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6, 2005


The Bow Posted by Picasa

金基德電影中的黯與光

回想起來,金導的電影已經看過三部了……

金基德,韓國目前享譽國際的知名導演。1960年出生的他,自1996年首部作品《鱷魚》The Crocodile (1996) 之後,目前已經編導過12部電影,包括《野獸之都 》Yasaeng dongmul bohoguyeog/ The Wild Animal (1996) ,《雛妓》 Paran daemun/ The Birdcage Inn (1998),《虛擬殺人事件》 Shilje sanghwang/ Real Fiction (2000),《漂流慾室》 Seom/ The Isle (2000) , 《打回頭的情書》 Suchwiin bulmyeong/ Address Unknown (2001) , 《壞小子》 Nabbeun namja/ Bad Guy (2001) , 《海岸綫》 Hae anseon/ The Coast Guard (2002), 《春去春又來》 Bom yeoreum gaeul gyeoul geurigo bom/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2003) ,《慾海慈航》 Samaria/ The Samaritan Girl (2004) , 《空屋情人》 Bin-jip/ 3-Iron (2004), 以及最新的《》 Hwal / The Bow (2005) 。更凴《春去春又來》享譽國際影展,之後更是獲獎無數,幾乎部部都是影展必有電影。

想想,在短短的十年間產出12部作品,金基德的速度也真不是蓋的。但他的電影卻不像一般濫產的港片一樣粗製濫造,以無釐頭的無聊劇情“取勝”。當然,他早期的電影其實自己根本沒有看過,也不配去評斷,但是按照其他網友對他電影的感想,基本上可以發現金導電影的幾大特點。

首先,金導電影風格由早期開始便洋溢著一股濃濃的黑暗面,而這個風格一直到《春去春又來》才有明顯的轉變。

第二,金導的電影始終脫離不了性與暴力這一基調。即使在敍述色彩風向轉變之後的三部電影裏面始終深深地保留著。

首先要先坦誠,我只看過金導最新的3部作品,而《春去春又來》只看了后半段的一小部分。我在想,金導風格的轉變是不是自己在宗教信仰上有了一定的透徹或領悟,因爲很明顯的之後的電影都帶有一股濃厚的禪味或是超現實意味,像是《慾海慈航》中自詡為以性救世的觀音化身的少女不斷援交賣身以及她那以性回報援交男人的好友;《空屋情人》能在衆人面前消失不見的男主角;以及《》中以老人靈魂與少女交媾的場面,都有一股無法言喻的宗教神秘色彩在内。金導更是親自上陣,在《春去春又來》中飾演一個已經悟道的強盜蛻變成的苦行僧。這是否言喻著金基德本人自己的悟道?而電影風格也就從那時開始蛻變,雖然仍脫離不了性和暴力的主題基調,但是已經逐漸從早期電影中表現純粹黑暗的性與暴力中來到探討性與暴力本質的禪學思維中,七彩的光似乎隨著四季的變化在金導電影中泉湧。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現象,就是金導對“中意”的演員會不斷起用,像是之前《壞小子》及《漂流慾室》的趙在鉉,以及《慾海慈航》和《》裏的 Min-jeong Seo。演員或許需要好的劇本及好的導演來發揮自我,而或許好的導演也需要符合自己電影風格素質的本色演員來融合揮發電影的魅力。

就好像梁朝偉之于王家衛的關係:只有王家衛能揮發梁朝偉的演員特質,也只有梁朝偉如此適合王家衛的電影。

就是這麽簡單的一件事。

October 18, 2005


Lanyu Posted by Picasa

《藍宇》的世界~同志愛

和友人J去看了一場遲來的電影。

兩三年前的新加坡電影節中曾上映過,但由於題材過於敏感,使到戲票在短短的兩三個小時内銷售一空,成爲那一屆票房最熱門的冷門電影。(當然,是以電影節一向來放映的電影風格而言。)

那時應該有很多熱心的同志到Ticket Charge 去排隊了,因爲買不到戲票而被想看電影的K埋怨的我後來在電影節的專屬網頁的BBS留言板上看到了許多戲票出讓的留言,但對象僅限於同志情侶(男男或女女)。驚人地發現原來本地同時也很有團結和相互維護的精神,或許是共同面對外界壓力眼光的同仇敵愾、不,應該是天涯淪落人的憐憫心發揮了作用吧?

関錦鵬的電影接觸過不少,像是《胭脂扣》、《阮玲玉》、《紅玫瑰白玫瑰》、和最近的《長恨歌》。但少有整部看完的,《胭》、《阮》和《紅》都是在電視上看過,然後被無數的廣告時段不斷地中斷情緒,結果現在腦海中僅記得一些片斷。《》在上了大學后在老師的要求下重看了,結果那是我在昨天以前看得最完整(視聽和情緒皆完滿)的一部關導電影。四部戯都有共同的特徵,30、40年代的故事,以及那個時代極富韻味的紅顔(往往都是薄命女)。關導鏡頭前的女子的薄命故事往往是他電影裏不可或缺的魅力,梅艷芳張曼玉陳沖葉玉卿、鄭秀文,這些原帶有濃厚時代感的女子在他的故事鏡頭裏往往呈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風流韻味,將觀衆帶往關導所嚮往的那濃濃復古情懷的時空。細膩的呈現手法,在舉止投足間將女性風流韻味以及感傷的情懷汩汩湧現。觀衆留下的盡是“囘不去了”的遺憾。

藍宇》是一部很不一樣的電影。第一次關導完全起用中國演員、第一次非描繪女性的電影,但是還是一樣的帶有女性的細膩觀點呈現的故事。

藍宇》的故事相對簡單,講的其實是一對同志戀人的悲歡離合。自相遇之後,經歷了三次的重逢和三次的分離,跨越了10年的愛情,卻在最幸福的時候永遠的離別。其實這樣的愛情故事,若發生在一對普通男女的身上,應該也是老掉牙的題材了,不同就在於這是同志的故事,相對的,除了相戀者的性別有所不同外,戀愛本身其實和一般男女的感情也沒什麽不同。

所以,這部電影其實要看的是兩個主要演員陳捍東胡軍)和藍宇劉燁)如何在談情説愛的同時散發個人魅力。不管是戯里還是戯外,他們兩人除了烘托出捍東藍宇這兩個人的情感魅力的同時,也在散發演員自己本身的個人魅力。相信劉燁將可以是第一個在日本海外擁有最多影迷的中國籍男演員。他也不負衆望地在拿下金馬影帝后打響了“劉燁”的招牌。

在戯裏,捍東的剛對比藍宇的柔,捍東的鐵漢霸道似乎淩駕于默默承受的藍宇之上,讓人覺得藍宇是依附捍東而生的小情人;但我卻覺得藍宇是上天派給捍東的天使,自相遇以來,藍宇一直是為捍東默默奉獻犧牲的那個人。可以說是捍東藍宇物質上的幸福,而藍宇則給予他心靈上的幸福。

原本很不習慣聼電影裏中國腔的對白,到後來竟然不自覺為戯中人的對話而感動。“我想自己是不是病得嚴重了,怎麽會這麽喜歡你?”男同志間坦白直接卻不露骨煽情的告白,一股純愛的暖流洋溢心中。

關導電影裏往往會有一首很貼切的主題歌,《胭脂扣》的“胭脂扣”、《阮玲》的“葬心”、《紅玫瑰白玫瑰》的“玫瑰香”、《長恨歌》的“Natural Boy”,都極富戯中那個時代的迷情韻味。而《藍宇》選擇了臺灣歌手黃品源的“你怎麽捨得我難過”,除了非常貼切地表現出戯中同志愛人的悲歡離合外,似乎有一種時空交移的弦外之音:香港的導演,在敍述中國發生的故事裏選用了臺灣歌曲;也看出黃品源真的凴這首歌紅遍了全亞洲、甚至今時今日。然而這首傳遞普通男女情傷的歌曲用在《藍宇》中,是不是也傳達了關導“同志無別”的想法?

若說這是關導獻給天下所有同志愛人同胞的禮物,倒不如說這是對他自己最好的慰藉。

October 04, 2005


Makioka Sisters Posted by Picasa

男性眼中聖潔的白雪

昨天去了日本人協會,看了兩場免費電影。其中一場是由谷崎潤一郎小説《細雪》改編而成的電影(1983年),由市川崑導演。

從未看過谷崎的書,只是看新井一二三的散文介紹略略知道他的幾部作品,包括《春琴抄》、《癡人之愛》、《瘋癲老人日記》等。結果被友人拉來,透過第三者的角度第一次接觸谷崎潤一郎,有一種無法言喻的微妙感。

細雪》很美麗,就如同冬天由空中細膩飄落下來的雪花,作品委婉而美麗。内容講述的是京都大阪的一個家族的故事。原是全國第三大造船業的上流家族蒔岡世家,擁有四個令人驕傲美麗女兒,隨著父親的死去和繼承人的問題,家道逐漸中落。目前由女性掌權的家族,空氣中彌漫著緊綳而微弱的氣氛,爲了幫三妹雪子尋找理想的夫婿,皆已成婚的大姐和二姐都努力不懈的四處奔波,無奈雪子總是三番四次地拒絕了親事;而小妹妙子卻又叛逆獨立,約會的對象都讓姐姐們頭疼不已……

四姐妹在大阪的老家裏經歷了無數個春夏秋冬,所有快樂憂傷的回憶都圍繞在一起,又因各自的際遇先後離開了老家。以男性作者的身份去詮釋描繪出女性細膩的成長、心理與感情,雖然沒有看過原著的我卻也覺得谷崎真的很棒。

忘了在誰的散文裏有看過,他認爲《細雪》這部電影裏市川不厭其煩的將日本女性的和服攝入鏡頭,在某個意義上是要將日本女性的美與和服相提並論。而茂呂美耶在《平安日本》中撰寫關於《源氏物語》這個日本最早的長篇小説時有提及日本女性之美;漫畫家吉村明美在作品中也借男主角之口說出:最完美的日本女性是平安時代穿著十二單衣的女子們。當然完美的並不只是因爲美麗的十二單衣又或是細長黝黑的頭髮,而是當時女子的品性——忍德、美德、品德、謙卑、才學……

谷崎潤一郎曾在1934至1941年從事《源氏物語》的白話翻譯工作(畢竟源》是一部千年前的作品,文言當然不容易看懂),而緊接在1942年開始動筆寫下《細雪》,1948年才完成。不可否認的,平安時代日本女子的完美形象深深烙印在谷崎的腦海,在潛移默化中千年的時空重疊了,平安女子在谷崎的《細雪》中重生了,四姐妹分別展現了平安女子各自不同的品性之美。像大姐鶴子因爲丈夫的一句“不願分開”,毅然放棄了一生在大阪成長的歲月記憶,和丈夫一起升遷到東京去;二姐幸子即使知道丈夫和妹妹的關係曖昧,卻會默默隱忍不予揭穿;三妹雪子對小孩的體貼與照顧更是母性最佳的典範;四妹妙子看來豪放不羈,在尋獲真愛時卻願意放下身段抛棄榮華富貴。這四姐妹的所作所爲若在今天的女性主義分子看來絕對是女性的恥辱,以男性為行動思考出發點的思維是不可取的。但是相對的,這樣男性理想中的女性類型也隨著女性主義的膨脹而越見稀少。現代男人只能在強勢女子的氣焰之下被壓得喘不過氣,而理想中的男子漢也越來越少,懦弱的男性越來越多。說到頭來,扼殺男性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谷崎或許早在二戰時期就預見了男女戰爭后的勝負,《細雪》對理想女性的描寫或許相對的是對男子漢的挽歌。

擅長描寫變態性欲的谷崎,在看似正經的《細雪》中似乎沒有了看家本領,其實不然。我個人認爲,一直拒絕相親對象的雪子,與其說是蒔岡家嫌棄相親對方的家境又或是雪子對對象的挑剔,還是與姐夫的不論,倒不如說是她對姐妹的眷戀。一旦嫁了出去,就不可能像現在一樣和姐妹們生活在一起。傳統的日本社會,長幼的嫁娶都須按次序,若雪子尚未出嫁,做妹妹的妙子自然也不能結婚。電影中雪子也說到自己會趕緊結婚,還給妹妹應有的自由。嫁不出去的理由或許是姐妹情深中變相的牽絆吧?

細雪》中張開的一件件美麗的和服,讓我想起平安時代美麗的十二單衣,市川崑或許也感受到谷崎對千年前完美女性的眷戀。然而卻讓我發現到民族服裝之美在電影中頻繁亮相,原來不是王家偉花樣年華》的首創,人家市川崑在十幾二十年前就已經用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