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8, 2007

意大利风情画(2):意大利住宿体验~罗马篇

前言

在意大利所有的住宿我都是通过J所介绍的Hostel World网站去搜寻订房的。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有些住宿点不如网上rating所示,与我预期想的甚远甚至相当差劲,而且有些还需要付定金、手续费,甚至房费会随着旺季或空缺减少而随意坐地起价,就像我瞄准佛罗伦斯的一间Hostel,一个星期前后的价钱就差了2—3欧元。但我还是非常庆幸自己是在抵步之前就已经把所有的住宿点搞定,不然就只能象在罗马第一个住宿点碰到的一位印度籍男生,在复活节前夕的周六必须沿街挨户地到处找旅舍碰钉子。


罗马的5天里我是孤单一人。朋友纷纷为我担心不已,不停劝告我别管价格,尽量找一间治安好点的酒店入住。但我毕竟赚的不是欧元更不是英镑或美金,而且酒店的单人房是贵得让人脸青青。因此也只有住青年旅舍的份儿。

罗马的5天我一共住了4天不同的旅舍。友人J说我疯了,干吗住那么多旅舍?还嫌背着一个大行囊到处迁徙不够累不够麻烦吗?但是看了河童北北的书后,自己也想尝试不同的住宿经验及比较的乐趣,而且担心万一5天都住在同一家超烂的旅舍、换不得又拿不回钱那要怎么办呢?狡兔也要有三窟嘛?把风险分散也是一种保障。

结果事实证明,我这个决定是对的。基本上来说在罗马入住的这4家旅舍的设施、地点都相当不错(相对于我选择佛罗伦斯及威尼斯的旅舍而言)。不过,有时候连睡觉这回事都要讲求运气。此话何解?待我细细说来便知。(要留心看到最后哟!)

抵达罗马的第一天是早上7时的事情,但由于罗马Flumicino机场“出色”的服务速度,我要到1个小时后才领到我的行李和背包。而我又必须在9点以前赶到入宿旅舍,但是看不懂意大利文的我实在不敢自我挑战搭巴士到罗马市中心,又看不懂标示上到底那里指引了Subway的方向;用英语问了Information Counter的人,不只是我英语听力太烂还是她英语会话“太强”,结果往下听成往上2楼;明明只是想问Subway Station的方向,莫名其妙招惹了在机场想要做搭客生意的德士司机,结果一听到你不是想去酒店而只是想去火车站,就臭脸给你指了个方向马上转身就走;明明旅游指南上标示了8-9欧元,排了队买了票却发现前往罗马Termini车站的Express Train 车票变成一张11欧元。

将近9点抵达Hostel Alessandra Palace(距离Termini火车站步行约10分钟),付清了剩余的款额,将背包寄放在柜台,就出门开始我的罗马之旅了。当天从9点30分一直到下午3时30分,我一直都在步行走路,加上前一天在飞机上只睡了差不多4小时,大前天更是迟睡早起。结果回到旅舍洗了澡写了日记,将近下午6点就开始睡觉,一直睡到第二天的7点钟。虽然半夜不时听到窗边传来鸽子的咕咕声(窗外的墙脚就是一个鸽子窝),凌晨5点左右同房的两位女生还唏唏索索地在黑暗中收拾行李Check out,不过大体上这间6张床位附带厕所及沐浴设备的的女生宿舍还算是舒适而干净。不过一晚的床位相当贵,旺季时要价39.50欧元,上网半小时收费还需1欧元。早上附带的早餐是宿舍自制的烤硬面包、早餐谷粮等,虽然当时觉得那面包有点过硬又象烤不熟,现在回想起来起码那是在罗马的5天中比较费心思准备早餐的店家了,起码它的面包是自己做的。

吃完早餐我又乘坐Metro迁徙到梵蒂冈附近,我的第二个住宿点One Step from St. Peter,虽然没有名称上所说得那样近,不过也算是相当靠近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步行约10分钟)。这次我所选择的是单人房,相对于前一晚,每晚住宿费只需40欧元(只多了5毛钱)。我一连住了两天,这可算是我这趟意大利行住得最好最舒适的环境了(当然也是最贵的)。

这间旅舍基本上是由民宅改装成,我那一层一共只有7个房间(10个床位左右),虽然没有附设洗手间和沐浴设施,但是仅3间房分享一间厕所这一点看来还算不错。管理员自己本身就占据了其中一个房间,所以有任何问题只要敲个门随时都有人帮你解决。整个旅舍空间宽敞、整洁而美观,有附设厨房(虽然煤气炉坏了不能使用)、Coffee Maker(管理员还教导你如何自制Expresso)、客厅里的沙发及电视,最重要上网是免费的,而且没有时限(只要没人使用)。

旅舍所在的地区应该算是罗马城境内比较高档而清幽的地段,没有车站附近的吵杂。最开心的是附近有一间Pastries Shop价格廉宜种类繁多,我的几顿午餐、晚餐都是在这里解决的。附近也有小型超市(如果那天不是星期天或假日的话),Metro车站就在走路5分钟左右的距离。管理人Friedrich是一个为人相当好的意大利人,只是烟抽得有点凶。

这间旅舍也有提供免费早餐,只不过完全自助,客厅的柜子上就放满一篮子的面包、包装蛋糕、小点心之类的,冰箱里还放有一大箱的yogurt和果汁(请容许我用“箱”而不是“盒”,因为数量真是太大了),基本上管理员自己本身就睡得挺迟的(我第一天9:30早上抵达时,他还在睡梦中),所以基本上欢迎住客们自助服务,我也乐得无拘无束。

在第四天逛完了梵蒂冈博物馆之后回到了旅舍Check Out,我又搭乘着Metro迁徙到第3个入宿点Mono Lisa Hostel。这间旅舍是我在罗马住得最便宜的一间,需26.50欧元,6张床位的女生宿舍,不过要与其他四间房(双人房、四人房及男女混用宿舍)将近20个人共用仅有的两件洗手间,所以要早起出门的人还真不能赖床,不然要等到所有人用过洗手间之后才能出门那就太迟了。不过这间旅舍的地理位置相当好,满靠近几个知名景点如Trevi Fountain(步行8分钟)、Plazza Romano、Coloseum等罗马古建筑群(步行20分钟)。

Mono Lisa Hostel是我住过的旅舍中看起来最陈旧(天花板是从其他古建筑物直接切移过来的),也是最有人情味的一间,往往会让我产生误以为自己还住在当年Temasek Hall的那种错觉。这都要多亏管理人Yozi的功劳,把整个旅舍打理得非常具有人情的温暖。身为以色列人的他,在去年8、9月份来到意大利罗马修读电影,为了赚取生活费加上进一步磨练自己的意大利语,来到了Mono Lisa Hostel兼职做管理人,同时更结识了一批又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朋友。(另外两位兼职的女管理员刚好结伴旅行去了,结果只留下Yozi一个人孤军奋战还得做超时工,真是难为你了!)

虽然说有些旅舍的管理人在你询问路线或旅游咨询的时候也会回答,但不见的每个是乐于回答。但是这个年轻人就不同了,他不只对每一个询问他的住客和善以对,甚至还充当起一些小孩的补习老师,看看对方写的文章,推荐一些好的读物及电影给对方,并乐于邀请住客分享自己烹煮的浓汤,轻轻松松地与每一个住客聊着天,甚至不经意地记住每一个人的名字。

或许该归功于Yozi的亲切态度感染了这里的住客,住客们都非常友善,彼此之间的气氛都非常轻松友好,彼此会互相帮忙,大家常常就坐在客厅里笑着聊天或分享旅游心得见闻。

由于该旅舍并没有配制钥匙给住客,迟睡又早起的Yozi需要给每个进出的住客开门(这间旅舍的宿禁时间是半夜3点至清晨7点),而且一大早七点多就需要准备早餐给大家吃,而他就在大家吃的当儿在一旁的沙发上打盹假寐。虽然早餐相当简单,他却准备了相当多的种类给大家选择,不同的果酱、面包、早餐榖粮、牛奶、果汁、水煮蛋,而同挤在一张餐桌上共享早餐的住客们,就在这小桌子上小声地聊开来,吃完的就先离开,而后又有人加入这个圈子,或是还在排队等着用洗手间,整个早上异常热闹……

如果我会回到Mono Lisa Hostel的话,那应该是因为那里弥漫的亲切气氛吧?

由于第6天一大早我需要赶搭6点08分的第一趟火车到比萨,因此最后一晚我选择了只隔火车站几条街的Hostel Alessandra Downtown。这间旅舍和第一晚所住的Hostel Alessandra Palace应该是姐妹分社吧?不过8张床位共享厕所的女生宿舍只需26.50欧元,而且晚餐时间又提供免费Pasta大餐。虽然洗手间/沐浴间是男女生共用,但它的设计有别不同,整个厕所共有4个隔间, 每个隔间都有独立的马桶、洗脸盆及沐浴设施、吹风筒……所以能让4个人同时使用,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争厕所现象,不过却要担心别人将厕所弄得脏脏的,象是马桶里粘有别人的残留物……

由于这里和火车站至距离三条街,算是相当吵杂,虽然建筑本身算是相当新,但却觉得住客相对复杂,治安没那么理想。附近的街道上常见碎掉的啤酒瓶、烟蒂及排泄物(液态及固态),墙上更是涂鸦漫布。我自己一个人离开旅舍打算到火车站附近买明天的早餐时,打从一踏出房间开始,就觉得自己特别的戒备与小心。

回到宿舍之后正好是免费的Pasta大餐时间,就拿着coupon到厨房去换了一盘,看着分量那么少,就问了问胖胖的大婶是否能再多给一点,没想到那个意大利大婶居然马上将锅盖了起来,摇了摇头,口中在碎碎念些什么,真是吝啬……亏我那天还是个病人呢?

由于第二天要赶着早上第一班6:08的火车到比萨,虽然住得挺靠近火车站的我还是必须在5点以前就起床,所以当天晚上9、10钟左右我就上床睡觉了。但是……

11、12点钟是隔壁床的两位女生回来了,虽然她们很体贴地没有开灯,但还是在黑暗中淅淅索索地整理了2个小时左右的行李,而我又是对声音特别敏感的人,真恨自己当时为何没有耳塞。好不容易他们收拾完行李、冲了凉准备就寝,发现突然有男人进来了我们这间女生宿舍,一张张床地走过一边打量,好像在找人,后来才发现他在找的刚才的其中一个女生,两人又数度进出房间,我才想起这个男人的身影看似(当时我没有戴眼镜)刚才在Reception Counter的大胡子管理人。

隔了十几分钟,女生终于回来继续睡觉了。我原以为一切归于平静,正想要继续睡个好觉,没想到隔了一个小时后,另外3张床的女生刚夜游回来,而且非常不客气地将房间的灯全打开,就在房里换衣、卸装走来走去,就算看见睡眼迷蒙的我看着她们,也只是说了一声:sorry,然后继续她们的行动,完全没有关上电灯的意思。这是我听见另一张床传来很大的翻身声,听来那个美国女生非常生气且不耐(你问我为何知道她在生气?因为她下午在聊天时才和我说过她非常讨厌此种不礼貌及自私的行为,没想到我们晚上就领教到同样的教训了)

后来等到他们熄灯就寝,我偷瞄了时间,天!已经是半夜2时45分了!我还没有睡到觉!

最后我根本没睡着,在预定4:45分的闹钟响起之前,我就已经起身了。为了不做一个自私的人,我在梳洗完以后,将所有前一天晚上早已打点清楚的行李,全数搬到房外的走廊上去做最后的收拾。哈哈,希望声音没有透过门缝打扰到其他房间的人。


注:在Hostel Alessandra PalaceHostel Alessandra Downtown的钥匙都需要房客付5欧元的押抵,而One Step From St Peter则需要50欧元,不过在住客退房时都会获得退款。

May 21, 2007

意大利风情画(1)~初抵印象

终于要动笔写了,却不知道要从何写起才好?感觉没什么好说的同时,又觉得有太多太多要说的……真是矛盾。

先说说对意大利的第一印象。

老实说,意大利是我踏足欧洲的第一站。有人告诉我说,意大利是欧洲最美丽的国家,也有人说意大利人是欧洲最热情的民族。我会选择意大利,却是因为看准了她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几十个世纪以前威震世界的罗马帝国在融合了希腊古文明精华后微缩成现在意大利首都的罗马、在14、15世纪成为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及重心的佛罗伦斯、加上作为天主教世界一切象征连不是教徒的我都被深深吸引的梵蒂冈,所有这些诱人的历史古城及文化重镇都汇集在意大利这条欧洲的小靴子上,叫我怎能不动心?

我梦想中的意大利,是走在路上都能呼吸到浓浓的艺术气息及历史古味,就像现代人穿越时空走进历史的那种错觉。

但你问我这趟意大利之旅有没有饱尝到这种梦想的滋味,这真是难以回答的问题。至少对我而言。

意大利(可能由于梵蒂冈的缘故)天主教堂很多、遗址很多、而大部分的建筑基本上都保持着世界大战前那种朴实的街楼,相对于一些现代化的城市,整个意大利基本上都还处于一种“怀旧”的气息。这并不是说意大利很落后,其实意大利的生活水平相当高而先进。我个人猜想,可能是苦于独立为国家的时代相对稍晚、加上战后背负的战败责任、又或是民族性所致,意大利的一般建筑(除了流传下来的历史建筑)在外观上并没有其它先进城市那般讲究,反而相对的朴实。就像我走在罗马的街头,相当惊讶一些现代民宅(多是街楼)、教堂甚至火车站的建筑材料是原始的成块大石头(略带气孔的土黄色石块,应该不是大理石?),抹上洋灰、采用玻璃及金属的建筑反倒不常见。

它也不像一些欧式的房子采用红色土砖块交叠堆砌而成,也没有在洋灰表面上漆上七彩缤纷的颜色,而是运用了意大利这个国家与民族予人的印象色:土黄、土红、橙、白。意大利位处欧洲南端,算是欧洲众国中最接近热带的国家,天气最为温暖,民族也最为热情,所以可能在建筑上也可反映出他们的暖烘烘的热情。虽然同行的C觉得意大利的街头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来说没什么吸引力及看头,但我却对这种表里如一的呈现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所去的四个意大利城市:罗马、比萨、佛罗伦斯、威尼斯,主要的建筑形式都是街楼,当然在偏离市中心的郊区也有其他的建筑类型,像公寓、高级独栋洋房、面对海的白色洋房、农庄里的小舍……但是那都真的很少见。就像Life Is Beautiful里看到的那些街道与楼房,(起码我所看到的)意大利人基本上都生活在街坊中。

意大利的街道名称(除了威尼斯)都以Via为开头,意思是“通道”,而这些街名往往都会刻在通道上的第一个或主要的街楼上,只有在主要的大道上才会出现标示街名的路标,所以初来此地的游客的视线往往在手中的地图与街楼间游移,像个探险家一样想要在核对地图密密麻麻的街道名称是否与眼前刚找到的街名相符,对我而言这是非常好玩的一件事。像Via Nazionale就是“民族路”,是罗马其中一条最美丽的街道,这条路上集合了各国的大使馆,建筑在装饰上相对于其他街楼会来得富丽堂皇一些。

在罗马,除了一些知名景点如Trevi Fountain、Coloseum会有特别表示方向的路标外,其他的景点都必须靠游人自己以地图搜索的方式找到,而这些景点都分散在罗马城中不同的地方,不过在罗马可说是每走几步就是一个景点或古建筑,可以参观或游览的地方相当的密集而多。花了5天逗留在罗马的我都不敢说自己有多了解或游遍了这个城市。

在比萨,值得参观的景点寥寥无几,而且都集中在奇迹广场Campo dei Miracoli,只需半天不到的时间你就能移步前往下一个城市了。

佛罗伦斯,这个我原本寄望最多的城市,并没有如期地满足我的愿望。原本满以为这个文艺复兴发源重镇到处应该弥漫着一片浓厚的古典艺术气息。然而,除了领主广场 Piazza della Signoria、Gallery Uffizi、波波利花园里的画廊及艺术展馆、Ponte Vecchio之外,这个城市并没有什么太多能让我印象深刻的建筑。虽然在罗马遇到的美国太太及儿子向我大力推荐佛罗伦斯这个美丽的城市,又或许是因为逗留时间太短暂,我还无法领略及挖掘出这个城市的美,不免有点小小遗憾。

威尼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在这里发生太多事情,好的坏的,印象特别深刻。原本我并没有对这个城市寄以特别厚望,反倒是同行的C兴致勃勃不停在幻想自己穿梭在这个岛屿上的时刻。结果,因为发生的事情太多,它反倒成为了我这趟意大利之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城市了。初踏足威尼斯时,不免被这个小岛特别的环境迷惑了。这个只能靠步行和行船的城市,在人们的印象中尽是浪漫的同义词,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不理智的人造迷宫。这个水道与人行道交错的岛城,与别不同的风光虽特殊,不过很快就让我的审美神经麻木了,但奇怪的是,我在这个城市里留下的照片却成了所有到访城市中最受朋友欢迎的美景。可能在水光的映照及倒影的反射,所有普通的建筑都变得不再普通了吧?

回来了以后,我曾大放厥词,说自己应该不会再涉足这个欧洲的小靴子。

但冷静下来,慢慢回想,我向我还是会回到这个地方的吧?

不过,应该会选择去其它的意大利城市或农庄吧?

May 10, 2007

为何会有《黑眼圈》?

幸运地抽到了蔡明亮蔡导最新力作《黑眼圈》的新加坡首映戏票。

其实参加了《新明日报》的有奖问答比赛,首100位回复并答对的观众将获赠免费首映礼戏票一对,问题很简单:《黑眼圈》的男主角是谁?我回了"Norman”这个新脸孔,不过不知道自己算不算答对,结果还是在首映礼当天中午才看到自己获得戏票一对的通知电邮,上面最后也还是没有告诉我到底我是不是答对了。

临时找了K出来。首映礼的前几天我们还有一位马来西亚的朋友特地出席了由NLB主办的一场蔡明亮《黑眼圈》电影宣传会,当场看到蔡导不惜开口阻止了主持人杨君伟的悉心准备和打岔,也要殷殷切切地苦劝在场出席的所有朋友买票去看《黑眼圈》,甚至游说观众动用自己手中握有的任何权利,把身边的朋友、同事、家人、同学、学生……统统带到电影院里去观赏《黑眼圈》。

老实说,我还没有看过任何一个导演求观众进场看自己的电影,像王家卫就不鸟这些,管你看不看得懂还是半场离席又或是吐不吐口水,只要拿了国际影展大奖还有谁敢说一句话?又有一些人是专门拍电影给影展看的,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一部接一部地推到外国各大影展去,羡慕李安拿奖的心是人人皆知的啦。

蔡导说了,自己几年前就和御用男演员兼徒弟李康生小康拿着票上街向路人推票,甚至不惜参加所有可能争取更多观众的露面场合,哪怕只是哪间小书店的几排小板凳,为的是争取更多醒过来的人,来看一部用心制作出来的好电影。不久前他还亲自和小康和几位自愿工作者到吉隆坡街头售票,争取到了千多张票房。老实说,到吉隆坡推票总比在新加坡推票好多了,起码前者的观众会比新加坡的观众更懂得珍惜蔡导的作品。

蔡导很委屈且激昂的说,现在市场上拍出来的电影都很不好看,往往都是为了讨好观众投其所好而拍,不断在技术上下功夫,拍出来的故事却又平淡无谓,而他自己,就像是一个很久没有高潮的渴爱者,已经很久没有在睡醒的刹那突然非常渴望及怀念某部电影作品而又内心升起一种迫不及待想要重看的欲望了,起码近期的电影作品里面没有一部会让他产生这种渴望。

蔡导这次带了一部回乡的作品,一个以马来西亚吉隆坡为背景的故事。最轰动的不是像《天边一朵云》的情色镜头,也不是戏中的手淫镜头,而是还没上映就遭到祖国马来西亚以十宗罪封杀了《黑眼圈》,剥夺了蔡导与祖国观众交流的权利。封杀的理由并不是蔡导扭曲或丑化事实,相反的怪只能怪在蔡导太真实地呈现了祖国的面貌,而刚巧与祖国2007年推广大马旅游年的政策不谋而逆。所幸像鸵鸟般埋起头来的政府,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舆论压力,最后还是悻悻然地允许蔡导《黑眼圈》在挨5刀的情况下上映。

我不禁在猜想,那5刀会是剪在哪里呢?妈妈拿女佣的手替瘫痪儿子手淫的镜头?女佣与流浪汉露天欢好的镜头?妈妈与流浪汉在后巷彼此抚慰的镜头?最后马来劳工与两个华人演员睡在一起的镜头?马来劳工帮华人流浪汉上厕所的镜头?还是马来西亚街头上乞丐卖艺行乞的镜头?吉隆坡肮脏布满垃圾的镜头?废弃大楼布满污水没人管理的画面?污染肮脏的空气搞到连露天做爱也使不得的镜头?

上个礼拜正好去了吉隆坡一趟,想起了蔡导在宣传会上说过,在电影中他没有添入任何一份虚假,在拍摄的时候他并没有特地营造吉隆坡肮脏的街头,垃圾原原本本地就在那里,他只是不去扫它;乞丐和外劳本来就出现在吉隆坡的街头,他并没有刻意动用太多的临时演员。而我在吉隆坡也确确实实地看到了那栋出现在电影里的废弃大楼,突兀且生硬硬地出现在吉隆坡繁华的市中心,而相同遭遇的废弃大楼在吉隆坡甚至马国其他角落还有好多好多。

但是,马国的现实毕竟不是蔡导电影里唯一要叙述的故事。电影借了一堆背景身份相当特殊的人们,叙述了一个相当动人的故事。一个不明国籍的流浪汉、一个女佣、一个外劳、一个咖啡店老板娘、还有她瘫痪在床上的儿子。我们往往不自觉地鄙视外劳,把他们当成社会的问题、廉价的劳工,甚至不把他们当人看待,却忘记了他们也是别人的孩子、父母、兄弟姐妹,同时也拥有了一个名字,以及作为人类的感性尊严。他们也需要皮肤间传递的温暖、肢体的接触、拥抱与亲吻,好让他们知道世界上不是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个,还有其他人的存在。

人,都需要温暖,即使他不幸地需要飘洋过海到另一个国家在困顿地环境里工作、生活、被称为“外劳”;或是一个瘫痪在床上形同死人的病患;或是看似孤僻霸道的咖啡店老板娘。蔡导在宣传会上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相濡以沫”——在干枯的水池里鱼儿为了拯救彼此而在对方身上吐沫,希望对方能活下去。而《黑眼圈》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蔡导还说,电影最让他感动的是手淫的那一场戏,主角们带出的那种氛围让他不由得感动到流泪,但我却对最后几幕情有独钟:外劳发现到流浪汉的背叛而愤怒地想杀死他,却不由得落下了感伤的眼泪;以及最后三个人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张床褥上,仿佛跨越了性别、身份、困顿、寂寞,我在那个空间看见了温暖与仁爱。就像向日葵渴望阳光一样,人类也都渴望温暖,而肢体接触就是最直接的温暖来源。

这是我唯一一部没有看到睡着的蔡导作品。或许是因为我也是来自同一个国度的人,看了特别有感触。尤其是电影里有一幕:Norman Atun (外劳)在废弃大楼重复作着抽水作业时,坐在“湖边”吃着Nasi Lemak、喝着那包红色的玫瑰露……看着画面那一刻我突然很想哭,觉得自己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家乡……虽然我从没喝过玫瑰露。

关于人类困顿的生活,相同的主题让我想起了自己在飞机上看的另一部电影:Will Smith的Pursue Happiness。老实告诉你,我一边看一边在想,怎么会有人愿意付钱到电影院看这么一部电影呢?甚至我在飞机上还是勉勉强强地看完这部戏。不是这部戏拍得不好,而是这么痛苦及布满困顿的电影让所有收看的观众同样心情不好过。若是想进戏院买娱乐的观众,千万不要看这部电影,人生已经充满不幸与痛苦了,无需再花钱为自己增加多一点难过。

以上是我的肺腑之言。

注:我还是搞不懂为何电影会叫做《黑眼圈》?有谁能解答吗?先声明没有奖品喔!

不过,如果要是从电影的英文译名I Don’t Want To Sleep Alone联想,可能觉得是因为身边缺少了人的温暖而睡不着觉吧?所以最后三个人才会睡得那么沉……即使那是有床蚤的床褥。

May 03, 2007

非关同志,只管青春



他,康正行,从小为了一个规定而成为了另一个他的小天使,帮助他、陪伴他,成为他的朋友,在不知不觉中让他成为了自己生命中的中心,让自己为了他又哭又笑又苦恼,恨不能远远逃离到没有他的世界,却始终离不开……

他,余守恒,从小的顽皮捣蛋让始终没有人亲近的他充满了寂寞,为了紧紧抓住愿意留在身边对他好的人,他无所不用其极地用自己留住了他们,甚至装疯卖傻……

她,杜慧嘉,从小就是一个半途杀出的第三者,她爱着他们,但她的出现又深深伤害了他们;她可怜他们的境遇,但她何尝不是那可怜的其中一个?

假如33+67正好=100,那为何还要有个她?假如说行星绕着恒星打转堪称完美,那彗星的出现又代表了什么?

有人评论说《盛夏光年》拍得很日剧,画面非常唯美;我倒觉得画面并没有像《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出现那样美丽的颜色,倒是相当贴近主题地带有年少的青涩与哀愁。

这部电影如果没有了这三个主角贴切且出色的表现,充其量也只不过是B级的青春电影。但是到了片末三人在海边摊牌的那一段,尤其是张睿家那满头湿漉黯然欲泣的表情、扭曲的脸孔、藏有丰富感情的双瞳,随着电影的结束倏地淹没在一片黑暗之中;还有张孝全在与朋友上床后,对女友告白坦诚的流泪神情,都让人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同行的Y之后在回家的路上告诉了我关于他一个同志友人的故事,他惊讶地发现曾经发生在朋友身上的故事居然与这部电影如此雷同。我想,这或许是这部青春小品在国际上获奖无数的原因吧?因为它在某个程度上如此真实地呈现出许多同志的第一次:第一次对性的接触、对异性的抗拒、对同性的吸引、被拒绝、被伤害、故意放纵堕落、体验同性性爱、深深的罪恶感和痛苦挣扎、告白与否……而那种站在青春边缘的迷惘与痴狂,或许是无论同性恋或异性恋的你我都曾经历过的年少岁月,只是我们都因为这部电影而被唤醒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相信许多人曾经有过对特定朋友的特别占有欲,不管对方是男是女、是同性还是异性,觉得是自己的就不应该再和别人嬉哈欢笑。我曾经被对方指责过这并不是友情,现在看了这部电影,发现也许当年的自己也像宇恒一样,相当害怕寂寞吧?为了留住身边的朋友,像溺水者紧紧抓住救生圈死命不放,结果有可能就此被深海吞噬……而自己为了避免被指责的历史重复上演,不断地克制自己不去深陷于任何关系之中,从一个极端逃到另一个极端之中,却始终无法摆脱寂寞的宿命。不过这个时候,你也开始学会了认命,因此日子并不是那么难过的。

很远了,我那段青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