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01, 2005

《希望之國》在哪裏?

曾經在一部漫畫中看到,一個老師對他的高中生們説道:當小孩蛻變為大人的時候,第一個失去的就是勇氣。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我當了所謂大人后,第一個失去的卻是“希望”。沒有了希望以後,生活不再有目標與憧憬,也就沒有所謂的勇氣要去突破現有的框架,甚至懷疑繼續活下去的意義何在。當然不會將自殺付諸于行,只是在失去“希望”后活下去的日子變得越來越難過。

一個失去“希望”的國度,在沒有朝氣沒有活力的情況下只是一片死寂,活著的人其實也只是一具具的行屍走肉,其實跟死也差不了多少了。所以“希望”對人來說,或許是重要性到達無形程度的奢侈品,但是卻還是不能或缺的必備精神。潛藏在人們潛意識中並導向積極正面的“希望”,無論說它是一種有形的“物品”或是抽象的“精神”似乎都不對,“希望”潛藏在人的心裏意識確實是一種“精神”狀態的原動力,付諸于行動表現出來我們或許就能看到“有形”的偉大工程。但是“希望”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如何產生?如何潛伏在人的意識之中?如何揮發?如何具體化?相信沒有人能完全解答。這種複雜而難以歸咎任何一個單純範疇的概念,就像不能解釋誰規定人類需要的是氧氣而不是二氧化碳一樣,我甚至不能單純用“物品”、“事物”、“精神”去形容一個抽象無形卻確實存在的概念。

“這個國家什麽都有,就是沒有希望!”,一個國中生在日本的國會預算案會場中,讓所有的大人目瞪口呆、啞口無言的,就是這麽一句話。在村上龍《希望之國》虛構的小説世界中透露出現實意味的嘲諷,2002年現實發生過的日韓世界盃參雜著不存在的國中生全國性集體罷學以及亞洲貨幣基金與東亞金融危機事件,但是透過這些真假事件的鋪敘與描寫,卻隱隱透露出現實可能發生的問題或是正在醖釀的悲劇:“希望”沒有了。不論是在政壇的貪污無能及腐敗、或是在經濟泡沫破滅后一直萎靡不振的日本經濟極高失業率、自殺率、銀行倒閉、減薪、裁員……這個國家徹徹底底的失去了希望。承受這股壓力加上教育無能的空殻,國中生在電視上看見來自巴基斯坦戰亂地區透出的“希望”,於是開始造反(你可以説是革命),將國家所有的一切接收,從什麽也沒能給他們的大人手中奪回了權力,用勇氣重新創造屬於自己的“希望”。

“大人什麽也沒能給我們,國民義務教育還能怎樣教育我們?現今社會的大人還有誰能給我們做生活榜樣?老師又能教我們什麽?如何考試?如何讀書?若是老人都在緬懷戰後那種除了希望什麽都沒有的時代並覺得那比現在還好一點的話,爲什麽我們不繼續那種生活?爲什麽會變成現在這種沒有希望的國度?”國中生的訴求表露無疑,既然大人什麽辦法也沒有,也不能為我們做些什麽,那麽我們就自己付諸行動!這就是勇氣與希望的結合。

今天一醒來空氣就彌漫一股尸臭味,那是樹木被燒死所發出的怨念,就連地下鉄也彌漫著這股臭味久久散不去,空中漂浮的是樹木白茫茫的骨灰,乾旱的空氣中沒有任何生氣,只有凝重得令人不快炎熱和溼黏的汗水。我們到底要為下一代留下怎樣的希望?已經破碎逐漸毀滅的地球?逐漸不能呼吸的空氣?感染毒素無法進食的動植物?生物逐漸絕跡得一無所有的生態環境?還是教育改革后減少内容的華文課本?而刪減后減少的課文頁數裏真的有希望嗎?還是另一個錯誤性的毀滅之路的開始?

沒有了希望?人要怎樣活?希望之國要如何復活?

我沒有答案,只能殘喘苟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