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30, 2004

陈绮贞的[吉他手]

2004年6月18日 02:30p.m.

最近再次拿出陈绮贞的Groupies[吉他手],竟然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原本这张CD 被某个人借走以后有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再听过这张CD里的声音,现在重新拿出来,在什么事也不做的情况下,在巴士缓缓驶向前方时,坐在车厢里面静静地听着 [吉他手] ,我仿佛又重新爱上陈绮贞的音乐,还有她那喃喃自语般纯净的声音。听了陈绮贞,我终于可以了解一些男性歌迷形容的所谓诱人的歌声。那不是一种娇滴滴的撒娇声或是低沉富有磁性的性感声音(当然这些对于某些男歌迷而言的确是不可抗力地带有性诱惑的声音)。陈绮贞的“魔力”在于她那清爽又纯洁的歌声,没有杂质般犹如初生婴儿那么单纯,一种诱发他人保护欲的原始声音,让人情不自禁的爱上她的声音,希望永远不会被俗世染污…

声音宛如小女生般可爱的陈绮贞,随着三张专辑:[让我想一想]、[还是会寂寞]、[吉他手],几张Demo专辑(包括一张念白多过音乐的“音乐记事本”,里面唯一一首歌曲 — 九份的咖啡店),两张EP (Sentimental Killer 及最新的[旅行的意义]),还有一张[地下铁]音乐剧的原声带,音乐上的创造力越趋成熟。第一张专辑[让我想一想] 是那份单纯及清新感动了听众,第二张专辑陈绮贞在持续第一张歌词意念的清新风格的同时,开始在音乐上玩一些小花样,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及成长,不负乐迷苦等两年的第三张专辑 [吉他手] 终于面世了。这张Groupies里陈绮贞的词仍是保持她一贯的生活诗人的特色,曲风则变得更多元化。在这里想澄清的一点,中文歌坛中一些所谓偶像歌手或是非创作型歌手往往在推出的新专辑上都会重点宣称自己的专辑内采用多元素的曲风,以避免给乐迷们熟口熟脸的感觉,然而这么“多种”的曲风来来去去也不过是西洋乐坛或是东洋乐坛的翻译歌曲,拣来拣去还不是那些国外乐坛人家已经流行得不要再流行的R&B、Hip-Hop饶舌、还有J-Pop曲风。虽然如此,那些歌手也不见得就能把别人国家乐坛的精粹完全发扬光大,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多元化的曲风,在专辑中会引进“多元化”的时候,就证明你根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特质。没有个人风格及特性的歌手是不会有死忠乐迷的(除了那些只用眼睛看而罔顾耳朵功能的小男生及小女生fans),难怪中文乐坛新人交替的速度如此之快,只因以抄袭手法急切地步向歌坛,却在还没有来得及发光发热塑造出自己特质的时候就已经被另一批新人取代而陨落了。听到那些歌我只能说:与其听“翻版”音乐,倒不如听回原版正牌。那种一味抄袭别人的行为果然是华人(尤其台湾新马一带)的作风呀!当然这种抄袭之风并不仅见于中文乐坛,但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但是,陈绮贞的多元化曲风就不是上述这么回事了,里面的词曲加上编曲配乐犹如每天不同心情的写照,一些俏皮可爱(“随便说说”)、一些轻快活泼(“1234567”)、有时孤单又是落寞、有时难过有时兴奋、有时勇敢有时软弱…有什么比自己的心声更加适切地表现歌手自己的个性与想法?整张专辑听下来仿佛就完全反映了歌手本人在两年内沉淀的生活写照及心情纪录,生活里面的经历不是每天都多姿多彩的,虽然恬静却偶有意外的小惊喜,开心的日子里也会有不开心或难过的时候,但是生活还是照常继续。我想,就是这种平凡写实又贴近一般人生活的清新音乐,吸引着那些为数不多,却又个个是死忠Fans的陈绮贞乐迷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吉他手]中两个不同编曲版本的“躺在你的衣柜”。第一个是收录在专机第6首的吉他摇滚版,另一个是最后一首的钢琴版。个人是偏好钢琴版本,过门由钢琴带出的空旷忧郁及中段交织着大提琴自然的低沉,使得这首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哀伤离愁,不仅又让我想起最爱的[情书]原声带的杰作:空荡荡的冷空气中响起了一股激荡心灵的清流,却带着淡淡的哀伤….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