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6, 2004


Hana and Alice ????? Posted by Hello

花とアィス Hana and Alice

Hana and Alice”,這個戯名之前就在Cathay囯泰院綫的網站上看過,當時只意識到是即將上映的電影(當時大約在八月初,這部戯在8月12日正式上映,所以,快要下片了),我還懵懂不知事實。直到8月10號在上網遊覽時才驚覺:這是岩井俊二(Iwai Shunji)的最新大作!天啊!都不知道等了多久了,只知道他在拍攝了All About Lily Chou-Chou ( 《關於麗麗周的一切》 ,2001年)之後,又和好友庵野秀明(沒錯!就是Gainax動畫經典《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導演,《彼氏彼女の事情》的動畫版也是由庵野秀明執導!)在2003年合作了一部“超冷門片” 《式日》 (Ritual) , 由庵野秀明執導,岩井俊二當男主角!可惜這部電影真是冷得不行,在日本上映時也只有一兩間小戲院在播放,更不要説是海外放映了~~

自從看過岩井俊二1995年的愛情經典傑作<Love Letter>(《情書》)後便開啓了我對電影(尤其是外語片)的美好想象。之後瘋狂的搜尋岩井的電影作品,但是找到的也只有短片《煙花》、<Undo>(《愛的捆綁》)、《燕尾蝶》及《四月物語》。雖然遺憾沒能看過麗麗周,但是《情書》早已在心目中奉為永遠的經典!已經到了儘管看過無數遍也是至死仍不休的地步。我就是在這種超級瘋狂的狀態下撇下所有一切跑到戲院去看《花與愛麗絲》,深怕它就此下片而再次天人永隔~~(對不起,一點都不誇張,我就是這麽喜愛岩井俊二!)

看完電影后,果然《情書》在我心目中的經典地位一點也沒有動搖!但這不表示《花與愛麗絲》不好看!對我超喜愛的導演,我並不想單純地用“進步”或是“失手”這樣的標準來衡量這部作品。對於一個超擅長以細膩手法來表現與感受生活中的小事物的導演,《花與愛麗絲》仍然延續了岩井最出色的敍事手法及情感處理,一些燈光與畫面的處理我覺得是比以前更讓人側目了!像是戯要完結前愛麗絲所跳的那一支很長的芭蕾舞即興表演,燈光與畫面以及音樂(這段的鋼琴演奏是岩井親自上陣喔!)的配合讓我充分感受到和劇中其他人物一樣的感動和美!飾演愛麗絲的蒼井優我承認是個非常有氣質的女生,但有時看她又不過爾爾,可是在這一段岩井真是把愛麗絲拍得太美了!完全把女生的氣質美展露無疑。

看了這部電影(如果你是女生的話)會觸動一些自己青春年代的回憶與感情(當然本人還是很年輕的!)。有時會邊看邊感觸:喔~我以前也曾經這樣!或是:喔~我差點就這樣做了。兩個女生之間的友情,在上課或課餘后的行爲舉動或生活,爲了某一些活動而拚死拚力的去努力的青春熱血,和家人親屬之間的關係與相處,爲了暗戀或是喜歡的對象而衝動的行爲舉止,友情的突變、爭吵、互相體貼、互相幫忙、互相扶持、分享秘密與煩惱…這一切都曾經我們在青春歲月時代都曾經厤過體驗過不是嗎?所以以這一層面看來,《花與愛麗絲》可説是少女歲月的青春成長紀實。

如果說《花與愛麗絲》是兩個女生的青春紀實的話,我又會覺得岩井俊二似乎偏心了點。戯中似乎較爲偏重在愛麗絲(其實原名叫有栖川徹子Arisugawa Tetsuko, 因姓氏開頭念起來就像愛麗絲,因此就成了朋友對她的暱稱)的成長故事。比起Hana花,愛麗絲的家庭背景,人生想法,對年輕母親的無奈,異樣的戀父情結,對表演生命的熱愛等等都披露的比較多,而且還把愛麗絲拍得那麽“美”;相對而言Hana就顯得比較怪異,不僅在外表或是行爲上都是一個很“怪”的女生(辛苦了超可愛的鈴木杏Suzuki An),難怪男主角宮本在“失憶”后“重新認識“了“前女友”愛麗絲時,會覺得很奇怪爲什麽自己“曾經”甩掉愛麗斯而去選擇以自己本性不會去喜歡的花了。雖然這部電影始終是以這一對好朋友的青春紀實與戀愛作爲故事的出發點,但是不難看出岩井更爲偏愛與憐惜清秀脫俗的愛麗絲的私心。

岩井宣稱《花與愛麗絲》原本是想拍成一部喜劇片:

“回想学生时代就不断会有新的灵感出现。实际上我觉得自己更擅长轻快的剧作,不大喜欢认真严肃的东西,所以总想做接近喜剧的作品。结果这次的作品变得结构混乱,主人公花和爱丽丝也还是没能成为想象中的好孩子,是给人野丫头般特殊感受的电影。”
哈哈~對於“喜劇”的創作動機,其實我想在某一個層面岩井還算是成功地吧!戯裏面有一些場景都是大家會大聲笑出來的“經典”片段,但是有更多地方卻是讓人忍俊不住發出會心的微笑。對於一個以過來人的回憶來進行創作的影片來説,《花與愛麗絲》是一部相當不錯的溫馨小品,是一首緬懷青春歲月的回憶之歌。


注意:接下來的部分,若你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就請先停止閲讀!等到進了戲院出來后再看吧!免得煞風景或影響看戯的胃口。

************************

《花與愛麗絲》講述的是一對相交多年的少女,戯名正好是兩位少女的名字與你成。相對于愛麗絲,花顯得比較怯懦與怪異。在一次奇怪的邂逅中,初中生的花“暗戀”上一個在電車上手拿著書本不斷在喃喃自語的男生,後來上了高中才發現他是自己的學長宮本。宮本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撞到頭昏了過去,醒來后面前出現了一位自稱是自己女朋友的少女—那就是花。花爲了成爲“失去記憶”的宮本的女朋友而説謊,謊話卻越扯越大,結果不得不扯出自己的好友愛麗絲,讓她假扮成宮本的前女友,並告訴他是因爲花的出現他才會甩掉愛麗絲。然而,爲了尋囘“失去的記憶”而和愛麗絲進一步交往,卻慢慢被愛麗絲吸引,而愛麗絲更不斷從容的編造出許多兩人以前交往的片斷與經歷。眼見相處融洽宛如一對男女朋友的兩人,變得裏外不是人的花開始陷入苦惱之中…。

這個兩女一男的三角戀情節在電影中不知被用過無數次,但是岩井卻還是能夠細膩地把它拍成一個少年生澀的愛情故事,把少年時代的愁思與煩惱處理得不溫不火,卻又能觸動心底的一些感動,隨著劇情發展而發出會心一笑。電影的呈現上或許讓人有鏡頭場景銜接不上或是零亂斷層的質感,我倒是覺得它符合了這一部電影的背景主題與基調,一種生澀而又那麽任性妄爲的青春與衝動。

愛麗絲到底有沒有橫刀奪愛,喜歡上宮本?其實我想是沒有的,因爲她編織出來和宮本的舊日交往回憶,全都是自己與父親(已和母親離婚)以前的回憶,就連宮本在海邊撿到的那張紅心A,也是和父親以前在海邊玩樂的遺留品。宮本撿囘了愛麗絲一度失去的珍藏回憶,愛麗絲再把它和一句“我愛你”及“再見”送還給宮本,我想她終于走出了自己對父親莫名的依戀了吧?

突然想起,岩井俊二或許真的超喜歡中文,所以在《燕尾蝶》之後,再次讓他戯中的角色們講起蹩腳發音又不准的中文,雖然那是一句“我愛你”和“再見”…。

還有,注意一下片中出現的角色喔!你會發現一些日劇中常出現的熟悉面孔。


******************************

兩個女生在櫻花盛放的季節裏,用櫻花瓣互相嬉鬧、奔跑,無憂無慮的大聲嬉笑…喔,青春似乎離我很遠很遠了~

August 23, 2004

怪物 MONSTER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個地方,有隻沒有名字的怪物。怪物非常想要一個名字。所以怪物就踏上旅途,去尋找名字。但是,因爲世界很大,所以怪物就分裂成兩隻,踏上旅途。一隻往東,一隻往西。往東走的怪物,找到一個村莊。
“鐵匠伯伯,請把你的名字給我。”
“名字怎麽能給人?”
“如果把名字給我的話,我就到伯伯的身體裏,讓你力氣變大當作謝禮。”
“真的嗎?如果力氣變強了,就把名字給你吧。”
怪物就近到鐵匠的身體裏去了。怪物變成了鐵匠
奧圖奧圖成了村子裏力氣最大的人。但是,有一天,
“看看我!看看我!我身體裏的怪物已經長得這麽大了哦。”
卡哩卡哩,咕嘰咕嘰,嘎吱嘎吱,咕嘟。肚子餓的怪物,從身體裏面把
奧圖吃掉了。怪物又變囘了沒有名字的怪物。
到了鞋匠
漢斯的身體裏也一樣,卡哩卡哩,咕嘰咕嘰,嘎吱嘎吱,咕嘟。又變囘了沒有名字的怪物。到了獵人湯瑪斯的身體裏也一樣,卡哩卡哩,咕嘰咕嘰,嘎吱嘎吱,咕嘟。還是變囘了沒有名字的怪物。
怪物到城堡裏去尋找一個好名字。
“如果把你的名字給我的話,我就讓你變強。”
“如果把我的病治好,讓我變強的話,就把名字給你。”
.怪物進到了小男孩的身體裏。小男孩變得非常健康。國王非常高興。
“王子康復了!王子康復了!”
怪物非常喜歡小男孩的名字。也很喜歡城堡裏的生活,所以肚子雖然餓,卻忍耐下來了。每天每天,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還是忍耐下來了。但是,因爲肚子實在太餓了,
“看看我,看看我,我身體裏的怪物已經長得這麽大了。”
小男孩把國王、大臣和僕人全部都吃掉了。卡哩卡哩,咕嘰咕嘰,嘎吱嘎吱,咕嘟。
有一天,小男孩遇到了往西走的怪物。
“我有名字了哦,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
往西走的怪物說了。
“我不需要名字,我沒有名字也過得很幸福。因爲我們本來就是沒有名字的怪物。”
小男孩把往西走的怪物吃掉了。
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名字,卻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叫他的人了。

約翰
,這個名字多麽的好聽。


~童話〈沒有名字的怪物〉
By 浦沢直樹《怪物》

****************************

那天乘著紀伊國屋國慶大減價時掃了一套漫畫回家,花了2個晚上才把全套18本的傑作看完。看完之後的感想:果然是經典傑作!雖然一些地方太複雜深奧,但是還是忍不住一口氣把它看完,儘管第二天要飛國外的在下本來應該早早上牀好好休息的。這,就是經典漫畫的魔力!

浦沢直樹,這個原本我不太熟悉的漫畫家,其實在我還是小學生時(1991年)他就以《Yawara》 (柔道少女豬熊柔)奪得35囘小學館最佳漫畫大賞,2001年凴《怪物》(Monster) 奪得第46囘小學館漫畫賞,而最新一囘的小學館漫畫賞浦沢老師的《20世紀少年》也榜上有名,浦沢老師的大作可説是部部都是得獎佳作。最新的作品 (希臘羅馬神話中冥王的代稱)更是擕著日本漫畫始祖手塚治蟲的名銜,將手塚老師的大作《怪醫秦博士》《原子小金剛》 (又譯:鐵臂阿童木)裏的一些概念及元素結合到自己最新的漫畫構想當中。單單只看了漫畫最新發展的六囘,就非常喜歡浦沢老師的故事設定及構想以及呈現故事的手法。

90年代初的浦沢老師的作品于之後他的三部大作故事風格可説是全然迥異, 說的是一名17、8嵗的少女在柔道競技場上的熱血故事;但是《怪物》、《20世紀少年》及近作可就不是那麽簡單了。我只看完了《怪物》及目前尚在連載的 , 浦沢老師的漫畫風格已由青春熱血漫畫轉型至詭異驚悚的恐怖“推理”漫畫?由一連串事件引發的某個神秘現象,再慢慢地將讀者一步一步引入恐怖詭異的陷阱,等在末端的是無盡的黑暗。沉重與恐懼深深的包圍著,但是卻讓人更相信黑暗的背面一定還有光明在等待著。彌漫著全書的全然黑暗讓人對光明更爲敏感及期待,哪怕只是一點點的亮光,他告訴我們失望不開心害怕極恐懼的背後一定還有希望,一定還有光亮,哪怕只有一個人對你露出笑顔、喜歡你,那一個也就是永恒了。

不放棄,相信是浦沢老師《怪物》要傳達的最大信息了。還有,“喜歡”與“愛”是人的本能。然而沒有這種本能的人,就是怪物。

《怪物》的主角是一名來自日本的年輕醫生,事情的開端發生在1985年的德國,由一對雙胞胎進入醫院的那一刻開始,全書就陷入了“怪物”的圈套與恐懼之中,一宗一宗離奇的殺人案件,背後幾乎沒有完整的殺人動機,開始死去的人都是一對一對的夫婦,他們都曾經收養過一對雙胞胎,所有的證據和情況都指向了同一個殺人兇手,但是沒有人知道那是誰,除了主角天馬醫生。隨著越多人發現兇手身份的存在,死去的人越多,明白“真相”(其實根本沒有人了解事實所有的真相,包括天馬醫生在内,甚至看完全書的讀者我)的人生命越來越危險,也有刑警相信其實天馬本人就是殺人兇手,不過,天馬清楚的知道,殺人嫁禍的兇手叫約翰,也就是雙胞胎的其中一人…。當年秉持著醫者仁心用高超的技術救活了雙胞胎其中之一的約翰,結果救人的舉止卻演變成害人的結果,天馬醫生除了自責外,更決定親手了結這個自己一手救活的“怪物”,來結束所有事件。而雙胞胎的另一半安娜,唯一知道所有始末的目擊者,卻因當年的慘案驚嚇過渡,失去了重要的記憶,但是,她也知道必須阻止這個怪物,就算是要親手殺了自己的哥哥…。

看到最後,原本以爲會越來越清晰的事件始末,其實並沒有變得更加透明,擺在眼前的結果根本不是結果,書中更沒有所謂的好人或是壞人,只有人性而已,儘管它是朝著不同的極端在發展。有犯下滔天大錯后拼命彌補過失的人,也有死不悔改的人。隨著故事發展,我不斷在思考怪物約翰的悲劇到底是約翰的殘酷天性還是人爲實驗的可怕結果,但是一步一步邁向“終點”,造就這個可怕怪物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的事實卻是越來越模糊,最後你竟然無法將錯誤歸咎在書中任何人身上,對於那些習慣將書中角色歸類區分為善惡的讀者來説,想必一定會陷入失去判斷的恐慌之中,但那其實纔是我們的現實世界。

最後,想要勸誡那些想要挑戰浦沢老師漫畫的仁兄大姐,假如沒有強健的心臟、沒有清楚的思維、沒有足夠的時間、沒有理性的邏輯、沒有判斷的推理能力,那你還是去看其他的熱血青春少年漫畫或是浪漫愛情的少女漫畫好了。

August 03, 2004

Strictly Ballroom

突然回憶起很久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當年看它的時候,自己仍處在15、6嵗的少年時期,那是當時新加坡12波道第一次分裂為二,當時剛改稱Premiere 首選波道的開臺第一晚首播的電影 —“Strictly Ballroom” ,我還記得那是一個星期五的晚上。當時報紙上的中文譯名是〈舞出愛火花〉(那份節目剪報我至今還收藏得好好的),後來在一份至今已經不復存在的臺灣電影雜誌《影響》上看過這片電影的相關報道,當時臺灣把這部戯名譯成〈舞國英雄〉。由電影的内容角度出發,兩個譯名都不失不過,正好切中了電影的兩大故事主綫。

Strictly Ballroom, 由英文戯名出發,大致上都可以猜到這是一部圍繞著舞廳發展出故事的電影。舞蹈是一種娛樂及舒解身心的運動,甚至也可以是一種輕鬆化的社交手段;對坐在台下欣賞的觀衆而言,更是一種悅目陶醉的肢體表演。然而是什麽束縛了“舞蹈”,把它禁錮在舞廳之内而無法自由伸展?想到這裡各位聰明的看倌大致看出其中端倪了,那就是交際舞大賽。

這部電影就是圍繞著泛太平洋交際舞大賽而展開,男主人翁Scott出生自交際舞世家,從小受到特別熏陶,長大順理成章的踏入舞池,並多次參加交際舞大賽前途頗受矚目,但是在一次重要的大賽中,他爲了突圍而跳出新舞步,觸犯了交際舞圈内傳統的“鉄則”與禁忌,當衆被取消了資格而鬱鬱不振。舞伴離開了他、身為舞蹈室導師的Les、母親Shirley及交際舞聯合會的主席Barry也一直不斷在身邊督促警告他不要重覆其父當年的蹈轍,切勿再作出“自毀前途”的動作,同時又受到另一個搶了他舞伴的舞者的威脅,Scott就在不情願的情況下回到了舞池、和母親及他人“善意”安排下的一個又一個的女舞者試舞又試舞,直到一個始終躲在舞蹈室一腳默默練舞的她走向前問道:I wanna dance with you。一切開始不再一樣...

Fran 是一個極不起眼的女子,甚至可以説是個丑女,普通的交際舞也跳不好。但是當她跳著從自己父親那裏繼承來的西班牙舞蹈時,那個舞步讓Scott 震撼了,也動搖了他原欲乖乖回到舞池回歸傳統舞步的心。就當兩人努力地練舞,領略到了舞蹈的真義,事情卻被揭發了,所有自認爲Scott前途著想的長輩無所不用其極地企圖拆散這對舞伴,再用Scott 父母親當年近乎同樣舉動所引發的悲劇來勸解遊説,Scott 再度退縮了…

結局内容和其他細節就不再多說,反正絕對是一個完滿的收場。故事發展雖然老套,以舞蹈大賽爲主題設定的在前珠玉不勝其數,像是 “Dirty Dance” 及續集, “Billy Elliot”、"Tango Lesson”、日本電影 “Shall We Dance?” “Saturday Night Fever”、 “Center Stage” 、“Save The Last Dance”、 西班牙電影“Tango”等等。但是它仍有深深吸引我的地方,讓我一看再看,這麽多年后還是想看。

爲了使這部以舞蹈爲主題的電影更成功更有説服力,他們找來了職業舞蹈員Paul Mercurio 來演出男主角Scott,除了俊朗的外形外,他出色的舞技迷倒了當年的我和另一個朋友。還有一幕是兩人在設有巨大可口可樂廣告版的天台上練舞的同時,樓下的Scott 老爸在舞蹈室裏跳著自己滑稽的單人舞,耳邊傳來一首經典老歌 Time After Time”, 那一幕至今還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之中, 久久消散不去…

最讓我感動的是完場前的那只舞蹈:Scott Fran最後突破了別人和自己的心理障礙,在沒有音樂伴奏的情況下繼續完成了那一支西班牙鬥牛舞,精彩華麗的舞蹈動作不須多說,難忘的是兩人秉持的毅力與突破傳統勇於跳出新舞步的壯舉!在漸漸隨著雙人舞舞入愛河的兩人最終也成爲擺脫傳統的英雄。我感動得差不多就和Scott老爹一樣在現場一面鼓掌一面痛哭流涕了。

“勇氣”這樣東西很多人都有,有勇氣去救人、去自殺、跳傘、跳飛機、跳水、吃蟑螂、喝尿、吃屎、殺人、打槍、墮胎、生育、結婚、離婚、同性戀、辭職…但是有勇氣站出來違背傳統、違背所有“順理成章”和“理所當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在我所知道的個案裏就沒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眼看自己即將走下去的路是錯的,即使知道繼續錯下去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但是能抽刀斷水馬上放棄而轉向的人少之又少,多數人都會選擇繼續這個錯,因爲他們害怕放棄之後選擇另外一條路最終面對的還會是一個錯、或是太遲、或只是不甘心之前努力過的最終將成空…就像Scott 老爹對兒子唯一也是最後最真實的勸誡:"We lived out lives in fear!"。人的害怕與懦弱,是個極可笑、又可悲,卻也非常可愛的人性的弱點。你、我都曾面對過這樣的一個致命傷,不是嗎?

再説囘電影本身,直到剛剛我才意識到,原來看了電影后的三年,我所看的 “William Shakespeare's Romeo + Juliet”(〈羅密歐與珠麗葉現代激情版〉)竟也是出自于同一個導演--Baz Luhrmann之手。這部電影聯合2001年的 “Moulin Rough” (〈紅磨坊〉),成爲Baz Luhrmann“Red Curtain” Trilogy。目前這個澳洲籍的導演正在籌拍Alexander the Great” (尚未定名),並邀來William Shakespeare's Romeo + Juliet”的Leonardo DiCaprio“Moulin Rough”的Nicole Kidman再作馮婦,並打算以此片作爲自己接下來“歷史事件三部曲”的開頭大作,看來我們的Baz Luhrmann 野心勃勃地竟也想效仿亞歷山大大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