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一年里这真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原本有很多的计划,像是打算和英国的朋友C在4月份的欧洲之旅;告别3年的工作环境、换一条新的跑道重新出发;买一台新的电脑、布置自己的房间,有效地利用设施进行创作;买一架新相机、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到外国旅行时就可以拍些美美的照片……
去了英国的朋友原本承诺说会和我在7、8月的时候游欧洲,但去了以后或许视野开阔了,原本的承诺一直在更新版本,欧洲之旅缩减成意大利之旅,7月提早成欧洲的春天。好不容易碰上马航机票大减价,刚巧又能换点往返(亦即说我能在罗马降陆,又从伦敦回来),结果却一直联络不上人现在奥地利滑雪的她,最后回了我一通简讯:因为要换工作,可能没办法跟你去了。如果机票便宜就订吧?最好找多一个朋友一起来……(无语)
身为女生的我胆子小到不敢一个人独行,但身边又找不到可以同行的朋友,我已经绝望到连老妈子都想招徕一块上路了……眼看便宜的机票就要被订光了,3天后消费税就要看涨……我连意大利语的CD都借来了说……
工作?哼,更别提了。眼下只寄出了两封求职信,一封石沉大海,一封直接回击……我还在寻找我的伯乐,虽然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并不是一匹千里马……
结果现在终于实现的只有买电脑这一项。电脑是买了,但自己完全没有善加利用,也没有有效地进行创作,只是沉溺在音影视象的享受中,而且才买了每两个礼拜的keyboard居然在昨天就提早夭折离世,打电话给已经付了钱的售后服务中心,接电话的那家伙又“艾买艾买”,极不情愿地勉强答应给我换一个新的Keyboard。明明当初在推销说辞中承诺会提供的优质售后服务,在真的出了事之后和当初说得那么好听的那套完全不一样,这才真正相信商人的本性皆一般,难怪以前儒家重农抑商。
消费税即将调高,离实施日期剩不到3天的时间,我可爱的相机始终没有着落,我心目中的那一架,你何时会来到我的眼前呢?
虽然WY说不顺利的境况只是此一时彼一时,所有终将过去,但我还是希望好事还是快一点来到我身边吧?
January 29, 2007
January 23, 2007
Pan’s Labryrinth ,爲何是“潘的”?
奇幻的物語。
會想去看這部電影的第一個起因,因爲友人J對我說:要不要一起去看?第二點,則是在她告訴我這是一個有關於魔幻世界不過發生在西班牙内戰時期的故事。這就讓我很好奇了,嚴肅殘酷的歷史怎麽會和夢想中的魔幻世界扯上關係?然而,J等不及我就自己去看了,然後又告訴我:這部電影還好,但是太殘酷,不是我會想看第二遍的電影。這又更加刺激了我的好奇心,這樣的故事設定加上這樣的調調,即使J告訴了我電影大略的故事,怎樣想都想不出會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再加上,這部電影也入圍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刺激了我不想放過好電影的一貫心態。
所以,我去看了。
結果,還真是一部不太好看的電影。
這並不是說,電影拍得很爛。相反的,電影的故事設定、轉折、剪接和穿插都做得不錯,演員表現也很好,除了開始兩母女來到兵營前後直到Ofelia發現“自己的身世”,節奏略微緩慢之外,都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我所說得不好看,是指這部電影的基調太黑暗,太悲傷了。看了就叫人覺得難過,感覺上是自找罪受。看了電影后仿佛覺得自己的精神和觀感都被別人深切地蹂躪了,怎麽會有人拍出一部如此讓人不愉快的作品?
電影在故事設定上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但卻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一個是現實中處於1944年内戰后的西班牙北部營區,當時的軍隊與人民軍在荒郊展開遊擊戰;另一個則是主角小女孩Ofelia自我的奇幻世界。
J說,比起奇幻世界,她反倒被現實世界中的殘酷震撼了。電影所披露的是處於當時世界兩大勢力——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之間發生激烈踫撞和矛盾后,進而在西班牙點燃的戰火和較勁賽。1936年左派的人民政黨在選舉中獲勝后成立共和國政府,並進而打壓由外國滲入的法西斯勢力,因而不久后佛朗哥等法西斯將領發動叛亂,西班牙内戰戰火正式點燃。雖然是叛軍,但由於獲得了國際上法西斯勢力(德、意)在財力、人力與物力上的大力支持,佛朗哥叛軍處處報捷;反之共和國政府軍不但沒有被支持,而且還遭到英、美、法等囯的綏靖封鎖,背後唯一的靠山僅有以蘇維埃爲首的共產勢力。甚至由蘇聯主動呼籲發起由共產勢力國家分子組成國際縱隊,協助政府軍與叛軍作戰。但國際縱隊卻在1939年被西班牙政府立法禁止參與内戰。結果,很諷刺的,叛軍贏得最後的勝利,歷時4年的西班牙内戰結束,佛朗哥建立了獨裁政權。之後就進行了一系列對共和國軍殘留分子的掃蕩行動,而電影中我們所看到的就正好是那樣一個時代。
電影呈現的是后内戰時代的縮影,維達將軍代表的是佛朗哥勝利之後的法西斯獨裁政權,我們看到了一個殘酷、冷血、多疑、集權的鉄面將軍形象。他殘酷地對待可疑分子、殘留共和勢力,以及背叛者,連自己的妻子、繼女都被視爲毫無價值的多餘之物,是一個完全不注重生命,視服從為絕對的獨裁軍閥。
小女孩Ofelia幾年前喪父,不久之後母親就勾搭上之前的顧客維達將軍,還和他有了骨肉。被迫離開原有的環境,還被逼接受另一個人作爲自己的繼父,加上他是一個嚴肅、殘忍、冷血的將軍,而母親的心思漸漸移向肚中的骨肉和新的丈夫,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快樂的,現實是那麽的殘酷,Ofelia只能繼續往自己神話世界中沉溺,對她那是唯一能逃離殘酷的快樂世界。而就處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她遇上了小精靈,被帶到了Labyrinth的遺址,被羊怪精靈告知自己是地下世界的公主,國王的女兒,而且必須要完成三項任務才能回歸地下世界。
然而,神話世界並沒有你我想象中那麽美,甚至有那麽一絲的邪惡。小女孩被逼完成的任務,都是那麽的危險、恐怖,無論是在樹洞中遇上的蟾蜍,還是專吃小孩的Pale Man,都是那麽的可怕危險,就連羊怪精靈得知她偷喫了葡萄后,還非常嚴厲的斥責理應身為公主的她,甚至還一度被放棄了。
看了之後,就覺得這個小女孩真得很可憐,在沒有父親庇護下度過了童年,母親又改嫁給一個可怕又討厭的人,以爲自己是Labyrinth的公主后又要被逼做這麽多可怕的事,中途又差點被放棄,母親又難產而死,繼父無視自己的存在,連自己的弟弟都不得見上一面。以爲最後能回到神話王國,又要被逼犧牲自己的弟弟,最後還死在殘酷無情的繼父手上。
Labyrinth是她在悲慘世界中的唯一寄托,現實世界中的她什麽也不是,沒有父親,繼父又完全無視其存在,她只能為自己編造一個神話王國公主的身份,擁有地下王國的國王這樣的父親。什麽都沒有的她,為自己製造了一個歸処,一個能逃避現實中所有不美滿的最完美的所在。最後,她死了,但靈魂讓她相信自己完成了第三個任務,回到了神話王國,成爲了公主。
可憐的悲劇小女孩,她唯一的救贖,竟是戯裏一片殘酷中僅有的美麗。
K說,這是悲劇版的 “Life Is Beautiful”,戯中的父親爲了心愛的兒子,在悲慘的現實中圓了一個謊,將殘酷的戰爭化爲有趣的遊戲;而Pan’s Labyrinth卻是一個小女孩的自我欺騙,極其希望自己能自無情的現實中逃逸到幻想王國去……
導演或許和小女孩一樣,只想暫時從現實中逃到幻想世界去,因此在片尾安排了這樣的結局:Ofelia在死後回歸到Labyrinth去;共和軍殘黨擊敗了維達的軍隊,獲得了小小的勝利……
雖然你我都知道,佛朗哥的專制統治並沒有因爲那小小的一次勝利而垮臺,一直到1975年他死亡后才結束。當然也沒有人知道,世上是否有Labyrinth的存在……
會想去看這部電影的第一個起因,因爲友人J對我說:要不要一起去看?第二點,則是在她告訴我這是一個有關於魔幻世界不過發生在西班牙内戰時期的故事。這就讓我很好奇了,嚴肅殘酷的歷史怎麽會和夢想中的魔幻世界扯上關係?然而,J等不及我就自己去看了,然後又告訴我:這部電影還好,但是太殘酷,不是我會想看第二遍的電影。這又更加刺激了我的好奇心,這樣的故事設定加上這樣的調調,即使J告訴了我電影大略的故事,怎樣想都想不出會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再加上,這部電影也入圍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刺激了我不想放過好電影的一貫心態。
所以,我去看了。
結果,還真是一部不太好看的電影。
這並不是說,電影拍得很爛。相反的,電影的故事設定、轉折、剪接和穿插都做得不錯,演員表現也很好,除了開始兩母女來到兵營前後直到Ofelia發現“自己的身世”,節奏略微緩慢之外,都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我所說得不好看,是指這部電影的基調太黑暗,太悲傷了。看了就叫人覺得難過,感覺上是自找罪受。看了電影后仿佛覺得自己的精神和觀感都被別人深切地蹂躪了,怎麽會有人拍出一部如此讓人不愉快的作品?
電影在故事設定上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但卻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一個是現實中處於1944年内戰后的西班牙北部營區,當時的軍隊與人民軍在荒郊展開遊擊戰;另一個則是主角小女孩Ofelia自我的奇幻世界。
J說,比起奇幻世界,她反倒被現實世界中的殘酷震撼了。電影所披露的是處於當時世界兩大勢力——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之間發生激烈踫撞和矛盾后,進而在西班牙點燃的戰火和較勁賽。1936年左派的人民政黨在選舉中獲勝后成立共和國政府,並進而打壓由外國滲入的法西斯勢力,因而不久后佛朗哥等法西斯將領發動叛亂,西班牙内戰戰火正式點燃。雖然是叛軍,但由於獲得了國際上法西斯勢力(德、意)在財力、人力與物力上的大力支持,佛朗哥叛軍處處報捷;反之共和國政府軍不但沒有被支持,而且還遭到英、美、法等囯的綏靖封鎖,背後唯一的靠山僅有以蘇維埃爲首的共產勢力。甚至由蘇聯主動呼籲發起由共產勢力國家分子組成國際縱隊,協助政府軍與叛軍作戰。但國際縱隊卻在1939年被西班牙政府立法禁止參與内戰。結果,很諷刺的,叛軍贏得最後的勝利,歷時4年的西班牙内戰結束,佛朗哥建立了獨裁政權。之後就進行了一系列對共和國軍殘留分子的掃蕩行動,而電影中我們所看到的就正好是那樣一個時代。
電影呈現的是后内戰時代的縮影,維達將軍代表的是佛朗哥勝利之後的法西斯獨裁政權,我們看到了一個殘酷、冷血、多疑、集權的鉄面將軍形象。他殘酷地對待可疑分子、殘留共和勢力,以及背叛者,連自己的妻子、繼女都被視爲毫無價值的多餘之物,是一個完全不注重生命,視服從為絕對的獨裁軍閥。
小女孩Ofelia幾年前喪父,不久之後母親就勾搭上之前的顧客維達將軍,還和他有了骨肉。被迫離開原有的環境,還被逼接受另一個人作爲自己的繼父,加上他是一個嚴肅、殘忍、冷血的將軍,而母親的心思漸漸移向肚中的骨肉和新的丈夫,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快樂的,現實是那麽的殘酷,Ofelia只能繼續往自己神話世界中沉溺,對她那是唯一能逃離殘酷的快樂世界。而就處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之下,她遇上了小精靈,被帶到了Labyrinth的遺址,被羊怪精靈告知自己是地下世界的公主,國王的女兒,而且必須要完成三項任務才能回歸地下世界。
然而,神話世界並沒有你我想象中那麽美,甚至有那麽一絲的邪惡。小女孩被逼完成的任務,都是那麽的危險、恐怖,無論是在樹洞中遇上的蟾蜍,還是專吃小孩的Pale Man,都是那麽的可怕危險,就連羊怪精靈得知她偷喫了葡萄后,還非常嚴厲的斥責理應身為公主的她,甚至還一度被放棄了。
看了之後,就覺得這個小女孩真得很可憐,在沒有父親庇護下度過了童年,母親又改嫁給一個可怕又討厭的人,以爲自己是Labyrinth的公主后又要被逼做這麽多可怕的事,中途又差點被放棄,母親又難產而死,繼父無視自己的存在,連自己的弟弟都不得見上一面。以爲最後能回到神話王國,又要被逼犧牲自己的弟弟,最後還死在殘酷無情的繼父手上。
Labyrinth是她在悲慘世界中的唯一寄托,現實世界中的她什麽也不是,沒有父親,繼父又完全無視其存在,她只能為自己編造一個神話王國公主的身份,擁有地下王國的國王這樣的父親。什麽都沒有的她,為自己製造了一個歸処,一個能逃避現實中所有不美滿的最完美的所在。最後,她死了,但靈魂讓她相信自己完成了第三個任務,回到了神話王國,成爲了公主。
可憐的悲劇小女孩,她唯一的救贖,竟是戯裏一片殘酷中僅有的美麗。
K說,這是悲劇版的 “Life Is Beautiful”,戯中的父親爲了心愛的兒子,在悲慘的現實中圓了一個謊,將殘酷的戰爭化爲有趣的遊戲;而Pan’s Labyrinth卻是一個小女孩的自我欺騙,極其希望自己能自無情的現實中逃逸到幻想王國去……
導演或許和小女孩一樣,只想暫時從現實中逃到幻想世界去,因此在片尾安排了這樣的結局:Ofelia在死後回歸到Labyrinth去;共和軍殘黨擊敗了維達的軍隊,獲得了小小的勝利……
雖然你我都知道,佛朗哥的專制統治並沒有因爲那小小的一次勝利而垮臺,一直到1975年他死亡后才結束。當然也沒有人知道,世上是否有Labyrinth的存在……
January 09, 2007
2006年結束前的瘋狂電影週
天啊!在2006年結束前短短一星期内看了4部電影,而且其中3部還是亞洲電影,真是我有生以來第一遭。第一部已經寫了,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現在會依次寫出觀後感,希望電影片段還留在腦海中……
Death Note 2:《最後的名字》
簡而言之,整部上下2集的電影版就是把12本的漫畫濃縮到一半;正確來説是拿了前半段的漫畫情節加上最後的結尾改編而成的。
將原著那麽龐大複雜的故事枝節簡化成這個地步,編導必定付出不少心力,只是我覺得濃縮的太過火,結果其中出現不少漏洞和不合理之処。而且即使原著中基拉所使用的詭計非常精妙,電影編導的功力尚嫌不足,在濃縮和簡單化時並沒有將詭計的巧妙化帶出來,只是很平淡地通過畫面和角色之口陳述出來,這是死亡筆記電影化最大的敗筆。
1.第2基拉(彌海砂)在櫻花電視臺慶現場殺人時,夜神爸爸趕到現場將轉播的電線切斷后,居然馬上脫下頭盔。雖然他們以猜測到基拉能以看見面目殺人,可是以當時的情況並沒有人判定基拉是通過觀看電視轉播殺人,而且基拉很有可能身処現場。夜神爸這麽快脫下頭盔,太輕率了,而且似乎早已知道基拉的身份及限制似的。
2.彌海砂去見夜神月后,月馬上讓她進屋,這點太不像月了。這個情節是將原著修改得最多最簡單的地方之一。原著中的海砂運用了非常複雜的程序才與基拉相認,顯示了彌海砂本身也不是個泛泛之輩。電影版中太過簡單就讓基拉與第二基拉相見相認,而且雖然警視廰剛結束了對月的監視,但月本人照理說不可能知道這點,而且月應該會非常小心,不可能會讓彌海砂(第二基拉)進入房間,因爲在這個時候疑犯和任何人接觸都應該會引起L和警方的注意。
3.L對基拉的推斷根本沒有任何憑據,説辭太一廂情願,讓人感到他是不是自己也擁有一本死亡筆記而熟知每項規則?
4.月在失去“基拉”記憶后加入搜查小組后分析出最新基拉(高田)的身份,把基拉導向一個從事媒體工作的女性,這一點立場和分析根本站不住腳。首先能非常迅速地從媒體新聞獲知綫索而殺人,這點任何守在電視機前的觀衆或是記者都有嫌疑。即使判斷出兇手是女性,起碼目標應該擴大至電視臺的所有站在採訪第一綫的女性工作人員,單是把目標指向剛剛升級作主播的高田,似乎有欠説服力,太過簡單了。
5.月最後用筆記殺自己的父親不果,才知道真本被L讓渡將筆記從海砂那裏調包了。但是從海砂離開家裏進入基地以來,我都看不出哪裏有機會讓渡進行調包的工作。
6.當搜查小組爲了證實兩人身份而禁錮海砂和月期間,新聞上現場報道的搶劫銀行的犯人當場死亡(當時的基拉為高田),其實就已經可以洗脫兩人的嫌疑,基拉另有他人。被禁錮的兩人不可能預先知道剛發生的搶劫案的犯人名字/長相。結果兩人一直被禁錮到月所編造新規則——“超過13天不使用死亡筆記,使用者便會死亡”的13天期限以後,才被L認爲洗脫嫌疑。當然電影這一設定是爲了突現L被月的詭計愚弄這一點,但是舉例不當,出現了漏洞,而且以L的精明才智不會犯下這種錯誤判斷。
此外電影中還有很多情節及安排因爲電影敍述不夠詳盡清楚,讓人產生了一種推理立場薄弱且站不住腳的感覺。尤其是像我這種看過原著的人,在兩方比較之下,會被弄得越來越混淆。
漫畫中的L出師未捷身先死,結果由M 和N聯手將基拉的瘋狂行徑劃上休止符(据原作者說,就連L都未能成功將基拉制服,因此最後的拘捕者勢必分成兩個人);電影將漫畫後一大段全部刪除濃縮改編,讓L用自己的死亡換取基拉的終結,在這點上我倒是覺得這是編導可媲美原著最成功的佈局。
藤原龍平不是一個沒有演技的年輕演員,只是這部戯的導演能力不足,沒能讓他在鏡頭發揮殆盡。而我還稍嫌藤原在詮釋月在被囚禁監視中放棄筆記后失憶恢復成原本的夜神月時,那種兩個極端人格的切換並沒有很強烈的突現出來(在這點上漫畫就很清楚地表現出來了,不過2D的角色當然沒有所謂“人類”的演技可言)。
《傷城》
看這部電影完全是衝著梁朝偉和金城武而去,跟導演編劇是誰沒有關係,反正我也沒有看過《無間道》。看電影之前,有朋友說這部電影不好看,但我們看完之後,倒也覺得還好,並沒有差到象她所說的“不好看”的地步。
電影特別的地方,或許是一開始就告訴你兇手是誰。老實說整個故事橋斷其實根本老套,就是一個小孩長大后精心策劃復仇故事,但新穎的是說故事的方式,還有呈現的手法。電影並沒有一氣呵成,可能是爲了要醖釀男人們傷懷的氣氛,穿插了很多小片段,但是一些原本很不錯的旁支設定(例如女友男人的車禍、以及癱瘓不醒而金城武潛意識動手想殺人)在處理方式上不夠恰當,結果凸顯不出震撼效果,反而變得有些支離破碎和多餘。故事說得有些慢,而且時間橋斷的穿插可能會讓一般觀衆無法适從。解謎篇有一點太過自相情願,不是從犯案手法上揭祕,而是巧合地從動機方面破案,金城武一開始會懷疑真兇身份這一點本身就沒有任何理由。犯人要幹掉女人的最後一刻才知道她和仇家根本無關,原以爲會上演最後一分鐘的内疚心虧沖去救人的場面,沒想到他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裏表面上演著内心掙扎的心理片。犯人雙殺死于密室之謎居然真是從冷氣孔逃走那麽簡單。單從這一點看來就知道《傷城》決不是什麽推理片,所以若是以推理角度來看這部戯還真是沒什麽。
《傷城》其實要講述的是人類所流露出來的傷痛悲哀。人因爲過往發生的事放不下又拋不開,那一根刺梗在心中漸漸醖釀成穿過心扉的利刃,雖然刀鋒向著別人,但也深深地傷了自己。梗在金城武心中的刺,是3年前女友的自殺之謎;插在梁朝偉心上的利刃,是小時候的滅門慘案。因爲拋不開當年的芥蒂,即使過了若干年后仍放不開懷抱,始終惦記著執著著,金城武成日酗酒、梁朝偉繼續著欺騙他人的日子,直到刺挑出了刀拔出了方才甘心瞑目,但留下的傷口卻始終再也無法愈合了。金城武的芥蒂並不是因爲深愛的女人自殺,相反的是他並不愛她了,卻又不知道女友是不是因他而死,内疚成了他墮落的那根刺,在拔除了的小傷口很快就能因爲新戀情而痊愈;梁朝偉的芥蒂源出於恨意,爲了報仇他處心積慮設下一切陷阱和佈局,成功卻並沒有為他帶來救贖,被仇恨穿刺的舊傷口加上淵淵相報不被諒解而產生的新傷口,讓他作出了最後的選擇。
雖然結局震撼了我,我卻覺得《傷城》充其量只是一部B級作品。金城武的演技留下太多痕跡和刻意,演技並沒有比他的外形出色;梁朝偉雖已化身成劉正煕,我看了製作特輯,原以爲會看到一個更黑暗更瘋狂更狠的殺人狂,但我畢竟還是看到了一個凡人,在黑暗中流露出他的殺意,還有他的悲哀。
這套戯配樂不錯,用的音樂和歌曲都滿有味道的。聽説好萊塢已經買下《傷城》的拍攝權(應該是《無間道》效應吧?),應該很快就可以看到英文版,不知道到時會找何人來演出兩大帥哥的角色?希望能看到一個更有節奏感的版本。
Night In The Museum
MRT的電視屏幕不間斷地在播映電影Trailer,害我變得有點想看這部電影了。公共假期呆在家裏又被強制制水,剛好遇上家中有人要到電影院看這部戯,就乘著順風車一起出來了。
很久沒有和父母一起看電影了,最後一次還是04年左右《臥虎藏龍》,在前一次還是中學時候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沒想到隔了這麽久之後居然能在一個星期内和家人一起看了2部電影,有時還真覺得人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
電影概念很有趣,許多情節和對白設計都很好笑,適合闔家共賞。作爲一部讓人輕鬆的搞笑電影來説,算是B上,只是結局得如此“圓滿順利”,讓人不免有種太一廂情願的感覺。可能就像是片中的爸爸要帶給兒子一個有趣的驚喜一樣,導演也把這部片子送給小朋友們,結局也理所當然地應小孩們最喜歡的“迪斯尼”式大團圓收場,身為父親的終于保住自己在兒子面前的形象。
只是,現在還會有多少小孩還會吃這一套?
感覺上Robbin William好像完全退居為第二男主角了嗎?
Death Note 2:《最後的名字》
簡而言之,整部上下2集的電影版就是把12本的漫畫濃縮到一半;正確來説是拿了前半段的漫畫情節加上最後的結尾改編而成的。
將原著那麽龐大複雜的故事枝節簡化成這個地步,編導必定付出不少心力,只是我覺得濃縮的太過火,結果其中出現不少漏洞和不合理之処。而且即使原著中基拉所使用的詭計非常精妙,電影編導的功力尚嫌不足,在濃縮和簡單化時並沒有將詭計的巧妙化帶出來,只是很平淡地通過畫面和角色之口陳述出來,這是死亡筆記電影化最大的敗筆。
1.第2基拉(彌海砂)在櫻花電視臺慶現場殺人時,夜神爸爸趕到現場將轉播的電線切斷后,居然馬上脫下頭盔。雖然他們以猜測到基拉能以看見面目殺人,可是以當時的情況並沒有人判定基拉是通過觀看電視轉播殺人,而且基拉很有可能身処現場。夜神爸這麽快脫下頭盔,太輕率了,而且似乎早已知道基拉的身份及限制似的。
2.彌海砂去見夜神月后,月馬上讓她進屋,這點太不像月了。這個情節是將原著修改得最多最簡單的地方之一。原著中的海砂運用了非常複雜的程序才與基拉相認,顯示了彌海砂本身也不是個泛泛之輩。電影版中太過簡單就讓基拉與第二基拉相見相認,而且雖然警視廰剛結束了對月的監視,但月本人照理說不可能知道這點,而且月應該會非常小心,不可能會讓彌海砂(第二基拉)進入房間,因爲在這個時候疑犯和任何人接觸都應該會引起L和警方的注意。
3.L對基拉的推斷根本沒有任何憑據,説辭太一廂情願,讓人感到他是不是自己也擁有一本死亡筆記而熟知每項規則?
4.月在失去“基拉”記憶后加入搜查小組后分析出最新基拉(高田)的身份,把基拉導向一個從事媒體工作的女性,這一點立場和分析根本站不住腳。首先能非常迅速地從媒體新聞獲知綫索而殺人,這點任何守在電視機前的觀衆或是記者都有嫌疑。即使判斷出兇手是女性,起碼目標應該擴大至電視臺的所有站在採訪第一綫的女性工作人員,單是把目標指向剛剛升級作主播的高田,似乎有欠説服力,太過簡單了。
5.月最後用筆記殺自己的父親不果,才知道真本被L讓渡將筆記從海砂那裏調包了。但是從海砂離開家裏進入基地以來,我都看不出哪裏有機會讓渡進行調包的工作。
6.當搜查小組爲了證實兩人身份而禁錮海砂和月期間,新聞上現場報道的搶劫銀行的犯人當場死亡(當時的基拉為高田),其實就已經可以洗脫兩人的嫌疑,基拉另有他人。被禁錮的兩人不可能預先知道剛發生的搶劫案的犯人名字/長相。結果兩人一直被禁錮到月所編造新規則——“超過13天不使用死亡筆記,使用者便會死亡”的13天期限以後,才被L認爲洗脫嫌疑。當然電影這一設定是爲了突現L被月的詭計愚弄這一點,但是舉例不當,出現了漏洞,而且以L的精明才智不會犯下這種錯誤判斷。
此外電影中還有很多情節及安排因爲電影敍述不夠詳盡清楚,讓人產生了一種推理立場薄弱且站不住腳的感覺。尤其是像我這種看過原著的人,在兩方比較之下,會被弄得越來越混淆。
漫畫中的L出師未捷身先死,結果由M 和N聯手將基拉的瘋狂行徑劃上休止符(据原作者說,就連L都未能成功將基拉制服,因此最後的拘捕者勢必分成兩個人);電影將漫畫後一大段全部刪除濃縮改編,讓L用自己的死亡換取基拉的終結,在這點上我倒是覺得這是編導可媲美原著最成功的佈局。
藤原龍平不是一個沒有演技的年輕演員,只是這部戯的導演能力不足,沒能讓他在鏡頭發揮殆盡。而我還稍嫌藤原在詮釋月在被囚禁監視中放棄筆記后失憶恢復成原本的夜神月時,那種兩個極端人格的切換並沒有很強烈的突現出來(在這點上漫畫就很清楚地表現出來了,不過2D的角色當然沒有所謂“人類”的演技可言)。
《傷城》
看這部電影完全是衝著梁朝偉和金城武而去,跟導演編劇是誰沒有關係,反正我也沒有看過《無間道》。看電影之前,有朋友說這部電影不好看,但我們看完之後,倒也覺得還好,並沒有差到象她所說的“不好看”的地步。
電影特別的地方,或許是一開始就告訴你兇手是誰。老實說整個故事橋斷其實根本老套,就是一個小孩長大后精心策劃復仇故事,但新穎的是說故事的方式,還有呈現的手法。電影並沒有一氣呵成,可能是爲了要醖釀男人們傷懷的氣氛,穿插了很多小片段,但是一些原本很不錯的旁支設定(例如女友男人的車禍、以及癱瘓不醒而金城武潛意識動手想殺人)在處理方式上不夠恰當,結果凸顯不出震撼效果,反而變得有些支離破碎和多餘。故事說得有些慢,而且時間橋斷的穿插可能會讓一般觀衆無法适從。解謎篇有一點太過自相情願,不是從犯案手法上揭祕,而是巧合地從動機方面破案,金城武一開始會懷疑真兇身份這一點本身就沒有任何理由。犯人要幹掉女人的最後一刻才知道她和仇家根本無關,原以爲會上演最後一分鐘的内疚心虧沖去救人的場面,沒想到他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裏表面上演著内心掙扎的心理片。犯人雙殺死于密室之謎居然真是從冷氣孔逃走那麽簡單。單從這一點看來就知道《傷城》決不是什麽推理片,所以若是以推理角度來看這部戯還真是沒什麽。
《傷城》其實要講述的是人類所流露出來的傷痛悲哀。人因爲過往發生的事放不下又拋不開,那一根刺梗在心中漸漸醖釀成穿過心扉的利刃,雖然刀鋒向著別人,但也深深地傷了自己。梗在金城武心中的刺,是3年前女友的自殺之謎;插在梁朝偉心上的利刃,是小時候的滅門慘案。因爲拋不開當年的芥蒂,即使過了若干年后仍放不開懷抱,始終惦記著執著著,金城武成日酗酒、梁朝偉繼續著欺騙他人的日子,直到刺挑出了刀拔出了方才甘心瞑目,但留下的傷口卻始終再也無法愈合了。金城武的芥蒂並不是因爲深愛的女人自殺,相反的是他並不愛她了,卻又不知道女友是不是因他而死,内疚成了他墮落的那根刺,在拔除了的小傷口很快就能因爲新戀情而痊愈;梁朝偉的芥蒂源出於恨意,爲了報仇他處心積慮設下一切陷阱和佈局,成功卻並沒有為他帶來救贖,被仇恨穿刺的舊傷口加上淵淵相報不被諒解而產生的新傷口,讓他作出了最後的選擇。
雖然結局震撼了我,我卻覺得《傷城》充其量只是一部B級作品。金城武的演技留下太多痕跡和刻意,演技並沒有比他的外形出色;梁朝偉雖已化身成劉正煕,我看了製作特輯,原以爲會看到一個更黑暗更瘋狂更狠的殺人狂,但我畢竟還是看到了一個凡人,在黑暗中流露出他的殺意,還有他的悲哀。
這套戯配樂不錯,用的音樂和歌曲都滿有味道的。聽説好萊塢已經買下《傷城》的拍攝權(應該是《無間道》效應吧?),應該很快就可以看到英文版,不知道到時會找何人來演出兩大帥哥的角色?希望能看到一個更有節奏感的版本。
Night In The Museum
MRT的電視屏幕不間斷地在播映電影Trailer,害我變得有點想看這部電影了。公共假期呆在家裏又被強制制水,剛好遇上家中有人要到電影院看這部戯,就乘著順風車一起出來了。
很久沒有和父母一起看電影了,最後一次還是04年左右《臥虎藏龍》,在前一次還是中學時候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沒想到隔了這麽久之後居然能在一個星期内和家人一起看了2部電影,有時還真覺得人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
電影概念很有趣,許多情節和對白設計都很好笑,適合闔家共賞。作爲一部讓人輕鬆的搞笑電影來説,算是B上,只是結局得如此“圓滿順利”,讓人不免有種太一廂情願的感覺。可能就像是片中的爸爸要帶給兒子一個有趣的驚喜一樣,導演也把這部片子送給小朋友們,結局也理所當然地應小孩們最喜歡的“迪斯尼”式大團圓收場,身為父親的終于保住自己在兒子面前的形象。
只是,現在還會有多少小孩還會吃這一套?
感覺上Robbin William好像完全退居為第二男主角了嗎?
January 04, 2007
滿城盡帶黃金甲~~張藝謀的電影夙願?
**先在此聲明,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又想去看的人,請再看完電影后才閲覽本文,以免洩漏天機,坏了興致。沒有興趣看電影又想知道一些故事,或是已經看過電影想找人討論的,歡迎繼續閲覽本文。
原本還口出狂言地告訴朋友說我絕對不會去看這部電影,但是在佳節與家人歡度的愉快氣氛下,以及有人出資請我看免費電影的誘惑下,我的態度軟化了,立場沒有了。結果,我還是看了《滿城盡帶黃金甲》。
或許大家不應該懷抱任何期待去觀賞任何一部電影,最好是在沒有讀過任何Review甚至不知道電影故事概況的情況下走進電影院,這樣才能以最客觀的角度和立場來欣賞一部片子。
又或許我是懷抱著“張藝謀的另一爛片”這樣的心態進到戲院,結果出來時懷抱著的是比預想中還好的觀感。
我謹在此宣佈,張藝謀已成功地由藝術片大師轉型為商業片導演了。
《滿》並不是一部多麽了不起的電影,以劇情而言,一言以蔽之,就是皇室家族恩仇錄。爲了攀高附權的男人抛棄謀害了糟糠之妻,帶著前妻之子,娶了權貴的女兒,生下另兩個兒子,然而老婆卻和自己的大兒子搞三搞四,還以爲自己不知道,結果就狠心下毒慢慢毒死自己的老婆。前妻大命未死,前來和老婆結成聯盟,加上二兒子,抱持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想法,想要先下手為強,幹掉男人。
女人心狠毒辣,卻輸在對愛人的心軟,毀掉了全盤算計。最出乎意料的是看起來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兒子,原來一直怨恨自己的雙親忽略了自己的存在,想要搞個小小叛變,無奈終究只是小孩程度的家家酒遊戲,對比自己二哥率領的全軍万馬,氣勢懸殊無可比擬,但在父權之前都一樣只是小孩子的玩耍遊戲一般不堪一擊。
前妻沒有想到的是,從不曾知道自己存在的親生兒子和自己的女兒居然搞上了,女孩也不沒想到自己獻身熱愛的是自己的哥哥而發狂了。男人更沒想到自己養的兒子居然都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背叛了自己,二兒子應該沒想到教唆自己叛變的母親背後真正變成厲鬼的理由,全城拜倒在菊花臺下的將士百姓們應該也不知道菊花臺上上演了怎樣的流血鬥爭吧?
整部電影劇情出乎意料的簡單,沒有賣弄任何玄理或是佈局,劇情讓我想起西方的李爾王又或是日本的《亂》。張藝謀賣弄的是他日漸成熟的布景排場,以及日漸進步的3D效果。當然,找遍中國全歷史,我想應該沒有哪個朝代真的將皇宮弄得七彩繽紛、金碧輝煌,尤其是在日漸衰敗的晚唐五代時候,不太可能出現這樣一座皇宮。宮女露出兩顆高聳乳房的裝扮倒是有跡可循,一些皇宮内朝覲的禮儀也近乎等於沒有,當然你可以自圓其説的表示這是要凸現一個由皇帝獨攬大權的專制統治。也因此張藝謀並沒敢大大地將電影所呈現的朝代放在字幕上,僅是短短數秒間小小地出現在銀幕之中。畢竟重要的不是要呈現中國史實,而是一個他認爲精彩的故事。
老實說,《滿》中的3D效果的確作得比《英雄》時万箭齊發的那一個鏡頭好太多太多了,尤其是男人手下暗殺部隊追殺滅口時所用的彎刀,你不會想到那是用電腦作出來的,只是從天而降的暗殺部隊,我老是想他們的繩子的末端定點到底是懸繋在哪裏的。還有一些排場我覺得不可思議,這麽一座宮殿,我連出入口的沒有看見,到底是從哪裏湧出那麽多的士兵和那麽多捧著菊花的太監?雖然中國大陸電影的優勢就是跑龍套的演員到處都是,不需要借助電腦虛擬就能製造出最震撼的大場面,但是那些人未免也多到太不合邏輯了吧?
張藝謀最成功的,就是找來了一眾老戯骨和好戲之人演出《滿》。其中又以鞏俐為甚。有人說,單是看《滿》的排場和畫面特效就已經值囘票價,我卻以爲,此片最值得之処就是就是得以欣賞這些演員們的七情上面,甚至認爲,沒有鞏俐和周潤發的《滿》,充其量也不過是第二部《十面埋伏》或是《無極》。鞏俐完美的演出了女人的愛恨慾念,一個與皇帝相敬如冰的皇后、一個渴愛的女人、一個愛子的母親、一個引導政變的陰謀家,鞏俐在演出這麽多面目又能將之結合於一個角色之中,將戲劇張力完美地擴散到整部電影之中,若說這部戯靠鞏俐撐起,一點都不為過。我甚至有鞏俐淩駕于周潤發之上的感覺。
以一個霸權、氣勢淩人、霸道又多疑的皇帝來説,周潤發算是恰到好處。應該說這是他第一次在電影上呈現這樣的一個略帶負面色彩的角色,那種驕傲、目空一切的表情,仿佛是周潤發天生戴上的面目,演來自然又有說服力。以一介中生代演員來説,劉燁表現相當稱職,在戯裏一開始看到他的時候,我還擔心說在兩個大牌演員面前他的演技會放不開,但是后半段開始他成功地演繹出一個和母后有染、懦弱又無能的大王子,面對誘惑的收放自如,好歹他也得過金馬獎影帝。而全戯最突兀的莫過於我們的“傑王子”(張藝謀還真是給這個流行天王面子,連角色名字都配合他了),就連年紀最小的三王子演技都比他強了。當然,我還是看得出周傑倫很用心的在“演戲”,尤其是面對母后鞏俐動之以情、游說叛變那一場戯,他“演”得很用力。
張藝謀在《滿》之中也幽了中共一默,傑王子面對皇帝的圍殲,最後四面楚歌,慘遭鎮壓,事後血流成河橫屍遍地,在皇帝一聲令下太監們忙著清除現場,洗刷血跡,讓人想起1989年天安門事件中共對學生示威的鎮壓行徑。
整部戯裏最感動我的莫過於將盡結尾時鞏俐明知事敗功垂,卻看見傑王子仍爲了她繼續奮戰時,所露出的那張“母親”的表情。沒有一句對白,兩人僅僅相望,看著對方一眼,仿佛在說:
“媽,你看到了嗎?”
“孩子,媽看到了,你做得很好,你做得非常好,媽媽很高興……”
單靠眼神和表情就能做到眉目傳情,這就是演員的最高境界。
注:戯名出自新朝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起義前曾赴考科舉卻名落孫山,憤憤不平,遂題了一首《不第后賦菊詩》以洩恨: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正不是與張導數次古裝片出師不利之後拍了這部電影的行徑不謀而合?原來心理寫照真有“古今皆同”這囘事……
原本還口出狂言地告訴朋友說我絕對不會去看這部電影,但是在佳節與家人歡度的愉快氣氛下,以及有人出資請我看免費電影的誘惑下,我的態度軟化了,立場沒有了。結果,我還是看了《滿城盡帶黃金甲》。
或許大家不應該懷抱任何期待去觀賞任何一部電影,最好是在沒有讀過任何Review甚至不知道電影故事概況的情況下走進電影院,這樣才能以最客觀的角度和立場來欣賞一部片子。
又或許我是懷抱著“張藝謀的另一爛片”這樣的心態進到戲院,結果出來時懷抱著的是比預想中還好的觀感。
我謹在此宣佈,張藝謀已成功地由藝術片大師轉型為商業片導演了。
《滿》並不是一部多麽了不起的電影,以劇情而言,一言以蔽之,就是皇室家族恩仇錄。爲了攀高附權的男人抛棄謀害了糟糠之妻,帶著前妻之子,娶了權貴的女兒,生下另兩個兒子,然而老婆卻和自己的大兒子搞三搞四,還以爲自己不知道,結果就狠心下毒慢慢毒死自己的老婆。前妻大命未死,前來和老婆結成聯盟,加上二兒子,抱持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想法,想要先下手為強,幹掉男人。
女人心狠毒辣,卻輸在對愛人的心軟,毀掉了全盤算計。最出乎意料的是看起來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兒子,原來一直怨恨自己的雙親忽略了自己的存在,想要搞個小小叛變,無奈終究只是小孩程度的家家酒遊戲,對比自己二哥率領的全軍万馬,氣勢懸殊無可比擬,但在父權之前都一樣只是小孩子的玩耍遊戲一般不堪一擊。
前妻沒有想到的是,從不曾知道自己存在的親生兒子和自己的女兒居然搞上了,女孩也不沒想到自己獻身熱愛的是自己的哥哥而發狂了。男人更沒想到自己養的兒子居然都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背叛了自己,二兒子應該沒想到教唆自己叛變的母親背後真正變成厲鬼的理由,全城拜倒在菊花臺下的將士百姓們應該也不知道菊花臺上上演了怎樣的流血鬥爭吧?
整部電影劇情出乎意料的簡單,沒有賣弄任何玄理或是佈局,劇情讓我想起西方的李爾王又或是日本的《亂》。張藝謀賣弄的是他日漸成熟的布景排場,以及日漸進步的3D效果。當然,找遍中國全歷史,我想應該沒有哪個朝代真的將皇宮弄得七彩繽紛、金碧輝煌,尤其是在日漸衰敗的晚唐五代時候,不太可能出現這樣一座皇宮。宮女露出兩顆高聳乳房的裝扮倒是有跡可循,一些皇宮内朝覲的禮儀也近乎等於沒有,當然你可以自圓其説的表示這是要凸現一個由皇帝獨攬大權的專制統治。也因此張藝謀並沒敢大大地將電影所呈現的朝代放在字幕上,僅是短短數秒間小小地出現在銀幕之中。畢竟重要的不是要呈現中國史實,而是一個他認爲精彩的故事。
老實說,《滿》中的3D效果的確作得比《英雄》時万箭齊發的那一個鏡頭好太多太多了,尤其是男人手下暗殺部隊追殺滅口時所用的彎刀,你不會想到那是用電腦作出來的,只是從天而降的暗殺部隊,我老是想他們的繩子的末端定點到底是懸繋在哪裏的。還有一些排場我覺得不可思議,這麽一座宮殿,我連出入口的沒有看見,到底是從哪裏湧出那麽多的士兵和那麽多捧著菊花的太監?雖然中國大陸電影的優勢就是跑龍套的演員到處都是,不需要借助電腦虛擬就能製造出最震撼的大場面,但是那些人未免也多到太不合邏輯了吧?
張藝謀最成功的,就是找來了一眾老戯骨和好戲之人演出《滿》。其中又以鞏俐為甚。有人說,單是看《滿》的排場和畫面特效就已經值囘票價,我卻以爲,此片最值得之処就是就是得以欣賞這些演員們的七情上面,甚至認爲,沒有鞏俐和周潤發的《滿》,充其量也不過是第二部《十面埋伏》或是《無極》。鞏俐完美的演出了女人的愛恨慾念,一個與皇帝相敬如冰的皇后、一個渴愛的女人、一個愛子的母親、一個引導政變的陰謀家,鞏俐在演出這麽多面目又能將之結合於一個角色之中,將戲劇張力完美地擴散到整部電影之中,若說這部戯靠鞏俐撐起,一點都不為過。我甚至有鞏俐淩駕于周潤發之上的感覺。
以一個霸權、氣勢淩人、霸道又多疑的皇帝來説,周潤發算是恰到好處。應該說這是他第一次在電影上呈現這樣的一個略帶負面色彩的角色,那種驕傲、目空一切的表情,仿佛是周潤發天生戴上的面目,演來自然又有說服力。以一介中生代演員來説,劉燁表現相當稱職,在戯裏一開始看到他的時候,我還擔心說在兩個大牌演員面前他的演技會放不開,但是后半段開始他成功地演繹出一個和母后有染、懦弱又無能的大王子,面對誘惑的收放自如,好歹他也得過金馬獎影帝。而全戯最突兀的莫過於我們的“傑王子”(張藝謀還真是給這個流行天王面子,連角色名字都配合他了),就連年紀最小的三王子演技都比他強了。當然,我還是看得出周傑倫很用心的在“演戲”,尤其是面對母后鞏俐動之以情、游說叛變那一場戯,他“演”得很用力。
張藝謀在《滿》之中也幽了中共一默,傑王子面對皇帝的圍殲,最後四面楚歌,慘遭鎮壓,事後血流成河橫屍遍地,在皇帝一聲令下太監們忙著清除現場,洗刷血跡,讓人想起1989年天安門事件中共對學生示威的鎮壓行徑。
整部戯裏最感動我的莫過於將盡結尾時鞏俐明知事敗功垂,卻看見傑王子仍爲了她繼續奮戰時,所露出的那張“母親”的表情。沒有一句對白,兩人僅僅相望,看著對方一眼,仿佛在說:
“媽,你看到了嗎?”
“孩子,媽看到了,你做得很好,你做得非常好,媽媽很高興……”
單靠眼神和表情就能做到眉目傳情,這就是演員的最高境界。
注:戯名出自新朝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起義前曾赴考科舉卻名落孫山,憤憤不平,遂題了一首《不第后賦菊詩》以洩恨: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正不是與張導數次古裝片出師不利之後拍了這部電影的行徑不謀而合?原來心理寫照真有“古今皆同”這囘事……
Subscribe to:
Posts (Atom)