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2, 2006

日本漂流紀實--回憶中的日本(3):飛機上的電影

正確來説,這個主題並不是在日本所發生的事,而是日本之旅的順帶體驗。

飛往日本是在3月31日晚上11點多的班機,由於我和友人J都是工作人士,沒錢也沒閑去請一天的假。因此爲了應付第二天行程的體力着想,彼此早就約好了:上機后快快入睡休息,不准看機上免費電影。飛往日本関西機場的行程約為6、7小時,也差不多是我一般的睡眠時間。

但是,我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而且屢次都是同樣結果,那就是:我不容易在機上入睡。

結果,我果然在3、4個小時后就醒了!剛好就是機上的用餐時間,在一邊用餐的情況下,我選看了一部日本電影:“Always三丁目の夕日”。

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電影,它以戰後的日本首都東京為舞臺,以昭和30年代(20世紀50年代)日本開始邁向經濟高度蓬勃發展社會一片欣欣向榮為背景,再帶出一批小老百姓在其間的悲歡離合。

整部電影幾乎以詼諧幽默的輕快步調帶出這個有趣的故事,電影裏的人物設定也很有趣:剛自高中畢業,由關西來到東京工作,以爲加入了汽車大公司卻沒想到是一間破舊小型的修車行的少女“小六(六さん)”;充滿抱負希望成爲世界第一汽車製造的鈴木修車行暴力、衝動又直率的老闆和他的妻兒;車行對面繼承零嘴雜貨店卻不用心看店、每天夢想自己成爲大作家卻靈感枯竭的少年冒險科幻小説作家茶川竜之介;經營居酒屋、每天和客人打情駡俏的前特種營業小姐石崎;以及被母親抛棄而推給以前的朋友石崎,結果又推給茶川收養、擁有天馬行空想象力的小孩古行淳之介……

電影也可謂眾星雲集,有堤真一(鈴木車行老闆)、小雪(居酒屋老闆娘)、老牌影星藥師丸博子(鈴木太太)、三浦友和(客串醫生)、和7嵗就開始演戲的資深演員吉崗秀隆(作家茶川,他的代表作莫過於日本風靡長壽劇“來自北國”)。劇中飾演兒子的那兩位小孩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員”,可愛又生動,讓人感受到那個時代純樸調皮的小孩面貌。

電影改編自西岸良平原著漫畫『三丁目の夕日』,這部以昭和三十年代日本夕日町三丁目為舞臺的漫畫于1974年開始連載至今,1981年獲得小學舘漫畫賞,1990年被改編成動畫在TBS電視上放映(但據説收視率被同時間在朝日電視播放的人氣動畫“多啦A夢”給影響了)。這部年齡長達30年以上的作品在2005年才被改編成電影,但也不會太遲啦,這樣我纔有幸認識這部作品。

但是,遺憾的事情來了。我在飛機起飛約四個小時多后才開始看這部作品,中途還一直被空姐的送餐干擾,結果133分鐘的電影,我只看到不到兩個小時的長度,就被迫下機抵達關西空港了。我只看到小小鈴木一平陪著淳之介結伴踏上尋母之路,卻無功而返,最後和以爲孩子們失蹤而焦急不已的鈴木家長及茶川、石崎在家門前擁抱而號啕大哭。感人的親情與嚴厲的訴斥聲伴隨著家人的眼淚,這一幕就永遠停留在腦海中,成爲我對電影的最後記憶。

很想找這部電影來看,可是上網查了查,正版DVD要在6月份才會出爐。而電影也在2005年日本電影大賞中橫掃千軍,除了女主角賞(小雪)入圍杠龜外,幾乎將其他13項重要獎項全部囊括。奪得新人賞的堀北真希(飾演“小六”)還打敗了凴Nana入圍的對手歌姬中島美嘉。

真是越想越讓人期待,不知道新加坡會否引進這部電影?

我看很難。

*********

接下來是回程中看的兩部半電影。爲什麽兩部半,很快你就知道了。

第一部是2006奧斯卡上的一顆遺珠,由轉型的George Clooney投資、創作劇本並執導的電影“Good Night, and Good Luck”(《晚安,好運》)。

比起同時入圍的其他電影,這部電影的調子显得比較灰而“沉悶”的,尤其若你對這件事情一無所知而且毫無興趣的話。下面一段文字是我自中華網·電影頻道節錄下來的内容介紹:

“這是一部有關著名的記者兼播音員愛德華·R·莫洛的影片。莫洛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公眾人物,他傳奇的經歷就是同聲名狼藉的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進行對抗和鬥爭,並最終將這個臭名昭著的政客從他的政治舞臺上拉了下來。《晚安,好運》的劇情表現的就是歷史上那次著名的美國眾議院反共產主義聽證會上的對峙。莫洛是當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一個新聞評論節目的主持人,他和節目製片人弗瑞德·弗萊德里,揭露了在當時政壇上呼風喚雨的麥卡錫是如何利用謊言和暴力手段,來達到愚弄、蒙蔽公眾並進一步控制美國政治走向的種種劣行。莫洛與他的同事的行動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成為了美國新聞史上最據傳奇性的時刻。”

電影完全站在莫洛與電視臺角度,以看似簡單去展開一場驚風駭浪的對抗鬥爭。莫洛與製作人並沒有與參議院麥卡錫有任何面對面的肢體或言語衝突,一切對抗都是透過空中的媒體播報來進行的。而麥卡錫的回報便是透過廣播公司高層對莫洛與節目製作人施壓。彼此閒所有的較勁都是間接而迂回的,我們看到的是一場勇氣與智慧的鬥爭,其間沒有血淋淋,也沒有殺人斷頭(雖有一人自殺了),卻是一場看似沉悶卻又精彩的對抗與爭鬥。在莫洛播報那段新聞的片刻,我的心情就和現場製作群那種興奮、激動、仿佛予以敵人迎頭痛擊的爽快,如出一轍。

即使在這個“開放”的時代,膽敢與政治扯上關係並公然挑釁是一件會喪失前途或丟了工作的事。電影字幕一開始就點出,當時的媒體無一人敢挑戰質疑麥卡錫的作爲,電影之後就展現出唯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這一群人膽敢通過廣播的力量,挑戰政治的邪惡並與之對抗,儘管他們遭受多次的警告與恐嚇威脅。

電影題名為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是莫洛每次播報完畢前的招牌結尾詞。
David Strathairn扮起莫洛,那深具特色的臉孔,叼著煙,並在廣播播報完畢前來一句“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又是一個電影經典畫面。

不過,這部90分鐘長的電影在飛機上播映,沒有字幕確實讓我傷腦筋不已(沒辦法,英語太爛的我聼不太懂),雖然黑白的畫面宛如爵士樂般的拍攝調子不免讓一般觀衆覺得有些沉悶,但對黑白電影和爵士樂的同好中人而言,這應該是一部相當精彩的電影。

**********

接下來選擇了Walk The Line

在看電影之前,一直很有興趣想知道,電影中的男女主角是否真的演技如此精湛?尤其是Reese Witherspoon是否真得演得這麽好,還讓她拿到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結果看完之後,我並沒有覺得這是一部好電影。男女主角也並沒有非常出色的表現,以傳奇人物John的一生爲主綫的故事並沒讓我覺得很有趣(可能是因爲我並不認識這個人物)。我做出了一個結論:Reese 的演技並沒有好到能壓到其他對手如Charlize Theron, 但比起她以前類似花瓶無腦的作品,這次在影片中又演又唱,的確是她最用心經營的“精彩”演技。

好笑的事,不知是太累還是電影太無聊,我竟然看到睡着了……

***********

最後是Æon Flux,是在看了Walk The Line之後強打起精神看的電影,還是邊吃飛機餐邊看的。

基本上,雖然是以科幻遊戲類型為出發,但是電影卻把簡單的設定複雜化,解釋到剛睡醒的我無法完全理解它在說什麽。

Aeon: [narrating] Some called Bregna the perfect society. Some call it the height of human civilization. But others know better. The Goodchilds built Bregna to ensure us a future. They built the Relical, a memorial to remind us of what we've survived. They built walls to protect us. They tell us that outside, nature has retaken the world. But the real problems lie within. We are haunted by sorrows we cannot name. People disappear and our government denies these crimes. The Goodchild regime provides for us, as long as we stay quiet. So we trade freedom for a gilded cage. But there are rebels whoe refuse to make that trade, who fight to overthrow a goverment that silences us, who fight in the name of the disappeared. They call themselves the Monicans. I am one of them.

這是女主角Aeon一開始的自白,一個受保護卻隱瞞了所有真相的玻璃世界,生活在裏面的“人”用自由換取了這個安逸的鳥籠。只有一批人質疑這樣的存在,期望找出自己存在的真實,而暗暗地與Bregna較勁。所以我們看到了Aeon和男特工用蛇吻交換晶片;看到她和Sithandra急速奔跑,用漂亮的大動作姿態閃避化爲利器的草叢;莫名其妙的,追殺的Bregna首領Trevor Goodchild竟然變成她被cloned之前的丈夫,而且還一起被Oren Goodchild 趕盡殺絕; 後來不惜刀劍相向的Monicans同志立志剷除二人,又莫名其妙地助他們一臂之力以至全員全滅。

宛如科幻電動遊戲的電影對白,卻與原本鮮明簡單的故事劇情背道而馳,每一句是既簡潔,又暗藏深度,意有所指。所以說,我看不懂,就是因爲我英文太爛?

有個網友如此比喻:This is X-Men meets Matrix. Or... this is what the Next Generation movies could have been.

沒錯,現在想起來,這部電影和Matrix真的很類似:將簡單的故事複雜化到讓人看不懂(這個風氣應該是受日本動畫的影響,不然以前的美國科幻片劇情都相當幼稚而簡單);主角往往背負全人類對現時某种束縛的重任,而且又特別會“思考”;電影對白幾乎都能將你引入某個哲學深度;利用科幻及動作特技吸引觀衆視線;主角都很有型,而且無所不能……

很擔心以後的美國科幻特技片會走上這個路子,Matrix從續集開始已經夠讓我看不懂了。雖然說我很抗拒有精彩特效卻沒有故事内涵的電影,但我也不希望“内涵”過度深化複雜化到觀衆看不懂的地步。

真是進退兩難。

不過Charlize Theron真的很養眼,應該能成爲Angelina Jolie之後另一個性感象徵。

不過,飛機又在我還未來得及看完電影前,又到站了……

我的眼皮也撐到極限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