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21, 2005


Mohou Han Posted by Hello

《模仿犯》到底模仿了誰?

真的很久沒看推理小説了,最後一次應該還是高中以前的事了吧?一向來都不喜歡看歐美翻譯小説的在下,能接受的翻譯小説只有日本作品了,而且是“還很喜歡”的那一種程度。以前在中學的那一段時候,托學校圖書館中文藏書量豐碩的富,當時幾乎將架上的日本翻譯小説都讀盡了,連那時對中學生而言艱澀難懂的川端康成的“雪國”、“美麗與哀愁”、“千羽鶴”都借來讀了,可見當時的我對日本文學作品有多麽的喜愛。現在想起來,可能自己喜歡的並不是日本文學本身,而是它們正好來自日本。在那個時候“哈日”風正起,當時的同學哈日程度還僅停留在日本男藝人帥氣的臉龐上,對於日本電影音樂漫畫文學娛樂的認知我深信當時沒有人能超越我,甚至班上的“哈日”情報主要還是由我提供的。因此偏好日本文學或許是潛意識的“哈日”情緒在作祟,但我的“哈日”傾向還真是與一般人不同啊。

當時,書架上有滿多的日本翻譯小説屬於同一種類,剛好在我所涉獵範圍中佔了滿大的比重,那就是“日本推理小説”。

我還記得當時借的第一本日本文學作品“勁風下的彎道”正好是某個日本推理大獎的得獎作品,作者是誰故事内容卻完全不記得了。之後又看了推理大家松本清張赤川次郎西村京太郎等人的作品,還有一些類似“日本推理短篇精選”的書籍,或許是當時年紀尚小不懂得玩味其中,又或是當時的翻譯總採著枯燥無味的文字串聯著文章,縂覺得當時看的推理小説故事劇情嚴肅文字死板(尤其是松本清張),當然還是有很多是很不錯的,像赤川的文筆輕鬆活潑(可能多虧了譯者)而西村佈局緊湊。

過了中學時期,可能是上了大學后中文圖書館的日文翻譯書籍多以純文學爲主,少有推理作品,加上或許自己真是受夠了日本推理小説,奇跡似的我竟然再也沒有碰過推理小説,直到最近我遇到了它——宮部美幸(Miyabe Miyuki)的《模仿犯》。

先不說《模仿犯》到底在日本創下了多少個奇跡,會引發我看這部作品的興趣是由於某個漫畫作者在他的作品中提到:看《模仿犯》到3/4的部分才吃驚地了解到爲什麽這部作品叫“模仿犯”。的確,《模仿犯》帶給我驚喜連連,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樣好的推理作品,不,應該說,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樣好的文學作品了。

驚喜一:傑出的敍寫手法
有書評人在評論宮部美幸(並非針對《模仿犯》而已)時這麽說道:當大部分的大衆文學作家還埋首于“該敍述什麽問題”,而遺忘了“該如何敍述”的重要性時,宮部美幸的資質、努力、誠意與敍述技巧絕對出類拔萃,再多的讚賞之詞也不足以完全顯現其說故事的功力。所謂閲讀小説最高的幸福,應該是指讀到這種作品吧?宮部美幸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説書人,對於事件與真相,她並不會一股腦的洩漏,或是像一些作品一樣在最後完結之前才真相大白,宮部美幸像是一個熟練老到的漁夫,在適當的時機撒網又收網,在必要的時候洩漏一些情報給讀者,卻又讓他們摸不着頭腦,只能跟在她的腳後跟細細拾撿她故意遺留下來的事實的碎片,企圖去拼湊出故事的原貌的過程中為漸漸完整的圖樣一次又一次的吃驚不已,即使在完整的圖像面前,還是不禁為真正的事實感到震撼,倒抽一口涼氣。

驚喜二:衆多人物龐大複雜的現實社會重現
而“事實並非出自一人之口”,所以宮部美幸讓她作品中的衆多人物共同開口説話,由各個人物對事件不同的認知角度一步步去拼湊事實真相,而《模仿犯》中出場人物衆多是一個很大的特點,在《模仿犯》中,登場的不僅是兇手和與之鬥智的搜查科而已,還包括兇手的親屬、受害人、受害人的親屬、目擊者、關係人、綫人、記者、媒體、以及衆多這些人的親友,幾乎編織出整個社會面貌的衆生萬象,仿佛希望借這麽多出場人物告訴我們,犯罪不僅是罪犯與警方或受害人之間的問題,那是一個社會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不再只是單純的看見像一般推理小説中警方在努力搜查一步步破案的畫面,而是更進一步認識到罪案發生后對全社會引起的作用、影響及連鎖效應。受害人的家屬會如何?加害者的親友又如何?媒體如何反應?警方如何應對?普儸大衆又怎樣看待?然而這樣一個人物衆多、層次複雜、枝節龐大的故事,宮部美幸還能掌控得如此妥當,敍寫得如此精彩,我只能說我是幸福的。

驚喜三:特殊的敍事結構
模仿犯》的故事分成三部,看過的讀者我想都會非常佩服宮部美幸做出如此大膽又有挑戰性的結構設定。我從未看過一部“精彩”的推理作品(包括小説、電影、漫畫)在進行不到一半之前就揭曉謎底的作品,然而卻還是能讓讀者陷入亢奮狀態且書不離手繼續看到最後。《模仿犯》第一部分大約300多頁,主要是一連串事件的發生,隨著殘肢、證物、全尸一件件被發現,全社會的目光注視在一連串未知的可疑兇殺案件,媒體跟著反應,被害人親屬的焦慮、失望再到絕望,警方緊密搜索卻是徒勞……兇手卻是一直隱秘在幕後,出現的只是兇手利用變聲器打來的電話,一切緊張的情緒一直到一宗車禍的發生爲止,“兩名兇手死了”。第二部卻是一反傳統,竟然以兩名死去的兇手的角度去敍寫事情的“來龍去脈”,其實看到第二部,事件的大致真相幾乎已經浮出臺面,但是讀者還是不能放棄閲讀,看的是宮部美幸怎麽讓真兇“走”出來,而第三部就是警方、兇手、媒體、受害人親屬、綫人的大混戰,不到最後一頁還真不知道故事如何收場,單是這一部就佔了故事將近一半的篇幅。

驚喜四:沉重的故事題材
如果這故事發生在現實,絕對只有驚沒有喜,因爲事實實在是太沉痛了。殺人的背後沒有怨恨、沒有洩憤,只是單純為無聊的人生增添趣味性,瘋狂行徑背後的冷靜構思哲學令人不寒而慄,在被操縱的事件下現實的無奈與不由自主,只能喃喃祈禱“天網恢恢老天有眼”。而案件結束真的是結束嗎?那麽遺族心裏的傷又是什麽?但是沒有結束又如何邁出下一步?《模仿犯》引發的話題性及含義讓人進入無盡的思考空間,讓人學習站在不同的立場及角度去認識及感受,重新省思及自我定位。《模仿犯》沒有企圖為誰脫罪,犯罪者固然是罪不可恕,受害人也必然承擔責任畢竟他們為罪犯提供了下手的機會,當然也有人站在典型心理學罪犯研究角度那樣去強調罪犯的行爲本身不全是自己的錯,將他們的犯罪行爲歸因於家庭破裂、教育失敗、社會責任等,但是越是追究就越弄不明白罪案發生到底是誰的錯?或許罪案本身是由整個社會的大氣候營造出來的殘酷悲劇。

宮部美幸的推理作品在沒有人性的兇殺案件之中常常顯露出富有人性的博愛精神,一般的推理作品往往著重在案件本身的發展上,但宮部美幸卻能讓筆下角色在事件交織中散發出濃厚的人情味,書中的人物仿佛在眼前“活”了過來,隨著他們的悲情焦慮痛苦掙扎或喜或憂。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宮部美幸的作品更能貼近普儸大衆的内心。

一切事件的發生終歸只是人事的糾葛,犯罪的是人、受害的是人、搜查破案的也是人、傷心難過得也是人、熱鬧起哄的還是人,《模仿犯》就是由人所交織的衆生萬象,也是人性最佳的寫真。

February 14, 2005


Lulu On The Bridge Posted by Hello

Lulu On The Bridge

已經好久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了。

應該説是最近的電影看得比較少,而運用類似架構手法的電影也相對的少了許多。在幾年前,以這樣敍事架構爲主的電影還真不少,起碼我所知道的就有Run Lola Run, Sliding Door等,雖然我是沒有看過後者,但是對於那種“錯過的那一瞬間而引導出不同的局面”的故事佈局還是覺得相當不錯的,而上述的這兩部電影,Run Lola Run 是德國外語片,Sliding Door 是英美聯資,加上今天話題中的這部來自美加合資的電影Lulu On The Bridge,無巧不成書,都是1998年的電影作品,讓人有一種“同時期大量出產類似作品”的錯覺,難道1998年的人們都對自己目前生活的抉擇產生了質疑嗎?1998年似乎充滿了“認爲如果當初不這麽選擇就好了”,或是“早知道就去做會有更好的結果”的埋怨與想法,而1998年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難道是之前一年所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讓人了悟人生無常的道理而引發的聯想?

暫且不提引發幾位導演拍攝相類題材電影的背後動機,人們對自己生活的掌控與命運的趨勢往往有一種自主中又莫可奈何無形中被操縱的無力感,人生沒有十全十美更無法重來一遍,而這種普遍存在的遺憾就在萬能的電影中成形,讓電影去實現人們去挽救生活中當初無法改變的選擇與結果。

突然想起以前讀文批時老師告訴我們的一種理論概念:所有的作品在作者完成創作的那一刻並不表示作品的創作歷程就此結束,所有讀者的揣摩與詮釋都是另一次“再創作”的經驗。以前也有一個學長告訴我電影也可以有這種“再創作”的體驗,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思考與語言去詮釋屬於自己版本的電影結局,原本與這一片重新思考空間無緣的我,最近開始有了這種“重新詮釋”的經驗與體會,而這種經驗的取得,我想使多虧得“人生經驗”。年紀輕輕人生歷練尚淺,縱使有再多的想象力,對於人性與人心還是很難有深刻的體會與領略,隨著年紀漸增,覽閲的世情也多了,對於人們面孔背後隱藏的情感似乎也敏感的覺察到了,這種經驗的累積也漸漸堆砌出了解人心的才能,也漸漸能夠欣賞及玩味導演拍攝電影或是處理題材的手法。

Lulu On The Bridge就是這麽一部令人玩味的電影。電影故事本身並沒有多大的創意,特別的是整個框架的佈局。一個薩士風樂手在一場槍擊意外中受重傷,生命就此失去了音樂,卻因一顆石子認識了一個期望步上演藝道路的年輕女子,更因這一顆神奇的石子和她墜入愛河,卻也因爲這一顆石子永遠的失去她。這只是電影故事的第一個版本,相對的第二個版本僅花了短短的數分鐘,卻把人扯向無止盡的想象空間中。請恕我不能向你揭露太多電影的劇情,那是一個身為基本觀衆最原始的道德。

沒有了後面的第二版本,這個電影充其量只不過是B下級甚至C級電影,對這一顆在第一版本中非常重要的石子甚至也沒有交代清楚關於它的來龍去脈,但是就因爲有了後面幾分鈡的第二版本,對於石子之謎的模棱兩可你可以不再計較一筆勾銷,甚至會引發更深層次的想象空間而佩服導演的佈局,級數升至B上。

這部電影讓我最難忘的是,它可以有好幾個解讀版本,除了第一與第二個完全導致不同結果版本,你死活我亡的設定外,甚至可以解讀為“南柯一夢”,一切僅是男子在短短幾十分鐘内腦海中潛意識記下照片中女子容貌后所營造的愛情悲劇而已。(請原諒我,這已經是我可以洩漏的最大極限,甚至已經漏得太多了)

男女主角都不屬於大牌明星,男主角最令我記得的角色就是“鋼琴師與她的情人”(The Piano)中那個土著情人,而女主角Mira Sorvino最出名的作品也許就是與第一次進軍好萊塢的發哥合作的替身殺手(The Replacement Killers)了。然而整部電影下來女主角最精湛的演技竟然不是發生在Celia這個希望發展演藝事業的小女子身上,而是她去參演Lulu On The Bridge這部電影中的女主角Lulu這個角色,而觀衆若要觀賞Lulu的演技,還要到DVD Code 1 版的Special Feature 中去找(電影中Lulu的演出場景已被刪除的只剩下短短的一幕戯而已)。

典型的戯中戯,戯名用的是戯中所拍攝的一齣電影的名字,然而扮演戯中戯Lulu的女子Celia,就果然應了Lulu On The Bridge一般,真的從橋上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