在琴鍵敲打聲之後。這確實是Ben Folds Five 與衆不同的原因之一,也或許就是Ben Folds Five 變成Ben Folds 的原因吧?可是這也是無可避免的悲哀,誰叫Ben Folds 的個人特色與鋒芒充斥了整個樂團,甚至可以說這根本就是他的個人樂團。

Ben Folds Five 成軍于1994年美國北部 (Chapel Hill, North Carolina), 當時出道時還被形容為“Punk Rock for Sissies”,或許是因爲Ben Folds 本身偏向高細的歌聲與歌曲曲風有關。合作了六年的樂團總共出了4張專輯(不包括EP單曲):Ben Folds Five、Whatever And Ever Amen、Naked Baby Photos、The Unauthorized Biography of Reinhold Messner,2000年他們就正式分道揚鑣。Ben Folds 就繼續以自己的名義發表作品,包括一張現場演唱作品收錄Ben Folds’ Live和一張專輯Rockin' The Suburbs,以及接下來只限在網上認購的EP三部曲:Speed Graphics、Sunny 16、Super D,這還不包括他本人和其他音樂人合作所出的合集單曲及電影歌曲。

以“外國”一個樂團或個人歌手身份而言,在短短的10年間能有如此多的創作,Ben Folds 算是相當多產了(不要和中文歌壇濫產風氣相比較!)。但是他能在一定的風格基礎和有限的樂器伴奏中創作出無限的音樂空間,甚至還發揮出一些新的音樂元素,讓那一批死忠歌迷誓死效忠外,又籠絡了新一批的樂迷。你能想象嗎?除了在原產囯美國,以及同樣以英語為媒介語的英國愛爾蘭之外,Ben Folds 的樂迷竟然大多來自日本!君不見日劇經典《長假》男女主角兩對(木村與山口智子、松隆子、竹野内丰和Ryo)不約而同地邂逅在演唱會會場嗎?那場演唱會正是Ben Folds Five 的日本演唱會!可見日本人有多喜歡他們了。

Ben Folds除了天馬行空及大膽的歌詞外,豐富多變的曲風也是歌迷樂此不疲的原因之一,最令人驚嘆的是他能把鋼琴讓人直接聯想到高貴優雅的古典樂這一刻板
印象直接徹底地粉碎掉卻仍然會讓人喜歡上他的音樂的這一死穴。老實說起來,他能邊唱邊彈出那麽複雜的伴奏著實讓我佩服不已。而他的彈奏技巧其實仔細聼來是屬於爵士鋼琴的演奏方式,卻全然不會讓人覺得和龐可搖滾有什麽不搭,反而深受其中的音樂性深深吸引。

(看Blogger 網的朋友才看得到喔!)上面這張照片是Ben Folds’ Live的封套,沒有注意看的話根本就不會發現到正在臺上一幅懊惱疲累的Ben Folds背後的觀衆們其實全都在“比中指”。不要誤會哦!這些樂迷其實都愛死他了,只是在他中場休息時突然出現的攝影師要求幫他拍下一些紀念照,這就是其中一張樂迷乖乖聽話擺出他想要的姿勢所拍下來的一張傑作!若是想聼聼他鋼琴造詣的朋友應該找這張專輯來聼聼,看看他如何單用一台鋼琴讓全場喜歡搖滾樂的樂迷們尖叫不已。甚至其中樂迷與歌手之間的互動都會讓人驚喜連連、感動不已。

或許我有生之年也應該去聼一場Ben Folds 的現場演唱會。

November 30, 2004


Picnic Posted by Hello

Picnic夢旅人

我們沉醉在自己的國度,儘管世人都不了解我們。
我們擁抱著自己的自由,雖然家人並不接納我們。
我們輕踏著自己的步伐,帶著野餐籃子走在狹窄卻又無盡的走道上,感覺像通往無窮的盡頭,就算別人用差異的眼光注視著,我們依然勇敢的前進,深信這限制的走道將帶領我們到另一個世界,末日的世界。
而你,末日啊,我們會否在走道的盡頭看見您呢?
想到你可能會在這條道路的盡頭等著我們,心中燃起了莫大的勇氣,擴越了心理的障礙,穩健地踩在狹窄的走道,仿佛它是那麽的寬廣。
努力的走,自信的走,就算不小心墜落了,也要努力回到那唯一的路,因爲那是見您的唯一契機。
三個只剩下兩個,我們來到了走道的盡頭,望著一片無際的海洋,只見到紅紅的落日,卻沒有見到末日。他舉起撿來的槍,向空中的餘暉射出三發子彈,卻沒有見到期望中的世界,我奪過手槍:果然我還是得死吧?讓我洗清你全部的罪過……
子彈穿過了太陽穴,紅色濺上了他的臉,在落日前終于見到了我們的末日,生命像死去的小鳥一樣墜落,空中揚起落到地面前的黑色羽毛。

******************************************************************************


就像一開始一樣鋪排在地上被碾過的玫瑰,他們美麗的世界始終不被他人所接受。躺在地上的玫瑰並非嬌貴的花朵,僅是落在爛泥灘裏卑賤的穢物,就像在正常人眼中的他們一樣。

他們是一個自以爲是一只烏鴉、撐著骨架折損的黑色破傘的可可、另一個是擁有優等生與智慧犯氣質的卷毛、還有笨笨呆呆膽小怕事又好色的小悟,帶著一個空的野餐籃子,跨出被限定的界限,踏上尋找末日的旅程。途中他們得到了一個洋娃娃、一本聖經、一把手槍和一隻斷手,他們遇到了一個笨警察、一群唱詩班的小孩、還有一個好奇溫柔的神父。

這不是一段救贖的旅程,沒有人因爲這場旅程而得到了解脫,儘管發生在我們眼前的是另一種形式的解脫。在他們尋找末日的旅程中,我們只從畫面中看見毀滅,一種沒有特殊意義不假思索的毀滅,一個個單純而直接的死亡。或許,對於那些不屬於我們這個世界的他們來説,毀滅與死亡是離開這個世界的桎梏的最好的辦法。

這是一場特殊的野餐之旅,儘管大大的野餐籃子裏其實什麽也沒裝著,他們還是樂此不疲津津有味的吃著;或許就跟尋找末日的旅遊目的一樣,好玩的不是結果,快樂的是遊戲的過程,誰還會在乎野餐籃子裏和手中握的是不是真正的三明治?

他們的世界沒有人懂,就連他們自己也不會懂。而他們爲什麽不屬於這個世界而變成了另一個世界的居民,是很奇怪而值得思考的事情。到底是因爲一開始就不正常才會作出不正常的事,還是因爲作了不正常的事才變得不正常?但那已不再重要了,因爲等在他們前方的只有末日和毀滅。

這,是野餐之旅的目的,也是他們自找的。

*********************************************************************************
Picnic 夢旅人(1996)
岩井俊二以反映精神病患者為題材的短片《夢旅人》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記者評審委員會獎。

演員:Chara可可(CoCo)
淺野忠信卷毛(Tsumuji)
橋爪淳小悟 (Satoru)

November 23, 2004


Old Boy Manga Posted by Hello

Old Boy

那天和一個網友聊起“老男孩”( Old Boy)的結局, 我才再一次去回想深思這部電影。很難得的,某些畫面竟然仍清晰的映在我的腦海中,甚至畫面中一些細節的部分就像如臨眼前般清楚。

Old Boy,改編自1997年日本漫畫オールド・ボーイ(全套8冊),由韓國導演朴贊旭重新改編后拍成2003年的電影版,其中作了不少更動。雖然本人沒有機會看過日本原著漫畫,但是卻相當喜歡這部韓國化的電影,尤其是導演的編劇手法及故事鋪敘和一些細節的設定。

這部電影上映時有一大特點,就是電影公司千番囑咐看過電影的觀衆千萬要保守“秘密”,不要洩漏電影重要的情節及設定。我可以深深了解電影公司的用心良苦,的確這部電影最大的魅力就在於“真相”。很多電影都有如此的設定,像是有名的Six SenseThe Others, 韓國電影 “向左愛,向右愛”, 日本經典“情書”等等都有類似重要的“秘密”情節,而觀衆的心就在那重要的一點發生時頓時糾結起來,思緒與之前零散的片斷頓時清晰地連接起來,不自覺地發出“啊”一聲。而電影的確會因爲“秘密”的洩漏而讓人覺得意興闌珊。

但是Old Boy還是不一樣的,觀衆並不會因爲知道了那一重要的“秘密”情節而腦袋清晰起來,也不會因爲恍然大悟而變得輕鬆起來,就像電影裏的男主角“大修”一樣,反而因爲知道了事實的真相而變得心情沉重起來,結果反而期盼能就此忘記一切……

電影Old Boy的中心主題是由“恨”引發的“復仇”。恨在人的心中燃起憤怒的火焰,具體化為實踐即為“復仇”。雖然最近市面上流傳了一批復仇電影(如昆汀的復仇人物系列),但是卻只是偏離主題淪爲充斥血腥畫面的單純暴力電影而已。換句話說,在刀光劍影鮮血四濺以外,我看不到復仇人物心中燃燒的憤怒與仇恨。而Old Boy確實地讓我感覺到人物復仇背後的深切怨恨。

Old Boy 的故事内容挺簡單卻很稀有:有妻有女的中年男子“大修”有一天遭人綁架,結果被莫名其妙地囚禁了15年。15年中,他從生活中唯一與現實有聯係的電視新聞中得知自己的妻子慘遭殺害,女兒就此下落不明。在莫名其妙的囚禁生涯中,在他胸口中燃起了憤怒與復仇的火焰,他決定有朝一日離開這個牢籠時,一定要把關起他的人全部殺光。15年后,他又莫名其妙地離開了那個牢籠,準備找出事實的真相,開始他的復仇行動。然而等在牢籠外的,卻是一個又深又殘酷的事實黑洞……15年的牢籠生涯,僅是一個開始……

Old Boy 不折不扣是部復仇電影,讓我我最震撼的是,人的復仇竟然可以持續15年,在歲月飛逝那麽久之後仇恨依然那麽濃烈。雖然到最後加害者與被害人的界限竟如此模糊,但它也清楚地反映了一個結果,仇恨的背後只有痛,到最後復仇的雙方也只能面對最殘酷的事實,而復仇的行爲本身並沒有因此使得原本沉痛的心變得輕鬆,反而向最壞的終極疾駛狂奔而去。或許可以說,這部電影是一部反面教材,是佛家要人們放下心中仇恨的最佳現實範本。

Old Boy 的血腥暴力畫面是毋庸置疑的,其中最令人不忍卒睹的是拔牙與剪舌的畫面,帶給人視覺上極度的震撼。但是這種暴力畫面對我而言是特別的,像《大逃殺》、《座頭市》或是Kill Bill,殺戮的畫面頻繁的令人精神麻痹,特設的鮮血四濺像是在表彰殺戮的藝術美感;而Old Boy卻讓人感覺到暴力最原始的本質-- 殘痛,當主角用鐵鍬將混混的牙齒一根根地撬下來時,你可以感覺到自己的神經產生相同的痛。導演用畫面結合聲効營造出最殘暴的畫面,讓觀衆產生和角色同樣撕心裂肺的痛楚。

電影中最引人爭議的或許是男主角在電影結束前的那慘然一笑。那個笑容到底蘊含了什麽意義?在和某個網友互相交換了意見之後,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反復思考及回想,做出了一個個人認爲最合理的解釋。那一笑,並不是因爲男主角因爲忘記了痛苦而發出的會心微笑,也不是因爲女主角緊擁他向他示愛所發出的歐吉桑憨笑,那絕對是一種痛徹心扉的慘笑。原本我認爲男主角因爲睜開眼發現催眠無效而淒涼地笑,後來回憶起雪地上那僅有一人的足跡,才發現原來最後那催眠的過程完全是男主角自己的幻想。那個記憶實在太沉痛,痛得讓他多麽想出現一個潛意識中見過一面的催眠師將記憶完全消除。然而睜開眼之後發現那只是自己的妄想,慘痛的記憶依然縈繞不去,說不出又忘不掉的痛苦,讓他發出那種痛徹心肺的慘然一笑。

也對,若是要消除記憶,他究竟要選擇忘掉什麽才好?是忘掉那個不可挽救的“錯”?15年的牢籠生活?年輕時犯下的過錯?還是徹底忘記自己作爲人的存在?而我的心理,隨著主角一起沉痛起來。

November 01, 2004


Old Boy Posted by Hello

Violent Movie暴力電影

上個禮拜或許是我的暴力周吧?連續看了四又四分之一部的暴力電影。先是星期二拖了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去看了一部让他後悔同意應約的暴力韓國電影《情獸》(本地譯名)“Old Boy”,當片中混混的牙齒被男主角用鐵錘撬子一根一根地撬下來時,原本聚精會神的我還故作鎮定看著那血淋淋的一幕,坐在身邊的他早已大呼受不了且一臉悔恨懊惱著爲什麽會被我帶來看這種畫面遭受著這樣的精神酷刑……

接下來星期五一連休假3天的我窩在家裏看了幾個禮拜前買來的DVD,竟然是我夢寐以求渴望已久的日本超血腥暴力的話題之作:《大逃殺》及《大逃殺II》。看完的感想是:果然是暴力經典!續集或許是老爸死後兒子稍微無能無法繼續呈現父親營造的經典暴力,一些自圓其説的説教及幼稚的理想化加上日本傳媒產品特有的青春熱血努力上進的概念宣揚,而使片子顯得有些薄弱(和看完Returner后有一樣的感覺),但是導演深作(兒子)膽敢借助電影公然抨擊諷刺美國反恐的暴力手段的勇氣卻令人嘉許。可是我先在這裡警告:不想嘗試沒有勇氣見血的人最好別看《大逃殺》,尤其是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因爲那些殺人見血的畫面看多了是會讓理性的神經變得麻木的毒藥。而影片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會薄弱得令人絕望,一個人存活在世上的孤獨感會侵襲你而久久不能散去。看多了不是會自殺就是會殺人。

而周末兩天我又斷斷續續地看了姐姐買的香港電影《大隻佬》。老實說,這是一部比想象中還要好的電影,故事的發展設定甚至還牽扯到佛學中的因果,有那麽一點禪的意味。而電影中一些武打畫面的設置和暴力血腥的華麗程度甚至比起西方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劉德華也真的證明了自己不是空有一張漂亮面孔的實力派演員。只是香港電影始終沒能超脫一些俗氣的低級笑料和一些“經典”“大牌”的模式讓我有些遺憾而已。

剩下的那四分之一是還沒看完的《新警察故事》。單是看了開場的半個小時,可以了解到友人J當初說這是部好看的電影的原因,情節是滿緊湊而有節奏感,當然血腥暴力的程度(以開場30分鐘而言)還不及以上四部電影,但或許,這是一部可以期待的電影吧?(對我而言起碼是一部B+強片,劇情片种畢竟不是我喜歡的調調)

這四又四分之一部電影,除了暴力與血腥外,意外的竟然還有一個共同的母體:復仇。《情獸》說的就是一個男人間用極爲殘酷且難以想象的手段互相報復的故事,而《大逃殺》中被少年們瞧不起的大人就利用殘酷的BR法令讓少年們自相殘殺,以他們踐踏自己脆弱的自尊為理由作出殘酷的報復;而被BR法令逼迫的走投無路的少年們在續集就成爲大人口中復仇的恐怖分子,對世界上所有的成年人作出復仇宣戰。《大隻佬》中的因果其實就是古人常說的一句“怨怨相報何時了?”的電影版,一世又一世的互相殺戮還不如放下心中的仇恨消解了彼此間的因果報應。而《新警察故事》嘛,雖然只看了前面半個鐘頭,但是很明顯的陳囯榮後來還是會振作起來對殺害自己小組同僚的瘋狂組織進行“正義”的復仇。

這一星期下來看了這些暴力復仇電影,除了引發自己一些相關的思考及想象之外,其實還點醒了我一個事實:這個社會的暴力實在越來越多了。

或許是我潛意識裏去尋找暴力電影來看,但是暴力電影不是也太好找了一點了吧?暴力在社會閒的彌漫實在也嚴重了一點,不然報紙上怎麽會每天都有戰爭、殺人、搶劫、傷人、強姦、家庭暴力等等的新聞?中國8嵗女童黃娜爲什麽會離奇的死去?暴力電影爲什麽那麽容易在一個禮拜之内就被我碰上了四又四分之一部?

雖然有人譴責暴力電影過分渲染教坏小孩子去模仿行使暴力行爲,而明顯的電影市場裏越來越多暴力電影的充斥。但是我覺得這根本上是一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在某一個層面和程度上,電影其實是現實的一種映射及寫照。當電影中的暴力已經彌漫汎濫到這種地步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思考現實中的暴力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怪責電影這只“雞”生出暴力這隻“壞蛋”?

October 21, 2004


Dolls Posted by Hello

Dolls 偶斷絲連

看了北野武的《偶斷絲連》(Dolls),果然覺得北野武不愧是被尊稱為暴力美學電影大師的人,連愛情電影都可以拍得如此殘酷暴力。

北野武是一個電影界的流氓梟雄,又或是有志于拍電影的黑道大哥,這樣的説法一點也不為過。事實上“黑道”與“暴力”確實是他電影裏不變的母題。北野武的電影向來以血腥、冷酷的畫面見稱,不論是花火(Hanabi)、 坏孩子的天空 (Kids Return)、北野武奏鳴曲(Sonata)、菊次郎之夏(The Summer of Kikujirou)、大佬(Brother),甚至是今年的座頭式 (Zatoichi),當衆滲透的多是灰暗、冷血的殘酷物語,抑或黑道現實的扭曲呈現。但是《偶斷絲連》很不一樣,當然裏面還是少不了黑道人物的設定出現,但是它並不是用來呈現北野武的黑道殘酷情意結。戯裏沒有出現殺傷性的畫面,沒有四濺的血液,但是這部“愛情”卻是仍舊顯得如此殘酷悲痛,造就了北野武另一部不一樣調調的暴力美學電影,畫面唯美而淒涼。

《偶斷絲連》是一部以“愛”為命題的電影,然而它卻是一部非一般的愛情電影。愛情可以是轟轟烈烈、肝腸寸斷、不離不棄、甜甜蜜蜜、濃情蜜意……。但是愛情走到了一種地步,它扭曲了、變相了,好的出發點卻因此無法達到想要的結果,換來的只有傷痛,還有互相傷害。《偶斷絲連》裏的愛情,可以是一種無私的奉獻、一種自私的傷害、也可以是一個沉重的包袱,更可能是一種殘酷的暴力。當美好的事物在過程中走錯了那麽一步,一切的結果可能就從此不再一樣而美好,那一部錯誤就此將你硬生生地扯入另一個殘酷而暴力的結果當中。當愛的結果不再是甜蜜,不再美好的時候,那愛又會是什麽?《偶斷絲連》要呈現的或許就是這種愛的絕望面。

戯裏交織著三對“情侶”,三段不一樣的情事、不一樣的年齡層、卻背負著一樣沉重的愛情包袱,只因爲行錯了一步而造成一生不可磨滅的烙印。

他,只因當初無法堅持自己的立場抛棄了篤定終生的未婚妻,卻換來未婚妻的自殺未遂以及一幅失去靈魂的軀殼,於是他放棄自己的一生來償還這個沉重的錯……

他,當初爲了自己的未來發展離開了一直為他準備便當的女友,然而進入黑道多年后當上大哥享受了多少榮華富貴,心中最後還是放不下那一個發了痴、失去年華、仍在默默等待男友回來吃她的便當的女人……

他,爲了那一個因車禍意外失去美麗容貌的心愛的偶像,那一個不想讓任何人看見自己喪失美貌慘狀的青春偶像一面,他毀去自己的雙眼,只爲了見她一面,卻被牽引至另一個悲慘的結果……

倘若沒有當初的那一個選擇,或許後續的一切將會不一樣,也許第一對情侶會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第二對情侶或許已是老夫老妻了,而熱情的男歌迷最終也只會是一個健健全全、縂有一天將美麗偶像遺忘的男人。然而,就因爲那一個選擇,一切變得那麽不一樣,牽引至那麽慘酷暴力的結局。或許對當事人來說很難説那一個選擇是一種錯,畢竟我們都只是身不由己為命運所操控的人偶,但是眼見那一片血般的紅,還有那一對懸挂在山崖邊失去靈魂的愛情傀儡,我竟不知該說些什麽才好,只是默然無力地心裏沉痛起來。

如果《偶斷絲連》不叫Dolls,那它會是什麽?

紅?

從頭到尾整部電影到處可見“紅”,春天的粉紅色漂亮的櫻花、夏天的血紅燦爛的薔薇、秋天的紅的淌血的楓葉、冬天的雪白用以突出劇中出現的紅、主角們身上的紅色袍子、帽子、褲子、頭巾、血紅的嘴唇、還有死亡靜靜流溢出來的鮮紅血液,所有的一切或許是用來代替北野武電影慣見的四濺血液及血腥暴力,但是這也凸現了北野武解析的愛情顔色:愛情是一種殘酷與暴力,即使它曾經是那麽甜蜜,它也會成爲一種傷害,狠狠地傷害對方、傷害自己,弄得彼此傷痕累累……

也許紅色,就是代表愛情死亡最好且最貼切的顔色。

October 02, 2004


Onmyouji???2  Posted by Hello

陰陽師

最近在追“陰陽師”。

作者是夢枕獏,故事設定是日本平安時代,桓武天皇當政期間。主角當然是陰陽師。

不,正確地說應該是陰陽師安倍晴明和他的武士朋友源博雅

陰陽師》名目上是以平安時代的平安京作爲故事舞臺,由陰陽師安倍晴明到處降妖伏魔發展出一個又一個故事。

其實不然。

平安時代的平安京(現京都)是一個光明與黑暗共存的矛盾時代。貴族的生活光鮮亮麗,然而宮廷内的派系鬥爭、妃嬪閒的互相爭寵等等卻造就了不少慘劇與怨恨,不少怨靈及妖魔棲息潛伏在這座都城。人與妖魔之間看似對立分明,其實卻又難以分割。不少怨靈更是生者死後在作祟,只因生前的一些執念、怨恨及遺憾而無法放手。看似可惡懼人啖噬人類的妖魔,卻在不期然中顯露出一絲人性(即是有情);而作爲公卿貴族表面上爲人所敬的人類卻有些猥褻卑劣的舉止及念頭。

總之,這是一個人既是妖妖又是人的時代,一座人妖共處的城市。

在一個這樣的時代一座這樣的都城内,陰陽師的存在是必然的。上知天文曆法神道佛學歷史典故咒語幻術,下知風土民情吟詠和歌賞花飲酒還收養式神(類似中國的小鬼)的安倍晴明,作爲京城首席陰陽師,人魔共處的平安京又似乎是為他而存在的大舞臺。

作爲安倍晴明的知己好友,老實坦率、擅于音律的天皇後代,武士身份的源博雅像是為了安倍晴明而存在。書中靈異緝私檔案二人組幾乎形影不離,最常出現的場景就是二人坐在位于土御門大路安倍晴明家中的庭院(老實說更像是荒郊原野)邊對飲。看著源博雅老是覺得被晴明戲弄而老羞成怒,在任何時候卻又對晴明完全信任;晴明時不時利用式神幻術戲弄博雅,卻由衷地認爲博雅是“一個好漢子”,覺得兩個人之間有一種深深的羈絆。連晴明自己也說:名為“博雅”這個咒--對名為“晴明”這個咒來説,很可能是成對的另一半。如果沒有博雅這個咒,那晴明這個咒或許就等於不存在了。由此可清楚看出兩人之間的淵源糾葛,兩人對彼此來説都是最重要的存在。

到底陰陽師是什麽?

据名義上看來,陰陽師正是作爲調息陰、陽二界的使者,處理人、妖兩邊的事件與糾紛。看來對立的陰陽兩界,其實又是彼此相對相依而衍生出來的。對於現實主義的人而言,以科學角度的觀點根本不願意承認世上有所謂的神魔妖孽。我覺得以某個角度而言這種論調是正確的,妖魔鬼怪其實不是客觀性的存在,而是人類主觀性的產物。依晴明的看法就是:妖魔鬼怪其實就是生自人的心中。這並不是說妖魔鬼怪是人類產生的幻覺什麽的,而是說人類心理的種種感情、欲望、執念衍生出這些鬼怪靈異事件;換句話說:人類所擔心懼怕面對的鬼怪,其實正是自己心底的欲望與醜陋心理的衍生物。

晴明說過:名字也是一種咒

博雅當初聼不懂,明明自己就是博雅博雅就是自己而不是其他人,怎能說名字是咒?站在現實主義邊緣的博雅聼不懂的原因就是因爲晴明說這番話時的思維已經進入哲學形而上的層次了。在晴明認爲,咒是一種束縛,當人因爲有了名字而不能是另外一個人或事物,他的價值及身份就束縛在那個名字的框框中無法超脫,就象名為“花”的植物,因爲這一個名字而沒有作爲草或是石頭的價值及可能,所以充其量也只是一朵花而已。所以晴明說名字是一種咒。

然而欲望也是一種咒。人因爲自身的欲望而被束縛,就容易被自己心中之魔迷惑或下咒,像是自己欺騙自己一樣,被自己心中製造出來的妖魔嚇壞或懼怕。若是心中沒有這些欲望或是私心,或許人就不會被下咒或是被妖魔附身迷惑了吧?但是博雅也說了,人是有欲望的,沒有欲望的就不是人了。這也許就是妖魔擾世的平安京存在的理由了吧?

欲望,或許也是“鬼故事”永遠無法絕跡,人類懼怕卻又喜歡鬼故事的理由了?

October 01, 2004

無題小説1

將近9點鈡的雙向車道,車輛明顯的減少了許多。
昏黃的街燈映照在馬路上,空中彌漫著剛下完雨后溼重的冷氣,沒有令人厭惡的汽車廢氣的一種清新,空氣在雨后似乎少有地得到了解放。
但是,還是有一團白煙繚繞,夾雜在輕微的冷風中傳來刺鼻煙味。
那是男人夾在手中的香煙,還有他不時將香煙送入口中吞雲吐霧的成果。
男人站在車道旁抽煙。車道來往的車輛稀少,可是男人始終沒有橫跨馬路,似乎根本沒有想要過到對向的意願,就只是一言不發的站在那裏,默默地抽著手中的煙,眼神呆滯地望向前方。
那裏是回家的方向。
但是視線失焦的他,眼前只是一片模糊不具體的影像,看來不像是要回家。
男人只是雙手下垂地站在那裏,任手中的煙燃到盡頭,眼看就快熄滅。
不知過了多久,一直維持不動姿勢的男人終于動了動,頭轉向左側,看了看一直放在那裏的一個告示牌:

2004年9月30日傍晚6:45分左右
左向車道發生了一場車禍
請目擊者聯絡警方,聯絡號碼是6358XXXX。

男人鼻息間發出輕輕一聲,是在感嘆另一個無知生命的逝去嗎?
男人舉起左手,瞄了瞄手錶上顯示的日期。不知道什麽時候受到撞擊玻璃錶面裂成無數塊狀,雖分裂卻又緊緊聚攏在圓形的表框中的表面,男人還可清楚地看到手錶上的日期:30號。是剛剛發生的事嗎?眼前的馬路剛受到雨水的沖刷,將車禍的痕跡一個不留得統統帶走,完全不像是一個發生過任何事故的車禍現場。感覺上這個牌子似乎已經擺在這裡很久了,還是是錯覺?也許累了吧?

男人深深嘆了口氣,終于跨過馬路,似乎終于要回家了。背後的地鐵站傳來地鐵剛進站卡嗒卡嗒的聲音。


穿過重重組屋,繞過曲折的小道,男人走到了自己住了幾年的組屋樓下,佇足在停車場,擡頭望向自己房間那漆黑一片的窗口。女人還沒回來嗎?

他走向電梯,那裏早已站著一個大叔。幾分鈡后,操作緩慢的電梯終于來到底層。大叔率先轉身進了電梯,他跟在後頭要進去時,電梯門正好要關上,差點把他夾住。他有點氣憤地瞪了瞪在徑自按樓鍵的大叔,想伸手過去自己按樓鍵,發現大叔早已按下相同的樓鍵,這才縮回手站到電梯小個子的另一端。兩人各据在不到4尺寬的小箱子的兩端,男人的背緊貼著電梯的墻,大叔則倚在左邊電梯按鍵的那一邊,誰也沒有開口説話,箱子裏彌漫招尷尬的沉默,開口卻又不知該說些什麽,默默無言似乎是理所當然最佳的應對方式了。久久的、緩慢的電梯終于到達9樓,想要轉身步出電梯的男人又被徑自走出的大叔搶在前頭,而差一點又被合起的電梯門夾住。男人心想都市人的冷漠實在令人心寒,但是,面對剛才的車禍現場自己又何嘗不是冷漠的都市人之一?他深深地嘆了口氣,只見走在前頭的大叔突然囘過頭看了一眼,然後匆匆忙忙地快步向前回家去了。

“奇怪的大叔。”男人嘀咕了一句。

然而他就和這個奇怪的大叔一前一後的走著,直到發現這個大叔竟然就住在他對面。面對這個陌生的鄰居,男人不知該開口說些什麽才好:

“你、你好……”
但是大叔還是自顧自地將深鎖的大門打開后,“嘭”的一聲又將大門關上,留下男人和兩扇深鎖的大門。
男人苦笑了笑,伸手進褲袋中拿出鑰匙打開這扇背後一片漆黑無人的大門。
伸手摸到了燈置開關按鈕,瞬間客廳亮了起來,果然是空氣凝滯沒有人氣的一閒空房子。當然不是說這間屋子空蕩蕩什麽也沒有,家具家電用品等等還是擺在原處好好的,只是這些始終都是沒有呼吸脈搏的非生物而已。房子的女主人顯然還沒有回來。對男人來說這顯然非常希罕,通常早歸的女人現在過了9點鐘還沒回來,而通常工作近深夜才回到家的自己今天卻這麽早就回到家,這是爲什麽呢?

男人沒有細想,剛才沒有知覺的肚子現在突然感到非常飢餓,一向沒有替晚歸的自己準備晚餐的女人現在也不知所蹤,男人從廚房的櫥櫃中找到了一碗泡面,發現廚房沒有熱水,不,正確地説是沒有任何一滴食用開水,心裏突然有些氣餒。二話不説默默地從洗碗槽盛了些自來水用電茶壺煲煮開水,然後神情木然的男人呆站在茶壺煲前等待水開。

好不容易等到水開,一碗熱騰騰的泡面端到桌子上等待被享用。但是對男人來說,這一碗東西根本沒有被稱得上“享用”的價值,只是用來填飽肚子的東西罷了。一碗泡面消失了,女人還是沒有回來。男人什麽也沒有做,只是維持著吃飽泡面后坐在餐桌前的那個姿勢,連扭開電視的欲望也沒有,是在等女人回來嗎?說實在的,男人也不知道自己在等什麽,腦中只是一片空白。

不知坐了多久,他感到肚子裏的水分過多,起身要上個廁所。突然聽到大門的門匙空中傳來了開鎖的聲音,女人回來了。

女人默默的脫鞋、關門、走進房内,他突然有些不快:

“這麽晚了才回來?”

可是,女人似乎沒有發現他回來了。
他變得有些生氣,想跟著進房質問女人方才的去向。卻發現一向囉嗦鼓噪的女人背對著他,靜靜地坐在床上,失神地望著地板。這時站在房門邊的男人透過床邊梳妝臺鏡子反射看見女人慘白的臉。突然覺得女人有問題,這不像平常的她。平常的她只要自己多問幾句就會亂髮脾氣,甚至會給自己臉色看,但是今天女人卻什麽也沒做,臉色相對地蒼白無色。男人正想開口質問,女人突然動了動,伸手拿起剛才一塊帶回來的手提袋,從裏面拿出了手機。

“喂,XX嗎?是我。”那是女人閨中好友的名字。
“我剛才去見他了。嗯。明天會帶他回來。……,不過我想賣掉房子離開這裡。”男人覺得越聼越奇怪:離開?賣房子?她想幹什麽?
女人繼續對著電話説道:
“留在這裡我會受不了,我知道對不起我老公,把他辛辛苦苦貸款買來房子賣掉。但是……我沒有辦法留在這裡了……是我……跟我老公沒有緣分。”女人的聲音越說越小聲,到最後幾乎是哽咽抽泣的聲音。
“嗯……,之後我會帶他一起走。可能先囘我媽那裏吧,但是我怕我媽會不喜歡不高興……可能會自己在外面找房子吧。”
男人傻了眼,女人竟然背著他有了其他男人,不只將男人帶回家來在自己的床上鬼混,還要抛棄自己賣掉房子跟別人走,現在還明目張膽的和朋友表態,連丈母娘似乎也知道那個男人的存在……難道……自己是最後一個才知道的人?

要不是今天一早回來,就不會發現自己一直以爲乖乖呆在家裏的女人原來在外面勾搭上其他男人,也不會聽到這麽令人震撼憤怒的事情。

“我這麽辛苦工作到底是爲了什麽?沒有娛樂早出晚歸沒有其他女人妳現在竟然背著我有了其他的男人!我、我……雖然覺得妳很嘮叨囉嗦脾氣又懷又兇卻從來沒有嫌棄妳,妳、妳現在竟然有其他男人!“男人現在腦中淨是這樣的狂嗥及責問,卻沒有對正在講電話的女人喊出來。但是,他心中憤怒得巴不得將眼前這女人和她不知名的姦夫大卸八塊。

正要對挂掉電話的女人發火,卻見女人接著從手提袋拿出一個透明膠袋,眼中留下了眼淚。

透明膠袋裏裝著手機、錢包、戒指、手錶、一包香煙、一個打火機、一串鑰匙和一個紅色的小盒子。

那些不是剛才都在自己身上的東西嗎?怎麽現在……?

男人摸了摸自己的褲帶,卻什麽也掏不出來。剛才手上帶著的手錶現在也不見了。

女人一手握著戒指,一手拿著那只錶面玻璃碎裂的手錶在働哭。

“X漢……X漢,你爲什麽丟下我?……”女人由默默流淚到歇斯底里地狂呼,男人的腦海中只是一片空白,雙唇微抖口中喃喃卻吐不出任何一個完整的字,那只是一串沒有任何意思的喘息聲,雙腳軟下跌坐在地上還不知道發生什麽事連什麽也想不起來,卻很在意那個紅色的小盒子,直到他擡頭看到自己和女人3年前的結婚合照,他才想起30號是自己和女人的結婚周年紀念,小盒子裏裝的是自己當年沒有能力送給女人的鑽石戒指。

男人左手碰到一份掉在地上的報紙,斜眼望去:

XX早報

(10月1日訊)武吉XX昨晚傍晚6:45分左右在地鐵站附近的2X巷發生致命車禍,一輛貨車撞上一名非法橫越馬路的男子。被撞男子當場喪命,貨車司機隨後逃之夭夭。死者周X漢(音譯)32嵗,疑似放工后回家途中發生意外。……警方籲請目擊此一意外的公衆提供詳情協助調查,電話號碼是:6358XXXX。

男人不禁流下了眼淚。

September 20, 2004


Les Choristes Posted by Hello

Childhood 童年

最近似乎和小孩子挺有緣的,連續看的兩部電影都和小孩子有關。上個禮拜看了Les Choristes (The Choir Boys) ,雖然都是有關兒童的電影,看完之後感覺和感觸卻完全不同,我只能說同人不同命,雖然身份在社會上都還是完全無需爲什麽負責任的小孩,但是,在不同時代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出生的孩子的命運還真是截然不同。若說太陽帝國講述的是英國小男生在地獄裏成長的故事,那麽唱詩班裏要呈現的就是一群宛如惡魔的小男生從煉獄中被解救出來蛻變為小天使的故事了。

雖然電影裏的題材早是屢見不鮮的老題材:一個老師通過音樂的感染力將一群小惡魔馴服為天使的故事。像是Mr.Holland’s Opus, Sister Acts II, 甚至是一些相似題材(教師感染學生)的作品如Dead Poet’s Society, Great Teacher Onizuka 等等,教師以“愛”的力量感化學生的題材似乎永遠不會過時,只要將來繼續有這樣的身份與階級對立的存在,這樣的電影也會應運而生。

但是這樣的一碗老湯我還是喝得挺有味道而且津津有味的。基本上,以小孩作爲題材的電影本身就有很大的市場開發潛質及吸引力,很少有電影以小孩作爲題材卻不賣座(應該是說以小孩為賣點的電影幾乎部部大賣!):像是Home Alone, Spy Kid, Never Ending Story, 伊朗片Children In Heaven、小孩不笨、……小孩子的純真及鬼靈精是不朽的素材。生活在世故老練中的大人們所渴望追求的,也許就是藉著電影中發生的那一兩個小時中,回溯以前那段沒有心機沒有你爾我詐的童年時光吧? 所以爲什麽現在還是有那麽多“大人”仍然醉心沉迷于動畫卡通與漫畫世界中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只因爲囘不去的那段時光只有藉由這些媒介去彌補、碰觸和緬懷我們已經喪失的歲月。

“大人”要背負的事和責任實在太龐大而沉重,然而實際上我們身為小孩的時光又太短暫,短得我們不知何時已經被喚作“大人”,背負著十八嵗以後一波接著一波的社會責任和禁忌限制。雖然18嵗就背負著“成人”的大招牌及種種限制,但是心呢?是不是所有人的心已經蛻變成長得能承受“成人”世界的風暴及考驗?在沒有心理準備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被迫接受與面對殘酷和現實,被硬生生地從快樂的伊甸園中抽離又或是驅趕出來,這些人要如何面對?每個人成長速度都不一樣,就算同期播種的種子發芽的時間也會不一樣,那麽到底是誰規定18嵗以後你就不得不是個“大人”?但是永遠沒有人會去同情一個心理長不大的“大人”,就算他做錯了事,也不能像個小孩一樣被原諒同情,只因爲生理上他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所以就有很多長不大的“大人”每天都被人教訓被人鞭策被人歧視。

幸福是不是一種錯?18嵗以前當你還能被稱爲小孩子的那一段歲月,幸福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幸福卻不會使你生長出一對強健的羽翼,甚至會拖延你“成長”的過程,讓你永遠沉溺在家人庇護下的幸福伊甸園而不知成長爲何物。直到你被生硬硬地從伊甸園抽扯出來,並被告知幸福是要自己去爭取謀劃的,你所認知的世界從此變得不一樣,再也不能以過往的任性妄爲小姐脾氣少爺習性處事待人,爲人開始要變得圓滑懂事、善解人意、處變不驚、……“對不起”“謝謝”要一直挂在嘴上,甚至要為自己沒有做錯的事道歉或是負責任,以前父母說一句你頂十句的歲月不再,現在在上司老闆顧客面前你只是一只溫馴的小羊,凡事只能忍耐,忍耐還有忍耐……任意妄爲只能發生在自己花錢消費的時候,而且這唯一得以任意妄爲的權力在你結婚有了小孩之後就會完全消失殆盡。

“大人”的世界永遠不會有小孩子的快樂,所有的事情變得不再簡單,但是,我卻不能選擇不成爲大人,甚至要這樣繼續過這樣的日子直到老死,我所能選擇的,就是暫時躲進小孩子的世界又哭又笑騙騙自己也好,就算只有電影短短的一小時半。

September 15, 2004


Empire of The Sun Posted by Hello

Empire of The Sun 太陽帝國

Empire of The Sun,太陽帝國,是一部我想看了很久但是苦無機會的電影。第一次與它擦肩而過,是在高中時期的考試期間。當時坐在電視機前“溫習功課”,突然電視頻道轉到12首選波道,“太陽”已經升起一段時間了,畫面上出現英國小男孩在上海喧鬧混亂的大街上慌張失措的奔跑,後面跟隨著一個發育不全營養不良動機不純的大眼中國少年。小男孩竄街跑巷,試圖躲開少年和他所散發的陌生危機感,但是轉眼間小男生被少年略施小計,撂倒在地上,少年狠狠地打了他幾個耳光,乘他在驚慌發愣的瞬間企圖搶奪他腳上的那一對皮鞋,一雙在那個年代戰事發生前以他的身份窮極一生也無法得到的皮鞋。然而,藉由戰事的發生,少年搶到了……。

那個年代的那一場戰爭,改變了很多事,也改變了一座城市的歷史,更改變了許許多多在戰時前後出現在這一座城市中的靈魂和他們的命運。作爲那個時代的東方巴黎,上海城淪陷了,但它不只發生在1937年日本軍太陽旗幟的入侵之際。在更早之前,上海就被來自歐美不同的殖民政府瓜分了,1937年以前的上海不是屬於中國的,而是歐美列強所塑造出來的不夜城,一座靈魂墮落的罪惡之城。然而列強們精心維持大都會表面的華麗生活夜夜笙歌浮華和所謂自由,就在1937年隨著太陽旗幟的昇起遂而像泡沫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歐美上流階層在上海創造出來的樂土就被日本軍靴無情的踐踏毀壞不堪,金色的頭髮白色的皮膚在四處竄逃,離開的離開、失散的失散、死亡的死亡,逃不掉的就送入集中營,過著一天是一天,在不知明天是死是活,戰事何時結束的絕望中苟且而活地混日子。然而這只是這部影片所呈現的角度,當時中國其他城市還有後來東南亞一帶的人民同樣処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樣狼狽的四處竄逃……

以前上歷史課讀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心中中華血液被侮辱的憤恨不時湧上大腦神經,但是這麽多年下來也在不同媒介上看過真真假假大大小小的戰爭,深深體會到倪匡先生在《遊戲》所說過的一番見解:遊戲中參與的角色越簡單,遊戲的規則就越複雜;反之,投入的角色與理由越複雜,玩法就越簡單。而戰爭,就是其中一個看似複雜規則卻又簡單無比的遊戲,參與者需要做的,就是殺戮而已。戰爭遊戲無論發展到什麽階段,無論結果如何,已經無法用單純的判斷去裁決誰對孰錯。很多戰爭往往是不同立場與主張的分歧甚至誤會而導致的一種無奈的局面。往往知道結果得背負上慘痛的損失與無數的人命傷亡,統治者還是奮力地投入戰爭,不管戰爭的結果是否是自己所期望的,甚至在殺戮的同時已經抛開動機和理由還有戰爭的初衷。我開始懷疑人類的血液絕對有殺戮的殘酷因子在伺機活躍,人類其實只是藉口種種理由去引發大大小小的戰爭,目的只是讓自己體内的殘酷因子得以抒發及宣洩體内的瘋狂。他們要的只是戰爭和殺戮行爲本身,至於背後的理由,重要與否又如何?

然而,不管是誰引發戰爭,誰攻誰守,誰強誰弱,到最後也只是無盡的傷痛,就算是勝利的一方,也只是用慘痛的損失及無數的生命換來一時的表面風光而已。喪失至親的痛,卻永遠留在那些沒有選擇戰爭卻不得不面對的死者親屬心中。戰爭背後最爲可憐的受害者,永遠是無辜的人民,哪怕是戰勝國或是戰敗國的子民,甚至是侵略者日本,也是用不可細數的無辜百姓的生命去換來一個並非初衷的結果。

影片中的男孩同樣身不由己,在與雙親失散在戰亂的上海,注定要獨自苟活在戰火之中。戰爭給予他唯一的教誨,不是飛翔在天際的戰鬥機性能有多棒,也不是美國人的世界如何讓他嚮往追求,而是遊戲唯一的玩法就是竭盡所能的活下去,活下去的人就是最後的贏家。三年來在集中營度過的童年卻形成一生不可磨滅的烙印,男孩的童年結束得太早,面對著不相關人的死亡、看著自己當成母親代替品的女人死去、近距離看見自己視爲朋友的日本少年被殺的那一刻,讓他驚覺自己的無能爲力,即使戰鬥機及駕駛員是他童年的憧憬而使他發瘋狂喜又跳又叫,戰爭的殘酷與死亡仍使他不得不放棄童年的無憂無慮。就在他將那一箱代表自己童年的所有物丟入河中,留下童年的最後一滴淚,那一刻,他被過早地從童年中抽離,從此有的只是呆滯的眼神和木然的表情。那一刻,我從一個並非軍人也不是戰爭策劃者的普通人眼中看見戰爭的殘酷與無奈。

以前在看小説、電影、連續劇、漫畫等等媒介時,不論是作者或是讀者縂喜歡用忠奸來區分好人壞人,英雄永遠是好人忠臣必定會有善終,壞蛋奸雄一定不會不得好死。然而在戰爭遊戲中,我已經找不到代表正義的一方了。

September 11, 2004


Kareshi Kanojyo no Jijyo Posted by Hello

彼氏彼女の事情

津田雅美,這個相當普通的名字,若是提起《彼氏彼女の事情》,相信有留意動漫界動態的人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了吧?

津田雅美自出道以來總共出版過4本全一冊的單行本,包括《丑小鴨與公主》、《我本女兒身》、《天使的房間》和《夢之城》。唯一一部的長篇作品就是《彼氏彼女の事情》(台譯:男女蹺蹺板,港譯:他和她的故事)。

說實在的,假如當初Gainax庵野秀明沒有相中這一部作品,將它拍成26集的動畫片《彼氏彼女の事情》,相信今天津田雅美的這部漫畫不會有那麽多人認識和喜愛,可是這也不代表這部漫畫將會就此默默無聞,因爲這部漫畫實在有它細膩可觀之処,相信它一開始在日本白泉社少女漫畫雜誌上Lala連載時就有一批忠實的熱愛書迷在支持著它,要不然庵野秀明也不會選中它作爲《世紀福音戰士》(New Evangelion)后繼續動畫創作的驚世之作,成爲一片熱血打鬥動畫之中的一股清流,一部令人難忘惹趣逗笑的溫馨小品。

說起動畫版的《彼氏彼女の事情》,它其實可説是庵野秀明的大膽創新之作,甚至可以看出2001年庵野出任《式日》導演(見前文)之前的的朝向電影創作發展的野心及實驗精神。他大膽的使用各種呈現手法“玩弄”津田的原著,像是在白紙上劃上黑白二色的主角,然後把紙揉出褶皺的痕跡,再用攝像機拍攝出一種2D中的3D質感,讓紙片在鏡頭面前演戲、活動……。或許很多動畫迷都會大聲抗議:這是什麽動畫?亂七八糟又隨便!但是我卻不禁為他這種大膽創新的呈現手法及創意暗暗喝彩。此外,這部動畫片的配樂真是好的無話可説……。還是說一點吧,除了有逗趣惹笑、輕鬆活潑的音樂以搭配這部原本就有搞笑元素的故事劇情外,配合男女主角的内心世界及私密的心理世界,還特地創作了分別屬於男女主角有馬雪野的“主題曲”,一旦故事牽扯到男女主角的内在思緒的時候,屬於他們的主題配樂就會悠悠的傳出,甚至讓人有想哭的傷感……。

說囘津田的《彼氏彼女の事情》,固然畫工不是屬於華麗派的她,反而在一筆一劃之間顯出一股清新的感覺,整部漫畫和内容一樣,予人一種純淨脫俗的親近感,在笑的背後也有不爲人知的哀傷與痛苦。人的生活中快樂永遠與悲傷同在,但是爲了那一個特別爲了你存在的人,一起度過的快樂與痛苦成爲了再重要不過的事,因爲有你,一切纔有意義……我深信,這是一個關於救贖的故事,一個由愛而得到解脫的故事,不管對於男主角或是女主角,或是他們身邊的朋友家人,因爲有愛,大家互相扶持的生活下去,愛成了生命的原動力。

看起來我這麽說似乎很噁心,但是在漫畫的笑與淚背後,我就充分的感受到這一份心情,心情似乎也得到救贖而溫暖了起來。津田的漫畫就是有這樣的力量,非常細膩的描寫或體現一些生活中的心情,甚至我們曾經擁有過卻忽略掉的感覺。

像是昨天在紀伊國屋搜刮到的一本寶物:《天使的房間》,由四篇短篇故事組成,故事都非常窩心感人。其中有一篇故事令我特別有感觸:《因爲有你》。一個中學女生,在平凡的中學渡過平凡的日子,雖然沒有被同學惡意欺負的事情發生,但是她始終覺得自己與其他同學格格不入有一層深深的隔閡,相對的還非常自卑,覺得平凡的自己總是比不上人家而不被了解接受,甚至相當羡慕嫉恨身邊一個各方面表現優異且有話直説的男同學,當他向自己示愛的時候還覺得對方是在嘲弄自己。直到有一天這個她認爲如此耀眼萬能的他在她面前流露出痛苦沮喪的表情並告訴她她什麽都不知道的時候,她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躲在自己的世界中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所有人的做法是錯的,而那個他在她心裏也有了一定的分量。然而不久之後,他消失了,事後她才了解他的光亮堅強的外表其實是不幸的一種掩飾。隨著她進入一間原本他應該就讀的高中,用著他的理念和別人交往及生活著,在初中同學聚會時和以前的同學聊著現在高中的生活時,她才驚覺他也已經消失在他們的話題之間。在大家都已經忘記這個人的時候,她卻因爲他成爲今天的她,“然而,你在哪裏?”她偶爾這樣哭泣地嘆道……

因爲有你》是四篇故事中相對短小的作品,卻在這麽短的篇幅中細膩的呈現出我們一度擁有卻失去了的感覺。這個故事或多或少都曾經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像是與同學格格不入、自卑而羡慕著他人的心理、暗戀又或是分離,多年以後突然想起這一切時候的感慨及徒然,這一切在這一個短篇故事裏充分的表現出來,細膩又感人,甚至讓我想起自己的曾經而不禁也為之鼻酸。

有時候突然想起某些人,又或是某些事,“然而,現在你在哪裏?”、“過得怎麽樣?”連一句問候的話也不能傳達的時候,你才驚覺過去已經離我們很遠很遠了,套一句張愛玲《半生緣》裏的經典名句:我們已經囘不去了

August 26, 2004


Hana and Alice ????? Posted by Hello

花とアィス Hana and Alice

Hana and Alice”,這個戯名之前就在Cathay囯泰院綫的網站上看過,當時只意識到是即將上映的電影(當時大約在八月初,這部戯在8月12日正式上映,所以,快要下片了),我還懵懂不知事實。直到8月10號在上網遊覽時才驚覺:這是岩井俊二(Iwai Shunji)的最新大作!天啊!都不知道等了多久了,只知道他在拍攝了All About Lily Chou-Chou ( 《關於麗麗周的一切》 ,2001年)之後,又和好友庵野秀明(沒錯!就是Gainax動畫經典《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導演,《彼氏彼女の事情》的動畫版也是由庵野秀明執導!)在2003年合作了一部“超冷門片” 《式日》 (Ritual) , 由庵野秀明執導,岩井俊二當男主角!可惜這部電影真是冷得不行,在日本上映時也只有一兩間小戲院在播放,更不要説是海外放映了~~

自從看過岩井俊二1995年的愛情經典傑作<Love Letter>(《情書》)後便開啓了我對電影(尤其是外語片)的美好想象。之後瘋狂的搜尋岩井的電影作品,但是找到的也只有短片《煙花》、<Undo>(《愛的捆綁》)、《燕尾蝶》及《四月物語》。雖然遺憾沒能看過麗麗周,但是《情書》早已在心目中奉為永遠的經典!已經到了儘管看過無數遍也是至死仍不休的地步。我就是在這種超級瘋狂的狀態下撇下所有一切跑到戲院去看《花與愛麗絲》,深怕它就此下片而再次天人永隔~~(對不起,一點都不誇張,我就是這麽喜愛岩井俊二!)

看完電影后,果然《情書》在我心目中的經典地位一點也沒有動搖!但這不表示《花與愛麗絲》不好看!對我超喜愛的導演,我並不想單純地用“進步”或是“失手”這樣的標準來衡量這部作品。對於一個超擅長以細膩手法來表現與感受生活中的小事物的導演,《花與愛麗絲》仍然延續了岩井最出色的敍事手法及情感處理,一些燈光與畫面的處理我覺得是比以前更讓人側目了!像是戯要完結前愛麗絲所跳的那一支很長的芭蕾舞即興表演,燈光與畫面以及音樂(這段的鋼琴演奏是岩井親自上陣喔!)的配合讓我充分感受到和劇中其他人物一樣的感動和美!飾演愛麗絲的蒼井優我承認是個非常有氣質的女生,但有時看她又不過爾爾,可是在這一段岩井真是把愛麗絲拍得太美了!完全把女生的氣質美展露無疑。

看了這部電影(如果你是女生的話)會觸動一些自己青春年代的回憶與感情(當然本人還是很年輕的!)。有時會邊看邊感觸:喔~我以前也曾經這樣!或是:喔~我差點就這樣做了。兩個女生之間的友情,在上課或課餘后的行爲舉動或生活,爲了某一些活動而拚死拚力的去努力的青春熱血,和家人親屬之間的關係與相處,爲了暗戀或是喜歡的對象而衝動的行爲舉止,友情的突變、爭吵、互相體貼、互相幫忙、互相扶持、分享秘密與煩惱…這一切都曾經我們在青春歲月時代都曾經厤過體驗過不是嗎?所以以這一層面看來,《花與愛麗絲》可説是少女歲月的青春成長紀實。

如果說《花與愛麗絲》是兩個女生的青春紀實的話,我又會覺得岩井俊二似乎偏心了點。戯中似乎較爲偏重在愛麗絲(其實原名叫有栖川徹子Arisugawa Tetsuko, 因姓氏開頭念起來就像愛麗絲,因此就成了朋友對她的暱稱)的成長故事。比起Hana花,愛麗絲的家庭背景,人生想法,對年輕母親的無奈,異樣的戀父情結,對表演生命的熱愛等等都披露的比較多,而且還把愛麗絲拍得那麽“美”;相對而言Hana就顯得比較怪異,不僅在外表或是行爲上都是一個很“怪”的女生(辛苦了超可愛的鈴木杏Suzuki An),難怪男主角宮本在“失憶”后“重新認識“了“前女友”愛麗絲時,會覺得很奇怪爲什麽自己“曾經”甩掉愛麗斯而去選擇以自己本性不會去喜歡的花了。雖然這部電影始終是以這一對好朋友的青春紀實與戀愛作爲故事的出發點,但是不難看出岩井更爲偏愛與憐惜清秀脫俗的愛麗絲的私心。

岩井宣稱《花與愛麗絲》原本是想拍成一部喜劇片:

“回想学生时代就不断会有新的灵感出现。实际上我觉得自己更擅长轻快的剧作,不大喜欢认真严肃的东西,所以总想做接近喜剧的作品。结果这次的作品变得结构混乱,主人公花和爱丽丝也还是没能成为想象中的好孩子,是给人野丫头般特殊感受的电影。”
哈哈~對於“喜劇”的創作動機,其實我想在某一個層面岩井還算是成功地吧!戯裏面有一些場景都是大家會大聲笑出來的“經典”片段,但是有更多地方卻是讓人忍俊不住發出會心的微笑。對於一個以過來人的回憶來進行創作的影片來説,《花與愛麗絲》是一部相當不錯的溫馨小品,是一首緬懷青春歲月的回憶之歌。


注意:接下來的部分,若你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就請先停止閲讀!等到進了戲院出來后再看吧!免得煞風景或影響看戯的胃口。

************************

《花與愛麗絲》講述的是一對相交多年的少女,戯名正好是兩位少女的名字與你成。相對于愛麗絲,花顯得比較怯懦與怪異。在一次奇怪的邂逅中,初中生的花“暗戀”上一個在電車上手拿著書本不斷在喃喃自語的男生,後來上了高中才發現他是自己的學長宮本。宮本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撞到頭昏了過去,醒來后面前出現了一位自稱是自己女朋友的少女—那就是花。花爲了成爲“失去記憶”的宮本的女朋友而説謊,謊話卻越扯越大,結果不得不扯出自己的好友愛麗絲,讓她假扮成宮本的前女友,並告訴他是因爲花的出現他才會甩掉愛麗絲。然而,爲了尋囘“失去的記憶”而和愛麗絲進一步交往,卻慢慢被愛麗絲吸引,而愛麗絲更不斷從容的編造出許多兩人以前交往的片斷與經歷。眼見相處融洽宛如一對男女朋友的兩人,變得裏外不是人的花開始陷入苦惱之中…。

這個兩女一男的三角戀情節在電影中不知被用過無數次,但是岩井卻還是能夠細膩地把它拍成一個少年生澀的愛情故事,把少年時代的愁思與煩惱處理得不溫不火,卻又能觸動心底的一些感動,隨著劇情發展而發出會心一笑。電影的呈現上或許讓人有鏡頭場景銜接不上或是零亂斷層的質感,我倒是覺得它符合了這一部電影的背景主題與基調,一種生澀而又那麽任性妄爲的青春與衝動。

愛麗絲到底有沒有橫刀奪愛,喜歡上宮本?其實我想是沒有的,因爲她編織出來和宮本的舊日交往回憶,全都是自己與父親(已和母親離婚)以前的回憶,就連宮本在海邊撿到的那張紅心A,也是和父親以前在海邊玩樂的遺留品。宮本撿囘了愛麗絲一度失去的珍藏回憶,愛麗絲再把它和一句“我愛你”及“再見”送還給宮本,我想她終于走出了自己對父親莫名的依戀了吧?

突然想起,岩井俊二或許真的超喜歡中文,所以在《燕尾蝶》之後,再次讓他戯中的角色們講起蹩腳發音又不准的中文,雖然那是一句“我愛你”和“再見”…。

還有,注意一下片中出現的角色喔!你會發現一些日劇中常出現的熟悉面孔。


******************************

兩個女生在櫻花盛放的季節裏,用櫻花瓣互相嬉鬧、奔跑,無憂無慮的大聲嬉笑…喔,青春似乎離我很遠很遠了~

August 23, 2004

怪物 MONSTER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個地方,有隻沒有名字的怪物。怪物非常想要一個名字。所以怪物就踏上旅途,去尋找名字。但是,因爲世界很大,所以怪物就分裂成兩隻,踏上旅途。一隻往東,一隻往西。往東走的怪物,找到一個村莊。
“鐵匠伯伯,請把你的名字給我。”
“名字怎麽能給人?”
“如果把名字給我的話,我就到伯伯的身體裏,讓你力氣變大當作謝禮。”
“真的嗎?如果力氣變強了,就把名字給你吧。”
怪物就近到鐵匠的身體裏去了。怪物變成了鐵匠
奧圖奧圖成了村子裏力氣最大的人。但是,有一天,
“看看我!看看我!我身體裏的怪物已經長得這麽大了哦。”
卡哩卡哩,咕嘰咕嘰,嘎吱嘎吱,咕嘟。肚子餓的怪物,從身體裏面把
奧圖吃掉了。怪物又變囘了沒有名字的怪物。
到了鞋匠
漢斯的身體裏也一樣,卡哩卡哩,咕嘰咕嘰,嘎吱嘎吱,咕嘟。又變囘了沒有名字的怪物。到了獵人湯瑪斯的身體裏也一樣,卡哩卡哩,咕嘰咕嘰,嘎吱嘎吱,咕嘟。還是變囘了沒有名字的怪物。
怪物到城堡裏去尋找一個好名字。
“如果把你的名字給我的話,我就讓你變強。”
“如果把我的病治好,讓我變強的話,就把名字給你。”
.怪物進到了小男孩的身體裏。小男孩變得非常健康。國王非常高興。
“王子康復了!王子康復了!”
怪物非常喜歡小男孩的名字。也很喜歡城堡裏的生活,所以肚子雖然餓,卻忍耐下來了。每天每天,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還是忍耐下來了。但是,因爲肚子實在太餓了,
“看看我,看看我,我身體裏的怪物已經長得這麽大了。”
小男孩把國王、大臣和僕人全部都吃掉了。卡哩卡哩,咕嘰咕嘰,嘎吱嘎吱,咕嘟。
有一天,小男孩遇到了往西走的怪物。
“我有名字了哦,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
往西走的怪物說了。
“我不需要名字,我沒有名字也過得很幸福。因爲我們本來就是沒有名字的怪物。”
小男孩把往西走的怪物吃掉了。
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名字,卻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叫他的人了。

約翰
,這個名字多麽的好聽。


~童話〈沒有名字的怪物〉
By 浦沢直樹《怪物》

****************************

那天乘著紀伊國屋國慶大減價時掃了一套漫畫回家,花了2個晚上才把全套18本的傑作看完。看完之後的感想:果然是經典傑作!雖然一些地方太複雜深奧,但是還是忍不住一口氣把它看完,儘管第二天要飛國外的在下本來應該早早上牀好好休息的。這,就是經典漫畫的魔力!

浦沢直樹,這個原本我不太熟悉的漫畫家,其實在我還是小學生時(1991年)他就以《Yawara》 (柔道少女豬熊柔)奪得35囘小學館最佳漫畫大賞,2001年凴《怪物》(Monster) 奪得第46囘小學館漫畫賞,而最新一囘的小學館漫畫賞浦沢老師的《20世紀少年》也榜上有名,浦沢老師的大作可説是部部都是得獎佳作。最新的作品 (希臘羅馬神話中冥王的代稱)更是擕著日本漫畫始祖手塚治蟲的名銜,將手塚老師的大作《怪醫秦博士》《原子小金剛》 (又譯:鐵臂阿童木)裏的一些概念及元素結合到自己最新的漫畫構想當中。單單只看了漫畫最新發展的六囘,就非常喜歡浦沢老師的故事設定及構想以及呈現故事的手法。

90年代初的浦沢老師的作品于之後他的三部大作故事風格可説是全然迥異, 說的是一名17、8嵗的少女在柔道競技場上的熱血故事;但是《怪物》、《20世紀少年》及近作可就不是那麽簡單了。我只看完了《怪物》及目前尚在連載的 , 浦沢老師的漫畫風格已由青春熱血漫畫轉型至詭異驚悚的恐怖“推理”漫畫?由一連串事件引發的某個神秘現象,再慢慢地將讀者一步一步引入恐怖詭異的陷阱,等在末端的是無盡的黑暗。沉重與恐懼深深的包圍著,但是卻讓人更相信黑暗的背面一定還有光明在等待著。彌漫著全書的全然黑暗讓人對光明更爲敏感及期待,哪怕只是一點點的亮光,他告訴我們失望不開心害怕極恐懼的背後一定還有希望,一定還有光亮,哪怕只有一個人對你露出笑顔、喜歡你,那一個也就是永恒了。

不放棄,相信是浦沢老師《怪物》要傳達的最大信息了。還有,“喜歡”與“愛”是人的本能。然而沒有這種本能的人,就是怪物。

《怪物》的主角是一名來自日本的年輕醫生,事情的開端發生在1985年的德國,由一對雙胞胎進入醫院的那一刻開始,全書就陷入了“怪物”的圈套與恐懼之中,一宗一宗離奇的殺人案件,背後幾乎沒有完整的殺人動機,開始死去的人都是一對一對的夫婦,他們都曾經收養過一對雙胞胎,所有的證據和情況都指向了同一個殺人兇手,但是沒有人知道那是誰,除了主角天馬醫生。隨著越多人發現兇手身份的存在,死去的人越多,明白“真相”(其實根本沒有人了解事實所有的真相,包括天馬醫生在内,甚至看完全書的讀者我)的人生命越來越危險,也有刑警相信其實天馬本人就是殺人兇手,不過,天馬清楚的知道,殺人嫁禍的兇手叫約翰,也就是雙胞胎的其中一人…。當年秉持著醫者仁心用高超的技術救活了雙胞胎其中之一的約翰,結果救人的舉止卻演變成害人的結果,天馬醫生除了自責外,更決定親手了結這個自己一手救活的“怪物”,來結束所有事件。而雙胞胎的另一半安娜,唯一知道所有始末的目擊者,卻因當年的慘案驚嚇過渡,失去了重要的記憶,但是,她也知道必須阻止這個怪物,就算是要親手殺了自己的哥哥…。

看到最後,原本以爲會越來越清晰的事件始末,其實並沒有變得更加透明,擺在眼前的結果根本不是結果,書中更沒有所謂的好人或是壞人,只有人性而已,儘管它是朝著不同的極端在發展。有犯下滔天大錯后拼命彌補過失的人,也有死不悔改的人。隨著故事發展,我不斷在思考怪物約翰的悲劇到底是約翰的殘酷天性還是人爲實驗的可怕結果,但是一步一步邁向“終點”,造就這個可怕怪物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的事實卻是越來越模糊,最後你竟然無法將錯誤歸咎在書中任何人身上,對於那些習慣將書中角色歸類區分為善惡的讀者來説,想必一定會陷入失去判斷的恐慌之中,但那其實纔是我們的現實世界。

最後,想要勸誡那些想要挑戰浦沢老師漫畫的仁兄大姐,假如沒有強健的心臟、沒有清楚的思維、沒有足夠的時間、沒有理性的邏輯、沒有判斷的推理能力,那你還是去看其他的熱血青春少年漫畫或是浪漫愛情的少女漫畫好了。

August 03, 2004

Strictly Ballroom

突然回憶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當年看它的時候,自己仍處在15、6嵗的少年時期,那是當時新加坡12波道第一次分裂為二,當時剛改稱Premiere 首選波道的開臺第一晚首播的電影 —“Strictly Ballroom” ,我還記得那是一個星期五的晚上。當時報紙上的中文譯名是〈舞出愛火花〉(那份節目剪報我至今還收藏得好好的),後來在一份至今已經不復存在的臺灣電影雜誌《影響》上看過這片電影的相關報道,當時臺灣把這部戯名譯成〈舞國英雄〉。由電影的内容角度出發,兩個譯名都不失不過,正好切中了電影的兩大故事主綫。

Strictly Ballroom, 由英文戯名出發,大致上都可以猜到這是一部圍繞著舞廳發展出故事的電影。舞蹈是一種娛樂及舒解身心的運動,甚至也可以是一種輕鬆化的社交手段;對坐在台下欣賞的觀衆而言,更是一種悅目陶醉的肢體表演。然而是什麽束縛了“舞蹈”,把它禁錮在舞廳之内而無法自由伸展?想到這裡各位聰明的看倌大致看出其中端倪了,那就是交際舞大賽。

這部電影就是圍繞著泛太平洋交際舞大賽而展開,男主人翁Scott出生自交際舞世家,從小受到特別熏陶,長大順理成章的踏入舞池,並多次參加交際舞大賽前途頗受矚目,但是在一次重要的大賽中,他爲了突圍而跳出新舞步,觸犯了交際舞圈内傳統的“鉄則”與禁忌,當衆被取消了資格而鬱鬱不振。舞伴離開了他、身為舞蹈室導師的Les、母親Shirley及交際舞聯合會的主席Barry也一直不斷在身邊督促警告他不要重覆其父當年的蹈轍,切勿再作出“自毀前途”的動作,同時又受到另一個搶了他舞伴的舞者的威脅,Scott就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回到了舞池、和母親及他人“善意”安排下的一個又一個的女舞者試舞又試舞,直到一個始終躲在舞蹈室一腳默默練舞的她走向前問道:I wanna dance with you。一切開始不再一樣...

Fran 是一個極不起眼的女子,甚至可以説是個丑女,普通的交際舞也跳不好。但是當她跳著從自己父親那裏繼承來的西班牙舞蹈時,那個舞步讓Scott 震撼了,也動搖了他原欲乖乖回到舞池回歸傳統舞步的心。就當兩人努力地練舞,領略到了舞蹈的真義,事情卻被揭發了,所有自認爲Scott前途著想的長輩無所不用其極地企圖拆散這對舞伴,再用Scott 父母親當年近乎同樣舉動所引發的悲劇來勸解遊説,Scott 再度退縮了…

結局内容和其他細節就不再多說,反正絕對是一個完滿的收場。故事發展雖然老套,以舞蹈大賽爲主題設定的在前珠玉不勝其數,像是 “Dirty Dance” 及續集, “Billy Elliot”、"Tango Lesson”、日本電影 “Shall We Dance?” “Saturday Night Fever”、 “Center Stage” 、“Save The Last Dance”、 西班牙電影“Tango”等等。但是它仍有深深吸引我的地方,讓我一看再看,這麽多年后還是想看。

爲了使這部以舞蹈爲主題的電影更成功更有説服力,他們找來了職業舞蹈員Paul Mercurio 來演出男主角Scott,除了俊朗的外形外,他出色的舞技迷倒了當年的我和另一個朋友。還有一幕是兩人在設有巨大可口可樂廣告版的天台上練舞的同時,樓下的Scott 老爸在舞蹈室裏跳著自己滑稽的單人舞,耳邊傳來一首經典老歌 Time After Time”, 那一幕至今還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之中, 久久消散不去…

最讓我感動的是完場前的那只舞蹈:Scott Fran最後突破了別人和自己的心理障礙,在沒有音樂伴奏的情況下繼續完成了那一支西班牙鬥牛舞,精彩華麗的舞蹈動作不須多說,難忘的是兩人秉持的毅力與突破傳統勇於跳出新舞步的壯舉!在漸漸隨著雙人舞舞入愛河的兩人最終也成爲擺脫傳統的英雄。我感動得差不多就和Scott老爹一樣在現場一面鼓掌一面痛哭流涕了。

“勇氣”這樣東西很多人都有,有勇氣去救人、去自殺、跳傘、跳飛機、跳水、吃蟑螂、喝尿、吃屎、殺人、打槍、墮胎、生育、結婚、離婚、同性戀、辭職…但是有勇氣站出來違背傳統、違背所有“順理成章”和“理所當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在我所知道的個案裏就沒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眼看自己即將走下去的路是錯的,即使知道繼續錯下去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但是能抽刀斷水馬上放棄而轉向的人少之又少,多數人都會選擇繼續這個錯,因爲他們害怕放棄之後選擇另外一條路最終面對的還會是一個錯、或是太遲、或只是不甘心之前努力過的最終將成空…就像Scott 老爹對兒子唯一也是最後最真實的勸誡:"We lived out lives in fear!"。人的害怕與懦弱,是個極可笑、又可悲,卻也非常可愛的人性的弱點。你、我都曾面對過這樣的一個致命傷,不是嗎?

再説囘電影本身,直到剛剛我才意識到,原來看了電影后的三年,我所看的 “William Shakespeare's Romeo + Juliet”(〈羅密歐與珠麗葉現代激情版〉)竟也是出自于同一個導演--Baz Luhrmann之手。這部電影聯合2001年的 “Moulin Rough” (〈紅磨坊〉),成爲Baz Luhrmann“Red Curtain” Trilogy。目前這個澳洲籍的導演正在籌拍Alexander the Great” (尚未定名),並邀來William Shakespeare's Romeo + Juliet”的Leonardo DiCaprio“Moulin Rough”的Nicole Kidman再作馮婦,並打算以此片作爲自己接下來“歷史事件三部曲”的開頭大作,看來我們的Baz Luhrmann 野心勃勃地竟也想效仿亞歷山大大帝一樣。

July 26, 2004


ArmChair Posted by Hello

Thai Rock

今早反覆聼著跟朋友A來的泰國進口CD—Endorphine的 “Prik”。老實說,整張CD聼下來,比較吸引我的也只有幾首歌,而且整張專輯的編曲曲風顯得單調而統一,少了一種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元素。 “Kor wun nueng”,專輯裏的第一首歌的過門編曲倒是讓我有一種想隨之搖擺的節奏感,吉他與小號的完美配搭,竟然讓我想起英國男子組合BlueOne Love。而第二首歌 “Sing sum-kun” 讓我有一點感動的是女主唱在Band搖滾音樂一貫的巨聲演奏下竟然流露出如此溫柔的聲音。

基本上,女主唱的歌聲屬於中堅性,不會楚楚可憐也不會低沉的猶如男人,相當堅毅的聲音,時不時又顯露出泰語發音中的嬌柔。説實在,聼泰語歌曲和日語歌曲是相當不同的經驗與感受,雖然兩國的歌手詮釋手法在某一個層面頗相似:嬌爹爹的聲音。但在我認爲:日本歌手(尤其90年代爲主的女歌手)多是以嬌爹的口音來詮釋歌曲,是一種矯揉造作出來的Kawai (可愛)的表現方式,不習慣的人聼了或多或少會覺得受不了;然而泰國人的嬌柔完全是出於泰語發音的慣性使然,而且不管男女多帶有這種“讓人膩得打冷顫”(某些人認爲)的嬌爹爹口音,聼慣了卻形成一種懶洋洋的韻律,完全是一種民族個性的群體表現。因此,在我第一次主動接觸泰語音樂並買下人生中第一張泰語專輯的時候,的確被泰國男子樂隊ArmChair  的“嬌柔”歌聲嚇壞了。借給朋友聼,朋友竟也不太能接受男人如此“特殊”的演繹方式。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很後悔買了ArmChair。相反的,我還十分推薦這張專輯--Design。當時是我第一次到國外旅行,5天行程中的一天突然有些不開心,結果和朋友在逛百貨商場時經過一間唱片行(類似本地的HMV 或是Tower Record), 直覺地想要藉音樂消解自己内心的不快樂,就直闖進去。聼了其中一個專櫃裏放的3張CD,就把它們全數買回家(還好泰國CD比起本地還相當便宜,可能因爲是本土歌手的專輯)。當時聼的第一張專輯,就是ArmChairDesign。站在那裏聼著耳機裏傳來的音樂,心裏一直不斷的在大聲呐喊:這就是我要的音樂!一首接著一首按著聼下去,心中只有湧現著感動,每一首歌的編曲真是棒得不得了!完全沒有重覆或予人熟口熟臉的感覺。我自認聼搖滾很挑,讓我覺得真得很棒的搖滾組合目前只有日本的椎名林檎和瑞典組合CardigansArmChair的編曲細聼下來其實還是挺有“實驗性”的青澀味,但是起碼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亞洲音樂的未來性。

話説囘Endorphine的女主唱。我終于明白我所認識的一個樂團爲什麽堅持不找女歌手當主唱,因爲女聲若不是非常特殊或具有特別元素,一跨進樂團表演在搖滾曲風的伴奏下就會相形失色,變得可有可無,反倒不如男性歌手的嘶喊或亂唱來得有特色。但是,若真是很棒的女主唱,在重搖滾的音樂中反倒能流露出特別的風格與情趣,非常有味道。個人認爲其中的佼佼者就是上述提過的那兩位,卻是全然不同風格和味道的演繹方式。尤其是椎名林檎,在她的搖滾世界中音樂仿佛是為她的聲音而存在的,而她的聲音是為搖滾樂而存在的。她,使搖滾音樂變得更令人神往。

歌聲不只是作爲歌詞情感的表現或實踐,完美的演繹也可以作爲一種我稱爲“人聲”樂器的演奏,構成搖滾音樂中不可或缺的其中一個元素。搖滾音樂中主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主唱的聲音單只“好聽”還是不夠的,它必須是有特色的,才不會淹沒在在衆多吉他貝斯鼓聲的巨響之中,進而形成樂團強烈的搖滾風格和特色,變成世上獨一無二的樂團。

無奈的是中文歌壇那種往往陷入遲鈍摹仿及回歸模式的氣候裏暫時少了讓我能寄望將來深深期待的對象。


關於椎名林檎,本人會另文介紹,敬請期待!!








July 16, 2004

蔡明亮與李康生《不見》《不散》


五月一號難得的勞動節竟然跑去看了兩部各自獨立又絲絲相連的電影。那天是新加坡電影節的最後一天,兩部電影中間隔了三個小時,與友人K坐在BK裏享受他的第二頓午餐,一邊等待著《不散》和另一個友人J的到來。
 
《不見》是蔡明亮導演的徒弟李康生執導的處女作,熟悉蔡明亮電影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李康生,畢竟他是蔡導大部分電影的男主角(包括《青少年哪吒》、《愛情萬歲》、《洞》、《河流》、《你那邊幾點》、短片《天橋不見了》 )。這次師徒倆人乘新加坡電影節來新順道宣傳〈《不見》《不散》的電影紀實〉(八方文化出版)一書,順便刺激煽動本地片商敢敢引進蔡導電影。這的確很諷刺也很淒涼,想想蔡導在國際影壇上的知名度,幾乎部部都在國際各大影展中狂掃過幾個大獎,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評審團大獎…,然而不知是應了“曲高和寡”這句話,看得懂蔡導藝術片的知音人真是少之又少,也難怪以引進商業片高票房電影挂帥的本地片商會對“蔡片”裹足不前、近鄉情卻…。
 
說完了蔡明亮就應該說說李康生,老實說,有這麽知名的導演當學習的楷模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在新加坡的宣傳他都默默地站在蔡導身邊,然而傳媒對他的形容也多片面地停留在“蔡導的高徒”這一印象中。看了《不見》 ,的確從中看到了蔡導的影子(十分鍾不中斷的長鏡頭、貼近臺灣小市民衆生的故事題材、蒼白的背景聲音、嚴肅卻突然引人噴飯的黑色幽默、電影結束時的一首經曲老歌…),李康生的而確地是位導演了,只希望他在獨當一面之前不會因“蔡導的高徒”這一大招牌而扼殺了他的創意與未來發展。
 
老實說,臺灣電影我看得不會比中國電影來得多,卻也知道臺灣電影的鄉土基調及國民性色彩。 《不見》是一部很有臺灣色彩的電影,阿嫲在公園不見了孫子跑了整個城市到處尋找,找到後來絕望到跑去死去老公的祠堂前拜他求他幫忙保佑孫子平安無事;逃課的少年每天窩在電玩中心打機,直到將近晚上才發現阿公不見,跑到阿公常去的公園大聲叫喚,遇到了還在找孫子的阿嫲…。城市人是冷漠的,但是在人潮之中還是有人情味的,不然胖子就不會幫忙突然跳上機車的阿嫲找了大半天的孫子,賣碗粿的小販就不會一邊叫賣一邊幫忙叫喚阿嫲孫子的名字,電玩中心的店長不會親切地將碗面裏的配料夾給沒有親屬關係正值發育時期的逃課少年。冷漠又有人情味的矛盾關係,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感想。
 
《不散》比起徒弟的作品,同樣的87分鐘卻是一部更加沒有故事性的電影。蔡導選擇了一間在戯裏戯外都終將面臨倒閉命運的戲院作爲電影“不動”的主角,圍繞著這間放映著最後一部電影《龍門客棧》的戲院,來看電影的稀落的觀衆、緬懷過去的老藝人、戲院裏工作的放映師和售票小姐、還有戲院裏面的鬼氣,蔡導藉著這些講述一個電影院裏的“鬼故事”,陳述一個“見鬼”的事實:電影已死!
 
整部電影的“死氣”很重,87分鐘長的電影只有不到10句的對白(而且出現在第44分鐘,還是一句與“鬼”有關的對白),只有幾十個長長的鏡頭,背景只有《龍門客棧》電影放映的聲音和一些角色們在空曠空間裏發出的一些聲音的巨大回響。最後所有人都離開了戲院,整整三分鍾停格在空蕩的戲院,仿佛讓觀衆再作最後的遺容瞻仰。在即將死去的戲院裏,有的也只是凝重的空氣和空盪的回音,一切是那麽虛幻卻又實在…。戯中戲院外墻上貼著的最顯眼的一張海報是李心潔的《見鬼》宣傳海報。
 
《不散》本身是蔡導的噩夢,是要喚醒所有熱愛及曾經熱愛電影的觀衆快快從噩夢中醒來,若是夢永遠不會醒來的話,那《不散》就成了“電影”最好的挽歌。
 
單從戯名上來看,《不見》是一個對事實的陳述,《不散》是一個像夢想般的期望,是理想與現實的綜合体。然而兩者在理念上其實是相通的,就是希望一切都還不會太遲,不管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還是對電影的熱誠…。
 
電影不死,人愛永存。不見...不散

 
 
 
P/S: 原本和友人J一樣以爲臺灣阿誠陳昭榮是第一次參演蔡導電影,沒想到上網看了看,才發現陳昭榮和蔡導合作的次數僅少於李康生而已。
 
再P/S: 《不見》《不散》可以看作完全獨立的兩部電影外其實還是有隱藏性關聯存在的。除了在戯名的連貫上有了共通性,其實還有一個一定要看過兩部電影才會發現的連貫性,就是在《不見》裏不見的兩個人其實都出現在《不散》的戲院裏。這個事實我竟然要在看了〈《不見》《不散》的電影紀實〉才發現…。 
  
 

July 14, 2004

《赤目四十八瀑布殉情未遂》封面 by[時報文化]


赤目四十八瀑布殉情未遂 Posted by Hello

死得其所:《赤目四十八瀑布殉情未遂》

最近又剛看完一部小説《赤目四十八瀑布殉情未遂》 。書名相當長的一部小説。說實在的,當初會買下它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它的書名。之前在某一部台版日本小説後面附錄的廣告中看到了這部小説的簡介,後來在新井一二三的《可愛日本人》中也有提到《赤》的作者車谷長吉,結果乘著紀伊國屋書店8折大減價時從書架上搜刮了這本小説,隔了一個月左右纔有機會讀完它。

小説這種文體,即使作者的文筆再拗再艱深,只要它還有一絲故事性,就怎麽也比一本資料性較強的知性讀物來的好讀,而且很快就可以看完。1997 年車谷長吉終于以耗費六年心血完成的《赤目四十八瀑布殉情未遂》獲得日本大衆文學大賞的代表— 「直木賞」 ,在此之前他已經三次被提名為「直木賞」候選人,卻總是與之擦肩而過。如果沒有記錯,新井一二三在《可愛日本人》裏就有提到神經質的車谷正因爲一直與獎無緣,所以以近乎陷入自閉的精神狀態隔離了自己與外界(那段期間妻子是他唯一與世界的聯係),拼命的完成了這部“傑作”。我是不知道這部小説設定到底存在多少真實性,但是《赤》在某种程度上(起碼在小説主人翁的精神狀態上)可説是車谷長吉的“私小説”的體現。(私小説:作者藉以小説文體的虛構性筆觸傳達出自己個人的經歷與感受,算是自傳的小説化)雖然一向堅持純文學創作的他在1993年寫的一篇文章中認爲二十年來日本私小説創作無疑“受了當初崇洋派(不喜歡藉小説表現人在善惡之間左右搖擺的生存形態)的嘲弄。私小说的作家们在切乎自身存在的根本问题上瞻前顾后,为写那些无关痛痒的日常琐事而自鸣得意。”但不可否認的,他自己似乎也陷入這樣一個調調之中。

話説囘《赤》,原名為《赤目四十八瀧心中未遂》。“瀧”即為日文中的瀑布之意,“心中”指的是日文中的殉情。“心中”是日本傳統文化中長久以來令人(外人)不可理解的神聖地帶。“自殺”、“切腹”都是日本美麗而讓人崇尚追求的死亡文化與境界。像是戀“美”成痴的三島由紀夫以切腹收場,鬼才芥川龍之介服毒身亡,大文豪太宰治與情人投水自盡,到98年X-Japan吉他手Hide上吊自殺,今年6月底劇作家野澤尚(日劇〈沉睡的森林〉、〈戀人啊〉、〈冰之世界〉的編劇)自殺,還有前些時候窪塚洋介搞笑又誇張的自殺風波,甚至世界上最高臥軌自殺率國家之一的日本衆生,似乎都對“自殺”的藝術產生了無可救藥的癡迷而無法自拔。幕末一群壯士為國家大業前仆後繼,不惜殉國切腹,追求的也就是像櫻花一般,在生命最燦爛的時候隕落,短暫卻美得詭異的終止點。與其說渴望的是死亡背後的解脫,倒不如說日本人追求的是死亡本身的異態美,也許這就可以説明爲什麽代表日本皇室的菊花在日本反不如國民崇尚的平民國花--櫻花來得受歡迎了。

自殺在日本會有如此悠久的歷史,至今尚流行的原因,我想可能也與日本的宗教有關。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的教義似乎對自殺者都非常不能諒解:《聖經》中出現過5個自殺者的紀錄,結果都是大惡人,以背叛耶穌著名的十二門徒之一的猶大爲首;佛教中自殺者會墜入永不超生的生死輪回中;伊斯蘭教更認爲自殺是不可寬恕的原罪(但是后二教反倒是對於宗教性自殺或是聖戰殉身非常讚賞,不過那是另一個課題了)。而日本的原始宗教—神道,由於源自于對自然神祇的敬畏與崇拜,沒有完整的教義,倒是對於自殺行爲本身沒有作出什麽譴責或指難。加上對於櫻花的欣賞與崇拜,深受美景易逝感染的日本人會產生“自殺”、“自殘”(本人認爲切腹就是一種嚴重貪戀美的自殘癖)的念頭也是不可避免的吧?

話再説囘《赤》,這部小説是作者以追述回憶的方式寫成的,主人翁以45嵗之齡追憶自己在三十幾嵗的一段自我放逐的自毀式過去(其實若是沒看第一囘及最後一囘的交代,根本不會發現作者是在回憶往事)。主人翁以狼狽的姿態逃離了所有文明與競爭,自我放棄似的來到了大阪一個叫Ama的小鎮(像是流浪者或是特殊身份隱居者的一個避難空間,讓我想到《獵人》裏的流星街),過著看似無慾無求枯燥無味的生活,每天都站在小房閒裏的流理台前日復一日地剁著燒鳥串用的雞肉和病豬病牛的内臟。被稱爲是“少年木乃伊”的主人翁看似與這個世界完全脫節,卻又對鄰居的女人韓裔女子陷入不自主的好奇與迷戀之中。避難的住所附近圍繞了一群古怪莫名的人,包括罪犯、妓女、前妓女、紋身師傅、黑道、小混混等,幾乎都是一群自我放逐或是身不由己而逃離到此的人。然而主人翁的自毀行爲竟連這些人也看不下去。一連串的事件后,眼看呆在Ama越來越不安全的他不管是在性命或是精神上處境越來越危險,不久之後就被收留他的老闆娘借故趕出這個流亡小鎮。在幾乎失去一切一切歸零之前主人翁與一韓裔女子相約到赤目的瀑布區企圖逃亡到另一個世界,最後卻什麽也沒有發生,只落得一個殉情未遂的下場。我想,女主角最後懸崖勒馬的理由,不只是不想讓主人翁的下場就此完結,不僅希望他在生命結束前來個零前反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宛如陌生人的兩個人的生命從沒有交曡過吧?就算只是身體上的交曡,在精神上他們從未有過交集,生前如此,死後更是如此。殉情只是增加彼此的寂寞與孤單。所以女人才會對他說:你根本無須如此。

結果,殉情未遂的主人翁,連死得美麗的權利也沒有,似乎就這樣苟且延活到追述故事的今天,感覺就像被唾棄…。

+++++++++++++++++++++++++++++++++++++++++++++++++++++++++++++++

感想:看了小説后,一直到三分之二的地方才明白爲什麽書名叫《赤目四十八瀑布殉情未遂》,沒人陪伴的主人翁,我想連自殺的勇氣也沒有,所以才會相約殉情,結果還是沒有成功,看來軟弱的人最不可能自殺的道理是真的,當然自殺的人我也不覺得那才叫勇敢。另外,第一囘交待主人翁追憶往事的那一段寫得相當淩亂,沒有注意看根本不知道主角要追述的到底是哪一年的事,又或是主人翁到底站在哪一年在回憶往事。但現在想起來,也許作者就是刻意如此,畢竟那一段混沌的歲月,還是不要記得太清楚比較好。



附註:直木賞的正式名稱為「直木三十五賞」,其由來要追溯到1934年2月24日,著有『南國太平記』等書,在大眾文藝世界相當活躍的直木三十五先生去世。當時文藝春秋社社長菊池寬與直木三十五私交甚篤,為了紀念直木三十五,同時鼓勵大眾文藝的新進作家,而設立直木賞。從第6屆開始到現在,直木賞已委由財團法人日本文學振興會接辦。另外,菊池寬也于同年設立了一個純文學大賞--「芥川賞」,顧名思義,是爲了紀念另一個偉大的文學家—芥川龍之介

P/S: 《赤目四十八瀑布殉情未遂》已于日前被改編成電影,女主角寺島忍在第2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中榮獲最佳女主角。

July 10, 2004

死亡之日:黑色星期天

無意閒發現這一首歌,在某一篇網上的電影觀后留言中某人提到了它,在史蒂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的[辛德勒名單]( Schindler’s List)某一幕不注意就稍縱即逝的場景,背景悠悠地響起了這一首“禁曲”:黑色星期天(Gloomy Sunday)。

據説這首“禁曲”是1933年由兩位匈牙利人共同創作而成,作曲的是Rezso Seress,詞則由Laszlo Javor 填上。本來是一首默默無聞的歌,一直到1936年一系列事件之後開始被當地政府所禁。美國隨後一大撲音樂人及歌手先后將之灌錄成唱片或是純音樂大碟,慢慢地成爲了今日較爲“流行”的英文版本—Gloomy Sunday.

那麽爲什麽它會變成一首禁歌?

據説在它被創作之後一直到1936年匈牙利一共發生了17宗疑似與這首悲情之歌有直接關聯的自殺案件,之後就在不鼓勵當眾演奏的情況下慢慢被禁。自殺者被懷疑因爲聼了這首死亡之歌而萌生自殺的念頭。就算它飄洋過海到了美國變成了英文版的Gloomy Sunday,據聞聼過的人還是不自覺地墜入憂鬱沮喪的心理世界,因此它就算到了異邦換了個名字,還是被立法下令禁止在公共場合及空中播放,即使只是純音樂演奏版本。

那麽這首悲歌到底是爲什麽被創作出來的?

很諷刺,這首歌曲的創作動機就是這一系列悲劇的源頭。據説這首歌是Rezso Seress 爲了某一位前女友所做,然而在這首歌面世不久后她就自殺了,留下了一張紙片,應該也是唯一的遺言: Gloomy Sunday. 而作曲家在這首歌被禁之後我想也一度陷入嚴重的恐慌之中,因爲他沒想到自己的創作竟然會衍生出那麽多的悲劇,結果在1968年,他也從布達佩斯的一座高樓上一躍而下,墜樓身亡。當然也有傳言說他是因爲再也無法創作出另一首超越Gloomy Sunday的經曲陷入創作瓶頸的恐慌而自尋了斷。不過,他的死無疑又為這一死亡之歌曚上了更爲神秘而幽暗的面紗。

當然,人始終是犯賤的動物。越是危險越是神秘的事物就越是想要探究及征服。這一首歌在1936年被匈牙利政府下禁令后,先後被其他國家如美國、英國、意大利、愛爾蘭、加拿大、冰島、法國、阿根廷、百慕達、捷克的歌手和音樂人翻唱了50次之多,單是在1936年禁令開始的那一年美國就錄了5個版本。到目前為止最新的一個版本是2002年捷克歌手Iva Bittová的LP。

再看看聽衆的反應。由於歌曲背後的系列自殺事件創造了一個死亡的傳説,引起了人們對這首歌曲的關注與好奇,網上討論這首歌的留言層出不窮,甚至有專屬網頁將歌曲背後的死亡傳説大肆渲染,誇大的成分不言而喻,還有的將比較普遍可得的幾個版本的MP3放上網,和普羅大衆一同分享挑戰死亡的意念與抑鬱的心情。看了看一些留言的反應,多是為此歌的英文歌詞中喪失心頭所愛不惜隨身而去所流露的悲痛和曲子營造的哀傷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而心感同受,不禁衍生出同樣灰色的傷感基調。甚至有網友認爲這是最好的送葬歌曲及安眠曲。


*****************************************************************
English Lyric by Sam M. Lewis

Sunday is gloomy,
my hours are slumberless,
dearest, the shadows are live with are numberless
little white flowers will never awaken you
not where the black coach of sorrow has taken you
angels have no thought of ever returning you
would they be angry if i thought of joining you
gloomy sunday

Sunday is gloomy
with shadows i spend it all
My heart and i have decided to end it all
Soon there'll be flowers and prayers that are sad,
I know, let them not weep,
Let them know that i'm glad to go

Death is no dream,
for in death i'm caressing you
with the last breath of my soul i'll be blessing you
Gloomy sunday

Dreaming
I was only dreaming
I wake and i find you
Asleep in the deep of
My heart
Dear

Darling i hope that my dream never haunted you
My heart is telling you how much i wanted you
Gloomy sunday

看了歌詞,真的是很“哀”的一首歌,沒來的“愛”哪來的“哀”?

**********************************************************

本人上網下載了22個不同版本,其中一個是弦樂Quartet演奏的純音樂版(2000年,by Kronos Quartet),其他的均為演唱版。較爲知名的應該是Billie Holiday 在1941年演唱的版本,編曲就源自于那個時代的風格,帶有三、四十年代舊日情懷,讓人想起日本50年代左右電影的配樂,很有舊上海的味道。聼完22個版本,發現大多數都是以爵士樂(Jazz)作爲歌曲的基調,差別不很大,就在於歌手如何用靈魂詮釋歌曲。

再看了看不同版本的發行年表,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同一首歌在不同時代的演繹與編曲其實也跟著潮流在走動。在80年代以前發行的版本主要還是以爵士樂編曲爲主,但是也開始出現了一些像是The Associates那樣嬉皮的Disco的編曲演繹;1986年Christian Death的演繹就讓我想起同時代Annie Lenox 那種詭異視覺係的氣氛;99年更出現了像Heather Nova那樣的Acid Jazz風格及The Smithereens那樣的重搖滾風。仿佛從一首歌身上就能隱隱看出整個樂壇風潮的演變及承傳。

其實,我真正想向大家推薦的是這些比較爲人所知的歌手的版本:
1994年 Sinead O’Connor :
在Clarinet帶動Orchestral 下慢慢營造氣氛,她的輕聲細語,恬靜卻隱隱傳來陣陣沉重的傷痛…

1999年 Bjork:
現場演唱版同時也是最長版本,她本身的唱腔及演繹方式就是這個版本最大的特色。和1980年Lydia Lunch的版本頗似,配樂較之華麗,讓我突然想起Dancer In The Dark.

2000年 Sarah Brightman:
這個版本是屬於較華麗的Orchestral演奏爵士版,是22個版本中第一個令我產生打冷顫的感動。她的聲音仿佛是墜入凡閒的天使之籟。整首歌的悲哀感到不很重,近尾聲前的那一段很棒,似乎霎時飛升至天堂與死去的舊愛重逢的感動…

22個版本中最爲悲涼,在網上最廣爲流傳的死亡歌曲,就是Sarah McLachlan的版本,也是最觸動我心靈的一首。編曲卻相對的單純,只用Electric Guitar單純的撥弄著一個又一個的Chord,卻如一波又一波的愁緒像海浪般襲捲而來,觸動你心底最深的傷懷,到了近尾聲前的那一段,聼著聼著,仿佛已經得到了救贖。與她那首精曲Angel的感染力不遑多讓。(假如Angel是最好的安魂曲,我想Sarah McLachlan 的Gloomy Sunday 應該是最適合做送葬之曲的版本)

另外,也很喜歡Heather Nova 的Acid Jazz 版本。


P/S: 有興趣的人,可到這裡下載22個版本。在心情鬱悶的時候最好不要聼,後果恕不負責。

July 05, 2004

瘋狂世界

警告:本文閱后或許會帶來不愉快或噁心的感覺,容易反胃者或抑鬱症患者可選擇不閲讀。


今天早上在上班途中,手捧著一本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在車廂裏看個不停。書是還沒有看完,充其量只不過是三個札記中看完了兩個,正在邁向小説主角的下半生。但是,自己卻已開始受到小説的影響,陷入了一種無奈的失格沮喪中,情緒低落而顯得灰色。在徒步來到上班地點的路途中,四周靜得宛如空無一人,我就這樣難得的漫無目的的走著,就像一具沒有自己意志的行屍走肉,沒有任何行動力卻又不知爲何的邁動著自己的雙腳,向前踱步…突然感覺自己這樣的行爲好像和這個世界毫無瓜葛。或許,沒有了任何方向或是目的的迷途羔羊突然變得厭世的原因就在於此吧?

我承認,自己是很容易受到暗示或是影響的人。常常會因爲一時的衝動或是一件非常細微的小事而一股腦地陷入某件事物之中難以自拔。像是因爲一部漫畫,而開始非常熱衷於日本幕末新選組的事跡,更進一步的將之影響了另一個友人,讓她和我陷入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瘋狂之中。然而,我像今天在看了《人間失格》后陷入這樣一種的灰色基調内不是一種巧合,它不會僅僅只是一種作者時隔多年空間轉移后潛移默化的魔法影響,而是實際上,每個人的人格之中都有一片如此叫人沮喪的灰色地帶,又或是難以啓齒愧于透露的醜事或陰暗面,甚至是殘酷冷漠的一面,因爲人類畢竟大多都只是只顧自己只為自己而活的動物啊。

從中學開始自己就有意識到自己這層不爲人知的陰暗面,腦海裏有時會湧現出一些殘酷或是齷齪的想法,有時自己都會覺得可怕,只是自小接受的傳統儒家道德教育和自己的理性克制了瘋狂的獸性衝動,將它壓抑在正然的面孔之下。只是爲了符合作爲一個正常人應有的行爲規範而做出一些理合行正的道德行爲,將所有不合道德禮儀的想法僅作爲腦海一閃而逝的念頭隱藏起來,以一個正常人的道德面目活著。

有了這樣的想法,在看一些暴力題材的電影或事件時,其實不需要顯得太惶恐。像是不久前看的外語電影Elephant(《大象》)中以美國少年校園大屠殺為藍本的真實事件,或是六月份讓人震驚的日本小女生殘殺同伴的真實事件。不少人都在問爲什麽?其實他們不需要問別人,只需要意識到自己體内中也流著這樣的殘酷血液。犯罪者與所謂的“正常人”其實只有一線之差:失控與理性而已。

這樣說起來,那些道貌岸然的衛道者其實不必太囂張的指責別人。等著吧!看你什麽時候會失控!

********************************************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指的是一個人喪失了做人資格的悲哀。主角一生背負著一個虛假的面目,有意識地為取悅他人諂媚獻好,將自己的真正本來面目完好的隱藏在搞笑取鬧的外衣之下,直到被他人無意閒看穿了他虛僞的惺惺作態,感受到一生無以復加的羞愧與恚恨,然而人生只能在這一種虛僞中度過,因爲已經泥足深陷而無法自拔了…我想,這與津田雅美的少女漫畫<彼氏彼女の事情>裏面男女主角背負著不爲人知的假面目在過活的設定不會是單純的巧合。

另一部日本經典恐怖漫畫《漂流教室》也同樣在考驗著人性。一閒小學在一場爆炸后空間漂流到荒蕪絕滅的未來世界。爲了在一無所有的未來存活,校園裏原來道貌岸然的大人們和小學生們互相廝殺…一個人性泯滅的經典之作,後來被翻拍成日本連續劇,但是情節被改編得更爲唯美浪漫,雖然聽説不錯,但是我想那一種人性滅絕的震撼一定遠遠不及原著。

同樣的想到日本導演深作欣二的系列之作(也是遺作)--《大逃殺》:學生在未來因爲輕視社會、政府和老師,後者因爲要好好教訓這些目中無人的小鬼讓他們知道誰纔是真正的當家,將42名中學生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讓他們運用任何武器互相廝殺,剩下的最後一個才允許繼續存活,一個教育我們適者生存但是太過殘酷冰冷的故事。據説戯中最後一個存活下來的“生還者”在“獲救”時眼神已經流露出一種瘋狂的殘酷,令人不寒而慄。

這部電影在上映前後都引起相當大的爭議,尤其是日前日本小女生殘殺同伴事件后爭議持續升溫,據説事件中的加害者因爲之前看了《大逃殺》並參考了殺人手法而將之實踐在被害人身上。此類型的電影被許多家長和教育界人士視爲少年犯罪的幕後黑手,媒體因而承受衆多指責。

沒錯,這樣的電影應該是受到嚴格管制的。在青少年還沒有健全成長並培養出理性的自治能力之前,的確會造成許多誤會與悲劇的發生。但是我相當不滿那些只會一味指責的家長,他們似乎完全遺忘自己作爲監護人的教育責任,只會將責任完全推諉或歸咎在他人身上,或是完全掩蓋一些敏感話題,仿佛這些“東西”的出現是不可饒恕或是令人羞恥的醜事,也完全忘記人類其實就是這樣繁衍下來的。無論是“性”或是“暴力”,其實都佈滿在人類的歷史中,卻因爲自己沒有辦法沒有能力對孩子好好解說,就把所有作爲人的歷史一併抹煞,我反而認爲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行爲,更加應該加以譴責。

所以,人類終究是醜陋的。承認吧!你的生活就算是有美麗光鮮的外表,別忘了理性意志背後,其實還有瘋狂的血液因子在伺機沸騰!但是,我不是教唆你殺人,只是希望那些意識到自己有瘋狂動機的人,不需要太過惶恐或無助地認爲自己不正常,其實人皮之下大家都一樣…。


注:若是閱后並無任何副作用出現(如嘔吐、噁心、心情鬱悶、抑鬱、沮喪…等症狀),不需懷疑自己不正常。

June 30, 2004


Fuji Mount Posted by Hello

夢游~~

2004年6月29日 1:59p.m.


是幻?是夢?疑似疑真…

今天一早醒來眼睛難得地睜不開,眼皮似有千斤重。不自覺地往桌子方向尋找我的眼鏡,機械性地戴上它的那一瞬間,發現後腦勺綁了個馬尾,又訕訕地把它解開來,嘴裏咕噥著自己的粗心和大意,今天頭髮鐵定翹翻天…。

不對!昨天睡覺前我可沒有綁頭髮!那麽…難道是…夢游了?

想想這個可能性最高了,醒來的時候還發現大熱天裏自己房間的風扇竟然是関著的,當然昨晚我鐵定有開著風扇睡覺。在我半夢半醒的記憶中可不記得自己有做過這些事,雖然自己一向來是睡后容易清醒的類型,通常都記得自己半夜起來做過什麽事情。然而這一次,我真的不記得自己做過什麽事。

好像聼過這樣的故事,又或是某某電影裏的劇情?有戶人家在半夜會周公的時候聽到房外傳來有人走動的聲音,做妻子的很怕,擔心是小偷還是壞人闖空門,要丈夫起來看個究竟,結果發現是自己的兒子在客廳裏,叫他名字他又不應。接下來幾天半夜時分還是不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於是夫妻倆留心起來,開始觀察自己兒子半夜裏怪異的行爲。原來做兒子的有夢游的習慣,常常在半夜時起來,在屋裏走來走去,之後嚴重一點就開始走出戶外到街上去,逛了大半天才又走回家繼續睡覺。做父親的開始擔心了,因此在兒子夢游出街時跟在兒子後面,像是要保護他,等到厭倦的身軀終于回到家裏時,才尾隨他一起回來。

我想這真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在自己毫不知情沒有知覺的情況下活動,連自己做了什麽被做了什麽都不知道,萬一這時殺了人不知道是否需要負上法律責任?可是夢游這種事情算不算是一種病態?又好像是無法根治的“病”,醫生的開方最多只能改善而無法治愈這樣一種“病態”。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有如此關心她的父母發現自己夢游的症狀,並在適當時候給予諒解及保護,因爲夢游的人是不會記得自己曾經夢游的,更遑論對自己在夢游時作過的事情負責。

夢這個東西真是博大精深,難怪權威佛儸伊德研究了那麽久,雖然經過無數後人的研究及探索,但還是沒有人能完全推翻西蒙先生權威的地位,改寫“夢”領域的研究歷史。當然,這不是因爲西蒙先生的理論完美而無懈可擊,相反的,它還是破綻百出,有一點站不住腳沒有確實根據的空想理論。事實上是因爲人類對“夢”的領域還是存有太多未知的空間而有待更長遠的探索。人對做夢一事還是一知半解,夢爲什麽發生?爲什麽是那個特定的夢?爲什麽有人能作預知夢?爲什麽人會夢游?爲什麽人會講夢話?爲什麽是那一句夢話?爲什麽有人能作共同的夢?人不懂的事真是太多太多了。

對我來說,非常羡慕及佩服那些非常清楚記得自己夢過什麽的人,事後還能滔滔不絕地向朋友分享自己夢的經歷。甚至還有人能清楚記得自己在夢裏穿什麽顔色的衣服、說過什麽話,連夢的顔色都記得一清二楚。哪像我,醒來之後什麽也不記得,只是覺得粉累(在睡眠時原應休息的腦袋反而因做夢而導致用腦量過多,根本沒有休息到),頂多也只依稀記得自己好像有做過一場夢;或是在事後發生一些什麽事後才覺得這件事好象曾經發生過一樣,又或是因爲一些契機而突然隱約想起之前夢到什麽。結果想起來之後就只有“哇”的一聲反應,佩服自己竟然終于還是能想起夢的内容,當然最後沒多久還是把夢見的事忘得一乾二淨了。

我想,自己是屬於超沒有靈感的那類型。這裡的靈感指的不是創作的靈感,而是對另類世界的精神感應。常有朋友說能感受到“另類朋友”發出的訊號,或是看過聼過什麽的,可是自己卻從來也沒有遇過這樣的事。其實正確的説法是自己從來也不會去留心或注意這樣的事情,因此可能身邊經常發生這樣的靈異跡象,可是自己從來也不會放在心上。這樣說起來,我這個人算是膽大還是遲鈍兼神經大條?

我就是這樣漫不經心地過活著。

悼泣死亡的一群

2004年6月23日 2:47p.m.

最近的霧害又有重新席捲而來之勢,整個城市都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看了讓人的心都隨之灰了起來。空氣中僵持不散的死灰味凝滯著,仿佛是遠在印尼群島那些被無情燒焚的樹木所傳送過來殘酷物證,悲泣著自己和廣大同胞群被滅族的遭遇。然而,它們也只能做出如此無聲的控訴,除此之外,什麽也不能。

季風再度吹來,風中夾帶著焦臭味的樹木的骨灰,這樣的事情已不是第一天才發生,在本人小學4年級左右,加利曼丹的森林大火還是當時的新聞頭條,環保分子及各國政府都群起責斥非法燒芭胡亂發展的自私行爲,尤其是來自歐美文明國家的苛責聲最響。然而這又衍生出另一個問題:西方國家責怪東南亞國家爲了發展而破壞環境,東方發展中國家又抗議西方國家剝奪它們發展的權利,凴什麽你們可以發展我們就不行?是不是怕我們後來居上?等等…這樣每天的糾紛來往不斷,然而焚燒森林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樹木還是每天面臨慘遭滅族的命運而在哭泣…

漸漸的,國際上的譴責及謾駡少了,森林大火的事漸漸被淡忘了,但是這不表示情況改善了或是燒芭行爲被有效制止了。森林大火還是不時在燃燒,焦黑的殘軀還是淩亂的曡倒在除了焦臭味什麽也沒有的焦土上,綠色世界的面積越來越小…。但是,人們始終還是淡忘了這一個事實。

只有季風,每年在這個時期吹起的風兒,感嘆著綠色王國的消失,於是飄洋過海的時候,將殘餘的焦軀的灰燼一起傳送到其他地方,提醒著人們關於植物與動物們的死亡訊息…。

所以,我還記得,在這裡悲悼。

+++++++++++++++++++++++++++++++++++++++++++++++++++++++++++++++++++++++++++++++++++++++

是不是只有西方人才有環保意識?還是東方人所受的教育及背負的歷史傳統中只有破壞而沒有保護?

我想應該不是,應該説是全人類的歷史是在破壞中建立起來的,發達國家在不斷提倡的環保呼籲其實是意識到自己在追求和不斷發展中犯下了無可磨滅的嚴重錯誤之後的一種亡羊補牢。環保意識根本就是用多少生命的消失及失去才換回來的一個慘痛教訓,然而發展中的國家爲了自己的肚子溫飽也無暇去考慮地球的死活,所以死亡事件及滅族慘劇還是每天持續上演著。這樣看起來,其實誰都沒有錯,考慮著自己生死的人們都沒有錯。不同點只是在於發展中國家的人們考慮的是自己眼前的溫飽問題,而發達國家的人們在焦慮的是將來自己存活的事情。其實大家都沒有錯,那麽錯的人是誰?

是地球嗎?她太無私的奉獻出自己,讓作爲孩子的人類在她體内胡作非爲,傷害其他的孩子,互相廝殺及消滅…她一味的放任著肆無忌憚的受寵膩的叫做人類的孩子而不加以苛責,甚至連自己的存在都要賠上,一天一天的消亡下去…。當無私的溺愛被濫用的時候,一切已經無法回頭…。地球若要保護自己的生命,只有自私一次,就是毀掉對自己生命有害的孩子,儘管他們曾經是自己的孩子。爲了自己而自私,是叫做人類的孩子教會母親第一件也是唯一的一件事。

所以人類啊,不要怪做娘的太狠心無情。

Amantes del Círculo Polar, Los (1998)

2004年6月21日 2:22p.m.

[極地戀人] 是今年年初在南方學院舉辦的歐洲電影節中放映的其中一部電影, 一部來自西班牙的電影,卻讓我深深愛上它的巧妙。上了Google 網找了找相關資料,中文網頁中提及它的真是少之又少, 想必看過它的華人應該也不多,畢竟這是一部相當特別的電影,看過之後應該不會沒有不留下任何感想的可能。

第一次認識這部電影,是好幾年前的事。當時好像是姐姐到香港旅行時帶囘一本香港電影節的介紹手冊,平日就喜歡看外語片的我,總是在不同的報章雜誌上盡可能的搜集所有一切關於外語片的資料消息。對我而言,身処在一個認爲藝術電影沒什麽市場而非常難有接觸機會的環境裏,即使沒有機會親眼欣賞,縂還是希望多懂一點,哪怕只是電影的劇情内容或是導演演員陣容。

話説回來,當時那本冊子裏面就有介紹了[極地戀人](香港上映時的譯名好像是[北極圈戀人],本人是比較喜歡香港譯名,但是照翻譯來説,應該是[極地戀人]比較貼切)。裏面對於故事劇情的介紹不多,但是對其中一段介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想不管如何有生之年内一定要看一看這部電影。結果幾年之後就真得讓我嘗足了心願。

網上屈指可數的其中一篇文章,網主在自己大學的一份作業裏分析了[極地戀人]這部電影,大概這麽提到:[極地戀人]是一部關於“圓”(亦可做“緣”)的電影,女主角Ana和男主角Otto 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個圓,一個不管由前至後或是由後至前念起來都一樣的囘文名字,他們的相遇本身又是一個圓,兩人是同一間小學的學生,Otto的父親離婚后和Ana喪夫的母親結婚了,兩人在小學開始就成爲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然而雙方對彼此的好奇心卻在這之前的一場誤會的意外就開始了…慢慢的,長大后的Otto和Ana在隱瞞雙方父母的情況下暗渡陳倉,發展了一段表面爲兄妹實為情侶的關係,一直到Otto的母親突然自殺爲止。Otto為自己同父親一樣抛棄了母親而使之死亡的行爲自責,於是離開了父母和Ana。

在離開Ana後失去生存意義的情況下,Otto為自己找到了新的目標:成爲了一個飛行員。原來Otto之所以叫做Otto, 是由於在西班牙内戰期間他的祖父在芬蘭的極地地區救了一個因爲飛行失敗而降落在一片森林裏,叫做Otto的德國飛行員。爲了紀念此事(Otto le Piloto),所以就以同樣的名字作為自己孫子的名字。因此,成爲真正的Otto Le Piloto就是Otto接下來的生存目標。雖然如此,一直圓滿的“圓”有了缺陷,Ana 的精神也因此受到了刺激,兩人的父母不久后又因母親紅杏出墻而以離婚收場。Ana 爲了振作起來而來到母親新歡的父親身邊,而那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極地地帶…

另外一個“圓”就巧妙的發生在Ana來到極地后,發現自己確實跟Otto之間緊密地連結著一個圓。那個叫做Otto的德國飛行員,就是Ana母親新歡的父親,也就是Ana在極地投靠的繼祖父。繞了一個大圈來到了極地,發現自己和Otto之間始終緊密的那一份緣,Ana 寄了一封信,由Otto的父親代傳給心上人,告知自己的所在…

我想冥冥之中有著一份緣,要不是當年姐姐從香港帶囘了那一份電影節手冊,要不是另一個剛從國外回來的姐姐突然告知南方學院舉行的歐洲電影節,要不是她遞給我電影節的節目表,我就不會認識這部電影,就不會在十幾部電影之中單單挑了它,就不會坐在這裡給你寫這一篇電影觀後感,就不會發現在電影中章節段落出現的那一只大大圓圓的眼睛原來是屬於誰的,還有在瞳孔中最後留下的身影是誰,明白最後她看到的不等同于他所看到的,也就不會為這部電影的凄美而感動不已…。

主角始終相信巧合(Coincidence, 用中國話中的“緣”會更巧妙而貼切),堅信緣分會把他們聯係在一起。當然,緣分不會只發生在電影中,平凡人的日常生活處處都是驚喜,只看你會不會發現並珍惜這一份緣。還有,要不是這一段電影節手冊上的介紹,我應該不會這麽想看這一部電影:身為飛行員的奧圖(Otto),按照戀人安娜(Ana)寄來的唯一綫索---一張只有寫著經緯度的白紙,將自己當成禮物投遞,降落在白紙上所顯示的那一點上,北極圈上的某処…。

這是一部關於“圓”的電影。從開始到最後,隔著17年的故事,都是。

陈绮贞的[吉他手]

2004年6月18日 02:30p.m.

最近再次拿出陈绮贞的Groupies[吉他手],竟然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原本这张CD 被某个人借走以后有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再听过这张CD里的声音,现在重新拿出来,在什么事也不做的情况下,在巴士缓缓驶向前方时,坐在车厢里面静静地听着 [吉他手] ,我仿佛又重新爱上陈绮贞的音乐,还有她那喃喃自语般纯净的声音。听了陈绮贞,我终于可以了解一些男性歌迷形容的所谓诱人的歌声。那不是一种娇滴滴的撒娇声或是低沉富有磁性的性感声音(当然这些对于某些男歌迷而言的确是不可抗力地带有性诱惑的声音)。陈绮贞的“魔力”在于她那清爽又纯洁的歌声,没有杂质般犹如初生婴儿那么单纯,一种诱发他人保护欲的原始声音,让人情不自禁的爱上她的声音,希望永远不会被俗世染污…

声音宛如小女生般可爱的陈绮贞,随着三张专辑:[让我想一想]、[还是会寂寞]、[吉他手],几张Demo专辑(包括一张念白多过音乐的“音乐记事本”,里面唯一一首歌曲 — 九份的咖啡店),两张EP (Sentimental Killer 及最新的[旅行的意义]),还有一张[地下铁]音乐剧的原声带,音乐上的创造力越趋成熟。第一张专辑[让我想一想] 是那份单纯及清新感动了听众,第二张专辑陈绮贞在持续第一张歌词意念的清新风格的同时,开始在音乐上玩一些小花样,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及成长,不负乐迷苦等两年的第三张专辑 [吉他手] 终于面世了。这张Groupies里陈绮贞的词仍是保持她一贯的生活诗人的特色,曲风则变得更多元化。在这里想澄清的一点,中文歌坛中一些所谓偶像歌手或是非创作型歌手往往在推出的新专辑上都会重点宣称自己的专辑内采用多元素的曲风,以避免给乐迷们熟口熟脸的感觉,然而这么“多种”的曲风来来去去也不过是西洋乐坛或是东洋乐坛的翻译歌曲,拣来拣去还不是那些国外乐坛人家已经流行得不要再流行的R&B、Hip-Hop饶舌、还有J-Pop曲风。虽然如此,那些歌手也不见得就能把别人国家乐坛的精粹完全发扬光大,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多元化的曲风,在专辑中会引进“多元化”的时候,就证明你根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特质。没有个人风格及特性的歌手是不会有死忠乐迷的(除了那些只用眼睛看而罔顾耳朵功能的小男生及小女生fans),难怪中文乐坛新人交替的速度如此之快,只因以抄袭手法急切地步向歌坛,却在还没有来得及发光发热塑造出自己特质的时候就已经被另一批新人取代而陨落了。听到那些歌我只能说:与其听“翻版”音乐,倒不如听回原版正牌。那种一味抄袭别人的行为果然是华人(尤其台湾新马一带)的作风呀!当然这种抄袭之风并不仅见于中文乐坛,但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但是,陈绮贞的多元化曲风就不是上述这么回事了,里面的词曲加上编曲配乐犹如每天不同心情的写照,一些俏皮可爱(“随便说说”)、一些轻快活泼(“1234567”)、有时孤单又是落寞、有时难过有时兴奋、有时勇敢有时软弱…有什么比自己的心声更加适切地表现歌手自己的个性与想法?整张专辑听下来仿佛就完全反映了歌手本人在两年内沉淀的生活写照及心情纪录,生活里面的经历不是每天都多姿多彩的,虽然恬静却偶有意外的小惊喜,开心的日子里也会有不开心或难过的时候,但是生活还是照常继续。我想,就是这种平凡写实又贴近一般人生活的清新音乐,吸引着那些为数不多,却又个个是死忠Fans的陈绮贞乐迷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吉他手]中两个不同编曲版本的“躺在你的衣柜”。第一个是收录在专机第6首的吉他摇滚版,另一个是最后一首的钢琴版。个人是偏好钢琴版本,过门由钢琴带出的空旷忧郁及中段交织着大提琴自然的低沉,使得这首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哀伤离愁,不仅又让我想起最爱的[情书]原声带的杰作:空荡荡的冷空气中响起了一股激荡心灵的清流,却带着淡淡的哀伤….

埃及神话:奥西里斯与鱼

2004年6月7日 5:48p.m.

本人近年来对各地的古文化及神话感到相当的兴趣,尤其是埃及、印度及日本等地。这几天都在阅读一本有关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当地文化风俗的丛书。相当喜欢这一系列由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著的各国文化系列:What Life Was Like (生活在遥远的年代)。虽然只读过系列18其中的三本,但是它藉由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帝国的扩张或消失的历史进程、生活文化,使得当地的特殊风俗或生活面貌能鲜明的呈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更欣赏它拼凑出众生万象的手法:它不单只是以一个单纯的切入点来着笔,或是仅仅以一个叙述者的视点去观望整个时代社会变迁的全貌;它由各个方面利用可以搜集到的任何历史物证,包括上至帝王贵族、官僚使吏,下至平民百姓的私人信函、自传、坟墓、日记、官方记录、经史记载等等去勾勒出当时某个地方文明在某一时期阶段的生活百态及历史发展。它告诉了我们历史文明并不只是存在于任何官方的正式纪录,历史应该是由众生万象共同创造起来的。虽然它不足以刻画出该文明或地域的全部风貌,但是却也仿佛将读者带入那个时代的那一个地方,读者宛如置身其境,得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异民族的另一个世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他们怎么生活?他们信仰什么?他们如何一度强盛壮大其后又如何衰亡?

有能力的话真的很想将全套18本全部收藏,但是据本人所知,此一系列的中文译本(中国出版)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我手中阅读的版本:山东画报出版社,其纸质较为粗糙,但是配以色彩斑斓的印刷效果较为深得我心,缺点是册页容易脱落;后者没有记错的话是由北京某一出版社发行,纸质是非常高级的亮面杂志通用纸且有一定的厚度,装订则非常理想,唯有价钱略为偏高。

话说回我刚阅读完毕的《尼罗河两岸—古埃及:公元前3050~公元前30》,非常精彩,让本人对古埃及的社会生活风貌及神话、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实在想去找找其他相类的书籍以恶补自己对埃及的认知。(相信我,好的电影或书籍绝对激起你对相关事物的兴趣而引发你做进一步的相关资讯及知识的搜集)书中有一部分是谈到古埃及人的丧葬风俗:埃及人往往会将动物及埃及令人敬畏的神力与诸神联系起来(甚至在某一时期,埃及人开始了对动物神的崇拜,例如著名的猫神巴斯太特)。结果埃及人都会在特殊的墓穴中埋葬与诸神相关的动物以敬拜神灵。例如:大家涌至布巴斯提司(猫神巴斯太特的祭拜中心)献上自己的木乃伊猫;又或是向豺狗神安努毕斯(药物防腐及木乃伊的保护神)奉献木乃伊化的狗;将朱鹭献给朱鹭头的托特神(众神的文书神,为人死后记下其心脏的重量,被视为知识与智慧之神);鳄鱼献给鳄鱼神所比克;将鱼献给奥西里斯(埃及的冥王)。

但是,为什么将鱼献给奥西里斯?又或者说,为什么献给奥西里斯的是鱼?

原来,奥西里斯是埃及古神话中一位非常强大且受人尊敬的王,但之后受到其胞弟塞特的妒嫉而遭到二度谋害,并将之肢解并弃尸于尼罗河中。奥西里斯的妻子伊西丝与她的姐妹乃菲塞将其尸骨小心翼翼的收集起来,无奈的只差其生殖器官怎么也找不回,于是她们造了一个假的生殖器将奥西里斯重新拼凑,并请智慧之神托特(另一说法为犬神安努比斯用布条及香料包裹奥西里斯的“碎尸”做成第一个木乃伊,也就是木乃伊的由来)助其复生。复生后的奥西里斯与伊西丝生下一子为何露斯,之后何露斯上演了一场王子复仇记,将仇家塞特干掉并登上帝位。但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是否猜到为什么要将鱼献给奥西里斯了吗?其实背后原理与中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端午节粽子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尼罗河里的鱼将奥西里斯躯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吃掉了。


P/S: 换句话说,何露斯既是奥西里斯造假的生殖器官所生出来的不明物体?

魔戒展 LOTR Exhibition

2004年6月4日 1:46p.m.

前天乘着公定假日和友人到科学馆去看了魔戒展,展览还没来到新加坡前就说好要去,可总是抽不出时间,等到三个月后展览即将结束前两天才来,现场抱着同样心态的人果然不少,全家大小扶老携幼地到这个颇偏僻的地方来“朝圣”,这可是全亚洲唯一的展览地点!而且它近在咫尺!再不去的话可能得买一张飞机票到英国伦敦去追下一个展览点了。虽然我和友人讨论后都觉得新加坡并非亚洲区最好的展览点选择,但是也幸亏他们选择了这里,我们才有幸“近距离”不须千里迢迢地一睹“经典”背后的奥秘,况且它还是魔戒迷不可能错过的朝圣盛会!

在参观展览之前,本人已经阅览过两本魔戒电影制作的背后秘辛,为整个电影幕后制作群的用心良苦、敬业精神及忠实完美呈现原著风貌的坚定崇高的理念所深深感动,《魔戒》制作群想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部大卖特卖的娱乐商品,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天我们看到的绝对不会是廿一世纪的经典系列之作,顶多也只是一部高成本制作的B水准的奇幻冒险动作片;然而这一群人绝对是《魔戒》原著小说的死忠Fans,不惜一切地将心爱的作品以真实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力求完美地不假其他人可能将之渎亵的手拼凑出自己心里长久以来的梦想。如今,他们也创造出另一个奇迹,延续了Tolkien的不朽神话。

所以,当天本人就抱着敬畏之心前往展览会场朝圣去也。看着一件件幕后功臣用无数时间费尽心血做出来的成品、模型、道具、服装、小型场景等,脑海中开始搜寻回忆:这东西在电影中的那个场景曾经出现?再看看绘图大师们精心设计绘制出的魔戒场景图样,美得竟不似人间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那果然是只是虚构世界中出现的仙境。最让人瞠目的是一件件剧中人物的盔甲及武器,它的设计不仅仅是呈现出服装所有人的性格及霸气,整体的线条及其上细致的镂刻花纹已然是一件令人赞赏不已的艺术品,其中最令我喜欢的是女精灵Arwen的一把精致的配剑(显然的它在剧中甚少出现,相当可惜),还有一件精灵族在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中一场战役所穿的战甲(在电影中难以体会出它的美丽设计、线条及雕刻,只有来到展览会场伫足在它面前才能慢慢欣赏它的美)。

其中还有一件作品让人不禁屏住呼吸定神细看,那是在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中出现过的Boromir 的尸体!要不是在魔戒幕后制作秘辛中看过相关的介绍,我真不相信世上能有人将尸体做得如此逼真!根本就以为是展览会另外聘请演员Sean Bean躺在木造的小木筏中扮“尸体”在欺骗大家!如此可见制作群的用心及这个世纪才发展出来的高超技术。

这次的展览会让许多在电影上没什么亮相机会的道具及精美设计得以重现于世人面前,也不至于枉费了幕后制作者一番呕心沥血的苦心。展览会让我们看到了制作群的用心及深受敬佩的敬业情操:一些仅为了在银幕上出现数秒钟的道具或布景,其实就已花去制作者数个月的精力。甚至一些经过细腻制作的道具或服装上的特别效果,由于电影时限关系,而被迫忍痛割舍,隐埋在银幕背后。所幸藉着这场展览会,这些苦心不至于白费,精美的制品不至于被尘封,电影的伟大魅力终于不会被世人所遗忘。

*************

本人深信魔戒展不会只是电影公司用来再次赚钱的伎俩,它实实在在是用以向天下人昭示幕后制作群的用心与诚意,让他们躲在幕后的辛劳得以“沉冤得雪”。

阿美利坚的新偶像

2004年5月28日 4:40p.m.

这一季的”AMERICAN IDOLS”终于圆满落幕,最新出炉的新偶像是我最喜欢的其中之一。连续追了两、三个月的实况节目,如今一切都已逝去,终于了解为什么某某连续剧结束后一些观众突然感到空虚。然而精彩的歌唱只有猛DOWNLOAD 参赛者的MP3来拼命回味了。

看了昨天的成绩揭晓,有种“老天张眼”之感,其实真正睁开了眼睛拉长耳朵的是那些美国人,我要好好替FANTASIA及那些之前不幸莫名其妙阵亡的优秀参赛者向美国人致敬:谢谢你们认真地选出了“美国新偶像”,也认真的证实你们其实还是有品味的一群。

今年12位参赛者其实水准普遍上都不错,而且都具有各自的特质及特别的音色,他们也都各有所长,遗憾的是男性歌手不比女性歌手来的强,还没到最后3强时就已被干的清光,唯一我觉得不错的是黑人大男孩GEORGE HUFF,独特的粗狂嗓音象是要唤醒观众的灵魂。另外两名很不错的女性LATOYA LONDON JENNIFER HUDSON 是我觉得本届死得最不明不白的两位最出色的歌手。LATOYA 以稳健的台风及宽广的音域还有出色的歌唱技巧取胜;而JENNIFER则是以厚实的嗓音及爆发力深得我心,然而在她正开始散发明星魅力与气质的时候,美国人因为眼睛贴邮票加上耳屎过厚,竟然就这样让她落选了,而那些不是太出色的参赛者仍得以苟活残存,不过相信他们心中也有愧,一个个虽然“得救”却脸色惨白。

不可否认的,今年唱的比较好的多是黑人歌手,尤其是FANTASIA那独具风格的嗓音,非常酷似MACY GRAY的唱腔,虽然有许多人觉得她的声音更像唐老鸭…(无言)。而我一直以为最后的一场决胜战绝对会是LATOYAFANTASIA之争,没想到她们在最后四强的那一场战役上就被迫得互相残杀,两个只能活一个…嗟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不管留下来的是哪一个,一定会(也要)成为亚美利坚偶像,然后快点干掉那个碍眼的DIANA DEGARMO 及状态不甚稳的小花JASMINE TRIAS。终于今天让我梦想成真,不仅深深地想哼唱起大决赛中FANTASIA所唱的“I BELIEVE”,世人是有眼睛和耳朵的!

本届另一大新闻就是WILLIAM HUNG的诞生。他是最好笑也是最最无辜的参赛者,被全世界当成笑话一般来“崇拜”仍茫然不知(或许他选择佯装不知,反正钱照样进口袋)。他的成就也造就了另一个新名词—AMERICAN IDIOT, 专指那些崇拜他的人、买他CD的人、帮他出唱片的人、还有那些没有耳朵仅以貌取人的观众,以及我们可悲的WILLIAM HUNG先生。

谨此在这里默哀一分钟。

乱打的厨房

2004年5月24日 10:54 a.m.

星期六去看了来自韩国的表演“乱打“(英译:Cooking),之前带着浓浓的期待,毕竟这是韩国享誉国际的海外巡回演出,在韩国拥有专署的剧场供长期演出,不少人更是专程前往观赏,其热衷程度可媲美美国百老汇。而几年前的新加坡艺术节“乱打”也在表演名单之列,当时错失了观赏良机,如今他们再访新加坡,怎能再错过?我就抱着这样的心态忍痛买了最便宜的57元票前去观赏(57元还是挺贵的哦)。

我想是托优频道摄制队与艺人张玉华的福(优频道节目《地球无界限》中艺人张玉华就飞往韩国挑战“乱打”并向他们拜师学艺,要不然新加坡内应该没有多少人知道“乱打”为何物。),现场几乎是座无虚席,可恨的是许多家长带着幼小的孩童一同观赏,中席不断有怪声发出。

然而现在坐在电脑前面开始写这篇观后感,我却陷入了一种迷惘,不知该如何介绍这场演出,它到底是场什么表演?厨房闹剧?武术、魔术、艺术的混合体?英国起家的通俗打击乐团体STOMP的后继者?但毋用质疑的,它的确带给一般观众很大的娱乐性,并由全场笑得乐呵呵的反应中得到了证实。

这场表演我认为最大的败笔在于杂乱的组合与主体呈现。至今我依然无法为这场演出做出任何定义,只因为它并非单一性的表演。其实剧作者将如此不同及多样的元素放在一个剧内的用心和大胆创意是值得赞赏的,但是这样的呈现方式其实埋藏了一个隐忧,一旦安排不妥就会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剧作者又将故事设定在准备一场婚宴的厨房,一切就发生在厨房内的四名厨师及一名经理之间,企图用故事性连贯多样的表演艺术。

但是,问题就出在剧本。虽然故事设定非常清楚,表演者所扮演的角色也非常形象化而可爱。可是一场100多分钟的闹剧中,我竟不知道他们到底准备了什么菜。“厨师”们就在6点钟婚宴前的厨房内大搞特搞、大闹特闹,唱歌跳舞、谈恋爱、干架、搞笑、吵骂,然后一切就在6点钟的婚宴前匆然的结束,之前那种“搞法”不可能做出来的菜色又“嘭”的一声象魔术般地突然出现。一切就突然间“完美”地结束。可能是我当晚并非以最佳精神状况前往观赏,只能茫然地看着演出就这样突然结束,心中还浮现“Huh?完了吗?”的想法。

也许就在于多样化的艺术呈现及胡闹的故事剧情错视干扰,反倒是表演者利用特殊器具(例如真菜刀、汤勺等厨房用具)呈现的打击表演就被我忽视了。与其说是我忽视,倒不如是剧团“故意”要观众忽视。打击表演的技术是高超的,整体性却显得有缺创意、新颖不足、在音乐性与节拍性上没什么创新,倒是显得乏善可陈而单一无味。少了初时看STOMP时的那种震撼与惊喜。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在呈现时让人有参差不齐之感(打击拍子倒是十分整齐),若是要人感觉各个角色性格不同而又如此安排则另当别论,但是在群体演出时这种差异感就显得格外彰目而刺眼。

在和观众的互动及幽默表现这方面倒是表现得相当好,只是在80分钟的那段互动有抄袭STOMP之嫌。跨越语言障碍的表演算是合乎世界无界限的表演通俗性这一点,非常可取。

若你是抱着想要欣赏国际性演出的心态,想在“乱打”身上找到百老汇演出的水准而买票入场,那你难免会和我的同伴一样失望。但是要选择让一家大小齐乐融融阖家共赏的通俗娱乐,“乱打”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美丽的拳击手

2004年5月20日 11:00a.m.

一个男性的躯体,困着一个女性的灵魂,会是幸运还是不幸?至少对戏中的男主角而言,那应该是非常不幸的一件事,所幸他生长在一个还比较能接受变形人的国度,还有能够包容他的家人朋友。

为了家人的生活,为了自己有生之年的愿望,她违背了自己的灵魂,努力去成为另一个他—泰拳拳击手。然而越是努力向前,却仿佛与当初的宿愿越离越远。在镜子的反射中看见自己壮硕的躯体,反复的责问到底要把自己扭曲到什么样子,深切的矛盾与悲哀也只能是无奈,她还是得继续这个悲哀与错误,继续将他身为拳击手的命运演下去,就算被对手唾弃、被媒体及朋友老板利用、被观众耻笑、被同胞辱骂、被家人所不谅解,生命还是得继续。

最幸运的应该是媒体与观众:媒体得以借此大炒特炒,娱乐大众,甚至将此事拍成电影,乘机赚他一笔;观众置身事外看“笑话”,坐在电影院里笑得前伏后翻,乐成一团。在我们乐到极点的同时,的确无法体会那一个世界的他们到底过着怎么样的生活。贫穷的生活加上扭曲的灵魂,还要承受大量不谅解及嘲讽的眼光,要是换成发生在新加坡的天真青少年身上,恐怕跳楼自杀一百次都不止。

一幕乍看好笑却隐藏着无限悲哀的戏:拳击手为自己变形手术筹钱而不得已地来到日本与当地女子摔跤手搏斗,在胜利后一名仰慕者摸上酒店来自动献身,拳击手却无奈地直呼大家都不了解她。摸着的女孩的身体时,恐怕是羡慕多于感慨:为什么这副胴体不是我的?于是将嫉妒愤恨的心情全数化成眼泪,痛哭流涕不止。

最令我动容的,是在接近尾声的一场戏,她终于成就了自己,和王室贵宾坐在一起观赏一场泰击赛(讽刺?),却看到一个小小的拳击手被画得满面浓妆地模仿当年的自己,她走向前问了那小孩:如此装扮是否出于己愿?小孩摇了摇头。她说:做任何事最重要是跟随自己的心在走。人生迫于无奈之时,往往得做出许多不得已并非己愿的事。其实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因为别人付诸于上的想法而企图去改变自己,不是吗?

喜欢的是导演用画面代替口白呈现角色内在心情的方式。复杂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表示殆尽的,与其如此,倒不如欣赏画面呈现的动态张力,从中去感受主角深深的无奈与纠扎?

我们不是他们,终究无法体会他们的心理世界,所以只能从第三类媒介去感受他们。我想,这就是导演拍这部片子的用意所在吧。

无题

2004年5月20日 09:54a.m.

迎面清风未睹定,
纷纷落叶轻飘零,
谁想枯黄几时竟
何缘只怪物(吾)多情。




暗香


原以为是夜来香的植物,在莫名的地方独自盛放,和熙攘的人群仿佛隔开了另一个时空,彼此后不相关地存在着,两个时空之间的联系似乎只有目不转睛看着花的自己,不时挺着鼻子闻香。

在等候的闲余,不知名的香气荡入心肺,视线四处寻觅,终在不远的树梢上发现成簇的花朵。香气并没有汹涌袭人之势,暗暗地飘过来,全身似乎都得到解放。但是,越刻意去寻觅香气,越是不可得之。闻到的,只是来往人潮中各自发出的体味。尽管其中不乏女用香水发出的味道,对我而言,能被作为香气来欣赏陶醉的,还是只有这种来自天然的香味。

但是美好的事物越是刻意追求越是不可得,我越奋力嗅吸,花香仿佛没有存在过一样,突然消失无踪。正待我放弃时,香气又隐隐飘来。

我的心灵终于得到救赎。

大象的尾巴

2004年5月18日 05:06p.m.

以真人真事的学校枪击屠杀案件为蓝本而拍摄成的《大象》悄悄的上映,也将静静的落幕。它主要是以1999年美国哥伦比亚高校两名少年持枪射杀同学及老师的血腥屠杀事件为故事主干,说是主干,其实这部电影几乎没有故事性可言。完全以纪实手法“平静”且缓慢地呈现了学生们在枪击案发生前与过程中在学校的生活。(没有继后交待可说是导演高明的地方,虽然相当多的网友认为那很“烂”)长达81分钟的电影其实只是在反复且穿插性地呈现一两天之内发生的事,戏里依序出现人物及名字,而导演的镜头就一直紧紧地跟随着他们,然后在突然的时候(往往是事件开端的伏笔)岔开,镜头继续跟随着另外一位突然出现的人物。利用不同人物角度去拼凑事件的原貌是导演其中一个高明的手法,虽然相当多的观众看了频频打哈欠。

当你以为所谓事件很快就发生时,它却在影片放映的一个小时后才来临,而血腥的画面与四溅的血绝对没有“座头市”或“杀死比尔”来得多。但是看完电影后我却脑袋麻痹四肢无力地瘫在座位上无法动弹,到字幕播完歌也听完才勉强地跨出戏院。这绝对不是因为电影缓慢无聊到睡着脑袋空空所至,而是看完后的震撼造成。

看完电影,上网查了查相关资料,发现这部电影与真实枪击案的争议性不遑多让。看过电影的网友主要分成两派,赞与弹,无奈欣赏它的人始终还是少得可怜。网友不是认为它慢而闷,就是嫌它没有充分地探究少年们屠杀背后的真相与原因,更有人不满导演没有交代少年们的下场及事件的结局。导演只是单纯的用几个镜头交待观众想知道的可能因素:少年在校被同学欺负(校园暴力)、玩网上的屠杀游戏(网络滥用)、电视上播映的希特勒纳粹宣传(电视暴力)、上网邮购枪械(美国枪械管制问题)、少年的“同性恋”倾向(虽然我并不认为如此)以及出现的精神错乱的前兆(幻听)。观众似乎不满足于如此片面的解释,然而导演本来就不是要藉电影来向观众交待答案的,就像为什么和大象本身没什么关系的电影叫《大象》,《大象》为什么没有结尾一样,导演是要提出问题,将思考的空间交有观众去自行想象。导演借《大象》不只是要提出一个大如笨象般藏不住的社会问题(出自英文俚语“Elephant In The Living Room”) --青少年犯罪、暴力、媒体或枪械管制问题,其中还有一个“想象”的问题。

“想象”一词出于中国典故,由于古旧前的中国是没有大象的,人们只能自行去幻想大象的模样,想了又想就慢慢形成“想象”。这和导演背后要传达的其中一个寓意“瞎子摸象”(印度寓言)正不谋而合。因此,导演的摄制镜头不选择为谁辩解些什么,只是默默地如实呈现事件的发生过程,而我认为这是导演最高明的地方,因为不是当事人的我们不管怎么辩解,最终只会落入瞎子摸象的愚昧当中。因此导演藉电影交付我们自行想象的空间,然而现代许多人连想象的力气也失去,成天在问:《大象》为什么叫做大象?为什么《大象》没有交代结尾?也许这正是填鸭式教育的必然结果,我只是悲哀无奈地想告诉他们就算没摸到大象的尾巴你不能说这不是象,大象就算没有尾巴也还是一只象。

或许下次可以叫导演加斯.范.桑特(Gus Van Sant)考虑拍摄另一部作品,片名就叫“北京填鸭”。

希望大家多多想象,不要没想就问:导演要传达什么?要问的话,请先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