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31, 2005

幾米地下鐡音樂劇

2005年1月15日的晚上8時正,我在Esplanade看到了一列《地下鐡》。

不,當然不是指Esplanade底層連接City Link 通向City Hall站的地下鐡,而且在這裡也不叫地下鐡而是MRT,我說的是以幾米原著繪本《地下鐡》為藍本的《地下鐡音樂劇》

整個舞臺就是月臺,一開始的布景就是通往地下鐡的透視長廊,而我坐在二樓前排正中的位置,以絕對的正面與絕佳的角度看著這一片月臺,不,是舞臺時,心中洋溢的是一片感動與不住顫抖的興奮期待。我終于和這一片月臺見面了,還有期待好久的陳綺貞

整齣音樂劇無論是對白或是唱詞都顯得相當的詩意,說真的,從主角或是其他角色口中念出來不是一般普通的念白,的的的確確是一首又一首精致的詩篇,除此之外,詩篇的背後浮現了一些頗有哲學意味的思考問題,考驗著現場觀衆的臨場思考能力。角色們在舞臺上相互交叉的吟唱著屬於自己的詩篇,仿佛在對話,可是卻又更像是自言自語,對自己之前的提問做自我回答一般。

音樂劇就在地下鐡的月臺上展開,隨著有形抑或無形列車的向前行駛,主角(抑或觀衆)穿梭在不同的世界層次,現實、夢幻、真實、童話,但是對於坐在觀衆席的人們而言,這趟列車無疑是一場通向幾米夢幻式的童話世界之旅,直到熱烈鼓掌之際的舞臺落幕爲止。

色彩繽紛的舞臺佈置是這齣音樂劇最大的賣點,以幾米原著繪本裏精致七彩的圖案做為舞臺的背景,隨著故事的演進,由不同的布景交替著出現來表現不同的時空,而甚至那一片絢麗的布景就在觀衆津津有味聼著主角們的歌唱念白的瞬間霎時換裝,那種感覺仿佛是當我們發現歲月也在我們不自覺地情況下突然改變,一種措手不及的情緒。

若是沒有手中的那一份故事簡介與本事,恐怕會有一些觀衆會領略不到《地下鐡》音樂劇要表達的一些意思、故事進程及角色表現,畢竟所有的一切,包括舞臺、念白、唱詞、場次的交替出現、主題等等,都顯得那麽的抽象。或許那一份兩張4頁的本事也是音樂劇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與原著相比,音樂劇被賦予更爲完整的故事綫,亦即主角盲眼少女的出生歷程,雖然那只是短短的一幕,甚至更完整清楚地在本事介紹上被交待。失去視覺的少女用自己的記憶與想象去體驗這一個世界,在地下鐡中穿梭來去,而她所體驗到的是現實?抑或夢幻?還是真實與童話共同存在的世界?這是一個關於“做夢”如何使世界更美麗的故事。

音樂劇還是有不少令人忍俊不住的笑料,尤其是劇中代替幾米出現的畫家角色,利用現實中幾米自身無奈的官司糾紛,用一種自嘲式口吻述説的黑色幽默,一個在現實中努力創組,爲人們營造夢幻童話的作家,在自己的舞臺上又一次被無情的控訴,有什麽比這種自嘲暗諷更加無奈的笑話?雖然被責問質疑著如何在現實中證明童話的真實存在?但是音樂劇還是義無反顧地挑戰現實與夢幻童話共存的可能,挑戰著觀衆對童話與希望的熱切渴望:因爲有你們的支持,我才能繼續我的夢幻創作。我仿佛聽到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們透過舞臺這麽訴説著。而那也不單是幾米一個人的心聲,而是所有搞藝術創作的人們心裏最熱切的希望與收穫。

若是能夠我還想在榴蓮殼裏繼續流連,如果還能見到《地下鐡》。

而且相信自此之後,更多人會愛上陳綺貞的聲音。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