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9, 2005

聖誕佳節放假去:一周電影記事

在家過了一個漫長的聖誕周末假日,卻完全沒有過節的喜慶氣氛,幾乎每天一部電影,看看自己買了很久卻沒有時間消化的片子。呵呵,當然看完的只是買了卻沒看的冰山一角。真要看下去,以平均每天一部的速度,看樣子窩在家一個月仍是不夠滴。

12月23日(五):四眼天雞/四眼雞丁Chicken Little
第一天,選擇了一部最近大熱而難度不高的Chicken Little。當然片子在戲院還在上,不過沒想過到戲院去。

想看的原因:或許是因爲院綫用Chicken Little做的手機消音廣告吧?配上O-Zone 的舞曲Dragostea din Tei,Chicken Little 的舞步真是可愛到不行!

不想看的原因:看了Trailer之後,聽到雞丁那成熟又不可愛的聲音,突然失去想 看的興致……

迪斯尼典型的動畫片,專攻兒童市場大人錢包老少咸宜闔家共賞,相較于對手公司的電影,迪斯尼往往專注于可愛的人物/動物/東西造型,加上單純白癡無聊到好笑的故事劇情,結果娛樂性強的作品往往藝術價值也不高。和周星馳的電影一樣,看完后什麽内容都不太記得,只記得看電影的時候笑得很愉快。

12月24日(六):The Virgin Suicides (1999)
很久以前的一部電影,K介紹說不錯看,剛好HMV有香港進口的DVD便宜貨,就買來一嘗夙願。

電影改編自Jeffrey Eugenides的同名小説。由2003年的Lost In Translation 的導演Sofia Coppola執編導二角。演員中比較有名的有當時還未成名的“蜘蛛女”Kirsten Dunst和 “Pearl Harbor” 的Josh Hartnett。

故事相對簡單,七、八十年代的美國,一個古板守舊的家庭生出了4個如花似玉的女兒,迷倒了住在附近和校園裏的眾男生,但是卻接二連三的自殺身亡。

這不是推理劇,而是徹徹底底以一群愛慕她們的鄰家男孩的角度去看這四個女生的悲劇。透過男生的眼,你可以看見女孩的青春年華和致命誘惑;透過女導演的眼,你可以看見女孩性感輕佻卻不淫蕩。在桎梏和自由之間掙扎求存,但最後她們選擇了另類的解脫。

AIR的配樂很英倫搖滾,搭配迷蒙和慢調的鏡頭,和得不像阿美利堅。迷蒙的陽光、昏暗的橘色,夏日的午後、慢調的庭院。帶點灰色的青春瞬間凝滯,懶洋洋的美好時光,仿佛是為少女們芳華散盡前的最後追憶與懷念。


青之炎(2003)
“青”,在日文裏是指藍的意思。藍色的火焰,在物理學角度來説是沸點度最高的火焰的顔色。在視覺上看起來很柔和的色調,其實焚燒毀滅力比任何人都強。

由貴志祐介同名小説改編,蜷川幸雄執導的同名電影。小説我是看得很愉快啦,電影則像是小説的濃縮版。許多殺人的技巧和背後的原理思考等都被簡化了,使到小説帶給人的那種震撼力減弱了不少。但也是理所當然的啦,若是照單全搬把殺人計劃和實踐完全搬上銀幕,不是會讓更多意志薄弱者模仿扮演嗎?想想還是不要得好。

貴志祐介的作品與其説是推理小説,倒不如是略帶推理色彩的驚悚小説。電影的這層色彩相當薄弱,看起來比較像一部單純講述少年犯罪的勸誡電影,尤其其中的勸誡色彩比小説還來的濃厚,導演還加了主角最後借錄音機向女主角剖白的情節,犯罪后的懊悔之意油然而生,比起小説中主角秀一的獨斷獨決(以“秀一”第一人稱寫作),電影中的二宮和也少了一些濃厚的個人色彩和激烈的感情,變得更像個普通的17嵗少年。

當然要把300多頁的小説濃縮成不到2個小時的電影,電影版《青之炎》算是做得不錯了。學到了一個教訓:看電影是最好不要有拿原著來比較的自覺,那麽會看得開心一點。

12月26日(一):The Machinist (2004)

新任蝙蝠男Christian Bale之前的作品,此君為戯減重至厭食症患者體形的境界,最讓人驚訝的敬業樂業,令人肅然起敬。

官方網站上一句標題:How can you wake up from a nightmare if you are not asleep?

患上失眠症的男子一年來幾乎沒吃沒睡,最後搞到體重直降精神崩潰生活工作頻頻犯錯兼失業,最後還衍生出被害妄想症,以爲周遭的人都想置他于死地。結果真相卻醒悟在遺忘的事實背後。

驚悚電影裏沒有殺人,也沒有鬼怪、更沒有詛咒,一切都是人心在作祟。害怕而失控的人對追著自己的莫名物感到驚慌失措,但其實身後什麽也沒有。

********

之後還上戲院看了一部電影,但還是留在下次再談好了。

真是名副其實的電影週。

December 19, 2005

2005年底精彩電影小冊子

打從10月底就陸續到電影院看了好幾部戯,可是沒時間也沒精力長篇大論去思考電影裏的精華,所以將就將就,在這裡略略紀錄一下好了……

1.Skeleton Key
由於Ishihara強烈推薦才萌生想看的念頭,剛好同事B送了我一張免費雙人戲票,否則我絕對提不起勁上電影院看一部驚悚電影。

身邊剛好沒有驚悚片同好,正確地說身邊恰好都是一群害怕驚悚電影的朋友,於是我孤身上陣,在下午5.35身邊都是一群年輕“四金拿”(閩南語“死小孩”之意)的戲院裏,一手拿著奶油玉蜀黍,一手拿著糖漬核桃,獨自享受著所謂“晚餐”,孤單地看著銀幕。

還好沒有被“孤單”打敗,不然就要錯過一部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驚悚電影。佈局精彩緊湊,懸疑緊張的黑暗氣氛掌握得恰到好處,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電影中那張黑膠唱片裏呢喃的黑魔術咒語,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心裏毛毛的。戯裏沒有鬼魂妖怪,恐怖的是人深不見底的欲望及不擇手段的貪婪,結果人越來越不像人,反倒一般鬼片裏的妖魔鬼怪還要可愛些。

其實到後面看到女主角Kate Hudson拼了命在地上划上符咒圖樣時,心裏已經隱約明白事情的發展,響起了答案的聲音。但是還是佩服編導這樣的佈局設計。難怪Ishihara會說:出乎意料。這跟Six Senses的出乎意料是不一樣的層次,Skeleton Key更勝一籌,隨著主角身陷危險的步步驚心,心理壓力和結局如此將你扯入無力的極端。

真的是一部令人在心裏和精神上都受到打擊的驚悚片。墜入黑暗深淵時,心還在靜靜地劇烈跳動……和看完City of God時癱在戲院椅子上是一樣的感受。


2.哈利波特4:聖火杯的考驗
被友人J揪去看,在前幾天勉強惡補了電視播映的哈利波特2和沒有看第3部的情況下去看了聖火杯。感覺還不錯,覺得比起第1集的感覺好太多。可能是第1集讓我覺得太像兒童劇了,天真到不行。第4集隨著主角哈利的年齡增長加上作者原著黑暗面的增加,的確讓我這個非哈利迷看得挺過癮。看來我還是適合看“黑”片的。

可能是因爲要把原著洋洋灑灑的巨大篇幅濃縮至2小時多的電影,許多情節的連接和故事的進程懸接都讓我覺得怪怪的,有一點“突兀”。或許對那些熟悉故事内容的哈利迷就應該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感覺他們只需要坐在那裏期待記憶與想象中的故事場景蒞臨眼前就行了。在這一點上,魔戒的故事改編及剪輯就作得好多了。

不過,因爲黑暗面浮現及青春期問題而煩惱不已的哈利波特,還真是讓我看得開心不已。

題外話:全民大燜鍋九孔巧妙的引用片名揶揄民進黨敗選后阿扁藏匿不現身以及支持者普遍的心聲——哭爸的火焰(考杯的火焰<—火杯的考驗)。哈哈,真是好笑。 3.傲慢與偏見(Pride & Prejudice)
又被友人J揪去看了一場電影,不過是免費的。呵呵!

根據Jane Austen原著小説改編的《傲慢與偏見》,中學時期曾看過原文簡易版,對於一向不太喜歡歐美翻譯小説的我來説,其實在看電影之前一點期望也沒有,只是單純抱著來看一部希望不太難看的戯的心理。

不過說真的,這是一部很不錯看的電影。之前說過,只看過原著簡易版的我其實對珍小姐的小説真得並不太熱衷,也絕對不是忠實書迷。不過看過以後,覺得電影比小説好多了(或許許多珍書迷絕對無法認同)。不是出身西方世界的我,加上又不是那個時代的人,完全無法領略珍原著的文化面貌與精神,但是電影的視像化讓我充滿了臨場感,仿佛能更加體會那個時代的風情面貌。當時歐洲上流階級的社交往來及揶揄婉轉的談吐如臨眼前,那種幽默和吐槽方式是這個時代的我不敢恭維的。

整部電影看下來還是相當愉悅的,幽默的逗笑聲聲不絕,劇情也不拖拉。畫面優美而選角令人賞心悅目。Pirates of Carribean的Keira Knightley似乎瞬間裹上了一層高雅氣質,化身為珍筆下那個時代的少女。但是成熟的臉孔讓我錯愕她竟是個比我小5嵗的女孩。當然,原著小説中委婉和細膩的情愫,到了電影中就比較坦蕩盪而直接。這或許正是許多珍小説的忠實支持者無法接受的一點。

影評成兩個極端分散,支持原著的忠實者自然不太能接受這樣的呈現方式,相反的大讚稱道的聲音多是來自沒有看過原著的觀衆。

我只能說,這是結合現代情感的《傲慢與偏見》,畢竟這是二十一世紀。


4. A History of Violence
再次被友人J揪去看了一部低成本的B級製作,但是有A級水準的電影。

Viggo Mortensen不再是魔戒裏的逃兵王子阿拉岡,而是電影中年近50的父親。這是一部非劇情片的劇情片,我這麽說或許很奇怪,因爲它是一部劇情再簡單不過電影:擁有幸福美滿家庭的Tom Stall爲了營救同事開槍殺死了前來咖啡店搗亂的兩名流氓,卻開始被不良分子盯上,還稱他為Joel Cusack, 家裏開始變得不寧靜……

故事非常簡單,所以電影魅力不在于劇情本身,而是一群好戲之人的精湛演技。每個人的臉孔都在隨著劇情改變,J還感動地說Viggo精湛的演技表現在僅于一瞬間的轉身,從Tom變成Joel的表情。

J又說網上有一篇精彩的影評,分析說影片中的History of Violence,可分爲3個層次:①Joel 本身的暴力歷史;②Stall 家族的血緣暴力史;③達爾文進化論中適者生存的基因暴力史,該篇影評認爲第③者是電影所要表達的主要含義。爲了活下去,不得不把妨礙自己的敵人殺死,這是人類甚至地球上生物的生命跡象中最不可解的現象,或許這一暴力基因正如達爾文所說,爲了生存,而隱藏在地球生命体的血緣裏完好的遺傳下去。

令我動容的是最後一幕的演技,Tom回到了妻兒身邊,在兒女紛紛表現出接受他的時候,妻子無語顫慄欲泣的表情除了接受似乎涵蓋了更多的意旨,Tom面對妻子的回應而釋放的表情,然後鏡頭就結束在兩人凝望不語之中……


5. 如果,愛 (Perhaps Love)

宛如《紅磨坊》的歌舞場面的奢靡華麗的畫面不是吸引我的第一原因,最大的動力畢竟還是金城武,儘管去年我因爲同一個原因去看了一部爛片——《向左走,向右走》。

《如果,愛》是不是2005年中文電影裏最好的作品這種話我不敢說也說不出口,但若是本年度中文電影中大力宣傳的大製作中最好的電影,答案則是肯定。

《如果,愛》是近期内另一部劇情相對簡單的A級製作。一個女子在貧窮與奢華、過去與現在、新歡與舊愛、現實及夢想之間掙扎的故事。電影分成三個層次,電影裏的過去(十年前)、現在以及戯中戯(聶所拍的電影)。基本上戯中戯幾乎是電影裏過去及現在的重演。電影便在這三個層面的穿插中展開,時而虛、時而實,時而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但是觀衆卻不會因此迷失在時光交錯的影海中,幕後剪輯的功力由此可見。

説到演技,有新加坡影評人大讚周迅和金城武的演技,甚至說是金城武從影以來最好的表現。我覺得這種説法有些誇張,但確實從金城武的眼神之中流露他從未有過的“力量”,散發出無形的張力,和一種演戲的專心與執著。至於周迅,演技派的年輕演員,飾演十年前的“孫大聖”或是戯中戯的小雨絕對駕輕就熟,但若是十年后的一個高傲跋扈的著名女明星孫納,她身上所散發的光彩和氣勢就明顯不足。這或許是年少青春的她免不了的經驗不足吧?還好隨著電影進程,十年后孫納血液裏十年前“孫大聖”的蘇醒,對感情的釋放與掌控度讓周迅加分不少。

至於張學友,果然唱比演得好,比起電影導演聶文,倒覺得他演起戯中戯的班主來得更好,畢竟他在用歌唱來表達角色的感情比演感情戯來的好。或許選角用他正因爲他是戯裏唱功最好的一位。而池珍煕的Monty,驗證了“恰巧”來自五湖四海的電影選角根本是製片公司爲了搶攻亞洲市場(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日本、韓國、新馬)所作出的策略,因爲根本任何人都能演出這個角色,但是讓我感動的是池珍煕在戯裏很努力地用中文在唱歌,儘管發音咬字有些怪怪地。

戯裏的歌曲對非常不錯,尤其是班主張學友幾乎貫徹全戯的“你是愛我的”,幾乎唱到心肺深處的傷痛感。隨著Trailer一直在播放,原本覺得有點噁的“十字街頭”竟然意外地成爲戯裏最有趣味性搶盡風頭的一首歌。讓人驚喜的是改編自齊秦的“外面的世界”,變成孫大聖的“外面”,周迅的呢喃沒有歌唱技巧,但是聼了很有感覺。

《如果,愛》代表香港區入圍了來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中文媒體的態度普遍當成是《臥虎藏龍》再生版,就像剛過去的威尼斯影展一樣把東方影片演員捧得高高的,說的煞有其事好像真的肯定拿到獎,結果洋人還不都不甩你?還是靜觀其變的好,不然一開始說得天花亂墜,最後還只落得一個啞巴吃黃蓮。

December 12, 2005


Riyuu Posted by Picasa

《模仿犯》的殺人事件前奏曲——《理由》


再次拜倒在宮部大師的生花妙筆下。

多產作家、日本國民作家、左手寫推理右手寫神怪、等等,已經不足以形容這個神奇多變的宮部美幸

有一種作家,是會被譽爲他寫作領域之中的代表之神,像是武俠世界中的金庸、科幻小説的倪匡,就是那種提起xx小説類型就馬上聯想起的大家,而且是那種除了他以外你可能不想再去看其他人寫的作品的作者,仿佛他就是XX小説領域的唯一作者。而宮部美幸就是近年來我心目中的推理小説之神。

不是沒有看過其他推理作家的作品,中學時期看過西村京太郎、赤川次郎、土屋隆夫、松本清張,當然怎麽也看不下外國(歐美係國家)翻譯小説的我自然沒有看過推理女王阿嘉莎·克莉斯汀的大作。或許可能年紀太小沒辦法吸收領略小説中的奧妙,那時候的推理作品沒有一部能在我心中留下無可泯滅的震撼。但是宮部美幸做到了。

45嵗的宮部美幸的確是多產作家,在寫推理小説的同時又寫了日本神怪小説(類似夢枕貘陰陽師系列),目前已譯有中文版的推理作品包括《魔術的耳語》(1989)、《Level 7》(1990)、《鄰人的犯罪》(1990)、《火車》(1992)、《獵捕史奈克》(又名《寂寞的獵人》)(1993)、《繼父》(1993)、《理由》(1998)、《模仿犯》(2001)等。這還不包括還沒譯成中文的推理作品以及她的神怪作品。從這麽多作品及年份看來,可以證實一件事:宮部美幸的寫作速度真是超快!甚至比出版社翻譯中文的速度還快。有時在同一年内發佈兩部作品,而每部長篇作品幾乎都是最少都在300頁以上的矩作。

快不代表作品必定粗製濫造,相反的,宮部美幸的寫作速度及構思佈局技巧巧成正比。若不構成犯罪,真得很想將宮部美幸的腦部切開,看看她的腦部構造是不是另有乾坤?若不是如此,她就一定是個天才!人怎麽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内如此快速地將整個佈局構思得如此巧妙地裝在自己的腦袋裏?

話説囘宮部的作品,看過的只有四部:《模仿犯》、《魔術的耳語》、《Level 7》和剛看完的《理由》,剛好各自爲她早期及成熟期的代表作。當然,出自早期的《魔術的耳語》及《Level 7》在呈現手法的一定程度上顯得生嫩,但是已經可以略略看出宮部的寫作手法及構思佈局。

圍繞事件的關係人往往是宮部喜愛描寫的一群人,事件背後往往有意或無意的牽扯席捲了一群人,不管是當事人、加害人、被害人、辦案人、親屬、朋友、同事、鄰居、證人、目擊人、陌生人……,一個事件會牽扯到的人數有時是令人意想不到之龐大。這往往也透露出一個事實:事件問題產生自社會(人)。這也是宮部美幸另一個一貫的寫作著眼點。

《理由》是《模仿犯》的殺人前奏,這是我個人再看完兩部作品后得到的感想。

《模仿犯》是兩個年輕人理性的無差別殺人事件,《理由》則是荒川一家四口命喪公寓大樓的殺人事件。

我欣賞宮部美幸的原因在《理由》中昭然若揭,屬於寫實社會派的宮部美幸,縂喜歡借助“事件”本身去揭露一些隱性的社會現象或矛盾。《理由》就牽扯出兩個社會問題,一個是法拍屋的非法侵佔問題。表面上《理由》中荒川一家四口的命案先是揭露了一個社會弊病,就是一些不法機構或公司利用非常手段惡性侵佔法拍屋(因無法繳付貸款而被銀行充公的房子,再藉由拍賣專售給買受人),再通過勒索或事後協商從中取得一大筆利潤。而死去的荒川一家,就是被地產公司找來侵住業已拍賣出的2025號房,以“阻止”買受人取走原屋主小系因付不出房屋貸款而被充公的公寓。但是,這四個人卻死了?被殺死的理由卻牽扯出另一個日本隱性的社會矛盾。讓人詫目卻又不能不正視的黑暗隱藏在這個病態社會的每一個人心裏,只是等待黑暗的迸發及溢出,變成“事件”。

《理由》大半的故事,借由一個讀者看不見也不知道是何人的隱性調查作家的報告而呈現;《模仿犯》中,這個隱性作家變成實體,化身成“滋子”,成爲宮部筆下的43人之一。《理由》中人際關係的病態殘障,在《模仿犯》中進一步升溫加劇。借由“事件”引出一連串社會問題的《理由》,是宮部美幸在《模仿犯》之前的小試牛刀。所以《理由》拿了1999年直木賞,《模仿犯》榮獲六項冠冕,包括2002年《周刊文春》推理小說傑作「日本國內」第一名、《達文西》月刊「BOOK OF THE YEAR 2001」綜合排行榜第一名、2002年最佳推理小說「日本國內篇」第一名、第5屆司馬遼太郎獎、第52屆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獎、第55屆每日出版文化獎特別獎。

如果你沒有耐性挑戰1400多頁的《模仿犯》,建議你先從470頁的《理由》入門。

November 30, 2005


Cher's Acoustic Concert Posted by Picasa

陳綺貞不再是夢想~演唱會紀實

最愛的陳綺貞來到了新加坡。

還帶來了“陳綺貞夢想家演唱會”。

11月19日,新馬一帶喜歡陳綺貞知道這場演唱會的人幾乎都聚集在NTUC Auditorium了。

8點開始的演唱會,6點左右就有人開始排隊等待入場。有秩序的一條直列,一顆顆雀躍興奮的年輕的心在等著待會兒和心愛的歌手會面。

進場后,500個位子的會場陸續被填滿,雖然還是有人遲到,但是可算是座無虛席了。

靦腆不自在的歌手在原定時間10分鐘后出場,輕輕幾句開場白,她開始撥弄六絃吉他,清澈的聲音開始流瀉……

開場的幾首歌,有些是最新的作品,有些是專輯未收錄曲目,還沒有真正進入狀況的觀衆直到歌手唱起耳熟能詳的歌曲,才開始陷入瘋狂的呼叫之中。

歌手很緊張,垂著頭閉上眼看似很陶醉在演唱之中,但是我知道她只是避開了台下的注視目光。話不多,説話聲量也不敢太大聲,只有在歌唱中歌手才敢放開嗓子讓力量流瀉。

上半段的表演歌手形單影隻安分地坐在臺上,唱著主要來自最新專輯《華麗的冒險》裏的歌曲。下半場,她唯一的伴兒來了。

鍾城虎小虎出場,久聞大名的幕後夥伴終于出現在現實中。一臉清秀憨厚乾乾淨淨,和歌手在台前幕後私生活都是最佳的絕配。一首《雨天的尾巴》,一段述説淡水經驗的記憶,小虎高超的吉他技巧,和歌手純淨清澈的聲音,現場第一次響起了最熱烈瘋狂的喝彩和掌聲。

慢熱的現場氣氛就如同歌手慢熱的個性,雖然只有歌聲和吉他聲,隨著《讓我想一想》、《還是會寂寞》、《Groupies吉他手》專輯中一首又一首的經典好歌出現,現場陷入了興奮、感動、期待、瘋狂的情緒氛圍當中,歌手在吉他手的陪同下綻放了一個又一個靦腆、興奮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容。聲音釋放的功力也在巡迴了一場場《地下鐡》音樂劇之後增進了不少,那晚,我們聽到的是陳綺貞無上的純淨音質和歌唱力量。

隨著《吉他手》的演繹,現場的氣氛為之瘋狂,節奏和力量在血液裏四竄沸騰。觀衆回饋的是一次比一次更熱烈瘋狂的喝彩和掌聲。

儘管聲音嘶啞手掌紅腫,我還是拼命地歡呼鼓掌,尋找每一個視線交錯的機會,為我最愛的歌手興奮感動,儘管只是一生人之中的短短幾分鍾……

一直到她不再出現在舞臺上。

November 25, 2005


Balzac et la petite tailleuse chinoise, 2002 Posted by Picasa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戴思傑永不消逝的記憶

喜歡劉燁憂鬱的眼神。

看了《藍宇》,因此喜歡上劉燁。他並不是帥氣的人,但是眼神中那抹憂鬱,和一點點受傷的感覺,好像一只無依無靠的小狗。

他並沒有一眼令人驚艷的外貌,但在戯中世界,你會漸漸愛上他的舉手投足,和他憂鬱無助的雙瞳。

因此,爲了繼續追隨他在戯中世界的身影,我買了《巴爾扎克與小裁縫》(Balzac et la petite tailleuse chinoise, 2002)。

根據戴思傑同名法國小説《巴爾扎克與小裁縫》改編而成,《》敍述的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一段記憶,一對知識青年因出身背景黑而接受黨的再教育,下放到四川天鳳山向當地農戶學習。在那裏認識了無知美麗的少女小裁縫,三人間的友情和愛情起了微妙變化。決心改造無知少女的青年為她念誦了當時的禁書——外國文學名著,他們讓她認識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爾扎克”,卻沒想到她因而奮然離開家鄉,走出了現有的生命,只因“女人的美貌是無價之寶”,那句巴爾扎克的經典名言。

身為原著作者和導演的戴思傑,曾是文革中的滄海一粟。作爲文革經驗的其中一分子,《》可説是他當時記憶中最好的詮釋和寫照。1984年,他離開了中國來到法國,2000年他將當時的記憶寫成《》,紅遍法國歐美;2002年他將《》拍成電影,紅囘家鄉中國,也造就了幾個年輕演員——周迅、劉燁陳坤

與其說,劉燁馬劍鈴陳坤羅明戴思傑的記憶寫照,倒不如說就連小裁縫自己也是戴思傑的經驗寫照。他經歷過下放、思想禁錮、追求自由、嘗試小小反叛,也曾經歷過小裁縫的出走經驗,而來到法國,纔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巴爾扎克與小裁縫》。

看了這部電影,深深感受到一個事實:歷史本身並無對錯。或許在國家發展上文革本身可能是一次開倒車的行爲,中國因此自豐富華麗的文明發展中後退了好幾個世紀,許多文物因此消失。但是,記憶,是永不消逝的。文革同時也造就了一代人相同的記憶,就這自由遭禁錮的記憶,也因而產生出一批不同的創作,無論是刻板的樣板戲、還是富有濃厚文革記憶的電影如《活著》、《霸王別姬》、《陽光燦爛的日子》等。那個時代無法用文字記載的記憶,全部通過另一種藝術方式保存下來。所有歷史的進程不外乎這囘事:失去一些又獲得一些。而人的生命力永遠強健地在歷史歲月中活下來了。

電影最後,兩個青年各自成家立業,也永遠失去小裁縫,就如隨著長江三峽水壩計劃他們永遠沉入水底的年輕時代。

眼下這部電影,陳坤似乎比劉燁帥和亮眼,但是我還是喜歡劉燁令人憐惜的眼神。

November 21, 2005

日本特色小説二三

恩田陸Lionheart

恩田一向是日本SF科幻小説的翹楚,拿過不少SF文學大賞的她,寫了一部以科幻情節為設定架構的愛情小説--《Lionheart》。書中男女只有一對,卻又像有許多對一樣,Elizabeth & Edward, Love, from E to E. 手絹上永遠不變的綉字,仿佛是他們永遠不變的情緣,跨越時空輪回幾世卻不能結合的命運,切不斷的緣分卻注定在幾世輪回中只能相遇片刻,那瞬間就是他們永遠的宿命。

整部書由於時空架構交曡,幾乎沒有時間或空間的次序排列,讀起來可能釐不清脈絡。時而70年代的美國、時而30年代的英國,下一瞬間又去到第一大戰的法國,甚至更久前的時候。祖父做著孫子一輩子的夢,甚至夢到連自己都摸不清的命運,而幸福竟一直都在身邊盤旋。

然而錯綜複雜的時空脈絡無跡可循,或許就像他或她一樣,在茫茫人海中尋找這一生中的那個人,秉持的只是一個信念:這一生只為尋找你。

突然想起Clannad為 “The Last of the Mohican”(1992)所作的歌曲:
No matter where you go
I will Find you
If it takes a thousand years……

************************************************************************

小川洋子博士熱愛的算式

通過新井一二三的介紹,認識了《博士熱愛的算式》。幸運地,圖書館竟然有這一本書的台譯版。

“我的記憶只有80分鐘。”
這樣的紙條夾在博士的上衣上,是幾百張紙條中的其中一張。每一張都是爲了只有80分鐘記憶的博士而服務。
面對陌生人或是心裏不安的時候,數學家的博士總會開口問一些關於數字的問題:
“你的生日幾號?”
“你的鞋子幾號?”
然後用數字將這些號碼化爲特別的意義。

主人翁在博士大嫂的聘請下成爲博士的管家,然後又在博士的堅持之下將小學生的兒子根號(博士由於小孩的頭型而命名)帶到工作場所中。單親家庭的兩母子積極地打造與改變博士的生活,幾乎把博士當成另一個家人或是重要的朋友,仿佛自己的生活也得到改造。雖然80分鐘后,博士的記憶又重歸于零。

寡婦大嫂雖然獨居在旁邊的小屋,幾乎很少在博士的生活或是小説片段中出現。雖然看起來未婚先孕的單親管家、或是無父的根號,甚至是只有80分鐘記憶的博士很可憐,但或許最可憐的是博士的寡婦大嫂吧?和叔子曖昧的關係,一貧如洗的生活,車禍導致的瘸腳和因此失去永久記憶的愛人,她唯一活下去的動力,或許就是安慰自己叔子永遠不會忘記發生車禍之前愛著她的回憶,儘管他現在只有80分鐘的記憶。

有時候愛情的美麗,或許都是自我塑造的吧?

***********************************************************************

貴志祐介天使的呢喃

之前是看了《青之炎》,才去找了《天使的呢喃》來看。《青之炎》的介紹,我想等電影看完了再一塊兒寫。

貴志的作品屬於推理系列,《青之炎》是屬於少年犯罪類別,而《天使的呢喃》感覺比較像科幻推理類。故事的起源就在於于去了亞馬遜流域考察探險的一行五人,其中包括歷史學家、動物學家、作家、攝影師等,在回到日本后兩人下落不明,另外三人接二連三死去,而且均是以自己一向最恐懼面對的方式死去。死去作家的未婚妻心理醫生覺得事有蹊蹺,在四處探查下逐漸挖掘出事件的真相,而那已經不是人類能控制面對的生命力量了。

貴志的作品雖然只看了兩部,但我認爲他是一個非常敬業的作家,爲了創作而作了豐富的資料搜集。而且想當然的他的理科應該非常好,《青之炎》中少年運用了物理課本及醫學資料上的知識獨立設計和完成了殺人犯罪;《天使的呢喃》中出現了許多生物方面和人類學上的專門知識,看了讓人不禁為他的專業肅然起敬。

然而,爲什麽是“天使的呢喃”?

原來在心理學家的探查下,發現死者在臨死(抑或自殺?)之前都會有一段行爲怪異的時候,就是會正面去面對潛藏在自己心裏最爲恐懼的東西/事物,甚至欣然接受它,而這時往往他們的耳邊都會出現無數天使翅膀振動和呢喃之聲。

看了這本書,才對生物的力量感到不可思議。也才發現原來一直以來歐洲古典繪畫中出現的天使像的翅膀,竟然都是以鷲鷹的翅膀為原型。和平無邪的面孔背後竟然有這一對猛獸的翅膀,真是讓人無法言喻的奇異恐怖。

October 26, 2005


The Bow Posted by Picasa

金基德電影中的黯與光

回想起來,金導的電影已經看過三部了……

金基德,韓國目前享譽國際的知名導演。1960年出生的他,自1996年首部作品《鱷魚》The Crocodile (1996) 之後,目前已經編導過12部電影,包括《野獸之都 》Yasaeng dongmul bohoguyeog/ The Wild Animal (1996) ,《雛妓》 Paran daemun/ The Birdcage Inn (1998),《虛擬殺人事件》 Shilje sanghwang/ Real Fiction (2000),《漂流慾室》 Seom/ The Isle (2000) , 《打回頭的情書》 Suchwiin bulmyeong/ Address Unknown (2001) , 《壞小子》 Nabbeun namja/ Bad Guy (2001) , 《海岸綫》 Hae anseon/ The Coast Guard (2002), 《春去春又來》 Bom yeoreum gaeul gyeoul geurigo bom/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2003) ,《慾海慈航》 Samaria/ The Samaritan Girl (2004) , 《空屋情人》 Bin-jip/ 3-Iron (2004), 以及最新的《》 Hwal / The Bow (2005) 。更凴《春去春又來》享譽國際影展,之後更是獲獎無數,幾乎部部都是影展必有電影。

想想,在短短的十年間產出12部作品,金基德的速度也真不是蓋的。但他的電影卻不像一般濫產的港片一樣粗製濫造,以無釐頭的無聊劇情“取勝”。當然,他早期的電影其實自己根本沒有看過,也不配去評斷,但是按照其他網友對他電影的感想,基本上可以發現金導電影的幾大特點。

首先,金導電影風格由早期開始便洋溢著一股濃濃的黑暗面,而這個風格一直到《春去春又來》才有明顯的轉變。

第二,金導的電影始終脫離不了性與暴力這一基調。即使在敍述色彩風向轉變之後的三部電影裏面始終深深地保留著。

首先要先坦誠,我只看過金導最新的3部作品,而《春去春又來》只看了后半段的一小部分。我在想,金導風格的轉變是不是自己在宗教信仰上有了一定的透徹或領悟,因爲很明顯的之後的電影都帶有一股濃厚的禪味或是超現實意味,像是《慾海慈航》中自詡為以性救世的觀音化身的少女不斷援交賣身以及她那以性回報援交男人的好友;《空屋情人》能在衆人面前消失不見的男主角;以及《》中以老人靈魂與少女交媾的場面,都有一股無法言喻的宗教神秘色彩在内。金導更是親自上陣,在《春去春又來》中飾演一個已經悟道的強盜蛻變成的苦行僧。這是否言喻著金基德本人自己的悟道?而電影風格也就從那時開始蛻變,雖然仍脫離不了性和暴力的主題基調,但是已經逐漸從早期電影中表現純粹黑暗的性與暴力中來到探討性與暴力本質的禪學思維中,七彩的光似乎隨著四季的變化在金導電影中泉湧。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現象,就是金導對“中意”的演員會不斷起用,像是之前《壞小子》及《漂流慾室》的趙在鉉,以及《慾海慈航》和《》裏的 Min-jeong Seo。演員或許需要好的劇本及好的導演來發揮自我,而或許好的導演也需要符合自己電影風格素質的本色演員來融合揮發電影的魅力。

就好像梁朝偉之于王家衛的關係:只有王家衛能揮發梁朝偉的演員特質,也只有梁朝偉如此適合王家衛的電影。

就是這麽簡單的一件事。

October 18, 2005


Lanyu Posted by Picasa

《藍宇》的世界~同志愛

和友人J去看了一場遲來的電影。

兩三年前的新加坡電影節中曾上映過,但由於題材過於敏感,使到戲票在短短的兩三個小時内銷售一空,成爲那一屆票房最熱門的冷門電影。(當然,是以電影節一向來放映的電影風格而言。)

那時應該有很多熱心的同志到Ticket Charge 去排隊了,因爲買不到戲票而被想看電影的K埋怨的我後來在電影節的專屬網頁的BBS留言板上看到了許多戲票出讓的留言,但對象僅限於同志情侶(男男或女女)。驚人地發現原來本地同時也很有團結和相互維護的精神,或許是共同面對外界壓力眼光的同仇敵愾、不,應該是天涯淪落人的憐憫心發揮了作用吧?

関錦鵬的電影接觸過不少,像是《胭脂扣》、《阮玲玉》、《紅玫瑰白玫瑰》、和最近的《長恨歌》。但少有整部看完的,《胭》、《阮》和《紅》都是在電視上看過,然後被無數的廣告時段不斷地中斷情緒,結果現在腦海中僅記得一些片斷。《》在上了大學后在老師的要求下重看了,結果那是我在昨天以前看得最完整(視聽和情緒皆完滿)的一部關導電影。四部戯都有共同的特徵,30、40年代的故事,以及那個時代極富韻味的紅顔(往往都是薄命女)。關導鏡頭前的女子的薄命故事往往是他電影裏不可或缺的魅力,梅艷芳張曼玉陳沖葉玉卿、鄭秀文,這些原帶有濃厚時代感的女子在他的故事鏡頭裏往往呈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風流韻味,將觀衆帶往關導所嚮往的那濃濃復古情懷的時空。細膩的呈現手法,在舉止投足間將女性風流韻味以及感傷的情懷汩汩湧現。觀衆留下的盡是“囘不去了”的遺憾。

藍宇》是一部很不一樣的電影。第一次關導完全起用中國演員、第一次非描繪女性的電影,但是還是一樣的帶有女性的細膩觀點呈現的故事。

藍宇》的故事相對簡單,講的其實是一對同志戀人的悲歡離合。自相遇之後,經歷了三次的重逢和三次的分離,跨越了10年的愛情,卻在最幸福的時候永遠的離別。其實這樣的愛情故事,若發生在一對普通男女的身上,應該也是老掉牙的題材了,不同就在於這是同志的故事,相對的,除了相戀者的性別有所不同外,戀愛本身其實和一般男女的感情也沒什麽不同。

所以,這部電影其實要看的是兩個主要演員陳捍東胡軍)和藍宇劉燁)如何在談情説愛的同時散發個人魅力。不管是戯里還是戯外,他們兩人除了烘托出捍東藍宇這兩個人的情感魅力的同時,也在散發演員自己本身的個人魅力。相信劉燁將可以是第一個在日本海外擁有最多影迷的中國籍男演員。他也不負衆望地在拿下金馬影帝后打響了“劉燁”的招牌。

在戯裏,捍東的剛對比藍宇的柔,捍東的鐵漢霸道似乎淩駕于默默承受的藍宇之上,讓人覺得藍宇是依附捍東而生的小情人;但我卻覺得藍宇是上天派給捍東的天使,自相遇以來,藍宇一直是為捍東默默奉獻犧牲的那個人。可以說是捍東藍宇物質上的幸福,而藍宇則給予他心靈上的幸福。

原本很不習慣聼電影裏中國腔的對白,到後來竟然不自覺為戯中人的對話而感動。“我想自己是不是病得嚴重了,怎麽會這麽喜歡你?”男同志間坦白直接卻不露骨煽情的告白,一股純愛的暖流洋溢心中。

關導電影裏往往會有一首很貼切的主題歌,《胭脂扣》的“胭脂扣”、《阮玲》的“葬心”、《紅玫瑰白玫瑰》的“玫瑰香”、《長恨歌》的“Natural Boy”,都極富戯中那個時代的迷情韻味。而《藍宇》選擇了臺灣歌手黃品源的“你怎麽捨得我難過”,除了非常貼切地表現出戯中同志愛人的悲歡離合外,似乎有一種時空交移的弦外之音:香港的導演,在敍述中國發生的故事裏選用了臺灣歌曲;也看出黃品源真的凴這首歌紅遍了全亞洲、甚至今時今日。然而這首傳遞普通男女情傷的歌曲用在《藍宇》中,是不是也傳達了關導“同志無別”的想法?

若說這是關導獻給天下所有同志愛人同胞的禮物,倒不如說這是對他自己最好的慰藉。

October 04, 2005


Makioka Sisters Posted by Picasa

男性眼中聖潔的白雪

昨天去了日本人協會,看了兩場免費電影。其中一場是由谷崎潤一郎小説《細雪》改編而成的電影(1983年),由市川崑導演。

從未看過谷崎的書,只是看新井一二三的散文介紹略略知道他的幾部作品,包括《春琴抄》、《癡人之愛》、《瘋癲老人日記》等。結果被友人拉來,透過第三者的角度第一次接觸谷崎潤一郎,有一種無法言喻的微妙感。

細雪》很美麗,就如同冬天由空中細膩飄落下來的雪花,作品委婉而美麗。内容講述的是京都大阪的一個家族的故事。原是全國第三大造船業的上流家族蒔岡世家,擁有四個令人驕傲美麗女兒,隨著父親的死去和繼承人的問題,家道逐漸中落。目前由女性掌權的家族,空氣中彌漫著緊綳而微弱的氣氛,爲了幫三妹雪子尋找理想的夫婿,皆已成婚的大姐和二姐都努力不懈的四處奔波,無奈雪子總是三番四次地拒絕了親事;而小妹妙子卻又叛逆獨立,約會的對象都讓姐姐們頭疼不已……

四姐妹在大阪的老家裏經歷了無數個春夏秋冬,所有快樂憂傷的回憶都圍繞在一起,又因各自的際遇先後離開了老家。以男性作者的身份去詮釋描繪出女性細膩的成長、心理與感情,雖然沒有看過原著的我卻也覺得谷崎真的很棒。

忘了在誰的散文裏有看過,他認爲《細雪》這部電影裏市川不厭其煩的將日本女性的和服攝入鏡頭,在某個意義上是要將日本女性的美與和服相提並論。而茂呂美耶在《平安日本》中撰寫關於《源氏物語》這個日本最早的長篇小説時有提及日本女性之美;漫畫家吉村明美在作品中也借男主角之口說出:最完美的日本女性是平安時代穿著十二單衣的女子們。當然完美的並不只是因爲美麗的十二單衣又或是細長黝黑的頭髮,而是當時女子的品性——忍德、美德、品德、謙卑、才學……

谷崎潤一郎曾在1934至1941年從事《源氏物語》的白話翻譯工作(畢竟源》是一部千年前的作品,文言當然不容易看懂),而緊接在1942年開始動筆寫下《細雪》,1948年才完成。不可否認的,平安時代日本女子的完美形象深深烙印在谷崎的腦海,在潛移默化中千年的時空重疊了,平安女子在谷崎的《細雪》中重生了,四姐妹分別展現了平安女子各自不同的品性之美。像大姐鶴子因爲丈夫的一句“不願分開”,毅然放棄了一生在大阪成長的歲月記憶,和丈夫一起升遷到東京去;二姐幸子即使知道丈夫和妹妹的關係曖昧,卻會默默隱忍不予揭穿;三妹雪子對小孩的體貼與照顧更是母性最佳的典範;四妹妙子看來豪放不羈,在尋獲真愛時卻願意放下身段抛棄榮華富貴。這四姐妹的所作所爲若在今天的女性主義分子看來絕對是女性的恥辱,以男性為行動思考出發點的思維是不可取的。但是相對的,這樣男性理想中的女性類型也隨著女性主義的膨脹而越見稀少。現代男人只能在強勢女子的氣焰之下被壓得喘不過氣,而理想中的男子漢也越來越少,懦弱的男性越來越多。說到頭來,扼殺男性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谷崎或許早在二戰時期就預見了男女戰爭后的勝負,《細雪》對理想女性的描寫或許相對的是對男子漢的挽歌。

擅長描寫變態性欲的谷崎,在看似正經的《細雪》中似乎沒有了看家本領,其實不然。我個人認爲,一直拒絕相親對象的雪子,與其說是蒔岡家嫌棄相親對方的家境又或是雪子對對象的挑剔,還是與姐夫的不論,倒不如說是她對姐妹的眷戀。一旦嫁了出去,就不可能像現在一樣和姐妹們生活在一起。傳統的日本社會,長幼的嫁娶都須按次序,若雪子尚未出嫁,做妹妹的妙子自然也不能結婚。電影中雪子也說到自己會趕緊結婚,還給妹妹應有的自由。嫁不出去的理由或許是姐妹情深中變相的牽絆吧?

細雪》中張開的一件件美麗的和服,讓我想起平安時代美麗的十二單衣,市川崑或許也感受到谷崎對千年前完美女性的眷戀。然而卻讓我發現到民族服裝之美在電影中頻繁亮相,原來不是王家偉花樣年華》的首創,人家市川崑在十幾二十年前就已經用過了。

September 09, 2005


Shang Dao Posted by Picasa

從《商道》看韓劇的商道

哈哈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地看,終于把兩年前買的《商道》看完了。

家人同事都說我神經,買了那麽久的戯幹嗎到今天才看完,其實實在是沒有精神和時間去碰它,因爲看《商道》的卻要一氣呵成,一口氣把這龐然大物消化完畢,仿佛這樣才能把它的磅礴大氣全數咽下。

第一次接觸它是在兩年前的鳳凰衛視7時的連續劇時段,雖然並不是從第一集看起,但是看著看著就已經進入狀況,徹底被這套戯給迷上了。直追了10集左右,結果回來過暑假的姐姐得囘澳洲念書,而我也得開始兼職工作,就不得不把看到一半的《商道》放在一邊。結果念念不忘死不甘心的還是跑到圖書館借了戲劇改編小説來解癮,最後還是某店鋪大減價,好不容找齊了上下兩部才把它佔為己有買回家。

雖然現在因爲《大長今》才吹起韓國歷史劇風潮,但其實很想告訴沒看過的人,早幾年拍的這部《商道》真的也很好看!!

《商道》和《大長今》一樣,都是以朝鮮史上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它以朝鮮紅頂商人林尚沃的傳奇一生為藍圖,拼湊出當時朝鮮(時為中國清朝)的社會、文化、外交、政治、商業、信仰價值觀等生活面貌。我們知道,古時候中國在儒家主導的時代中一直都是重農抑商,甚至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主導了整個潮流。而在地理位置上與中國比鄰而居的朝鮮在歷史的潮流中一直都深受中國影響,理所當然的也繼承了這樣的信仰。商人一向來被斷定是囤貨積奇、從中獲利的道德低下者,即使富甲一方也被執政者輕視,在官員面前尚需卑微鞠躬行禮。

林尚沃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平民家庭,父親一生以成爲譯官(由於與中國的親密外交,朝鮮需要精通中韓雙語的人才,作爲兩國閒外交、貿易必不可少溝通橋梁,同時譯官會因此而獲得一些特權,生活相對優渥)為目標,在士大夫壟斷官職的情況下,一般平民根本毫無入仕之途。在努力一生也無法得志的情況下,父親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年幼的長子下,從小便精通中韓雙語的林尚沃也把實現父親的夢想當成自己的夢想。然而一切就在一個事件中完全破滅,父親被判死刑,逃過一劫淪爲官奴的林尚沃在生死與仇恨閒慢慢振作,恢復平民身份后便將志願轉向商途,接下來便如你所見,他如何勵精圖治由一介貧民、官奴,以正確積極的理念貫徹自己的言行舉止甚至做生意的態度,變成朝鮮第一大商人,最後甚至官階三品的命官,成爲朝鮮史上第一個打破傳統,以商人身份受封為官的第一人。

“為商即爲人”,做生意的道理就和做人一樣,做生意的意義不在于賺取利潤而已,而是獲取人心。這就是這部戯傳達的重要理念,整部戲劇就是看主角如何在接收這樣的道理后,積極的貫徹到生活實踐上。在對手不惜一切地進行陰險的商業手段下,林尚沃依然秉持積極正面的理念,不惜犧牲金錢,卻贏取了周遭人們以至官場皇室甚至老百姓對他的認同與讚賞,看到這裡不禁有“人生至此夫復何求?”的感動。

基本上《商道》與《大長今》的戲劇模式可説是如出一車,均以主角的積極奮鬥的一生爲主題,均有冤屈而死的父母,人生中必會受到某伯樂的賞識而影響了往後的發展,而這伯樂必會成爲主角往後奮發的目標與楷模,而且也必定會受迫害而死結果成爲主角繼續奮鬥的養料。正派的主角永遠受人眼紅嫉妒而遭受毒害,而且要有旗鼓相當的對手不時予以狠毒的打擊,從而凸現主角高尚的人品及敏捷的機智。主角身邊必定有一群平庸但心地善良的小人物朋友給予支持鼓勵。當然也少不了羅曼蒂克元素,主角身邊必定會有郎才女貌的紅粉知己。

但爲何相同模式的兩部戯還是會如此牽動觀衆的心?就在於編劇所製造一叢又一叢、一波又一搏的某頓衝突與危機,看招主角時而聰明化解,時而被誣陷中招,觀衆完全陷入編劇所製造的劇情陷阱中,隨著主角的遭遇心情起伏不定而無法自拔。而且韓劇編劇相當聰明而有一手,不像日劇每一集都是一次危機的開始與結束,韓劇每一次衝突事件的結束往往是事件開端的下一集,往往每一集的結尾処都是事件掀起的最高潮,事件的結束都會延到下一集才結束,緊接著又是另一事件的開始,如此吊胃口的方式與港劇不遑多讓。唯一的缺點就是習慣了港劇快節奏的觀衆會覺得韓劇的回想片斷太多,重復了又重復。但想想其實這一點説不定是一種優點,一半才加入的觀衆可以凴回想片斷很快接收劇情概況而迅速進入狀況。

因此,韓劇會風靡全球,甚至殺入獨斷已久的日本市場,不是沒有理由的天方夜譚。

August 22, 2005

無獨有偶 新井一二三 VS茂呂美耶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個人,即使是同卵雙胞胎也一樣,始終會有那麽一點的差異性。但是相似的人就有很多了,而且在不同程度的判斷下,和一個人相似的其他人可以有成千上萬。

在閲讀的過程中,我始終覺得這兩個人很相似。

當然,指的不是文筆或文采。畢竟誰也沒有模仿誰。

新井一二三生於日本東京,大學時以公費到中國留學兩年,后移居加拿大開始以英文寫作,之後又遷移陣地到香港,成爲以中文創作的日本作家。

茂呂美耶乃日台混血兒,在臺灣高雄出生長大,直到囯中畢業后回歸日本。20嵗左右結婚生子,並在23嵗離婚后帶著兩個兒子遊學大陸,現居於日本東京郊區,還是宮崎峻動畫《龍貓》的故鄉所在。目前以翻譯神怪流行小説以及撰寫日本傳統文化民情的散文爲主,是以中文書寫爲主的兼職作家。其主職還是家庭主婦。

從上述這兩段個人簡介應該可以看出些端倪吧?

第一、兩人皆為女性,實際上也屬於同年齡層。
第二、都是以中文寫作的日本作家。
第三、創作皆以紀事散文爲主。
第四、都有相關的漂流經驗。

雖然作爲日本人,兩個人都有長期在海外生活的經驗,而且是在兩個地方以上。

現在全球化的趨勢已然形成,我們身処的時代本身就是一個漸漸沒有國界和語言區別的大同世界,幾乎人人都能掌握一種以上的語言,甚至都受到自己出生地以外的文化影響。固步自封完全與其他文化隔絕的情況可以説是絕無僅有。

好比說一個普通男性身上,髮型可能是學英國球星的公鷄頭,臉上挂著BVLGARI的太陽眼鏡,甚至可能還偷偷用了SK II護膚品,頸上挂著一串泰國旅行時買的椰殼項鏈, 身上穿的可能是Billabong的襯衫,腳上是Adidas球鞋,手上拿的是SONY的Discman, 裏面可能是英國搖滾樂團Coldplay的專輯,褲帶裏有Samsung手機,剛在家打完了最新的任天堂遊戲,正打算去戲院看好萊塢的電影……

這就是現在的趨勢,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充滿太多舶來品,甚至已經到達沒有區域分別和界限的觀念。在已經熟悉全球化衝擊的生活環境中,文學也已進一步提升,網絡文學的流行只是全球化現象的冰山一角,漂流文學(本人自己的命名)即將勢不可擋,也將會是文學的主流。

每個人總對別人的東西有興趣,包括異文化。象洋人縂喜歡在身上刺著看不懂有沒有意義的中國字,東方的年輕人喜歡聼著東洋或西洋音樂,儘管不知道内容唱著什麽。外國的月亮特別大,或許都是人的自卑和媚外心在作祟。

這兩位女作家,用我們熟悉的中文為我們述説介紹著異國的風土民情,讀來特別有味道。新井的散文除了以自己周遭生活、跨國異文化的親身經驗等為題材外,我個人最喜歡是她那些以日本文學為出發的介紹文章,裏面總是充滿了一些日本作家不爲人知(可能是外國人比較不熟悉)的生活層面,在文字以外他們的世界到底是什麽樣?讀起來特別有味。只是偶爾在字裏行間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文句怪怪的句子,畢竟那還是一個日本人寫的中文。

而茂呂美耶則主要以日本傳統文化為出發,上至平安時代,下至日本現代,其中包括飲食、歷史、服裝、風俗、節日、典故等等,為我們這些對日本文化極富興趣的日本“走狗”提供了對日本文化進一步了解的入門。這和一般喜歡去日本旅遊或長期在日本生活的外地人的旅遊指南不同,日本人在不通過翻譯者的情況下自己介紹著自己的文化,更加透徹而鮮明。

讀著日本人用中文介紹日本的種種事物,感覺自己是受寵的一群。

August 12, 2005


Idioterne, 1998 Posted by Picasa

在正常與白癡之間

那是外人無法領略的世界,一群人選擇成爲白癡。

沒有人是天生的,都是靠自己的本能和狡黠的智慧去詮釋不屬於自己本尊的角色。是捉弄別人當好玩嗎?用白癡的眼光觀察周遭人的反應,再狠狠地嘲弄旁人的別人的虛僞及手足無措?還是其實該嘲諷的是自己?

套著白癡的外貌欺騙世人,除了騙吃騙喝裝瘋賣傻,看著周遭的人對白癡的反應、厭惡、反感,或許他們心中因此而衍生了一種自豪感,藉著譏諷他人的醜陋的言行擡高自己的身價,將自己置於俗人之上的滿足感。但是嘲笑著別人看不起白癡弱者的他們,其實真正瞧不起弱者的人是不是正是假扮白癡的他們?

他們幾乎都是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擁有相當優渥的生活,卻集體作出違背自己光鮮靚麗的外貌的舉動,扮起醜陋、可笑又可憐的白癡。在自擡身份企圖建築起自尊的内心外,其實都是生活上有所缺憾或不美滿的病態反應。無法改變或挽救的現實問題,讓他們逃向另一個極端,在扮演弱者踐踏他人自尊以建立自我尊嚴的同時,他們其實也是一群可憐的人兒。

但終究,假扮白癡的那扇逃生門処在現實的另一個極端,最終不會是他們真正的選擇,那只會是一個過渡,其實他們心裏都很明白,他們只敢在沒有人認識的角落扮演著可憐兒的模樣,白癡的面貌最終無法帶進自己現實生活中。所以,集團的最後命運畢竟是解散,即使他們多麽享受宛如大家庭般顛覆現實的生活,因爲認清了現實依然是現實的真理。

即使她勇敢地選擇在現實中扮演白癡,家人對這樣的面貌無所適從,現實又太過殘痛,她唯有選擇死亡,離開現實這個遊樂場,畢竟,遊戲完結了。

------------------------------------------------------------------------------------
片名:Idioterne 白癡(1998)
導演:Lars Von Tier
演員:Bodil JørgensenJens AlbinusAnne Louise HassingTroels LybyNikolaj Lie KaasLouise MieritzHenrik PripLuis MesoneroKnud Romer JørgensenTrine Michelsen
國家:丹麥

《白癡》與《乘風破浪》(BreakingThe Waves, 1996)、《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 2000)共為導演的Golden Heart 三部曲。

《白癡》是導演在發誓遵守Thomas Vinterberg所訂下的Dogme 95電影原則而排成的作品,原則如下:
In relation to the production of Dogme 2 "The Idiots", I confess:

  • To have used a stand-in in one case only (the sexual intercourse scene).
  • To have organised payment of cash to the actors for shopping of accessories (food).
  • To have intervened with the location ( by moving sources of light -candlelight - to achieve exposure).
  • To have been aware of the fact that the production had entered into an agreement of leasing a car (without the knowledge of the involved actor).


All in all, apart from the above, I feel to have lived up to the intentions and rules of the manifesto: Dogme95.

August 04, 2005


Sin City Posted by Picasa

Sin City罪惡城市背後的黑暗面

前天拿了好心人士的電影贈票,便和友人W到戲院去看Sin City。很諷刺,這套戯本來就已經買了DVD,可是卻一直沒時間看,結果反而到戲院體驗了一場視聽最高滿足的電影享受。

Sin City改編自美國漫畫大師Frank Miller 90年代的同名經典之作。爲了讓作品保持原著作的精神面貌,導演Robert Rodriguez還請來作者一起擔任電影的改編和製片工作,同時還請到殺戮電影大師Quentin TarantinoKill Bill、Pulp Fiction導演)來當榮譽客串導演。因此整部片子的調調可説是有名譽及實力的保證。

電影延續漫畫的風格,無論在呈現的基調(美國漫畫中以主角視點為出發的旁白、精神面貌)或是畫面上的呈現(黑白爲主色調),甚至角色的塑造、故事轉折和發展等,都具有美國英雄漫畫中的悲壯基調色彩。Sin City不僅是一部向Frank Miller致敬的作品,甚至可以説是美國漫畫改編作品中的最高傑作(若以完美呈現原著漫畫風格的電影這一點而言)。

電影先是以不同角色為主角分別敍述好幾個片斷故事,原以爲每個故事都不相聯接,唯一的共同點只是均發生在baSIN CITY這個城市而已,但看完第四場主要角色DwightJackie Boy的故事后,才發現整部電影背後的人物結構其實像蜘蛛絲一般又細又緊密般聯係在一起,並以三條主綫緊密的構成Sin City背後的罪惡城市的原像。

明星很大牌,幾個大牌和一些後起之秀都群集在這一部片子,故事開始前的開場片段,一個又一個演員名字旁還配有他們的經典成名作(中譯名部分),包括Jessica Alba 、Rosario Dawson、Elijah Wood、Maria Bello、Bruce Willis、Benicio Del Toro、Michael Clarke Duncan、Carla Gugino 、Josh Hartnett、Michael Madsen、Jaime King、Brittany Murphy、Clive Owen、 Mickey Rourke、Nick Stahl。即使大部分的名字對我來說都一些陌生,但是在娛樂圈應該都是重量級的演員及名人。果然不錯,去查了查,許多名字都曾出現在近期一些大熱電影中。還有那個演女殺手Miho的日本女子(前英國名模),怎樣看起來都很像Kill Bill 中的Go GoOren Ishii的混合体, 看樣子那一段應該就是出自崑汀之手。據説她手上的那一把日本刀還是Kill BillBride 所用的。

電影在黑白中穿插了每個故事中的特有的色彩,像是性感的紅唇、Marv的性感女神GoldieDwight 的球鞋、變態的黃面人等等,在一片黑白中顯得異常炫目。而許多絕對血腥暴力的畫面在黑白鏡頭的過濾后,都顯得冷靜了一些(比較不會觸動人類的潛藏的暴力神經),觀衆看了之後也會比較能認清“現實”與“虛構”的分別吧?搞不好Sin City 會成爲黑白暴力電影的先河。

只是奇怪的是原本已屆60大齡的警探HartiganBruce Willis飾)在8年牢獄后竟然看起來一點也沒有老化的痕跡,真是奇怪哉~~

July 30, 2005


Yomigaeri Posted by Picasa

死而復生《黄泉がえり》

剛看完一本書,梶尾真治的《黄泉がえり》,中文譯作“黃泉歸來”。

朋友J看完后推薦給我,說這是一部取材特異寫法幽默故事詼諧的小説。

的確很有趣,沒有可能發生在現實中的事情發生了,死了的人復活又回來了,而且不止一個!感覺上這樣的題材若是交到二流小説家或導演手中,一定會搞成一部溫馨浪漫的凄美隔世戀作品。當然我不是在影射最近的一部大熱作,而我也還沒看那部電影。只是這種題材的巔峰時期是在 "Ghost” 和"Always”誕生的90年代,就連當時剛在亞洲造成席捲風潮的日劇也曾以類似題材拍過相關劇集“隔世情未了”(當時當紅英俊小生吉田榮作搭配現在的二綫演員石田百合子),連新加坡也在電視電影巍為風潮的時期拍過《七月幽情》(天啊!戯名早就忘記了,在網上早了好久才找到!)也都是取自相同題材。可見這樣的題材似乎真的已經“過時”了。

但是,《黃泉歸來》並沒有落入這樣的俗套當中。死人的卻回來了,作者卻沒有相對的把它處理成一部單純的浪漫愛情故事,而是一部溫馨的家庭倫理科幻小説。

由於親屬對亡者深切的思念,藉由某种不知名的力量,死去的人死而復生了,以死前的面貌回到了人間。天啊!死去的人要怎能適應生活融入社會?註銷的死亡證明要如何處理?是不是要登記復活證明?周遭的人要如何接受?已經另組家庭的男人要如何面對復活的妻子?年齡相差極大的“兄弟”和“夫妻”要如何調适?不可能發生的事件發生了,在你還來不及想象的時候,作者已經把一大堆現實中應存的實際考量呈現在你眼前,在虛構(死人復活)與現實(實際考量)中竟然微妙地衍生出一種啼笑皆非的感覺,仿佛在一件嚴肅正經的事件面前卻忍不住發笑的感覺。人們在“死人復活”事件面前流露的驚慌無措和種種舉動的確讓人忍俊不住,但是倘若真的發生的那一刻,你的確不得不正面的面對現實中的諸等實際考量,在荒誕事件中的正經嚴肅的卻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讓我覺得很窩心的是作者提出了這樣的一個概念,那也是諸多黃泉歸來者反復捫心自問的問題:黃泉歸來的意義爲何?許多人縂在親屬或最愛的人死去后才真正後悔,縂覺得來不及為他做些什麽,或是有什麽事還沒做。而這種遺憾及思念真的把死去的人從黃泉喚回來后,這次在世的人是不是還來得及挽回什麽?是不是來得及做最後的道別?誤會是不是就能化爲諒解?據説這是作者對於和自己一直有嫌隙的死去的父親所潛藏的潛在欲望,像書中那對父子一樣,希望有朝一日能和死去的父親坐在一起喝一杯酒,盡釋前嫌。或許作者也想通過這部作品向現在的在世人的傳達些什麽吧?不要等到無可挽回的事情發生后才來後悔,多多珍惜眼前人吧?

唯一不太喜歡這部作品的一點是:日本的救世主義。想起來,全世界的災難電影也不過是這是十幾年閒發展出來的,好萊塢最早的災難電影應該就是講述舊金山大地震的那一部吧?好像是1979年的電影,拍攝及特效技術在當時屬創舉,雖然現在已是小巫見大巫。而日本的災難片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講述關東/東京大地震的黑白電影,戯裏的小男孩一直逃啊逃,最後連那尊地標性的大佛像也被震裂了,倒忘了最後結局是什麽,或許當時還是小孩的我根本沒有看完整部片子吧?

而接下來日本的災難片似乎都是圍繞在“哥斯拉”怪獸和咸蛋超人大戰中,英雄似乎會適時地出現在日本市區,拯救被怪獸弄得暈頭轉向的日本市民。當然這和好萊塢的英雄救世模式沒什麽兩樣,但是日本人的那一套總是讓我有種小孩子在談大人論調的感覺,仿佛把救世的大任放在小孩身上,期待日本的小孩都能成爲日本的救世英雄一般。這或許是日本政府潛藏的主張及洗腦手段,所以拍給小孩子看的洗腦電影免不了就用小孩子的語調去談大人世界中的救世主張。結果電影中的救世論調免不了像小孩子在玩家家酒一樣,充滿一種天真幼稚的積極理想基調。那時看Returner時就已經有這種感覺了,之後再造人Casshern 也免不了帶有這種調調。或許這些導演都是看“哥斯拉”長大的吧?

說囘《黃泉歸來》,最後原本應該發生大地震的熊本市,就因爲神秘力量“它”和一眾黃泉歸來者的“無私博愛”拯救了他們所愛的熊本市市民和親友,讓一場在劫難逃的災難隨著自我犧牲的“魂飛魄散”化爲無形,真是受不了那種積極正面到不行的救世主義。

當然,對於一個外太空生物在了解到地球人的“愛”之後深受感動還能自我犧牲,我是覺得很不錯啦。如果人類也能全都向“它”看齊,以博愛為前提化干戈于無形,那真是皆大歡喜、天下太平啦!


寫著寫著,竟還是控制不了寫了洋洋灑灑的一大篇東西,下次會盡量控制收斂一些。加油!!

自我反省 Self-Revaluation

最近一直覺得生活中似乎缺乏理性的思考,也覺得生活裏似乎少了什麽,像是有什麽事情少做了一樣。經過深思左想,才發現是因爲自己很久沒有寫Blog了。沒想到寫Blog已經變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動作”之一,或許人(可能就我而言)還是需要定期進行深層的理性思考,不然好像就枉費了人類作爲生物中最高級智慧擁有者的靈長類了。

我想可能自己必須對自己寫Blog的方式進行些許調整了,每次回顧自己的文章,縂感覺到寫的人似乎很“臭屁”地炫耀自己的“才學見識”,其實有沒有料明眼人一定早看穿了。而我其實也並沒有賣弄才學的意思,事實上很多文章裏的内容和資料我也是剛剛才在網上瀏覽搜集到的。只是單純的想在自己增加見識的過程做下紀錄,也順便和所有瀏覽文章的朋友一起分享,反正Blog本來就是一個讓彼此相互交流增廣見聞的所在不是嗎?

可能以後寫的文章不要那麽“專題”了,似乎這讓看的人倍感壓力,長度似乎也要裁剪一下,也許寫短些會更多人看,我也會寫得多一些。哈哈

我會繼續努力磨練自己的文筆的,反正文字這種東西本來就是要寫給“人”看的,若沒有人看,文字就缺乏它的價值,寫再多也沒意思。

好!我會加油的!!

July 11, 2005

キス~マンガ 漫畫隨想曲

以前曾有人說,會因爲愛上一部電影中的某個角色而使那作品變成心中的心水作品。沒有過如此體驗的我無法體會,因爲始終認爲電影或任何一部作品最重要最吸引我的元素始終是故事與情節的設定。當然還是會有因爲某個明星而去看某個電影的時候,但那不一定會是我愛上那部作品的原因。也就是說,在電影世界中,我幾乎不會因爲某個電影角色的魅力而喜歡上那部電影。

但是,我終于有還是這樣的經驗了。但不是在電影中,而是漫畫。

暫且先不說小説這個題材,似乎覺得,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媒介能像漫畫一樣,如此細膩地呈現人物的個性、心情與情節。電影總嫌時間不夠長,連續劇又花太多時間在鋪排事件與意外的衝突。又或許主要利用影像與視聽的電影與連續劇對觀衆來説是不停的視像接收,在資訊一個接一個如海潮般不停的湧入,觀衆在接收的同時在思考上無法即時作出反應。而漫畫(又或是小説)呈現的是一層又一層的畫面,在隨時可停可續可回頭重看的情況下,讀者可以“凝”在作品的瞬間,在靜止的那一個空間中更容易進入作品當下瞬間的世界中進行思考,衍生出對作品的感動,而那很可能就是永恒的,一種對那個畫面瞬間的永恒感動,而那也是只要你在拿起那本漫畫翻到那一面看到那張圖的時候便能即時回想起來的感動,伴隨著揪著心牙軟的感覺,逃不出耿耿於懷的感情渲染。無法當然不是每部漫畫都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或許這就是我不停看漫畫的原因,不停地在找尋具有這樣打動人心素質的作品。

達到“境界”水準的漫畫,是在鋪設一流故事情節的同時,更能夠凸現人物特色進而製造出角色魅力的作品。若只是有很棒的故事情節,但沒有相應出色的人物塑造,那讀者一定無法對人物的遭遇與心情產生共鳴。會被一個2D人物影響情緒、心情起伏,甚至愛上了的經驗,或許只有在漫畫世界裏纔有發生的可能。而那是沒有沉迷在漫畫書海中的朋友無法體會的經驗。

而在人物塑造這一點上,男、女漫畫家始終還是應了Men in Mars, Women in Venus這句話,在描繪與表達上,來自不同星球的生物始終是有不同的呈獻。女性漫畫家比較擅長于個別人物細膩的内心描寫,而男性作家則有兩派,一種是坦蕩盪直接了當式的情感宣洩,另一種就像是不善言辭的父親在舉手投足或是一筆一劃之間對妻兒洩露出來的微妙情感渲染。而相應的,男性讀者也比較能夠理解與接收男性作家所要表達的情感世界,而無法接受女性作家所呈現細膩的情感甚至稱之爲噁心巴拉肉麻無比的少女漫畫。雖然如此,在男女思想、地位漸趨平等的時代,男女漫畫世界的界限也漸趨模糊,細膩再也不是女性漫畫家的專利,安達充、臺灣紅膠囊、幾米都各自擁有無數的男女讀者群;提倡男性陽剛雄風的永安巧時代隨著作家年齡漸漸遠去。男性畫著少女漫畫的大有人在,女性在少年漫畫中混出個天地的也不在少數,小女生追看少年漫畫的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了,甚至有男生開始接觸追看少女漫畫。以前以作家性別區分漫畫類別的時代早已過去,我想未來的漫畫世界中性別的界線會更加的模糊。

今天一面聼著キス的Drama CD,一邊回想起看過的漫畫畫面,突然覺得自己那時對漫畫的感動也許不是因爲故事情節,因爲其實故事情節還蠻普通的,反而是那個長的酷酷燜騷又不善于表露感情帶有隱藏式溫柔的鋼琴老師讓我不能忘懷。又或許自己曾經學過音樂,對於書中刻畫成一個絕世鋼琴好手的他更是感到崇拜。很多人一定覺得我們這種人發神經了,怎麽會愛上一個書中2D的虛構人物?一定是發燒到頭殼坏去。但是,實際上我想我們比那些人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現實與虛構的區別。非現實的事物總是讓人癡迷,就因爲你難以在現實之中找到那一個人,而理想一旦具現化,那就不一定是美麗的了。現實的考量與殘酷總是容易折損事物的美麗,夢想容易在現實中夭折,所以漫畫中的理想人物若真是活在現實中,那可不一定這麽可愛了。

June 14, 2005


Distance Posted by Hello

這麽……遠,那麽近……

這麽遠,那麽近……

中文譯名不是蓋的,簡短的六個字就貼切地帶出了電影的主題,雖然有抄襲德片《咫尺天涯》(Far Away, So Close)的嫌疑。日文戯名就乾脆直接用英文,叫Distance。

不論中文英文還是日文,看戯名就知道,這是一部關於“距離”的故事。

電影要講述的不是地方與地方之間跨越空間的距離,也不是超越時間年代的距離,而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之間無形的距離。

首先簡單介紹導演是枝裕和這個人。

“1962年6月6日出生于东京都,1987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文艺科,之后加盟TV MAN UION制作公司,主要拍摄电视纪录片。”這段經歷對其往後發展極其重要,他的電影作品因此受到影響,多帶有紀錄片式的紀實風格,淳樸而質實。而且他總能在衆多社會現實題材中選出一個多數人忽略卻又非常重要的一個生活層面作爲拍攝切入點,相信這種對題材選擇的敏銳度應該也是早期這段經驗的鍛煉成果之一。

是枝的電影產量並不多,較出名的也只有1995年處女長片《幻之光》(Maboroushi no Hikari),1998年的《下一站,天國》(After Life), 2001年的《這麽遠,那麽近……》(Distance), 2004年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Nobody Know)。向來他手下的電影題材都圍繞在人的生命之間展開,生離死別一向是他電影中重要的命題。聽説最新一部古裝片《花樣奈穗》還在製作當中,改編自《黃昏清兵衛》原著作者古典小説家藤澤周平的同名小説,古裝題材可説是是枝的初體驗,演員陣容還算是滿強大的,包括宮澤理惠淺野忠信岡田准一,談的也還是生和死的問題。上映日期要等到製作完成后的明年暑假,引頸長盼的觀衆應該不少。很諷刺的,要不是他的《無人知曉》分別在戛納電影節和威尼斯影展上獲獎,恐怕他的緩慢紀實與細膩的特色不會由“無聊”變成一種褒獎。貶與褒僅在一線之間,差別在於少數代表權威的電影人士是否給你一個肯定,讓更多的平庸者對你另眼相看而已。

他最欣賞崇拜的竟然是臺灣導演侯孝賢。處女長片《幻之光》據説就是向侯導致敬的作品。改編自日本作家宮本輝同名小説,但是細膩緩慢的呈現手法可説是與侯導的長鏡頭不遑多讓。

導演是枝裕和出了名的以紀錄片紀實方式緩慢呈現主題的手法在這部2001年的電影中再次重現。《這麽遠,那麽近…》的出發點源自于1995年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惡性殺人事件,這個由奧姆真理教執行的無差別殺人行動導致12人死亡,上千人受傷,同時也使日本陷入恐怖主義的恐慌之中,村上春樹還因此花了幾年時間調查並完成了報告文學《地下鐵事件》。恐怖行動除了在當時的社會上造成震撼,接連成爲社會新聞頭版外,即使在事件發生的幾年后還是以某种程度的陰影留在某些受害人或其家屬心中。是枝便針對事件的後續影響展開,採訪了上百名受沙林毒氣事件影響的關係者,經過仔細的過濾與沉澱,加上個人的想象,他完成了這部作品。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並不是在電影完成的2001年,而是在2004年麻原彰晃被判處決的一年后。然後,透過是枝裕和的《這麽遠,那麽近…》,第一次站在不同的角度,不是被害者,也不是加害者,去看事件的發生與影響。

是枝裕和並不是直接採用沙林毒氣殺人事件作爲電影核心的背景,只是他很巧妙的虛構了另一場宗教恐怖殺人事件,不見一滴血地去陳述恐怖事件的影響及留下來的人心中的沉痛。故事就發生在事件結束的三年后,由四個來自不同年齡、不同生活圈子的人展開,不論是花店的老闆,還是年輕游泳教練、上班族,甚至中學教師,一年365天看似毫無交集的生活卻在某一天集合在一起。四個人每年的那一天都會相約到某郊外的山區去,在山裏的湖泊邊緬懷死去的親人。問題是:死去的親人不是恐怖事件的受害者,而是當年策劃恐怖行動的加害者。

然而山裏並不只是他們四個而已,還包括偷走車子的神秘人和一個當年背叛其餘5個事件關係者的逃兵。當年逃兵背叛其餘5人並將事情揭發出來,恐怖行動因而並不很順利地執行,剩下的五人於是在當時集會合宿地點附近自殺,並將骨灰撒入湖中,而逃兵也因此坐了幾年的牢。而事發后的今天,來到現場的5個人各自懷抱不同的心情站在他們葬身的湖邊。更因車子被竊走而不得不留宿山中,那一夜,5個人在百無聊賴的寂靜之中被迫面對死去的人、自己、以及面前的人,去回想加害人、親屬、死者、幸存者之間到底是個什麽樣的關係。

結果我們看到的是距離,不論是在加害人與家屬間,還是悼念者之間,甚至加害人小組之間都存在著距離。人與人即使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中,睡在同一張床上,還是免不了有心靈上的距離,所以加害人永遠的離開了親屬,而留下來的人也搞不懂爲什麽自己的親人會因爲宗教偏執而做出這樣的恐怖事件。然而即使懷抱著相同的理念,也會因爲投入的多寡而產生差異,形成距離,所以逃兵逃走了,他無法理解小組中其他狂熱者眼中看見並渴望的新世界。但是,奇怪的是,並沒有血緣關係的那批加害人卻因爲信念與宗教的力量,和自己的教友在山中過著比和自己的親屬還要親近的生活,心靈距離的微妙不明或許就是是枝裕和想要交由觀衆思考的東西了。

是枝還饒有興味在完筆前作了一個設定:逃兵對花店老闆說,你到底是誰?你說你是夕子(死去的加害者之一)的弟弟,但是她跟我說過他的弟弟已經死了……。我完全搞不懂是枝的陷阱設在哪裏?花店老闆到底是不是夕子的弟弟?他燒掉的照片是不是夕子和他小時候的合照?那他和醫院裏的那個老人又是不是父子?如果都不是,他又是誰?即使再看過一遍相信也找不出真正的答案,反正那本來就不是是枝要表現的企圖,人物間模糊曖昧的距離才是他想要表達的現實。這個世界上既然有同床異夢的夫妻、一起成長卻完全不了解彼此的兄弟,也就一定會有像敦這樣莫名卻又無比親切的陌生人。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可以那麽簡單,也可以是如此複雜,世界正產生于此。

網絡上有句流傳的話非常美妙,“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不管它是不是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之筆,還是張小嫺從網絡演變中得到靈感,總之它非常貼切地表達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世上最遠的距離並不是物理上的空間,也不是宇宙銀河間的光年,而是心靈上的無形距離,看似近,卻又那麽遠……

June 11, 2005


After Dark Posted by Hello

陷入村上春樹《黑夜之後》城市裏的真實

自從長篇的《海邊的卡夫卡》在2003年推出后,批論家對村上春樹這部長篇矩作的讚揚聲一直是沸沸揚揚的,《海邊的卡夫卡》也一直被擺在書店日本文學書架上的最前綫,圖書館老是找不到這本書只因不間斷地在不同人之間轉手,以至這本村上最新作品《黑夜之後》(又譯:《天黑以後》)推出以來我幾乎沒有注意到它的誕生。直到在2005世界書展上某一個小攤位上發現它的存在,才驚覺村上大師又有新作品問世了。而且,應該已經出了好一段時間了吧?不然我也不會這麽快就在圖書館的書架上找到它了。

天黑以後》是一部很容易看的小説(我比較喜歡這個譯名),不到一個星期單靠上下班的交通往返時間就能消化完畢。上網查了查,其中一篇書評説道:“這是村上春樹25年來第一部完全以第三人稱寫就的長篇小説”。當然,村上大師一向來就以第一人稱“我”化身為自己筆下作品的主人翁,我們感覺上就習慣把“我”當成村上先生這樣的角度去感受村上的書中世界,仿佛那是一扇通向村上内心世界的唯一出口,把它當作是更加貼近村上的唯一途徑。但是,《天黑以後》的主角再也不是代表著村上先生的“我”了,反之,“我”隱身到了觀衆/幕後人黑子的位置,靜靜地佇立在小角落一旁引領著讀者注視著故事的發展。“我”並沒有消失,他還是潛藏在小説中,與讀者同在。在《天黑以後》,“我”變成了“我們”,假如說村上的作品是一部電影的話,他就由攝像機裏被拍攝的對象邁出這個框架來到觀衆的世界,和“我們”一起坐在觀衆席,像是一個操作攝像機的老手在電影試片會上引領大家進入故事情節中。

剛才我將村上的作品比喻為“電影”並不是隨便舉例而已。《天黑以後》是一部以電影劇本的語言及角度寫就的作品,非常的細膩,每一個場景的交代都非常的小心謹慎,每一個角度的變換也註釋得清清楚楚,人物的外形、穿著、談吐、心情一覽無遺,而且整部長達229頁的小説實際上只說了由午夜11:56到清晨6:52分短短七個小時的故事,這樣的篇幅幾乎很容易濃縮成一部電影的長度,故事情節也很像一部類似岩井俊二是枝裕和小品電影的風格(蠻像《燕尾蝶》)。自市川凖導過《聼風的歌》之後,長久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人膽敢改編村上老師的作品將之拍攝成電影(據説村上老師也不讓),村上詩意的語言與抽象的腦部活動流程及内心話畢竟不容易用電影的形勢作完美的呈現,弄得不好還會被村上迷們強烈的攻擊與詛咒。或許村上老師覺得相較于其他同行,對於自己鮮少有作品呈現在大熒幕上也會覺得寂寞了吧?因此就乾脆自己來寫成一部像電影劇本的小説,煽動有心的電影人士?聽説市川凖又再度挑戰村上春樹的小说,2004年的「東尼瀧谷」(Tony Takitani)改编自村上春樹短篇故事集《萊辛頓的幽靈》其中一節《東尼瀧谷》,电影是還沒看,也不知道又沒有機會看,但聽説電影色調很冷,配樂是坂本龍一,女主角是宮澤理惠

在《天黑以後》,村上老師帶領著讀者們以無形的眼睛(攝影鏡頭?)以鳥瞰的方式俯視這一個陷入黑夜以後的城市。於是,我們的視點以穿插的形式不間斷地落在幾個人物身上:連續失眠不願回家的19嵗少女淺井瑪麗、她21嵗昏睡2個月的姐姐淺井惠麗、在電視中超現實空間出現的無臉人惠麗中學時的朋友高橋、以暴力傷害異國妓女的白領夜間上班精英白川,並且以他們在某一天午夜11:56到清晨6:52之間身処的地點不停的切換場景:Denny’s 餐廳、惠麗的房間、情色旅館Alfa、連接惠麗房間異樣的抽象空間、Skylark餐廳、白川上夜班的公司、高橋練習直管喇叭的地下練習室、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清晨寧靜無人的公園、惠麗現實中的睡房……。故事就在這座陷入黑夜中的城市裏的7小時間展開。

以前看村上春樹作品縂有一種不切實感,或是是因爲那都是屬於敍述者“我”的世界,感覺和我們的世界沒有關聯,甚至連呼吸的空氣都是那麽不一樣。但是《天黑以後村上用了一干虛構的第三人稱角色構成這部小説,反而讓我有種“他們的確活在這個現實世界中的某個角落”的感覺,仿佛村上終于走入了我們的世界,即使故事中發生的事件是那麽的不平凡又佈滿巧合。坐在Denny’s 餐廳的瑪麗遇上兩年前陪同姐姐惠麗約會時對象的同伴高橋,再因爲高橋的原因會說中文的瑪麗被Alfa旅館的經理找來幫忙一件中國妓女被傷害事件,施暴者就是精英的夜間上班族白川,而他似乎又和陷入昏睡的姐姐惠麗有一種無形的聯係。在短短229頁不到7小時的故事中,我看到了現實世界中人和人相處的模式,社會的樣子,還有我們既是完整的個體、也是構成這個社會整體的一小部分的事實。

喜歡咀嚼村上的文字,仿佛可以感受到同樣的心情,看到村上眼中看見的世界。説白的一點,就是:村上怎能寫出我所看到感受到卻又寫不出說不出的一切?就像一開始的鳥瞰式描繪的夜間城市:“透過飛在高空的夜鳥的眼睛,我們從上空捕捉那光景。在寬闊的視野中,都市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生物。或者說,看起來就像許多生命體糾纏在一起所形成的一個集合體。無數的血管,伸展到無從掌握的身體末端,讓血液循環,永不休止的更替細胞。……”還有就快結束前的一句:“弦月化成白色沉默的岩塊,變成遠方遺失的訊息,浮在西邊的天空。……”

有人說,村上小説在中文市場的成功,可以歸功於賴明珠的翻譯。的確,比起中國版的譯文,我還是比較喜歡臺灣香港版中的賴明珠。許多讀者更是專注鍾情于賴明珠的譯文版,透過賴明珠來了解村上的文字世界。

問題來了:那我喜歡的到底是村上式的敍述文字,還是賴明珠的譯文堆砌?

June 03, 2005

三島由紀夫死前的智慧寓言

最近看了三島由紀夫的《不道德教育講座》。

本來以爲,起碼在28嵗以前不會想看三島的作品,即使知道他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文學作家以及聞名海外的小説作品《假面的告白》在我逛圖書館的時候不時出現在我的眼前,都沒有想要嘗試閲讀三島由紀夫的欲望和勇氣。因爲這個男人實在太難搞了。

1925年出生的三島,日本國内正在醖釀的軍國主義情緒伴隨著他的成長,一個年輕氣盛充滿抱負的青年和國家呼吸著一樣的空氣,和國家逐漸擴充軍力和野心一樣,他將瘦弱的身軀慢慢鍛煉成顯現男性肌肉美的強健體魄,在精神與肉體上幾乎都與日本軍國主義同步而行。然而舉國越演越熾的軍囯情緒就在1945年達到最頂峰的時刻突然像綳緊的琴絃一樣斷裂,愛國的精神換來戰敗的屈辱,驕傲變成頽喪,侵略宰割的強者被對調爲任人魚肉的弱者。這不論是對一個國家的信念,或是深信國家政策的日本國民而言都是重大的打擊,更何況是一個自小生長在這樣一個環境的三島?就像是突然被強迫否定自己成長以來的所有認知,要放棄自己一直堅信的理念並且得表示唾棄,男性的尊嚴蕩然無存,他的自尊心遭受了極大的傷害。

整個社會的動蕩與氛圍的變革讓他的精神遭受前所未有的激蕩,他思考思考再思考,在戰敗的情緒當中和國家一起接受事實進行自我調整,發現無法對自己之前所苦苦崇拜追求的男性肉體美釋懷,國内戰敗宛如被人蹂躪強姦的空氣讓他的男性自尊如陽痿般一蹶不振。他的男性尊嚴爲了找尋釋放的出口,終于在自己隱隱的潛意識中發現了一條活路,1949年,他完成了《假面的告白》,主人公以自剖表白的口吻敍述發現自我特異性同性戀傾向的心路歷程。這部作品引起軒然大波,在衛道士的眼中也成爲特異者。儘管在諸多非議與攻擊聲下,擁有多部知名作品的三島還是在自己四十五嵗的那一年獲得世界藝術界的殊榮肯定:他是“世界一百人”中唯一入選的日本人,甚至身為師傅在1968年便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都沒能獲得這項榮耀。

被美國人譽爲“日本海明威”的三島似乎並沒有滿足在這樣的讚美聲中,在人生到達頂峰的時刻,他似乎對1945年日本和自己的男性尊嚴同時戰敗一事耿耿於懷。結果“他對進行軍事訓練的右翼團體的同志留下檄文,並在辭世之歌托付了自己「諫世」的感懷,並衝進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室,然後在陽台上呼籲自衛隊隊員起義”,他選擇用日本傳統的方法自盡—切腹,由心愛的同志為他介錯。在幕末明初的日本所盛行的武士道中,武士莫不以切腹自盡為人生最高美學,切腹者用小刀切斷自己的腸子后,擔心殺傷力不足死不成又半條命,便由自己信任的人擔任介錯,將他們的頭砍下,完成切腹自盡的最後儀式。三島在幕府結束133年后選擇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雖然事後世人都定義他為“軍國主義狂熱分子”,認爲他捨棄不了年輕時代奉若神明的軍國主義信仰而且對國家當時的對外軟弱的姿態感到失望因而採取這樣的舉動。我當然也認同這樣的因素有一定的作用力,但我始終覺得三島更加重視的是對“美”的追求。自殺方法可以有份多種,爲什麽選擇切腹?武士道中切腹是對自己的錯誤舉動負責的交代行爲,可是三島切腹又不是為日本軍國主義的錯誤罪行表示贖罪,相反的按照一般人所深信他若是為哀悼軍國主義的去勢而切腹,反倒是和切腹行爲的原始義涵背道而馳了。

我想,他的切腹可説是和幕末的那一批保幕派如出一徹。保幕派在維新派當道發現大勢已去,一個接一個“被迫”自殺,被要求以武士道承擔錯誤的準則以切腹來負責,實際上其實也是對自己懷抱的理念繼續堅持的表現:既然我的信念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勢,不如就讓我懷抱著它到另一個世界去繼續堅持吧?根本就是不認輸不承認失敗的想法。這種表面上是認錯實際上是對自己信念繼續堅持的“美”的觀念,似乎在三島身上繼承了。他真要是為軍國主義犧牲,可以選其他的方式:自焚、自爆也都是壯烈震撼的犧牲方式,爲何偏偏選擇老祖宗的死路?結果使人到現在還在為他的死法和原由辯論不止、繼續揣測, 連死了都還要麻煩影響到那麽多人,所以我才說這個男人難搞。

但是這本《不道德教育講座》倒是出奇地幽默風趣,書中吹的是一股黑色幽默的暗諷。世人皆講究德行要求道德,他卻反其道而行要求世人放開束縛跨出道德門檻,要多説謊、要欺負弱小、要欺壓女性、要在言語上表現更多暴力、要多炫耀、要更狂妄……所有原本被讚譽的美德都被他譏為虛僞,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字裏行間又流露出一定的道理,讓人不得不信服。

其中有一篇讓我忍俊不住,叫做“應該主張文質柔弱”。文中說提倡男性陽剛美的時代仍在盛行,日本仍舊沉迷在棒球選手陽剛氣昂的運動世界中。他建議新一代的男性應該變得更柔弱、態度更軟弱、體格更纖細、性格更沒用、更無擔當的責任感。他認爲政界的那些老頭計算的是年輕人擁有自己所沒有的年青力盛,因此會作出一大堆舉止去利用年輕人。爲了不讓自己淪爲政客老頭手中利用的工具和犧牲品,年輕男性應該變得更加柔弱無能,那麽老頭們即使有心就不會也不能打你的主意,而且其他國家也不會動不動就懷疑你國内的軍國主義是不是又會興起了,誰會擔心養了一群脂粉味濃厚軟弱無力的黃毛小子的國家會來侵略他們的國家?

果然如三島所料,日本現在就是一個這樣的國家。

May 30, 2005

“天然美少女”讓我很燜

最近看了一部漫畫,結果原本應該是娛樂身心的消遣反倒讓我非常鬱悶,一整個早上只要一想起漫畫的結局,就覺得很“燜”。實在並非是因爲漫畫太爛或是太無聊,而且我並非是那種將無聊的事物放在心底記挂心中的人,而是因爲那部漫畫實在太真實了。

這部漫畫不是什麽嚴肅的政治漫畫,也並非恐怖或懸疑題材,或是科幻故事或悲慘情節,相反的,它是一部相當輕鬆的少女漫畫小品。台譯名《天然美少女》,作者是日本的麻生美琴。故事相當簡單,環繞著一個日本高中女生的家庭、校園、戀愛、夢想與成長故事展開,以及她身邊可愛的朋友、出色的男友、溫馨的家人、排斥與奇怪同學等等構成的單元故事,全套10本。

一個外貌、身份再也平凡不過的女生,竟然會有全校最出色受歡迎的兩個女性好友,同時全校最受歡迎的男生成爲他的男朋友,而且全校最花心的花花公子也暗戀了她十年還表示之前所有的花心行爲都是爲了她的預演,一切只因爲她的自然率直的個性,周遭的人都被她這種天然的個性吸引。接著故事就在這個大前提慢慢展開了,一個又一個不同又有趣的人物陸續登場,妒嫉她的、怨恨她的、欺負她的,不管是學校的女生還是外校的陌生人甚至打工的同事以及他的朋友,每個人在和她相處后都被她這種天然的個性“打敗了”,所有的惡意相向最後都變成一種屈服,甚至有些還變成她的朋友。聼起來非常不可思議,但是我相信世界上的確會有這樣的“狠角色”,看似文靜柔弱卻又非常有力量,不自覺會吸引周遭的人,就像太陽一樣放出光芒,而行星都不由自主地環繞著這顆恆星運轉,吸收太陽的光和熱再繼續釋放自己的魅力。

當然讓我鬱悶的並非這種人的存在,相反的若是身邊有這樣的人,雖然可能會非常羡慕或是嫉妒她擁有這樣的才能,但是還是會不自覺地想和她做朋友吧?而對那些心中充滿陰影或黑暗面的人而言,可能會受不了這種個性如陽光般四射的人吧?畢竟對比之下就會顯示出自己心底那個不可觸及的陰暗角落,同時卻又會像枯萎的花草一樣渴望陽光的滋潤,不自覺地去接近這樣的人,可以説是陷入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之中。

其實讓我感到非常鬱悶的是故事的收場的結局。從第一集開始就非常愛慕她的男朋友陸然發現自己對她的喜歡其實是一種近乎 “崇拜”與“羡慕”的渴望:他嚮往她的天然自成並不自覺地把它當作一種理想,結果回想起她說過的一句話: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別人身上是會不幸的,驚覺自己内心的想法,結果反倒是當初她的一句話造成自己不幸的結果。他無法忍受她的眼淚,因爲她在自己心中一直是堅強與自由的化身。他無法忍受她這種完美的天然在與自己交往過程中會被扭曲甚至摧毀,他希望她永遠是一支向上生長的向日葵,害怕代表自己理想的她會被扭曲而變型。換句話說,他喜歡的只是理想中的她而已。相反的,卻對自己另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家庭破碎的可憐身世感到憐惜而覺得無法離棄,結果就在最後一集來個大顛覆,相戀的兩個人突然分手,甚至連一開始維繫兩個人的承諾:“一起到美國”也以另一種變相的形式“實踐”了。最後每個人都朝著自己的方向各自散去,好多年之後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際遇,只是結局不再是一貫自以爲是的“完滿”結局了。

我個人並不是那種只喜歡大團圓結局而無法接受悲劇收場的人,當然有誰不喜歡喜劇作結?我也認爲有時候故事必須具有一定的悲劇性,才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且製造出難忘的經典效果,所謂:“遺憾美”纔是真正的完美,更是我一向來堅信的原則。那我到底在鬱悶什麽?

一般普通少女漫畫的“完美”結局,一向都是以“皆大歡喜”作爲收場,即使一向受到考驗的男女,也會突破重重難關,幸福美滿的在一起,而所有的希望與理想似乎在他們的生活中也並非這麽遙不可及。漫畫中常會貫穿著日本的國民性教育理念:人只要努力一定就能成功、千萬要繼續堅持不要放棄,一種積極向上的信念時不時都貫穿一本又一本的漫畫、一部又一部的日劇或電影中,甚至綜藝節目紀錄片不少都以這一信念作爲製作及呈獻方向。

但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是不是努力就一定會有成果?不放棄就一定會有希望?付出和收穫一定呈正等比例?付出多少一定會獲得多少?

當然,你可能會認爲:漫畫不過是虛構的,不必太當真。但是,我往往會在一些特別的漫畫之中看到日本漫畫家們從中傳遞過來的現實之中的真實:日本校園暴力及學生欺負事件我並不是從任何媒體報道中得知,而是從漫畫中看到;學校裏學習的知識與你將來在那一所大學拿到的文憑並不一百巴仙決定你的未來,甚至看似有用的東西都會變得無用,結果真正可靠的是自己的一技之長;日本現代年輕男女的性愛觀念如此的開放到隨便隨處做愛的地步,而大和民族的老祖宗開放的程度也不見得比他們的後輩子孫來得遜色;甚至日本的衆生萬象文化傳奇,都可以從漫畫之中感受得到,而那不一定是電視或是媒體報道上你能親眼見到的“真相”。

也許我鬱悶的,是麻生美琴傳遞給我的真實:戀愛不一定是兩情相悅就能夠長存持久的,愛情不是付出就一定有回報,夢想不一定是懷抱就能實現,人不是努力就能得到所有他想得到的東西……現實的真相永遠是殘酷的,只是我居然從一個虛構的漫畫中領悟到這個真實不過的道理。這,可能“真”的讓我很燜。

May 28, 2005


Basara Posted by Hello

婆娑羅Basara

這是一部支綫龐大人物衆多的史詩漫畫。由田村由美執筆的《婆娑羅》1993年獲得第38囘小學館漫畫大賞,故事情節頗爲複雜曲折,而她的劃風在乍看之下非常淩亂,其實是因爲筆觸及層次較多,看慣了其實覺得畫得還挺華麗挺美的。

一開始就已經知道這是一部得獎佳作,擺在漫畫租書店的架子上好久好久,它也呼喚了我好幾次,但就是有礙于它淩亂的畫工令我卻步不敢恭維。一直到全書店的好漫畫幾乎都被我看盡了,不得已上網看免費漫畫時嘗試性地看了看,結果,一看不可自拔也~

故事架構非常龐大的婆娑羅,說的是日本未來的故事,但卻是一個文明進程倒退的未來。由於日本在未來遭受嚴重的破壞,人類文明倒退,日本本州南部的“蘇芳之都”,也就是故事展開的起點,已變成一個沙漠之城。當時的日本處於君權當道的暴政之中,國王鬱金王用高壓武力統治人民,人民則生活在貧困與受壓抑的恐慌之中。國王自己坐鎮在本州關東一帶,而將日本其他地方的統治權分封給自己的孩子。黑王、蒼王白王赤王佔據招本州的各個領域,而日本其它部分如北海道、四囯、北九州、琉球的地方勢力也因不滿王權暴政而各自割據一方,採取消極的抵抗,整個日本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況。

而故事便自蘇芳之都展開,在鬱金王么子赤王殘虐統治之下,人民怨聲載道,卻又無力反抗,只能寄望于傳説中的“命運之子”有一天能拯救他們。“命運之子”是白虎村的傳説,村民深信村中一對龍鳳雙胞胎中的其中一人就是能夠帶領他們走出悲慘命運的“命運之子”,而雙胞胎中的哥哥更達更是從小就被當成是“命運之子”而培養長大,相對的妹妹更莎反倒不受到村民和父母的重視。直到一天赤王突然對白虎村用兵,要他們將威脅王族的“命運之子”的人頭交出來,在一片廝殺中,“命運之子更達死了,爲了維護村人的希望和父母、兄長的信念,更莎在那一刻便決定以更達的名義活下去,女扮男裝率領人民與王族勇敢作戰,誓要殺死赤王爲兄報仇……

然而,王族中也有一個“命運之子”的傳説,鬱金王因聽信一個預言者的話,認爲么子赤王將會不利于己甚至危害王族,而從小就在赤王的身上烙上奴隸的標誌,自心中將這個王子放逐了。但是天生具有王者風範的赤王仍然受封為王,即使被分封到一片荒涼沙漠的西日本,在他的領導下,沙漠中崛起了一顆閃亮的寶石“蘇芳之都”,一個富饒強盛的城市,與之相對的廣大受暴政壓迫的百姓。以“”為標誌的赤王,是王族中的革命者,他殘暴和治國的天分雖然是承襲自王族血統,但是他卻不折不扣是王族中的異類,他徹底蔑視自己出身的腐敗王族,認定自己有一天可以成爲一個超群卓越的明君,君臨日本。但是,他清楚的知道,若是一天沒有除去代表人民希望的“命運之子更達這個所謂叛軍,他的王位就沒有一天能鞏固下來……

一個代表平民百姓、一個來自國家王族,互相仇視的兩個人,卻在命運的擺弄下,以一對單純男女的身份,在溫泉相遇了。只是簡單村女的更莎遇上陌生男子朱理,隨著幾次事件的發生與相互了解,他們相愛了。而且很諷刺的,兩人在相知相處的情況下欣賞彼此,而佩服對方所懷抱的政治理念;卻又爲了希望能和對方長相廝守,而更急於剷除心中各自的敵人,也就是雙方所不知道的另一個彼此。故事的轉折點就在於15集的戰場上,雙方終于以敵人的身份正式對弈,才驚人地發現對方是自己深愛的人的殘酷事實……

說到這裡,我才只簡略地用兩位主角的觀點簡單地敍述到15集的發展,其他還有數不清的人物、故事旁支和往後10集的故事發展。你終于能了解我所說的:“這是一部支綫龐大人物衆多的史詩漫畫”這句話的意思了嗎?

我個人覺得更精彩的在於雙方發現彼此真實身份之後所發展的故事情節,那一次的會面雖然殘酷,卻是兩個人的人生的另一個轉捩點,原本對峙的局面慢慢轉換為另一種特殊形式的精神同盟。爲了打倒腐敗王權建立一個真正平等的日本新局面,他們雖殊途,卻懷抱同樣的目標和理念,也慢慢成長為另一個成熟的人格。然後,一切只待最後一役的來臨……

除了兩位主角,個人覺得全書所出現的其他角色都別具特色,每一個都是特殊的存在,即使出現過的有那麽多人,你還是會忘不了其中一些人的瀟灑、帥氣、彆扭、坦率、精明、誠實、可愛……每個人的個性都是那麽的耀眼奪目,就像不同種類色澤的寶石放在眼前,一片絢麗奪目……

個人最喜歡看似有心機、心裏又寂寞無助彆扭可愛的蒼王淺蔥,以及像風一樣自由、像羽毛一樣飄逸、深負魅力卻又難以捉摸的男子揚羽,即使他們都很愛更莎,卻都能與“更達”並肩作戰,作爲他最好最信賴的有利後盾及夥伴。揚羽離開的那一刻,我還哭得很慘的說……

據説田村由美以“婆娑羅”作爲漫畫名字的用意,在於其梵語意義“自由意志”。這是一個渴望自由的故事,一場爭取自由的戰役,還有擺脫仇恨枷鎖身份束縛的自由戀愛,以及最後回歸自由生活的人們。

最後,原諒我,只花了那麽一點篇幅為你們做這麽不負責任的介紹。因爲即使用上三面、四面甚至寫滿五面我也無法為你們完全詳盡地介紹這個故事,一部支綫龐大人物衆多的史詩漫畫……還是拿在手上自己看比較過癮,勝過我在這裡甘費唇舌。

May 14, 2005


Death In Venice Posted by Hello

魂断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Morte a Venezia

這是一部很久以前看了卻始終沒有看完的電影。
因爲買了過爛的DVD,讓我的魂就此斷在130分鐘的電影的最後15分鐘。我永遠也不會知道看著美少年在沙灘上扭打的作曲家Aschenbach是怎麽死在威尼斯的海灘上,臨死前的最後一刻他眼中看到的又是什麽?

很久以前就想看了,在瀏覽電影雜誌上為它的名字驚艷:《魂斷威尼斯》。是浪漫的愛情電影嗎?愛得難分難捨的大時代戀愛經典悲劇?在浪漫的異國之都發生的戀情是不是都有悲劇的下場?男女主角會如何邂逅?如何分手?誰死了?誰留了下來?無限的遐想就一直延伸到看了電影的那一刻,才發現全然不是那一囘事。

在買下這部DVD的那一刻,我還以爲這是一部中年男女在威尼斯發生的浪漫戀情悲劇。直到在電影開場不久和來到威尼斯度假兼逃避心靈創傷的作曲家Aschenbach一樣,發現坐在飯店大廳一隅的美得令人炫目窒息的細緻臉孔,竟然是一個美少年,才知道自己的想象力真的是不及小説原著及電影的萬分之一。現在你該知道我犯下了多大的誤會了吧?

少年,你的名字叫Tadzio,來自法國的翩翩美少年。

在工作與家庭方面兼遇到瓶頸的德國作曲家Aschenbach來到了威尼斯,爲了逃避江郎才盡的壓力、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還有無奈的喪女之痛,展開了威尼斯散心之旅,下駐麗都酒店,卻因此邂逅了另一個美麗的靈魂。

同樣和家人一起來到威尼斯過暑假的Tadzio,在衆多兄弟姐妹中唯一繼承了母親美貌的少年,在驚鴻一瞥之後,已經完全無法離開Aschenbach的視網膜内。他不斷的追尋少年的身影,穿過大廳、餐廳、海灘、教堂、甚至僻陋的小巷,而少年給他的,卻是有意無意的一抹笑,對他虛弱的心臟造成一環又一環沉重的打擊,卻又無法自深沉的誘惑中抽身,以致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不像Stanley Kubrick 1962年的不倫老少戀 “Lolita”,這兩人從沒有任何接觸,至少在言語及肢體上,誰知道在眼神的傳遞及微揚的嘴角背後在他們的腦海中彼此又會進行怎樣的交流?是愛嗎?我想Aschenbach應該是一個正常的中年人,但是他還是不自覺地被少年驚人的美貌攝去了魂,因而不由自主地去追尋少年的身影,甚至梳妝打扮起來,只期盼少年傳來一個又一個更誘人的微笑。他只是一個可憐的中年人、一個患有職業病不斷追求“美”的藝術家。他用盡一生追求的,是對藝術的執著和美麗事物渴望。然而,在威尼斯,他遇上了這個美少年,卻無法掌控甚至接近這個美,也無法將這個美轉化為音樂創作上的靈感。一度選擇放棄逃避,卻始終無法欺騙自己對美麗靈魂的渴望,即使知道威尼斯正受困于傳染瘟疫的威脅,卻成了他選擇留在威尼斯、留在少年身邊的最佳藉口。

結果,在威尼斯的海灘上,看到心愛的少年和同伴扭打在一起,他的心無法承受更多的悸動,也許是威尼斯的可怕瘟疫,也許是受熱浪侵襲不新鮮的草莓引發的霍亂,也許是他的眼睛不願再見到眼前可怕的事實—他永遠無法得到少年的美,他的魂,留在威尼斯的海灘上……瞳孔中,也許永遠留下了少年永恒的美,那或許是唯一能永遠保存那一份炫目美麗的最佳容器。

飾演作曲家AschenbachDirk Bogarde的確是出色的演員,把可憐中年男子在面對少年時的驚慌怯懦卻又異常執著表現的淋漓盡致。

就像是電影中Aschenbach對唯一瞬間美麗的追求一樣,這部電影的工作人員自己似乎也執著于同樣的追求。導演Luchino Visconti 在1971年改編執導這部電影的五年后死在意大利的另一個角落,而片中飾演美少年的Bjørn Andresen在這第一次的電影演出經驗后令人驚艷,但是隨後就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能超越他在《魂斷威尼斯》的知名度。Bjørn Andresen在演出這部電影的時候,還只是16嵗的少年,如今也已是60嵗的老頭,昔日的美貌也只能以這種方式永遠地保存在電影中。電影還美妙地結合了威尼斯美麗的異都情懷和蕩氣回腸的悠揚配樂,大家似乎都把最美的都留在這部改編自德國作家Thomas Mann同名小説的電影裏了。

這,是不是一種魔咒的應驗?還是電影的拍攝的同時,就真把美麗的靈魂都攝進去了?以這種方式永遠保存所有的美?

March 10, 2005


Un Long Dimanche Prehome Posted by Hello

Un Long Dimanche de Fiancailles, 亂世中不渝的愛戀

這個星期看了幾部愛情電影,其中一部就是我從出片前一直嚷著要看,而到即將下映的前兩天才趕著去看的Un Long Dimanche de FiancaillesA Very Long Engagement, 本地中文片名叫“亂世情迷”。

導演是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Jean-Pierre Jeunet,這個樣子和腦袋一樣怪異的導演這次又將同樣的拍攝與敍述技巧用上了,片子裏一些呈現與敍述方式讓我感覺又回到了“愛美莉的奇異幻想世界”中,天真浪漫又可愛的天馬行空中,像是那種向自己許下誓言的偏執,“檢票員或山洞在數到10之前來到的話我就能找到他”、“若在車子到達轉彎処前先行趕到,他就會活著回來”……諸如此類的“假如”祈願,讓人覺得女主角的可愛楚楚得讓人疼惜不已。脆弱纖細卻又堅持信念的Mathilde由古霛精怪的Audrey Tautou來詮釋是再貼切不過的人選。而那個傻氣憨厚卻又有著俊俏面孔的未婚夫Manech同樣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更驚訝的是好萊塢才女Jodie Foster竟然也來卡上一腳,演出其中一個配角,這也算是電影中一個不小的驚喜之処吧?

導演也運用了一些“慣技”,像是開片就用一連續的畫面敍述來交待一些配角的出生來歷背景,與Amelie中開片交待愛美莉父母以至愛美莉的出生背景有異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太一樣的可能就是這部片子的劇情調調吧?感覺上是用“愛美莉”式一貫風格的古怪小品式口吻去敍述一個壯烈曲折的史詩式愛情故事。若是以“愛情史詩電影”來歸類,同類型的電影還不在少數,像是In Love And War, Pearl Harbor, English Patient, Titanic, 等等。但是就因爲這種特別“古怪”的敍述方式及編排架構,使得這部愛情電影在衆多同類型電影中脫穎而出。

其實故事説穿了很簡單,一個男子在世界第一次大戰中失去下落,他那青梅竹馬且不良于行的未婚妻堅信他尚在人間,鍥而不捨地沿著手中掌握到的細瑣綫索,誓要將未婚夫找出來。

整部電影在編排敍述上顯得特別,像是一部偵探推理劇,只是要找出的不是冷酷的殺人兇手,而是浪漫的失蹤情人,在背後推動Mathilde繼續追蹤的不是正義感或好奇心,而是對未婚夫鍥而不捨的愛戀。一環接著一環的“綫索”,Mathilde手中握著的不是一個次序顛倒四處散亂的拼圖,卻像是一根永無終端的繩索,沿著繩索一步一步地走到未婚夫所在的不知所以的遭遇及下落,如綫般細瑣的綫索,她手中拾到的就只有這些,能做的就是將這些細細的綫慢慢的編成一根繩子,希望它能引領她到自己所愛的人的身邊。儘管在追尋真相的過程有多麽的巧合,你卻可以無視背後的不合理,只因爲集合在電影幕前幕後的這些人身上的力量就仿佛是“不合理”的代名詞,觀衆關心的永遠只是Mathilde有沒有找到Manech而已。不過看戯的觀衆要挺用心的,因爲關於綫索的解釋總是稍縱即逝,沒留心注意可能就掌握不到綫索指示的真相了。

真相其實只有一個,但是不同人眼中看到的“真相”版本卻盡是不同,Mathilde所能做的就是將知道“真相”的這些人找出來,一個一個慢慢地將不同版本的“真相”綜合還原成真正的“真相”。她的堅信、堅持與鍥而不捨有了回報,所以最後她得到了一個全新的他,可以靜靜地坐在他面前對他微笑。

電影中關於殘酷戰爭場面的描繪,讓我想起了之前不久看的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ier”,已經好久沒有看到如此真實的戰爭場面了。當然,我指的是真實而不是用電腦動畫虛擬造假的爆破場面。也許控訴戰爭最佳的手法就是平鋪直敍地讓最原始的殘酷畫面呈現在人類眼前,無需借用任何修飾。讓我特別難以忘懷的是Mathilde和親友去見識Manech曾經經歷的戰爭現場,曾經是那麽慘酷血腥空無灰冷的戰場,在戰爭結束之後,竟然也可以變成那麽美麗的一片草原,仿佛戰爭的發生是假的一樣,好像它從不曾存在似的,即使曾經身処現場的戰友之一也在那裏迷失了記憶:有發生過嗎?在哪裏呢?我曾身處的那一個戰溝?戰友倒下的地方呢?在哪裏?

幸好趕上了。

March 01, 2005


Tthe Country of Hope Posted by Hello

《希望之國》在哪裏?

曾經在一部漫畫中看到,一個老師對他的高中生們説道:當小孩蛻變為大人的時候,第一個失去的就是勇氣。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我當了所謂大人后,第一個失去的卻是“希望”。沒有了希望以後,生活不再有目標與憧憬,也就沒有所謂的勇氣要去突破現有的框架,甚至懷疑繼續活下去的意義何在。當然不會將自殺付諸于行,只是在失去“希望”后活下去的日子變得越來越難過。

一個失去“希望”的國度,在沒有朝氣沒有活力的情況下只是一片死寂,活著的人其實也只是一具具的行屍走肉,其實跟死也差不了多少了。所以“希望”對人來說,或許是重要性到達無形程度的奢侈品,但是卻還是不能或缺的必備精神。潛藏在人們潛意識中並導向積極正面的“希望”,無論說它是一種有形的“物品”或是抽象的“精神”似乎都不對,“希望”潛藏在人的心裏意識確實是一種“精神”狀態的原動力,付諸于行動表現出來我們或許就能看到“有形”的偉大工程。但是“希望”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如何產生?如何潛伏在人的意識之中?如何揮發?如何具體化?相信沒有人能完全解答。這種複雜而難以歸咎任何一個單純範疇的概念,就像不能解釋誰規定人類需要的是氧氣而不是二氧化碳一樣,我甚至不能單純用“物品”、“事物”、“精神”去形容一個抽象無形卻確實存在的概念。

“這個國家什麽都有,就是沒有希望!”,一個國中生在日本的國會預算案會場中,讓所有的大人目瞪口呆、啞口無言的,就是這麽一句話。在村上龍《希望之國》虛構的小説世界中透露出現實意味的嘲諷,2002年現實發生過的日韓世界盃參雜著不存在的國中生全國性集體罷學以及亞洲貨幣基金與東亞金融危機事件,但是透過這些真假事件的鋪敘與描寫,卻隱隱透露出現實可能發生的問題或是正在醖釀的悲劇:“希望”沒有了。不論是在政壇的貪污無能及腐敗、或是在經濟泡沫破滅后一直萎靡不振的日本經濟極高失業率、自殺率、銀行倒閉、減薪、裁員……這個國家徹徹底底的失去了希望。承受這股壓力加上教育無能的空殻,國中生在電視上看見來自巴基斯坦戰亂地區透出的“希望”,於是開始造反(你可以説是革命),將國家所有的一切接收,從什麽也沒能給他們的大人手中奪回了權力,用勇氣重新創造屬於自己的“希望”。

“大人什麽也沒能給我們,國民義務教育還能怎樣教育我們?現今社會的大人還有誰能給我們做生活榜樣?老師又能教我們什麽?如何考試?如何讀書?若是老人都在緬懷戰後那種除了希望什麽都沒有的時代並覺得那比現在還好一點的話,爲什麽我們不繼續那種生活?爲什麽會變成現在這種沒有希望的國度?”國中生的訴求表露無疑,既然大人什麽辦法也沒有,也不能為我們做些什麽,那麽我們就自己付諸行動!這就是勇氣與希望的結合。

今天一醒來空氣就彌漫一股尸臭味,那是樹木被燒死所發出的怨念,就連地下鉄也彌漫著這股臭味久久散不去,空中漂浮的是樹木白茫茫的骨灰,乾旱的空氣中沒有任何生氣,只有凝重得令人不快炎熱和溼黏的汗水。我們到底要為下一代留下怎樣的希望?已經破碎逐漸毀滅的地球?逐漸不能呼吸的空氣?感染毒素無法進食的動植物?生物逐漸絕跡得一無所有的生態環境?還是教育改革后減少内容的華文課本?而刪減后減少的課文頁數裏真的有希望嗎?還是另一個錯誤性的毀滅之路的開始?

沒有了希望?人要怎樣活?希望之國要如何復活?

我沒有答案,只能殘喘苟活。

February 21, 2005


Mohou Han Posted by Hello

《模仿犯》到底模仿了誰?

真的很久沒看推理小説了,最後一次應該還是高中以前的事了吧?一向來都不喜歡看歐美翻譯小説的在下,能接受的翻譯小説只有日本作品了,而且是“還很喜歡”的那一種程度。以前在中學的那一段時候,托學校圖書館中文藏書量豐碩的富,當時幾乎將架上的日本翻譯小説都讀盡了,連那時對中學生而言艱澀難懂的川端康成的“雪國”、“美麗與哀愁”、“千羽鶴”都借來讀了,可見當時的我對日本文學作品有多麽的喜愛。現在想起來,可能自己喜歡的並不是日本文學本身,而是它們正好來自日本。在那個時候“哈日”風正起,當時的同學哈日程度還僅停留在日本男藝人帥氣的臉龐上,對於日本電影音樂漫畫文學娛樂的認知我深信當時沒有人能超越我,甚至班上的“哈日”情報主要還是由我提供的。因此偏好日本文學或許是潛意識的“哈日”情緒在作祟,但我的“哈日”傾向還真是與一般人不同啊。

當時,書架上有滿多的日本翻譯小説屬於同一種類,剛好在我所涉獵範圍中佔了滿大的比重,那就是“日本推理小説”。

我還記得當時借的第一本日本文學作品“勁風下的彎道”正好是某個日本推理大獎的得獎作品,作者是誰故事内容卻完全不記得了。之後又看了推理大家松本清張赤川次郎西村京太郎等人的作品,還有一些類似“日本推理短篇精選”的書籍,或許是當時年紀尚小不懂得玩味其中,又或是當時的翻譯總採著枯燥無味的文字串聯著文章,縂覺得當時看的推理小説故事劇情嚴肅文字死板(尤其是松本清張),當然還是有很多是很不錯的,像赤川的文筆輕鬆活潑(可能多虧了譯者)而西村佈局緊湊。

過了中學時期,可能是上了大學后中文圖書館的日文翻譯書籍多以純文學爲主,少有推理作品,加上或許自己真是受夠了日本推理小説,奇跡似的我竟然再也沒有碰過推理小説,直到最近我遇到了它——宮部美幸(Miyabe Miyuki)的《模仿犯》。

先不說《模仿犯》到底在日本創下了多少個奇跡,會引發我看這部作品的興趣是由於某個漫畫作者在他的作品中提到:看《模仿犯》到3/4的部分才吃驚地了解到爲什麽這部作品叫“模仿犯”。的確,《模仿犯》帶給我驚喜連連,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樣好的推理作品,不,應該說,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樣好的文學作品了。

驚喜一:傑出的敍寫手法
有書評人在評論宮部美幸(並非針對《模仿犯》而已)時這麽說道:當大部分的大衆文學作家還埋首于“該敍述什麽問題”,而遺忘了“該如何敍述”的重要性時,宮部美幸的資質、努力、誠意與敍述技巧絕對出類拔萃,再多的讚賞之詞也不足以完全顯現其說故事的功力。所謂閲讀小説最高的幸福,應該是指讀到這種作品吧?宮部美幸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説書人,對於事件與真相,她並不會一股腦的洩漏,或是像一些作品一樣在最後完結之前才真相大白,宮部美幸像是一個熟練老到的漁夫,在適當的時機撒網又收網,在必要的時候洩漏一些情報給讀者,卻又讓他們摸不着頭腦,只能跟在她的腳後跟細細拾撿她故意遺留下來的事實的碎片,企圖去拼湊出故事的原貌的過程中為漸漸完整的圖樣一次又一次的吃驚不已,即使在完整的圖像面前,還是不禁為真正的事實感到震撼,倒抽一口涼氣。

驚喜二:衆多人物龐大複雜的現實社會重現
而“事實並非出自一人之口”,所以宮部美幸讓她作品中的衆多人物共同開口説話,由各個人物對事件不同的認知角度一步步去拼湊事實真相,而《模仿犯》中出場人物衆多是一個很大的特點,在《模仿犯》中,登場的不僅是兇手和與之鬥智的搜查科而已,還包括兇手的親屬、受害人、受害人的親屬、目擊者、關係人、綫人、記者、媒體、以及衆多這些人的親友,幾乎編織出整個社會面貌的衆生萬象,仿佛希望借這麽多出場人物告訴我們,犯罪不僅是罪犯與警方或受害人之間的問題,那是一個社會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不再只是單純的看見像一般推理小説中警方在努力搜查一步步破案的畫面,而是更進一步認識到罪案發生后對全社會引起的作用、影響及連鎖效應。受害人的家屬會如何?加害者的親友又如何?媒體如何反應?警方如何應對?普儸大衆又怎樣看待?然而這樣一個人物衆多、層次複雜、枝節龐大的故事,宮部美幸還能掌控得如此妥當,敍寫得如此精彩,我只能說我是幸福的。

驚喜三:特殊的敍事結構
模仿犯》的故事分成三部,看過的讀者我想都會非常佩服宮部美幸做出如此大膽又有挑戰性的結構設定。我從未看過一部“精彩”的推理作品(包括小説、電影、漫畫)在進行不到一半之前就揭曉謎底的作品,然而卻還是能讓讀者陷入亢奮狀態且書不離手繼續看到最後。《模仿犯》第一部分大約300多頁,主要是一連串事件的發生,隨著殘肢、證物、全尸一件件被發現,全社會的目光注視在一連串未知的可疑兇殺案件,媒體跟著反應,被害人親屬的焦慮、失望再到絕望,警方緊密搜索卻是徒勞……兇手卻是一直隱秘在幕後,出現的只是兇手利用變聲器打來的電話,一切緊張的情緒一直到一宗車禍的發生爲止,“兩名兇手死了”。第二部卻是一反傳統,竟然以兩名死去的兇手的角度去敍寫事情的“來龍去脈”,其實看到第二部,事件的大致真相幾乎已經浮出臺面,但是讀者還是不能放棄閲讀,看的是宮部美幸怎麽讓真兇“走”出來,而第三部就是警方、兇手、媒體、受害人親屬、綫人的大混戰,不到最後一頁還真不知道故事如何收場,單是這一部就佔了故事將近一半的篇幅。

驚喜四:沉重的故事題材
如果這故事發生在現實,絕對只有驚沒有喜,因爲事實實在是太沉痛了。殺人的背後沒有怨恨、沒有洩憤,只是單純為無聊的人生增添趣味性,瘋狂行徑背後的冷靜構思哲學令人不寒而慄,在被操縱的事件下現實的無奈與不由自主,只能喃喃祈禱“天網恢恢老天有眼”。而案件結束真的是結束嗎?那麽遺族心裏的傷又是什麽?但是沒有結束又如何邁出下一步?《模仿犯》引發的話題性及含義讓人進入無盡的思考空間,讓人學習站在不同的立場及角度去認識及感受,重新省思及自我定位。《模仿犯》沒有企圖為誰脫罪,犯罪者固然是罪不可恕,受害人也必然承擔責任畢竟他們為罪犯提供了下手的機會,當然也有人站在典型心理學罪犯研究角度那樣去強調罪犯的行爲本身不全是自己的錯,將他們的犯罪行爲歸因於家庭破裂、教育失敗、社會責任等,但是越是追究就越弄不明白罪案發生到底是誰的錯?或許罪案本身是由整個社會的大氣候營造出來的殘酷悲劇。

宮部美幸的推理作品在沒有人性的兇殺案件之中常常顯露出富有人性的博愛精神,一般的推理作品往往著重在案件本身的發展上,但宮部美幸卻能讓筆下角色在事件交織中散發出濃厚的人情味,書中的人物仿佛在眼前“活”了過來,隨著他們的悲情焦慮痛苦掙扎或喜或憂。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宮部美幸的作品更能貼近普儸大衆的内心。

一切事件的發生終歸只是人事的糾葛,犯罪的是人、受害的是人、搜查破案的也是人、傷心難過得也是人、熱鬧起哄的還是人,《模仿犯》就是由人所交織的衆生萬象,也是人性最佳的寫真。

February 14, 2005


Lulu On The Bridge Posted by Hello

Lulu On The Bridge

已經好久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了。

應該説是最近的電影看得比較少,而運用類似架構手法的電影也相對的少了許多。在幾年前,以這樣敍事架構爲主的電影還真不少,起碼我所知道的就有Run Lola Run, Sliding Door等,雖然我是沒有看過後者,但是對於那種“錯過的那一瞬間而引導出不同的局面”的故事佈局還是覺得相當不錯的,而上述的這兩部電影,Run Lola Run 是德國外語片,Sliding Door 是英美聯資,加上今天話題中的這部來自美加合資的電影Lulu On The Bridge,無巧不成書,都是1998年的電影作品,讓人有一種“同時期大量出產類似作品”的錯覺,難道1998年的人們都對自己目前生活的抉擇產生了質疑嗎?1998年似乎充滿了“認爲如果當初不這麽選擇就好了”,或是“早知道就去做會有更好的結果”的埋怨與想法,而1998年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難道是之前一年所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讓人了悟人生無常的道理而引發的聯想?

暫且不提引發幾位導演拍攝相類題材電影的背後動機,人們對自己生活的掌控與命運的趨勢往往有一種自主中又莫可奈何無形中被操縱的無力感,人生沒有十全十美更無法重來一遍,而這種普遍存在的遺憾就在萬能的電影中成形,讓電影去實現人們去挽救生活中當初無法改變的選擇與結果。

突然想起以前讀文批時老師告訴我們的一種理論概念:所有的作品在作者完成創作的那一刻並不表示作品的創作歷程就此結束,所有讀者的揣摩與詮釋都是另一次“再創作”的經驗。以前也有一個學長告訴我電影也可以有這種“再創作”的體驗,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思考與語言去詮釋屬於自己版本的電影結局,原本與這一片重新思考空間無緣的我,最近開始有了這種“重新詮釋”的經驗與體會,而這種經驗的取得,我想使多虧得“人生經驗”。年紀輕輕人生歷練尚淺,縱使有再多的想象力,對於人性與人心還是很難有深刻的體會與領略,隨著年紀漸增,覽閲的世情也多了,對於人們面孔背後隱藏的情感似乎也敏感的覺察到了,這種經驗的累積也漸漸堆砌出了解人心的才能,也漸漸能夠欣賞及玩味導演拍攝電影或是處理題材的手法。

Lulu On The Bridge就是這麽一部令人玩味的電影。電影故事本身並沒有多大的創意,特別的是整個框架的佈局。一個薩士風樂手在一場槍擊意外中受重傷,生命就此失去了音樂,卻因一顆石子認識了一個期望步上演藝道路的年輕女子,更因這一顆神奇的石子和她墜入愛河,卻也因爲這一顆石子永遠的失去她。這只是電影故事的第一個版本,相對的第二個版本僅花了短短的數分鐘,卻把人扯向無止盡的想象空間中。請恕我不能向你揭露太多電影的劇情,那是一個身為基本觀衆最原始的道德。

沒有了後面的第二版本,這個電影充其量只不過是B下級甚至C級電影,對這一顆在第一版本中非常重要的石子甚至也沒有交代清楚關於它的來龍去脈,但是就因爲有了後面幾分鈡的第二版本,對於石子之謎的模棱兩可你可以不再計較一筆勾銷,甚至會引發更深層次的想象空間而佩服導演的佈局,級數升至B上。

這部電影讓我最難忘的是,它可以有好幾個解讀版本,除了第一與第二個完全導致不同結果版本,你死活我亡的設定外,甚至可以解讀為“南柯一夢”,一切僅是男子在短短幾十分鐘内腦海中潛意識記下照片中女子容貌后所營造的愛情悲劇而已。(請原諒我,這已經是我可以洩漏的最大極限,甚至已經漏得太多了)

男女主角都不屬於大牌明星,男主角最令我記得的角色就是“鋼琴師與她的情人”(The Piano)中那個土著情人,而女主角Mira Sorvino最出名的作品也許就是與第一次進軍好萊塢的發哥合作的替身殺手(The Replacement Killers)了。然而整部電影下來女主角最精湛的演技竟然不是發生在Celia這個希望發展演藝事業的小女子身上,而是她去參演Lulu On The Bridge這部電影中的女主角Lulu這個角色,而觀衆若要觀賞Lulu的演技,還要到DVD Code 1 版的Special Feature 中去找(電影中Lulu的演出場景已被刪除的只剩下短短的一幕戯而已)。

典型的戯中戯,戯名用的是戯中所拍攝的一齣電影的名字,然而扮演戯中戯Lulu的女子Celia,就果然應了Lulu On The Bridge一般,真的從橋上跳了下去……

January 31, 2005


Di Xia Tie Posted by Hello

幾米地下鐡音樂劇

2005年1月15日的晚上8時正,我在Esplanade看到了一列《地下鐡》。

不,當然不是指Esplanade底層連接City Link 通向City Hall站的地下鐡,而且在這裡也不叫地下鐡而是MRT,我說的是以幾米原著繪本《地下鐡》為藍本的《地下鐡音樂劇》

整個舞臺就是月臺,一開始的布景就是通往地下鐡的透視長廊,而我坐在二樓前排正中的位置,以絕對的正面與絕佳的角度看著這一片月臺,不,是舞臺時,心中洋溢的是一片感動與不住顫抖的興奮期待。我終于和這一片月臺見面了,還有期待好久的陳綺貞

整齣音樂劇無論是對白或是唱詞都顯得相當的詩意,說真的,從主角或是其他角色口中念出來不是一般普通的念白,的的的確確是一首又一首精致的詩篇,除此之外,詩篇的背後浮現了一些頗有哲學意味的思考問題,考驗著現場觀衆的臨場思考能力。角色們在舞臺上相互交叉的吟唱著屬於自己的詩篇,仿佛在對話,可是卻又更像是自言自語,對自己之前的提問做自我回答一般。

音樂劇就在地下鐡的月臺上展開,隨著有形抑或無形列車的向前行駛,主角(抑或觀衆)穿梭在不同的世界層次,現實、夢幻、真實、童話,但是對於坐在觀衆席的人們而言,這趟列車無疑是一場通向幾米夢幻式的童話世界之旅,直到熱烈鼓掌之際的舞臺落幕爲止。

色彩繽紛的舞臺佈置是這齣音樂劇最大的賣點,以幾米原著繪本裏精致七彩的圖案做為舞臺的背景,隨著故事的演進,由不同的布景交替著出現來表現不同的時空,而甚至那一片絢麗的布景就在觀衆津津有味聼著主角們的歌唱念白的瞬間霎時換裝,那種感覺仿佛是當我們發現歲月也在我們不自覺地情況下突然改變,一種措手不及的情緒。

若是沒有手中的那一份故事簡介與本事,恐怕會有一些觀衆會領略不到《地下鐡》音樂劇要表達的一些意思、故事進程及角色表現,畢竟所有的一切,包括舞臺、念白、唱詞、場次的交替出現、主題等等,都顯得那麽的抽象。或許那一份兩張4頁的本事也是音樂劇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與原著相比,音樂劇被賦予更爲完整的故事綫,亦即主角盲眼少女的出生歷程,雖然那只是短短的一幕,甚至更完整清楚地在本事介紹上被交待。失去視覺的少女用自己的記憶與想象去體驗這一個世界,在地下鐡中穿梭來去,而她所體驗到的是現實?抑或夢幻?還是真實與童話共同存在的世界?這是一個關於“做夢”如何使世界更美麗的故事。

音樂劇還是有不少令人忍俊不住的笑料,尤其是劇中代替幾米出現的畫家角色,利用現實中幾米自身無奈的官司糾紛,用一種自嘲式口吻述説的黑色幽默,一個在現實中努力創組,爲人們營造夢幻童話的作家,在自己的舞臺上又一次被無情的控訴,有什麽比這種自嘲暗諷更加無奈的笑話?雖然被責問質疑著如何在現實中證明童話的真實存在?但是音樂劇還是義無反顧地挑戰現實與夢幻童話共存的可能,挑戰著觀衆對童話與希望的熱切渴望:因爲有你們的支持,我才能繼續我的夢幻創作。我仿佛聽到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們透過舞臺這麽訴説著。而那也不單是幾米一個人的心聲,而是所有搞藝術創作的人們心裏最熱切的希望與收穫。

若是能夠我還想在榴蓮殼裏繼續流連,如果還能見到《地下鐡》。

而且相信自此之後,更多人會愛上陳綺貞的聲音。

January 20, 2005


kaguya Himme Posted by Hello

清水玲子的《輝夜姬》

清水玲子(Shimizu Reiko)大師2004年底剛結束了《輝夜姬》。這部作品應該是她有史以來最長篇的矩作,一部長達27集的漫畫作品,跨越了一個所謂少女蛻變為女人,長達7、8年以上的青春年華。

我一直以爲,一直連載以來帶給我震撼連連的《輝夜姬》,會在完結的終端給我一個完滿的答案,一個綺麗美滿的神話結局,宛如飄上夜空回到月宮的輝夜姬,神秘而美麗。但是我得到的卻只是一片唏噓……我早應該知道會有這樣的下場了,在看過《月の子》的結局時就應該明白,清水玲子的漫畫永遠只會有一個下場:不完美的完美的無奈。

這是一個劇情複雜人物衆多關係交錯的一個龐大製作,更重要的是它是以SF題材作爲主旨而創作出來的作品。所謂SF指的是Sciences Fiction,既是所謂科幻小説,中文文壇上其實相當少有如此類型的創作作家,但讀者應該都不會對此類作品感到陌生,誰不知倪匡的衛斯理系列?還有張係國的一些科幻小説,但是除此之外,中文讀者有幸接觸的應該都是外國的翻譯著作了。而在日本SF是有一定的市場和讀者群的,甚至有所謂SF作家協會,每年還會有類似“推理小説大賞”的 日本SF大賞(跨越類型的大賞,參選作品可以是漫畫、動畫、劇本、小説等),甚至一些得獎作品會被相中拍攝成電影。而日本SF中的佼佼者就有筒井康隆(他的其中一部小説《超時空少女》就曾拍成同名連續劇,由當年的青春偶像内田有紀主演),甚至以《陰陽師》享譽的夢枕貘也曾是SF創作的一分子,還曾奪下1989年第十囘的SF大賞。看過了得獎名單,其他較爲眼熟的有動漫大師大友克洋(Ootomo Katsuhiro,作品:童夢與Akira)、庵野秀明(Anno Hideaki,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押井守(Oshii Mamoru, 作品:Ghost in the shell & Innocence), 甚至以《模仿犯》紅遍日本的宮部美幸(Miyabe Miyuki)也曾是該大賞的得獎者之一。

說了這麽多,我想說的只是:SF作品在日本真的很受重視。而一向以唯美清澈畫風爲主的清水老師,其筆下大部分的漫畫作品正得以嵌入這一塊特殊類型地帶爲主的SF題材。清水老師的作品大致分成幾類:長篇作品有《異星奇龍》、《月の子》及《輝夜姬》;其他還有一些以短篇面貌出現卻持續創作中的作品,例如傑克與艾利系列(連續以好幾本全一冊的面貌斷斷續續出版中),以及Top Secret(目前也是在斷斷續續的創作中)。總是以未來高科技世界作爲筆下作品故事背景的清水老師,每次都會利用未來世界發達科技作爲主幹,角色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與科技進行一次又一次的交鋒與衝突,故事就此展開。我實在摸不透清水老師的想法,該說她熱愛科技還是暗地裏地憎恨科技呢?明明每部作品都是以未來世界的科技發展作爲故事主幹,但是主角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卻總是得不到幸福,甚至還因此而送命。這種矛盾現象或許就與現代人的心理相同吧?明知道過度發展的科技有一天會將人類和地球送上毀滅之路,但還是不由自主習慣性地依賴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也許清水老師正通過作品陸續傳遞人類這種自毀心理的訊息吧?

清水老師作品的另一特點,應該就是人物多是外國人。她筆下的人物鮮少有日本人(一些極短篇不計算在内),除了《輝夜姬》與Top Secret裏角色的國籍較爲複雜龐大外,其他多是以歐美人士作爲主角。但是其作品相對于日本國内其他的作家就顯得較具國際性。此外她筆下的角色真是五花八門天馬行空(都說過是科學“幻想”題材了),傑克與艾利系列中的兩位主角都是仿人型的機器人,甚至連童話世界中美人魚的後代(《月の子》)也出現了,《輝夜姬》中更是連日本最早的物语始主《竹取物語》中的輝夜姬也成为作品中最重要的存在。下一次還真不能想象清水老師會創作出怎樣的角色。

清水老師的唯美畫風使得筆下主角多是美麗的少女和美少年,當然不是說沒有其他“不好看”的角色,只是相對而言漂亮的人物總是搶去了所有的風頭與注目。由於過於唯美,漂亮的男性角色面孔細緻地連一些女性角色也比不上,在《輝夜姬》的出現以前,清水老師筆下的女子多是可愛類型的少女或是平凡的“美女”,作品中出色的人物總是那些具有中性美的男性角色,不像男也不像女,剛毅的外表中有女性的嫵媚,這樣的角色的確吸引了許多少女讀者的芳心。而可説是第一個具有如此中性特質“美女”的女性角色,這或許就説明了清水老師的偏好。但是這樣的畫風可能就無法討好大部分習慣看粗曠少男漫畫或是偏好可愛動人的女性角色的男性讀者,而認爲這樣的作品根本就是BL(Boy Love, 男同性戀)之作。像我的親友之中就有這樣的人在。

終于還是要說囘《輝夜姬》,我不打算向你訴説這一個離奇的故事,只因它真的太龐大太複雜了。不過挺佩服清水老師的預知能力,在掌握了現今科技的發展能在1997年多莉羊出現以前就在《輝夜姬》中布下複製人這一局,甚至完結前作品中出現的洪水汎濫也正好與去年底的大海嘯不謀而合。某個朋友說清水老師的作品具有超越時代的性質,或許就是這種與時並進的預知性吧?

輝夜姬》真的太長太長了,一部28集的作品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說盡的。但是這的確是一部無奈的作品,讓人看了心痛無力。《月の子》起碼是不幸中之大幸,而《輝夜姬》結局讓人看到的那一點希望卻是建立在無盡的絕望與感傷之上,神話的結局是如此的不可捉摸,在現實的人類若想要抓住原不屬於自己的幸福,到最後只會一無所有,宛如打開禁忌寶盒的浦島太郎,最後化爲老朽的悲哀。記得自己的人都不在了,活下去還有什麽意思?

看完《輝夜姬》,不勝唏噓……

January 11, 2005

Nobody Knows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誰も知らない,有一個很美麗的中文譯名《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如果電影的故事也有這麽美麗就好了。

這是一個無良母親狠心抛棄孩子的真實故事。雖然導演是枝裕和宣稱電影已經過部分修飾,但是不可否認的,在這個世上絕對會有這種狠心過分的父母親存在。在我的心中,這種只顧生殖而沒有負起養育責任的野獸已不配稱爲“父母”,這只會褻瀆這個神聖的角色。這個世上不喜歡小孩的大有人在,不是出於己願而生下的孩子也不計其數,自私的父母親抛棄虐待厭惡小孩這種現象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孩子受到非人的對待,無論是在言語上的詛咒、恐嚇,肢體上的暴力相向、洩憤侵犯,或是情感上的冷漠以待、漠然無視,小孩子們所受的傷害實在太多太多。我無法理解這些所謂“父母”的心理思維,孩子對他們的價值來説到底是什麽?是自己理所當然發洩的對象?還是自己人生的附屬品?又或是想要就有不要就抛棄的可隨意處置物?

對我而言,中國人所謂的傳宗接代是一件很神聖又妙不可言的事。那種奇妙指的不是所謂產下後繼者或繁殖後代這種單純的概念,而是指人類生下孩子將他養育長大,教他認識世界,讓他經歷過人生最美又或是最難過得一刻,累積了種種經驗與心情,再遇上另一個適當的人,和他生下彼此閒的結晶,接著又繼續這樣的流程,這就是人類繁衍的精妙所在。

這樣的想法當然在某些人眼中是過於理想化的,但是我真的以爲,若沒有抱持著這種決心,就不要生小孩。也許會有人說,小孩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他要自己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做父母的不應多加干涉。這簡直就是藉口,說不好聼一點叫做放屁!這就是那種不負責任的父母慣用的藉口!什麽叫不應多干涉?什麽叫自己負責自己的人生?當然也不是叫你處處為孩子決定,但是你要一個入世未深不諳世事的小孩在遇到困難或突發事件的時候如何自己做出判斷與決定?父母唯一能做也應該做的是在一旁守護著孩子,適時給予忠告或意見,讓孩子自己做出決定。而不是冷眼旁觀讓他自生自滅地選擇自己的人生,或是完全替他決定,那只不過是重復你身為父母自己或是理想的人生模式而已。

生育本來就是一件很偉大而沉重的責任包袱,所以我說沒有身為父母自覺的人最好不要生小孩,若是要生下他,就一定要為他的人生負責,做個最偉大的父母。

**************************************

我之前已說過,這是一部無良母親狠心抛棄小孩的電影故事。

雖説是電影,但是卻不像一般電影一樣利用矛盾與衝突點來大肆煽情與渲染,倒是很像一灣恬靜的細涓慢慢的敍述這個殘酷悲哀的故事。電影以類似紀錄片的攝製方式展開故事,沒有過多刻意經營的畫面或情感起伏,看起來顯得平凡而真實。電影幾乎沒有用任何的主角直接的内心旁白去交織出整個故事輪廓,都是用堆砌的事件去考驗幾個小孩的反應,以這樣的側面描繪方式拼湊故事的畫面及人物的内心思維。這樣的拍攝方式當然不是是枝導演的專利或獨創,但是卻使得故事深刻動人。這種深刻不是受到煽動渲染而強烈起伏的情感所致,而是故事平實得令人不忍側目,叫人陷入一種現實無奈悲哀的深刻印象當中。

電影幾乎利用自然收光與非職業演員,以及平鋪直述的這一點讓我想起了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的寫實主義電影。演員都以自己最直接的反應去面對電影故事裏的難題,所以在坎城影展上不幸輸給14嵗男主角柳樂優彌梁朝偉忍不住説道:14嵗哪兒來的演技?在一定程度上我是滿同意他的説法,14嵗小男生在整部電影唯一顯出刻意經營的演技竟然出現在埋葬小妹妹時那顫抖的雙手。但是凴本能演出的小男生或許就此説服了評審團他真是戯中那一個被母親抛棄和兄弟姐妹努力存活的小哥哥。

電影畫面中的悲傷沮喪永遠比幸福快樂來得多,卻也讓快樂的畫面因此而顯得更加美麗。隨風飛揚的柳絮在孩子的一抓一放中越盪越高,快樂的笑容與燦爛的陽光形成正比,這一切卻發生在母親抛棄他們一個多月后小孩子們第一次的自我解放之後,在無奈悲哀背後散發的溫馨笑容只讓人更加黯然。

整部片長約140分鐘的電影幾乎都在正常收音的情況下進行,換言之,配樂出現的地方屈指可數,上網看了看,果然整張由日本二人吉他組合Gontiti配樂的電影原聲帶只有5、6曲子而已,與印象中電影響起音樂的次數差不多吻合。恬淡的撥弦在空氣中慢慢彌散開來,輕遠悠揚,屬於小品的溫馨或許正與電影的調調相互輝映。

這部電影對許多追求視覺快感與享受的年輕人來説或許顯得蒼白且步調慢得近乎無聊,但是看完電影的某人對我說,無論是平實的故事敍述、問題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内容題材或是電影結束前小弟弟回頭的那驚鴻一瞥,都讓她想起了法國杜魯福François Truffaut)的四百擊(400 Blows)。果然,踏出電影院后在Nobody Knows的某一張宣傳海報上出現了某一位影評人將之與400 Blows並喻。而我想起了半年前看過的大象,電影並沒有嘗試解決任何矛盾與糾紛,它就只是呈現現實的一個稜角而已,儘管生在福中的我們或許幸福得不曾觸及現實的這一層面罷了。

Nobody Knows Posted by Hello

January 03, 2005


Bookshop in Paradise Posted by Hello

生前死後的愛戀 Loves before & after Life

最近看了兩部不相關卻有所關聯的作品,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以及《天国の本屋——恋火》

前者是日本新晉人氣小説家片山恭一Katayama Kyouichi)的小説作品;後者是日本導演篠原哲雄在半年前改編自“松久淳、田中涉所著的最佳暢銷書《天國書屋》系列的第一彈《天國書屋》及第三彈《戀火》,是由天堂與人間兩個故事交叉構成的幻想曲”,是部電影作品。當然,片山恭一《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也是非常人氣到漫畫、電影改編隨之而來。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敍述的是一對爺孫,隔了兩個世代,卻都注定沒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共度一輩子,身為主角的孫子,在17、8嵗面臨了女友罹患白血病而離開人世的悲哀,書中重點描寫的就在這失去的心理歷程。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共享同樣經歷的祖孫兩人推心置腹地侃侃而談相互安慰的對話片斷。

《天国の本屋——恋火》可能是由於綜合了兩個故事的原因,裏面出現了好幾對人物的故事。對生活現狀極度不滿的年輕鋼琴家被莫名其妙地帶到了一個叫“天國”的地方,在那裏他成爲了天國書店的職員,工作就是替前來的客人們念書,在那裏他遇上了自己小時候極爲仰慕的女作曲家翔子,一個死去已久的女子;在人世間,翔子長大的侄女香夏子在籌辦煙火活動中爲了讓幾經失傳的“情人煙火”重現,便去尋找一個落魄洗手不幹的煙火師,在爭執與相處之間發現眼前這一個自我放逐失去生命力的落魄中年人儼然是姨媽翔子在生時的戀人,更是當年因一場煙花意外事件造成她受傷死亡的罪魁禍首。藉著協助在天國的翔子完成鋼琴曲目的最後一章《永遠》,以及幫助一蹶不振的煙火師重新造出情人煙火,年輕鋼琴師與香夏子成全了一段跨越生死的遺憾,也邂逅了彼此新戀情的可能。

雖然是截然不同的兩部作品,但是一些主題中心卻極其相似,或許這些元素就是籠絡了廣大讀者群的心的原因吧?而其中最致命的吸引力莫過於純純的愛情。

以前年少無知時,總是會為一些所謂“凄美”的愛情故事所感動而傷懷,像紅樓夢中寳黛不完滿的愛情、鉄達尼中天人永隔的戀曲、痞子蔡筆下輕舞飛揚死別情人前的動人留言……,似乎令人難忘的愛情經典永遠等同于死別或是不完滿的缺陷美,《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就曾説道:不完滿的故事所留下的遺憾永遠令人刻骨銘心。就因爲那完滿的結局永遠沒有來到,你能永遠以無盡的想象去勾畫出上千上萬种的無限可能。而最終回憶起的往事永遠只有美好的一面,你印象中死去離開的那個人永遠都是那麽的完美。所以爲什麽有些人無論如何都不願再見初戀情人,而有些息影的影星聰明地選擇就此離開或退隱,都是基於“回憶總是最甜蜜”這個千古不移的道理。

現在已是被俗事纏身的老油條,雖然經歷的還不多,戀愛也沒有幾次,但是現在或許再也不會為這些以“凄美”挂帥的老掉牙愛情故事輕易地感動了。正因如此,才能細細去品茗作品中一些細膩的句子或想法,進一步體會人物心理的悲哀感傷。

兩部作品皆有提到“天國”這一概念,前者中的主人翁採的是否定天國存在的態度,認爲那是“留下來的人爲了讓自己心情好過而想出來的概念,一廂情願認爲死去的人會在那裏等待著自己或是看著自己,妄想自己與那離開的人之間不會就此而失去所有聯係”,卻隨著死亡與離別的越來越近而向心中的願望妥協,希望有一天能在天國重逢;而後者的天國更像是在投胎前最後的救贖,在生前無法完滿的缺憾,似乎得以在趕往投胎前的這一中間地帶得到補救。這麽看來前者的天國似乎來得消極些,後者的天國顯得美麗而樂觀。

當一段愛情隨著生離死別顯得更加蕩氣回腸而刻骨銘心時,經過時間的過濾,累積在回憶裏的或許就僅剩那純純的愛了吧?對愛人死去的内疚感深深纏繞在男主角的心中揮之不去,前者是無心詛咒後一語成讖的懊惱,後者是錯誤失手釀成悲劇的自責。然而,失去摯愛的傷痛終有一天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減輕,但人不應該害怕忘記這段刻骨銘心的感情而選擇活在傷痛之中,因爲人走出傷痛並不代表這段往事就此消失,它依然存在于我們的潛意識當中,只是回想起來疼痛的程度不再那麽地撕心裂肺,而是化爲一個淺淺的苦笑,甚至或許,它會成爲你值得珍惜的回憶。

《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裏面有一段如此說到:一個人的生死之所以在你的心裏留下如此深刻的影響與傷痛,就正是因爲你在意這一個人,它存在在你的意識與心裏。換句話說,若是死的是一個陌生人,甚至在之前你根本不知道有這一個人的存在,而這個人的生或死對你根本不會有任何影響,你也不會為他的死去而傷感。正因爲這一個人住在你的心底,隨著他在你心目中的位置,你心中也會隨之產生不同程度的情緒和悲哀。因此悲哀不是因爲被人影響而產生的,完全是你自己個人的情緒作祟。

現階段的我仍無法體會摯愛離去的痛苦,畢竟我不曾有過如此境遇,沒有人走進或離開我的内心,又何來離別的愁緒?但是,隨著年歲的增加,經歷的越多,或許有一天自己縂該要面對的吧?

就當是正式面對之前的一段心情模擬吧?這或許就是這些作品對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