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8, 2006

斷背山的恩怨情仇

不好意思,臺灣遊記停期一囘,因爲看了一部很有感想的電影。

在報紙等各媒體將之炒作得沸沸揚揚之際,在各大影展先後大放異彩更入圍多個獎項,在它還沒有在本地正式上映之前,我老早就想看這部電影。等你好久了,《斷背山》。

上映期間海内外媒體大肆炒作,話題不外乎圍繞在同性戀主題和李安會否再次得小金人的肯定。

老實說,看完電影的當下,我並沒有特殊感覺,就連原本媒體大肆渲染的片中同志愛捨兩難的情感糾葛,我在看電影的當而也並沒有受到很大的感動。只是在Ennis發現死去的Jack的遺物中還留下當年他們在斷背山穿過的襯衫與夾克的感動與懊悔,讓我有些鼻酸。

但是,這部電影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後遺症。在走向公車站的時候、等待巴士的時候、走回家的時候、刷牙的時候、醒來的時候……我的腦中全是《斷背山》。你開始不停的回想片中的種種情節:男主角嘴角微微上揚時的苦澀、手中叼著煙若有所思的臉、騎著馬一上一下的身影、Jack望著背影出神的曖昧表情、破爛貨車行駛在路上、Alma發現禁忌時的表情與傷痛、斷背山的風景、那一片無際的綿羊海, 還有那時而明媚耀眼時而陰霾黯然的天空……。而上次讓我事後還不斷回想的電影,已是三年前的City of God 了。

我覺得,同性戀根本不是《斷背山》要述說的主題。老實說,電影中述説兩人同性戀情感糾葛的地方,實在是和電影長度不成正比的少。反而,我倒覺得,李安借Ennis這個角色,述説著一個男人在封閉的環境和保守的觀念風氣中不停地自我壓抑,最後抱憾終身的故事。而同性戀只是李安設定為與封閉與保守遙對的矛盾,作爲電影最重要精彩的衝突點而已。整部電影對男主角受制于時代和地方性的保守、旁人異樣的眼光、牛仔圈裏大男人至上主義、家庭妻女的責任、小時候的親眼目睹、還有内心自我的壓抑大肆著墨。結果回想起來,我只看到一個苦苦壓抑的男人最後不幸福的一生,然後那就是那個時代那個地點所產生的不幸事實。

李安說過:所有的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在我看了電影的自我詮釋后,斷背山不僅僅是禁忌之戀的代名詞,它是人們心中潛藏壓抑卻無法在現實中實現的渴望與夢想。所以Jack夢想中的斷背山有流著威士忌的河流、青鳥翩翩飛翔,還是他與Ennis終生廝守的天堂,雖然那是他們終其一生也無法實現的妄想。

看了《斷背山》,想起了電影的原始功能,在娛樂人們的同時,它最大的作用在於如何述説故事。電影所有的元素必須是符合這個前提而存在的,無論是配樂、對白、畫面、攝影、景色、演員、表演,都應該是爲了述説故事而彼此交織而構成一部電影。然而,自從科技技術日益發達,許多電影採用了CG虛擬畫面來取代實物,製造出幾可亂真的畫面,利用這樣的噱頭去取悅觀衆,讓觀衆的注意力完全放在技術而非故事本身。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是真的本末倒置,還是借這些噱頭去掩蓋他們拿不出好劇本和說故事方式的無能爲力。而《斷背山》,忠實地循囘說故事的電影功能,連一片陰霾的天空,都在述説著主角當下的心情。

現在幾乎全球華人都在等著看《斷背山》會否在奧斯卡金像獎為華人爭光,揚威國際。你説是李安代表華人在洋人的世界掙了光,就等於華人在洋人世界裏擡了頭,那爲什麽不見其他華裔導演勇奪奧斯卡小金人?爲什麽李安拿了一次就突然能代表全球華人?爲什麽拿獎之前大家都只把他視爲一個在美國闖蕩的海外華人,用一種邊緣化的口吻去稱呼他?得獎之後的嘴臉卻完全相反?我認爲華人這種沾光獻媚的陋習真是難看得要不得。但我個人認爲,即使李安再次得獎,也是屬於他個人的努力和成就,是屬於他作爲一個電影工作者的尊嚴和認同,完全跟全球華人無關。

所以說,李安得獎與否,完全是他家的事,関全球華人什麽鳥事?(借用巴先生的口頭禪)在這樣炒作下去,只會讓其他有了名氣卻得不了認同的大導越發難堪,然後接二連三去做傻事,拍出一部一部自以爲對準洋人口味卻貽笑大方的濫作,結果最後苦的還是看戯的觀衆,丟了全球華人自己的面子。

我想,即使李安本人沒拿獎,男主角Heath Ledger應該能拿下大獎,他演的牛仔真是太像牛仔了。

February 23, 2006

第一次親密接觸:臺灣紀行實錄(1)

2月11日至14日,應臺灣觀光局的邀請,我代表《源》雜誌到臺灣去了一趟。初次臺灣體驗獻給了《源》,說起來還要感謝同事巴特爾。要不是他,搞不好老闆都不放人了。

這次臺灣之行,既是期待又是憂慮,期待和憂慮的不是觀光局為我們安排的行程和景點,而是不知道有沒有時間去逛我最喜歡的唱片行和書店,買不買得到我想要的
漫畫和小説,還有換的台幣夠不夠,行李會不會超重……’

老實說,臺灣觀光局算是相當有良心的了,除了免費幫我們支付來回機票和機場稅,連住宿酒店和三餐全包了。住的還是臺灣四朵到五朵梅花的大酒店(那裏不用星星等級,而是用國花),高雄福華飯店、台南大億麗緻酒店、臺北福華飯店。但是,除了第一晚還睡上6個小時,剩下兩晚都只睡了不到4個小時,再高級豪華的設施也沒福氣享用,每天的觀光行程都被排得滿滿的,時間幾乎都在巴士和飛機上度過……

說起福華飯店,在臺灣好像是連鎖飯店,幾個主要城市都有它的芳蹤。或許是臺北物價和地價都比較值錢的緣故,又或是臺北大都會高級飯店處處林立,彼此之間競爭激烈,臺北的福華顯然比不上高雄的福華來得高級奢華,房間的面積也比較小。說到飯店早餐的排場,就能比出高下。單是早餐,高雄福華就分有中式、西式、日式和素食,住客可在同一環境下享受多種不同的早餐。我就在高雄福華的早餐中享用到人生中第一個墨魚汁麵包;而臺北福華或許屈于飯店面積的緣故,將中式和西式早餐區分別設在不同樓層,住客只能選擇其中一処消耗掉唯一的一張早餐券,雖然它的中式早餐部門其實還是很可觀的。

這次臺灣觀光局特地邀請海外媒體,當然不是做虧本生意啦。主要是配合臺灣元宵節在寶島各地舉行的燈會,讓記者們親臨現場,希望各國媒體能美言幾句,替臺灣觀光事業多打打廣告,所以我們這次的行程可説是受到貴賓級的招待,連上101大樓觀望台的電梯都無需排隊,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特權”。參加旅行團都未必有如此好的享受。

臺灣觀光局邀請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各國媒體,主要是歐美、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記者。其中採用同一語系的只有我們新馬媒體這一團,其他的都各自被善用英語或是日語的導遊及觀光局負責人帶團招待了。我們這一團主要有新加坡的五位記者:來自聯合早報、新明日報、聯合晚報、NTUC 屬下中文雜誌,以及《源》雜誌的2男3女。馬來西亞的媒體可説是中文報業的佼佼者都出席了: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光明日報、光華日報、中國報、東方日報,還有馬來西亞成立不久的中文電視頻道“八度空間”的兩位代表都來了。全團共13人,年齡都差不多,最長者40幾嵗,最小者25嵗,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臺灣,幾乎打破國界和年齡隔閡玩在一起,最後還開玩笑地決定用每人代表的媒體稱呼彼此。

通過此次旅程,我才知道原來中國人也是可以入境臺灣的,只要他們(中國人)利用他們在第三國家的身份(永久居民或工作准証),就能申請到臺灣觀光旅遊。所以我在臺北忠烈祠故宮博物院的觀光人群裏,都間中聽到大陸同志們那一口標準的北京官腔。

11號星期六的中午12時左右,我獨身抵達樟宜機場,左看右望都沒有見到一個禮拜前臺灣觀光局事前的午宴招待中所看到的同行者,還擔心自己是不是跑錯地方搭錯航班。

對比其之前乘坐過的新航或是澳航Qantas,飛向高雄的臺灣華航顯得十分小氣,每三排座位纔有一個共享的小小熒幕,提供的視像節目根本沒得選擇,所以在飛機起飛后的大半時間,我幾乎都在聼著及上提供的音樂頻道。還好選擇還蠻多,不然真是要悶死。迷糊糊地睡了覺,醒來時是空中用餐時間,在海鮮飯和牛肉飯之間選擇了牛肉,一邊觀賞終于出現的電影節目 “Elizabeth Town”,而那時電影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一,Orlando開始和空姐徹夜不停地聊著電話,人果然都怕寂寞。

不管是在候機室還是飛機上,都是獨自一人,一直到高雄機場,才看到其餘同乘一班機抵達的4位新加坡媒體同仁。這時終于有雙腳實踏臺灣的感覺,6點30分的高雄戶外,看起來像是8點多的新加坡,暮色已低垂。

Check In 了高雄福華,馬來西亞的朋友因導遊搞錯時間,早早就入宿了酒店,我此次行程的室友中國報小姐正在享受沐浴間的奢華,接到八度空間學長的Inter-call示意下樓吃飯的時間到了。果然,馬來西亞人都比較親切。

在高雄福華飯店内享用的晚餐非常的平凡,不是說不好吃,而是簡直就像一般餐館内會吃到的菜色,或許是我太期待臺灣小吃會帶來的驚喜。13個人或許是第一次同桌見面,雖然言談間是談開了,但是吃飯時還是吃得挺拘謹。而我的室友中國報小姐是素食主義者,孤零零一個人坐到另一桌享用酒店特別準備的素菜,好在還有導遊先生Sunny陪著她。

緊接著我們上了旅遊巴士,直接到位于高雄五福二路的新崛江夜市去,感受高雄夜晚的都市脈搏。

巴士停泊在城市光廊民歌餐廳前,我們經過了日本新進軍連鎖店Mister Dounat前,和排著長長的等待熱騰騰甜甜圈的人群錯身而開,過了馬路,游進新崛江夜市的人群裏。雖然導遊親切地說擔心晚餐后去了高雄愛河風情燈會后才到新崛江可能會太遲,到時夜市可能已經收攤了,所以將行程對調。但是10點多的新崛江夜市一點都不覺得將近午夜,年輕人們在縱橫交錯的攤位排列中沉浮,迎面而來是一攤攤眼花繚亂的小吃攤位:香腸燒烤、燒豬血、青蛙下蛋、臭豆腐、筑前煮……,還有大拍買著即將過季的冬裝服飾的攤位、店面,以及最流行的小飾品“巫毒娃娃”(據説分爲天使惡魔、巫毒詛咒、治愈、愛戀、守護等5個系列,有58款造型,每個都附有不同意義及功能和各自的名字,主要功能為守護、防禦、詛咒等)。甚至在新馬一帶才漸漸浮上臺面的卡通“扭蛋”,在這裡的夜市起碼看見兩三間專門店,店裏擺著幾十檯大小不同的扭蛋機,裏面滿是不同漫畫的主角及卡通造型人物,年輕人把店面擠得水洩不通。

爲了確保到誠品的籌碼充足,我在新崛江夜市什麽也沒買,只是拍了一些奇特事物的照片。居然還踫到一個小吃攤賣有“印度Q甩餅”和“印度拉茶”,結果站在那裏看了看,臺灣年輕的攤販用兩支鉄剷反復翻面的面塊,怎麽看都和新馬一帶馬來或印度師傅用手甩的煎餅差得遠了,更無法想象他們的“印度拉茶”會是個什麽樣?

在囘巴士的途中經過“玫瑰唱片”,架上擺的是時下流行的中文、英文、日文、韓文音樂CD和電影,在將近午夜11時仍是人滿爲患。爲了促銷生意,臺灣人搞了一套“紅配綠”的促銷招數,凡購買一張貼有綠標的庫存唱片,則可以減價100元的優惠買到另一張紅標的熱門唱片。最先的招數發起人是大衆唱片,在市場普遍一面倒的時候,玫瑰唱片也加入這場削價戰。玫瑰唱片原是只有4家分店的家族生意,在1997年被飛碟唱片UFO Group收購后開始擴張,變成臺灣全國最大的小型連鎖唱片行,2001年在全國即有32家分店。無論如何,不管是誰學誰,削價戰最後的得益者,畢竟還是消費人。

這個時候在新加坡已是收攤之際,可是夜市的人潮不見減少,只是終于耳聞兼見識到傳聞中的臺灣“垃圾車”。之前在亞洲文明博物館打工時,曾看過研究人員到臺灣採訪大甲媽祖遊行的錄像帶,畫面中總是在將近午夜時分出現一輛輛的大車跟在遊行隊伍的最後面,同時一邊傳來可愛的電子音樂,同時出現了工作人員在打掃街道的畫面。現在傳聞中的車子居然出現在我的眼前!原來那是垃圾車。只見夜市攤販和商店的工作人員手中拎著大包小包的垃圾,很有秩序地先後將垃圾袋“親手”扔到車上的垃圾處理槽,而垃圾車的隨行人員幾乎沒動手,只是在維持秩序和指揮。

想到不禁感動又感慨,臺灣的衛生整潔是全民運動!!反觀這裡?幾乎把清潔工輕視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甚至還隨手亂扔垃圾,更別談是親手丟垃圾?

巴士停駐在城市光廊民歌餐廳前,被非常有感覺的外觀所吸引,流水上的幾個石塊構成的玄関,微橙的燈光照在立如碑的招牌上,於是和“八度空間”及“光華日報”一起走了進去。那是一間露天的餐廳,其實就和新加坡皇宮附近的露天咖啡座沒什麽兩樣,只是它佔地非常大,餐廳以高高的草叢將自己和行人道、大馬路區隔開來。樹上或是灌叢都以迷蒙的燈光營造氣氛,最特別的是在長形的餐廳正中閒有一小圓臺,專供歌手自我彈唱,那時唱著歌的是一個年輕的男生,如周傑倫般含糊不清的咬字哼唱著,一邊用吉他自我伴奏。

隔開的另一個世界是喧鬧的街道,年輕人圍成一圈的街舞,無論看舞的人還是跳舞的人都一樣投入。無論技術舞藝高強與否, 在人群圍成的圈子内,敢于舞出自己纔是最重要的。人群附近有年輕人擺賣的臨時攤位,賣的是七彩繽紛的造型氣球。頭上頂著氣球做的七彩冠飾,四處活躍地招攬客人。

這條街的夜晚,專屬於年輕人。

緊接著我們驅車前往高雄愛河風情,10點多的夜晚,在國賓大飯店附近的會場,沿著愛河的兩旁已是人滿爲患。我們抵步的得這一岸是國賓大飯店這一向,人潮幾乎是開始要散去,而對面一邊幾乎沿河擺滿了小吃攤,人潮相當洶湧。除了愛河河堤兩旁的燈火外,主燈——16層花瓣的巨型花朵造型,早已熄燈,原本配合主燈燦爛繽紛的鐳射、水幕、煙火,一點都沒有出現。這條河讓我想起在澳洲流跨墨爾本市中心的Yarry河, 河的兩岸是高高的建築或酒店,尤其是燈會的燈光璀璨,和夜晚時分Yarry河定時的噴火表演,在我腦中竟然有些重疊。對於高雄愛河燈會,我見識到的,只是洶湧的人潮,還有非常準時地熄燈。在我站在橋中央拿起相機想要將沿河兩岸的燈景拍攝下來時,原本璀璨耀眼的燈火突然陷入一片漆黑,只剩下沿河小吃攤子零星的自備發電燈,往手錶一望,正好是晚上11時正,一分也不差。

結果,托熄燈的福,第一晚的臺灣之行竟然是我最早上牀的一晚:淩晨1點43分。

February 18, 2006

川端的哀愁——《古都》

在友人J的督促下,我看了川端康成的《古都》。

高中時曾接觸川端大師的作品,《美麗與哀愁》、《千羽鶴》、《伊豆舞孃》……川端的世界是那時年少的我所無法理解的美麗與哀愁,無知的我只是單純把它們當成一般敍事小説來閲讀。就像年少無知閲讀《紅樓夢》一樣,只覺得寳黛之戀非常淒美殘酷而感傷。

看了《古都》,終于確信人的精神年齡能影響他所看到的世界這一囘事。就像年前我終于開始懂得欣賞《紅樓夢》和《源氏物語》這類古典小説了,小孩子始終無法理解成年人或老年人的精神世界,那是一道無形卻又很高的欄檻。

看到《古都》三分之二的地方,有一章節是寫到女主人翁千重子陪同養父母到南禪寺附近看房子,父親打算在那裏置產買“別墅”隱居。走在附近的街道上、到青蓮寺受到的接待、經過龍村商行看到傳統服飾旁玻璃柜售賣的小型收音機,其後談到京都平安神宮的“時代祭”等等。作者雖沒明説,卻在字裏行間流露出對事逝人非的哀愁與感傷。在傳統的傳承及消逝的事實之間,川端顯然是消極的。千重子家類似手工紡織品批發零售商的傳統老店,似乎也在物換時移中漸漸抵擋不了外來紡織品以及機械製品的衝擊而漸漸式微。父親太吉郎雖堅持繼續設計衣料花樣,但在手工紡織品業逐漸蕭條的情況下,他的創作泉源也漸漸竭盡乾沽。

所有京都一度旺盛的事物、美景、接人待物……在大時代和外國文化湧入的衝擊下,漸漸化爲小碎砂石,被時間洪流帶走,剩下的大岩塊也一點一點地被沖刷侵蝕,慢慢地越變越小。傳統的傳承與流逝就是這樣的現實。

川端小説享譽國際,受到外國人的喜愛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認同,是因爲他在文章中用主角的故事穿插日本的美景。如同洋人世界沒有飛檐走壁輕功點穴,所以他們嚮往東方的神秘而熱衷於中國電影中的武俠與功夫,儘管現在的中國人世界再也不見這些所謂的文化“精粹”。川端文學中日本神秘高傲的靜謐,深深吸引了對東方世界神秘嚮往的外國人。卻鮮少留意到川端的《古都》極可能是他對外國文化或影響力滲透日本而使美景日益消逝的消極抗議。與其說川端千重子苗子的故事借京都這一古都為背景娓娓道來,倒不如說川端是借雙胞胎姐妹的故事來述説古都的悲哀離愁。

對於眼前急劇而永無止境的變化,無法留住京都美景與人事的川端,選擇用《古都》將這片美景永遠地留在文字之中。不由自主地古都,只能借這樣的方式,永遠留在讀者的記憶中。

蕭老師,我終于真正明白文批課中提到的“意象”概念,還有文勢中流有餘勢的説法。死掉的東西,的確可以在留存在字裏行間中,甚至死而復生。

在用XP中文輸入法時,type 下古都的拼音 “ku du”,結果出現的卻是“孤獨”。也許在一定程度上,這也反映了川端在寫《古都》時候的心情吧?

February 08, 2006

罪惡之火車——還是宮部美幸~

又看完一部宮部美幸的作品。

一向讀宮部的作品都有一種迫不及待想知道結局的渴望,但是這部《火車》我的確以慢于快鐡般正常讀速的速度在慢慢欣賞,最快只有45分鐘50頁左右的速度,就跟火車的時速差不多。

以人性關懷為寫作出發點的宮部美幸,這次揭露的問題是信用卡殺人事件。

因傷停職的刑警本間被侄兒和也委託調查失蹤未婚妻彰子的下落,因循著女子留下來的蛛絲馬跡,本間揪出了失蹤事件背後的真相,而且還是一個血淋淋的殘酷事實與悲哀……

失蹤的女子是在未婚夫在替其申辦信用卡時發現其曾破產的事實而受到質問后,鐵青著臉后失去聯絡。女子原來曾因過度使用信用卡無法償付,又再不斷借錢償債的惡性循環下被債權人逼得走投無路,最後通過律師申請破產。本間在步步追蹤調查下卻發現事情轉向另一個驚人的方向發展:我所找的関根彰子,到底是誰?

書中的律師曾説道:現代社會的信用卡貸款等制度,在某些意義上簡直就是一種公害!

書中的関根彰子和“関根彰子”,都曾因背負債務而生活受到極大的壓力與騷擾,也都希望將來能過著幸福的日子,無奈都因爲債務而毀掉了往後的人生。彰子被追債而失掉工作,轉而成爲陪酒小姐賺錢還債,宣佈破產后,故鄉唯一的母親又意外身亡;“彰子”自小父母因房屋貸款的債務而舉家潛逃,17嵗的時候母親被抓到而下海賣身,父親下落不明,自己賠上了一段婚姻,也被抓下海賣身,最後還不計手段拼命“爭取”自己的幸福,哪怕那已違反了憲法的正義。

明明都是債務受害人的兩個人,爲什麽會有這樣的結局?

答案是:因爲每個人都極力想要爭取自己的幸福,哪怕因而產生罪惡感或就此背負罪惡之名。

但是,如同井阪小智所說的,社會上就是有些人總是看不慣別人做的事。只要是自己不喜歡的事,縂喜歡去搞破壞,就會編出破壞的理由……但是,重點是,不是他在想什麽(破壞的理由),而是他做了什麽。

這句話很真實,在司法面前就是這樣,犯罪的人可以有很多理由,但是真正的問題在於你殺了人或是搶了錢。或許有人會想到《悲慘世界》中可憐的男主角因爲一片可以溫飽的麵包而鋃鐺入獄,搶東西的行爲背後有悲慘的理由,但是司法的正義與絕對就在於,犯罪的瞬間就等同于接受司法懲治及約束力的開始。你可以選擇去偷去搶去騙去殺人,但是絕對要有“被逮捕”和“被懲治”的覺悟,不犯罪又活不下去的話,那還有一條選擇去死的路。不要怪我太冷漠無情,因爲那就是現實。

不知道是不是看宮部美幸看出默契,直覺認爲這部書的結局另有玄虛,和往常不一樣。所以如前所說,小心翼翼地慢慢閲讀,跟著本間刑警手中握住的綫索,一步一步往前追去。這次的出場人物描寫不像其他作品中多以煙花綻放般的放射式寫法取勝,倒像是係在繩索上大小不一的鈴鐺,在追蹤女子的路上陸續出現。而追蹤的速度,可能是《獵捕史奈克》珠玉在前,《火車》的速度則明顯地如同書名一樣,讓人覺得節奏不夠緊湊。在人性的掌握上,讀者僅是單方面從追捕者和周遭親友證人的角度去看事件和罪犯,儘管在司法上那是最理性的做法,但是讀者總是貪心地希望知道多一些罪犯的心理和内心世界。然而作者始終沒有讓罪犯說過一句辯解或自白,或許原因在於之前所提及的井阪的話:重點不在于罪犯在想什麽或爲了什麽而犯罪,而是在於犯罪的事實。雖然宮部美幸的小説結局往往都讓人不勝唏噓,但是《火車》卻結束在一句仍未出口的話之前,的確讓人心癢遺憾,雖然那或許是最好的收筆処。

終歸一句說:《火車》不是宮部美幸最好的一部作品,卻也不是最壞的一部。但看來卻叫人心情沉重。

臉譜出版的《火車》封面上印有“火車”的註解:冒著火的車子,用來載生前坐過惡事的亡靈前往地獄。

這或許是日本神道傳説中“火車”的定義吧?

第十章的結尾処提到了一首《拾玉集》裏的詩:火車今日過我門,哀憐欲往何處去?本間認爲,迎面而來的火車……,説不定是命運之車。関根彰子想要下車,而且她已經下過一次車了。但是現在想要取代她的女性,不知道這情形卻想要叫住火車。

傳説中承載罪惡的火車,現在肯定搭客過量,擠得滿滿的。

然後也會有一些沒上車的漏網之魚。

February 06, 2006

變態的分裂方式……人格爲何多重?

不知是自我意識太高、敏感,還是純粹巧合,縂覺得每次接二連三遇見接觸的事物都有一定的相關性。

像以前看電影《回家》之後,接踵而來看的也都是和家庭親情相關題材的作品;之前看的一系列推理小説也是一樣的情況。而且都不是特意製造的局面,完全是接二連三的巧合,只能放開懷抱迎面而接。

不久前剛好先後看了兩部題材相關的作品,一部是小説,另一部是電影。題材則是多重人格分裂的精神病。

小説是貴志祐介的《第十三個人格Isola》,電影則是2003年的Identity

第十三個人格》,這是我第三本貴志的作品,透過之前兩本作品的内頁廣告,一直都很想看這本作品,而且以前上心理學就有接觸過“人格分裂精神障礙”,對於以前的人將之稱爲“鬼上身”,就很想知道現在的人會以何種筆觸為我揭開面紗。

剛巧圖書館進了這部作品的中國版(橫式排版,從左到右),雖然看慣了港臺式的直式排版,但有縂好過沒有。

結果看完之後,不,還沒看完就有生氣的感想:以後絕對不看中國版的翻譯!

除了少數有資歷的譯者,中國的翻譯一向來充斥著太多譯者的情感在内,結果整部作品變得很“中國”,完全失去了作品原有的光彩。所以我一向都不太喜歡接觸中國翻譯的外文文學作品,讀起來根本就是發生在中國的外國故事。

去掉中國翻譯那不討喜的調調,《第十三個人格》本身應該是一部不錯的“推理+懸疑”小説,具有情感透視特異功能的女主角,在日本地震震災后成爲非正式的心理輔導員,其間她接觸到一個高中女生千尋。凴特異功能,她認識到眼前的少女是一個具有多重人格的精神患者,而其中有一個非常具有危險性的人格潛伏其中,這時少女身邊的親人和同學接二連三的死在夢中……

少女身上的人格多達13個,完全是她因爲精神受創無法承受,並根據字典上某些特定詞語,内部製造出一相應人格以面對某一情況。像二十幾嵗的“明子”,則是擔任生活智囊團的角色,“憂”則是用來承繼難受與傷痛的角色。而Isola磯良,則是少女千尋的第十三個人格,出自于日本怪談小説“雨月物語”,一個死後化爲厲鬼對外遇夫婿進行報復的婦人——磯良。少女千尋身邊一個個死去的人,都是在生前欺負刻薄千尋的人,人格磯良仿佛是千尋製造出來爲了復仇的魔鬼,然而真相又並非如此,而是更詭異的發展……

托中國翻譯的“福”,原本被吹捧為很“恐怖”的《第十三個人格》,讀起來一點也不恐怖。

*****

接觸Identity是在Isola之前,但是看完整部電影卻是在Isola之後幾個月的事了。在HBO看了Identity的最後30分鐘,深深被這部電影吸引,後來以外的找到這部電影的DVD,趕緊買回家欣賞,但觀賞卻是在那之後的幾個星期以後了。

十個陌生人陸續在夜雨中集合到某個小鎮的旅館中,卻一個接一個的被莫名的兇手殺死。與此同時,一群司法人員和心理醫生深夜裏聚集一堂,企圖為一名即將在第二天行刑的殺人犯翻案。看似無關的兩個故事,卻因爲“人格分裂”而交織在一起。

沒什麽大派的電影,最有名也不過是男主角John Cusack, 導演是名不經傳的James Mangold(導過最近的Walk The Line, Kate & Leopold, Cop landGirl, Intereupted)。看起來是B級的班底, 卻營造出A級的製作及懸疑驚悚氣氛。個人最喜歡電影一開頭陸續把人物帶出場的介紹方式(類似City of God的人物出場,不過沒這麽淩亂),以及說故事的呈現方式。類似戯中戯或是謎中謎的設定,覆蓋的牌面恰好在最後第30分鐘掀開了,換句話說,我實在知道牌面的情況下重頭再看過電影一遍,卻無損電影在我心中認爲“精彩”的想法。

這部電影實在不宜介紹得太多太深入,只怕會坏了看官的興頭,破壞了電影的精髓,有興趣的人不妨去找來看吧?

怕看恐怖片的人,不要怕!裏面一只鬼也沒有,如果能接受《大逃殺》的血腥,那這部算是sap sap sui(算不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