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4, 2006

第一次親密接觸:臺灣紀行實錄(2)

(看來這篇連載還長得很,希望能在日本行之前完成,不然就……)

第二天早晨7點30分的Morning Call,洗刷換衣整理行裝后,到飯店的早餐部享用早餐。如前所說,福華的早餐非常豐富!整個早餐從8點吃到9點左右,好久沒有花這麽長的時間慢慢享用早餐了,更何況是一頓如此豐富的早餐?粥品加上墨魚麵包、筑前煮、水果、果汁、鹽烤魚……和剛認識的旅伴一起吃東西聊天,腦子裏完全不須想起公司裏忙不完的瑣碎事,真是人生一大輕鬆快事!

不知道是不是和我們來高雄抱著同一個目的,早餐間不時看到一些身穿海盜服的老外。説不定是要參加Cosplay還是燈會表演,只是在這麽早的時間就全副武裝準備出動的,還真是令人猜不透這些人到底待會兒會去什麽地方。不過他們的體型,真得讓我想起兒童故事“彼得潘”裏魁梧的海盜,甚至就跟Harry Potter裏的Hagrid一樣“巨大”。

9點離開酒店,我們驅車到觀光景點,當一當“普通”的遊客。首先是“虎頭埤”。去之前,一直以爲是一個虎頭型的石碑,不明白爲何臺灣觀光局將一塊不知有多了不起的石碑列入我們的觀光景點之中。去到現場,站在“虎頭埤”前,才知道自己的誤解有多麽的大!“埤”,念pí,在這裡念“bēi”,指的是“低窪潮濕之地”。而按照導遊先生所說,内陸水域面積以湖、埤、池爲主,排名第二大的埤,也是人工湖之意。所以說,我所面對的“埤”,根本不是什麽石碑,而是一大片的人工湖!至於虎頭型,怎麽看也看不出個所以然,而導遊說那只能在高空鳥瞰之下才看得出來,而那又不在我們的行程範圍之内了。所以說,埤跟我們這裡的廢礦湖沒什麽兩樣咯?只是他們真的挺聰明,將埤的周圍裝置成一個“天然”景觀公園,裏面鮮花出處,看到了好久不見的牽牛花、聖誕紅,和一地不知名的野花。園中還附設了一個小水果園,裏面什麽負責人也沒有,只看到火龍果(本地俗稱“龍珠果”)相似仙人掌的莖攀延滿架。還有,在園中幾棵枯枝上看到我人生中第一朵梅花,那真的是只能用“寒酸”和“可憐”來形容的零星小花,而我的相機,不知怎的,怎麽也無法將小梅花拍得漂亮、清楚。

在這個人造的“天然”公園,我想起了在塔斯馬尼亞的那個山中湖,是一個更自然、愜意的美麗園子。

我們朝著下一個景點出發,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抵達“七股鹽山”。隸屬于台鹽實業有限公司的七股鹽山,擁有兩座由七股鹽場的鹽堆砌而成的鹽山,一黑一百、一南一北。自1982年后,七股一帶的曬鹽業在人口老化、工業成本水漲船高的衝擊下日落西山,企業遂轉型開發機械曬鹽,採收期間鹽產量頓增,便將鹽積成堆,加上澳洲進口鹽,便成爲我們眼前的兩座鹽山。七股鹽山更躍升為臺灣的三大鹽場之一。

除了供應國内的食鹽及工業用鹽外,企業也大膽創新,製造了許多副產品。所以我們吃到了鹹味冰棒,買到了鹽制的洗面乳、沐浴乳、香皂等。他們甚至開拓了鹽山的紀念品區,出售“鹽彫”及七彩鹽砂瓶,讓遊客即興發揮藝術想象,將繽紛七彩的鹽砂裝進瓶子,將滿懷的記憶帶回家。現場發現一名深藏不漏的“北北”,正耐心地一勺接一勺,將不同色彩的鹽砂在瓶子内堆砌成美麗的圖案,便要求北北讓我拍下他的大作。所以說,與其花幾百元台幣親自動手做自己做不到的事,不然要求做得漂亮的人免費讓我拍下他的成果來欣賞,比較能確保一定滿意的所得。

臺灣人真的很親切,起碼我遇到的攤販都如此。到鹽山外面的小吃攤逛一逛,新奇古怪沒吃過的口味進入眼簾,什麽“油炸奶油”、“虱目魚香腸”、“烤花枝”等等。我來到其中一個小攤,想試一試從未品嘗過的美味,便向攤子的大姐要了一串只售台幣25元的虱目魚香腸,本來還想試一試她的飛魚卵香腸,但是想到接下來的午餐時間就決定作罷。只見大姐將一旁(應該已經過了油的)香腸放進溫油中慢炸。問了問,才知道這種香腸不能以高溫油炸,以免顔色過度焦黑。於是我捧著一支剛出鍋的香腸,還用大姐體貼附送的紙巾將香腸上的油吸了吸,大口的嚼著,呈橘黃色的虱目魚香腸完全沒有腥味,卻有魚類特有的香甜。結果到了車上,還吃到了其他人買的烤花枝和炸奶油。美食當前,對午餐的顧慮就完全被抛在腦后了。

在前往台南市中心享用午餐的途中,沿路上看到的是一片又一片的農田:芒果、甘蔗、玉米、稻田、鳳梨,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堂的果菜類。深深感覺到,阿扁的大本營台南,果然是個魚米之鄉。市中心郊外的地方,幾乎都是平房,最高的建築也沒過7層樓。是一個樸實又有鄉土味的地方,民風相當簡單純樸,是和臺北市絕然不同的氛圍和所在。難怪頭瘋卻裏裏外外帶有鄉土味的阿扁能在這裡獲得令人難以想象的支持率。

中午時分終于抵達台南車站附近的酒家,享用午餐的時間到了,但是聽到導遊說“吃完后在上車前可隨便逛逛”,我的心思就完全不在美食上了,只想著快點吃完后能到街上走走逛逛,對於觀光行程擠得滿滿而深怕沒有逛書店時間的我而言,導遊的那句話如臨聖旨的恩賜。不過整個酒家幾乎都是一團團的奇裝異服者,這從他們身穿的團隊T-Shirt和日本民族服裝上可猜得出來,應該是待會兒要到哪裏表演的表演團。

果不其然,午餐之後的收穫極大,隨意逛逛下,買到了幾個廉價但造型不錯的包包,還在一間老舊但藏書量卻不少的漫畫店買到了我此行最大的目標物。由一家三口經營的書店,除了漫畫、畫冊還有時下流行的動畫光碟和原聲帶,真的是客似云來。看了我豪爽的購物數量,老闆娘也豪爽地給了我在新加坡買不到的折扣价,甚至還喜滋滋地給了我一張會員證,希望我下次再來光顧。只是,下次會是何時?

接著我們就Check In 了今晚預定入住的5朵梅花酒店——大億麗緻酒店,整個酒店佔地面積極廣,採用銀色金屬和透明玻璃包裝,外形設計極富時代感而堂皇,客房内的面積、沐浴設備都非常理想,只可惜電視頻道的接收率不太好,畫面有些不清晰。

急忙間將行李卸下,又趕緊跳上巴士赴往另一場盛會:台南燈會。

雖然臺灣到處都有不同類型的元宵燈會慶祝活動,但台南燈會是今年臺灣燈會的主場重心。連續2年都在總統阿扁的老巢舉辦重頭燈會,不知道是一種逢迎還是私心,但是多虧得他我今年才有機會來到台南。

下午3時左右抵達台南燈會的會場上方,照耀著新加坡大約4、5點的陽光,可是風中送來的絲絲涼爽讓陽光變得溫暖。許多人潮開始由四面八方陸續湧向會場,遠遠就看得到會場四處散落的巨大造型花燈:有鹿耳門天后宮堆砌的磚瓦城牆和媽祖像、巨型仙人像、今年的主燈“槃瓠再开天”,還有一系列來自不同國家觀光局推出的觀光造型花燈。個人最喜歡是來自日本的花燈——類似史努比的狗狗穿著淺蔥色外掛,在櫻花樹下搗著年糕,斑斕的色彩及可愛的造型擄獲全場遊客的心,也是最多遊客合照、鎂光燈閃爍不斷的一個花燈。最令我笑掉大牙的,竟然是來自新加坡的2D“花燈”,老實說。那只能算是一塊宣傳板,板上居然只印有平面的“榴蓮殼”、魚尾獅、樟宜機場的導航塔、以及一塊“阿杜”的2D看板,比起其他國家甚至馬來西亞,被喻作亞洲四小龍並以觀光旅遊為號召力的新加坡可謂寒酸至極。

這個時候抵達會場可謂正好,剛好是海外受邀團體遊行踩街表演,不管是來自臺灣本土的團體,還是海外表演團體如日本,表演者臉上都帶著精神十足的神情和燦爛的笑容,將大家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所倖我們是受臺灣觀光局邀請而來的海外媒體,單凴身上挂著的“金牌”,就可以不用和一般民衆擠在道路兩旁,可以光明正大和表演者站在同一個空間,近距離地和他們接觸,對著他們狠狠地謀殺菲林。友善的表演者還親切地擺出笑臉和姿勢,讓我拍下最好的表情。

在遊街表演結束后,一眾表演者和參觀者湧入四角的會場舞臺,期待著接下來的連串表演。5點左右開始,一連串表演團體輪番上陣,包括剛才所有的踩街表演團,為會場的觀衆帶來精彩動感的表演。后知后覺的我們,跟在觀衆的尾巴死命地擠進會場,拼命地在會場守衛面前揮動著脖子上的特權“金牌”,在沙丁魚般的隙縫間拼命地擠進另一片天地。好死不死,居然讓我們擠到大舞臺正前方的媒體拍照聖地,肆無忌憚地坐在一群早先佔了位恨得牙癢癢的觀衆前。首先是臺灣原住民表演,所有臺灣的高山民族以男女一隊的方式,穿著各自的民族服裝,為現場觀衆載歌載舞。馬來西亞的表演團帶來“傳統”馬來舞蹈,可是表演團中怎麽看都沒有馬來人,幾乎都是華人。華崗藝校的學生們帶來華族舞蹈后,更配合今年度臺灣觀光局推出的主題曲: Taiwan Touch Your Heart 呈現朝氣動感的歌舞表演。最喜歡的是來自日本的幾個表演團,在傳統音樂的配合下跳出熱力四射的舞蹈,即使在冷風颯颯席捲會場下,身穿薄薄表演服的他們還是賣力地為觀衆呈現表演。甚至在所有日本團體表演完畢后,他們聯合起來為大家帶來一支群體表演,身著不同服裝來自不同團體的他們跳著整齊劃一的舞步,在暮色漸沉的冷冷會場,為大家的心裏帶來一股暖流。

接下來又是一連串的臺灣本土表演,包括朱宗慶敲擊樂團、十鼓,甚至還配合煙花(訊號煙火)呈現華樂表演。結果一直等到7點左右,原本傳説中的主賓阿扁不來了,還要手下的人幫他擦屁股,好不容易在綠營四大巨頭之一蘇貞昌主持亮燈儀式下,主燈亮起,結合了鐳射、煙花及音樂等視像效果,讓觀衆感受到臺灣燈會的熱鬧。

雖然我們寧願直接到鹽水鎮殺到鹽水蜂炮現場,也不希罕和什麽臺灣觀光局高層吃什麽飯,但是,錢是人家出的,我們也是被邀請來的,不得已還是得應酬一下,不然我寧願餓著肚子殺到蜂炮現場採訪,最多半夜才吃宵夜頂一下。結果導遊先生要我們一採訪完台南燈會(亮燈完畢)后火速趕回車上集合,再回到酒店餐廳和高層用餐,深怕高層久候不耐。結果,抵達酒店時約8時,整個酒席會場空空如也,只有工作人員在作準備,現場一個“高層”也沒有,我們居然還是最早回到的媒體。一直到8點半左右所謂的“高層”和他國媒體才陸續趕來,結果這頓飯竟然9點左右才開始,一直吃到10點半。天!我深怕倒是我們抵達時,鹽水鎮的蜂炮就真的只剩下幾只蜜蜂炮了。

導遊一直告誡想要親臨蜂炮戰場,不,會場的我們,一定要萬事俱備全副武裝。臺灣觀光局甚至還體貼地為所有媒體租借一頂安全帽,還囑咐我們準備破舊的T-Shirt之外,一定要穿上厚厚的外套和長褲,避免被蜂炮炸到。雖然半信半疑,不過怕死的我們還是無所不用其極地將一切可以用來保護自己的布料衣物往身上披,甚至來自早報的朋友還發戯語說拿酒店的浴袍來當外套就萬無一失了。可是他沒想到真得有怕死的朋友把他的玩笑當真,結果房裏的浴袍就真的被我們裝進袋子裏帶上車了。雖然他還以譏諷幽默的口吻說:提議的人是開玩笑,真的實踐的人就是瘋子了。但是,在一眾怕死的新加坡媒體朋友的壓力下,他也不得已地披上了浴袍……結果,將浴袍緊緊係在腰上,戴上頭盔后又在脖子上圍了條小毛巾的我們,活生生看起來就像外星來的挾持恐怖分子,連馬來西亞的媒體朋友都離我們遠遠的,走在路上引起路人100%的矚目,好在頭盔的防護罩擋住了我們的真實臉孔,也擋住了我們的羞恥心,真是活象要去幹駕的日本流氓學生。不幸的是,身為媒體的我們,還被其中一囯的洋人媒體要求拍照,搞不好上了某囯報紙頭條還茫然不知……

“蜂炮是鹽水鎮武廟(關聖帝君,既是關公)流傳下來的習俗,相傳起源于光緒11年,由於鹽水鎮靠海,居民多為以海爲生的漁民,由於鎮上瘟疫肆虐,居民向武廟「關聖帝君」(關公)祈安問卦后,遂于元宵節晚上,請出廟中的周倉爺做開路,關聖帝君殿後,一路燃放炮竹,繞鎮一晚,以祛邪除瘟。後來遂演變為一個傳統,起初全鎮各村都在元宵節前後為時三天燃放炮竹,後來逐漸改為各村輪流放炮竹的形式。

當日的炮竹演變到現在也有所不同了,現在的烽炮外形像我們這裡的“月旅行”,基本的蜂炮作法是以木條釘製大型支架,可從二尺到二十尺高,再將沖天炮排滿在木架上,可從幾千支到一萬幾千支沖天炮不等,接著將沖天炮的炮心連接起來,組成了炮台﹙或稱炮城﹚,再加以外觀裝飾,黏貼色紙,組成人形、動物型等。通常家族會動員家人一起製作蜂炮來參加活動。
鹽水蜂炮的路線慣由鹽水鎮上的関聖帝君廟(武廟)前開始,祭神慶典時間皆為農曆正月十四日上午八時開始,要到正月十五日傍晚,各家才會開始推出炮台,待神轎與轎夫出發後,就正式揭開序幕。當神轎行到炮城前,主人拉開紅布,撕下炮台上「某某家敬獻關聖帝君」字樣的紅紙,焚燒在神明面前後才正式引燃自家的砲城。”

簡單的說,就是由鹽水鎮的村民或店家,各自準備自己的炮城或炮台,在正月十五當天喜敬給神明(関帝)。並在神轎遊行到自家門口時,將炮台推出,燃放。

我終于親眼見識到臺灣人對民俗的瘋狂程度到達何種境界。之前在紀錄片中已看過臺灣人對民俗傳統的投入度和瘋狂,現在更是直接親身感受到這一點,看在洋人眼裏搞不好還是非常訝異和震撼。

蜂炮之所以出名,並不因爲它單純只是一樁宗教儀式,而是它所帶來的危險與刺激。蜂炮之所以為蜂炮,就是因爲點燃后的炮火像蜜蜂群般亂竄,而且是“蜂群”。年輕人享受的是蜂炮點燃的那一刻,“以背受敵”,用背後抵受蜂炮的攻擊。不長眼的蜂炮四處亂穿,背部、頭部、腳部、腰部全都成了它的攻擊目標。火藥的衝擊力、硝煙的臭味、震耳欲聾的爆破聲,人還真是一種賤到自虐的動物,“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早報兄你形容的真是太貼切了!

在炮彈不長眼的洗劫下,白白的浴袍上留下了好幾処焦黑,頭盔上的防護罩還被燒糊了。當時眼前還閃過一閃亮光,蜂炮中了目標馬上爆破,眼前留下的是炫目的白茫,腦中還茫茫然空蕩蕩。不知死活的我還死命拿著相機瞄準四射的蜂炮,那爛相機對強光反應不過來,鏡頭死活的卡在那裏不動,我爲了拍下命定性的鏡頭(不能晃動),也好死不活地站在那裏任由蜂炮襲擊。幸虧有臺灣觀光局提供的頭盔和酒店厚厚的浴袍,不然我可能早就變獨眼龍,上腹中彈了。結果天不從人願,天並沒有憐憫我的賣命而賞賜我絕佳的相片成果,拍的幾十張照片幾乎曝光了80%。

即使是屬於民俗活動,鹽水鎮的小街上還是擺了滿滿一排的廟會街市,除了各小吃攤位外,我居然看到了很懷舊的玩具攤,除了那種扔中目標就送小玩具的遊戲外,還有一台台舊型的彈珠機,既是是臺灣夜市,我相信應該只有在台南地區才看得到了。

蜂炮活動幾乎是全天候進行,我們午夜11點地抵達后,一共看了3次炮台的燃放,離開的時候約半夜1點20分,據説還有最後一個20尺高的大炮台在等著游轎隊伍。

回到酒店時,已是夜半將近3時了,洗了個澡收拾一下今天的收穫和明天的行囊,將近3時45分才睡下。只能說今天過得太火辣刺激了,興奮得難以入睡……

偷偷告訴你,從鹽水鎮回來后洗澡時從鼻孔裏摳出來的鼻屎,全是黑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