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 14, 2005

Lulu On The Bridge

已經好久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了。

應該説是最近的電影看得比較少,而運用類似架構手法的電影也相對的少了許多。在幾年前,以這樣敍事架構爲主的電影還真不少,起碼我所知道的就有Run Lola Run, Sliding Door等,雖然我是沒有看過後者,但是對於那種“錯過的那一瞬間而引導出不同的局面”的故事佈局還是覺得相當不錯的,而上述的這兩部電影,Run Lola Run 是德國外語片,Sliding Door 是英美聯資,加上今天話題中的這部來自美加合資的電影Lulu On The Bridge,無巧不成書,都是1998年的電影作品,讓人有一種“同時期大量出產類似作品”的錯覺,難道1998年的人們都對自己目前生活的抉擇產生了質疑嗎?1998年似乎充滿了“認爲如果當初不這麽選擇就好了”,或是“早知道就去做會有更好的結果”的埋怨與想法,而1998年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難道是之前一年所發生的“亞洲金融風暴”讓人了悟人生無常的道理而引發的聯想?

暫且不提引發幾位導演拍攝相類題材電影的背後動機,人們對自己生活的掌控與命運的趨勢往往有一種自主中又莫可奈何無形中被操縱的無力感,人生沒有十全十美更無法重來一遍,而這種普遍存在的遺憾就在萬能的電影中成形,讓電影去實現人們去挽救生活中當初無法改變的選擇與結果。

突然想起以前讀文批時老師告訴我們的一種理論概念:所有的作品在作者完成創作的那一刻並不表示作品的創作歷程就此結束,所有讀者的揣摩與詮釋都是另一次“再創作”的經驗。以前也有一個學長告訴我電影也可以有這種“再創作”的體驗,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思考與語言去詮釋屬於自己版本的電影結局,原本與這一片重新思考空間無緣的我,最近開始有了這種“重新詮釋”的經驗與體會,而這種經驗的取得,我想使多虧得“人生經驗”。年紀輕輕人生歷練尚淺,縱使有再多的想象力,對於人性與人心還是很難有深刻的體會與領略,隨著年紀漸增,覽閲的世情也多了,對於人們面孔背後隱藏的情感似乎也敏感的覺察到了,這種經驗的累積也漸漸堆砌出了解人心的才能,也漸漸能夠欣賞及玩味導演拍攝電影或是處理題材的手法。

Lulu On The Bridge就是這麽一部令人玩味的電影。電影故事本身並沒有多大的創意,特別的是整個框架的佈局。一個薩士風樂手在一場槍擊意外中受重傷,生命就此失去了音樂,卻因一顆石子認識了一個期望步上演藝道路的年輕女子,更因這一顆神奇的石子和她墜入愛河,卻也因爲這一顆石子永遠的失去她。這只是電影故事的第一個版本,相對的第二個版本僅花了短短的數分鐘,卻把人扯向無止盡的想象空間中。請恕我不能向你揭露太多電影的劇情,那是一個身為基本觀衆最原始的道德。

沒有了後面的第二版本,這個電影充其量只不過是B下級甚至C級電影,對這一顆在第一版本中非常重要的石子甚至也沒有交代清楚關於它的來龍去脈,但是就因爲有了後面幾分鈡的第二版本,對於石子之謎的模棱兩可你可以不再計較一筆勾銷,甚至會引發更深層次的想象空間而佩服導演的佈局,級數升至B上。

這部電影讓我最難忘的是,它可以有好幾個解讀版本,除了第一與第二個完全導致不同結果版本,你死活我亡的設定外,甚至可以解讀為“南柯一夢”,一切僅是男子在短短幾十分鐘内腦海中潛意識記下照片中女子容貌后所營造的愛情悲劇而已。(請原諒我,這已經是我可以洩漏的最大極限,甚至已經漏得太多了)

男女主角都不屬於大牌明星,男主角最令我記得的角色就是“鋼琴師與她的情人”(The Piano)中那個土著情人,而女主角Mira Sorvino最出名的作品也許就是與第一次進軍好萊塢的發哥合作的替身殺手(The Replacement Killers)了。然而整部電影下來女主角最精湛的演技竟然不是發生在Celia這個希望發展演藝事業的小女子身上,而是她去參演Lulu On The Bridge這部電影中的女主角Lulu這個角色,而觀衆若要觀賞Lulu的演技,還要到DVD Code 1 版的Special Feature 中去找(電影中Lulu的演出場景已被刪除的只剩下短短的一幕戯而已)。

典型的戯中戯,戯名用的是戯中所拍攝的一齣電影的名字,然而扮演戯中戯Lulu的女子Celia,就果然應了Lulu On The Bridge一般,真的從橋上跳了下去……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